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音乐 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内容,认识歌曲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
2.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歌曲中爸爸的形象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并能进行合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以及爸爸的形象描述。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爸爸的形象,增进情感交流。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音乐律动,活跃气氛。
2. 引入新课:教师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4. 学习旋律: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幼儿跟着练习。
5.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幼儿的合唱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歌曲的理解,以及爸爸的形象。
7.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爸爸一起演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合唱效果,以及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对幼儿进行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 音乐设备:音响、麦克风、吉他等。
3. 教具:图片卡片、玩具爸爸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合唱效果:评价幼儿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感、配合度等。
3. 家庭作业:检查幼儿与爸爸共同演唱的视频,观察亲子互动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小班幼儿,是否需要调整。
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手段。
3. 课堂氛围:总结课堂氛围,是否充满欢乐和温馨,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快乐、悲伤、激昂等。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音乐播放器、幼儿音乐曲目。
2.教材:儿童音乐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好爸爸、坏爸爸”这个标题,询问幼儿他们对这个标题有什么想法。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问他们喜欢听音乐吗?他们平时听什么样的音乐?•引导幼儿预测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内容和情感。
2. 歌曲欣赏(10分钟)•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让幼儿仔细听歌曲,听完后询问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 音乐表达(15分钟)•与幼儿一起创设音乐表达的场景,比如根据歌曲的内容画画、做动作等。
•引导幼儿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表达活动,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合作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创造一段小短剧。
•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好爸爸”和一位“坏爸爸”,并设计他们之间的互动情节。
•引导幼儿运用歌曲中的旋律或节奏来表达剧情中的情感,增强整个表演的音乐感。
5. 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课堂活动,询问幼儿对课堂的感受和收获。
•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喜欢在音乐中表达自己吗?你们通过合作表演中的音乐感受到了什么?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的欣赏和音乐表达的活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通过合作活动中的角色选择和剧情设计,幼儿不仅加深了对“好爸爸、坏爸爸”这个主题的理解,还通过音乐表达的方式,更好地展现了角色的情感。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通过音乐来开展幼儿的感知、表达和合作。
以上是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的内容。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和通过音乐合作,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好爸爸坏爸爸》,理解歌词的含义。
2.在演唱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爸爸之间的感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音乐作品:《好爸爸坏爸爸》2.教学辅助:钢琴、歌曲伴奏带、歌词卡片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关于爸爸的一些问题,如:“你们喜欢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2.歌曲欣赏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歌曲,让幼儿欣赏。
教师提问:“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歌曲里的爸爸是怎样的?”3.歌词学习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如:“爸爸有时候严格,有时候又很温柔,都是为了我们好。
”4.歌曲演唱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幼儿一起演唱《好爸爸坏爸爸》。
教师关注幼儿的演唱音准、节奏,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歌曲表演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演唱《好爸爸坏爸爸》。
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讨论歌曲中爸爸的形象。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爸爸的爱,鼓励幼儿回家后向爸爸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音乐活动,幼儿对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用自然的音调演唱歌曲。
在演唱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和节奏,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互动、欣赏、学习、演唱、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3.教学不足在歌曲演唱环节,部分幼儿的音准、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4.教学改进针对幼儿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歌曲演唱的练习次数,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5.教学拓展为了增进幼儿与爸爸之间的感情,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开展更多关于父爱主题的活动,如:“爸爸的故事”、“我和爸爸的一天”等,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激爸爸的爱。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家庭的温暖和父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好爸爸、坏爸爸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表现出对家庭和父爱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2. 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乐器。
3. 歌曲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爱的小故事,引出今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爱的伟大。
2. 教学歌曲:教授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导学生学会歌曲的演唱,注意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3. 音乐活动: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一些音乐活动,如分组演唱、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表现出对家庭和父爱的理解。
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唱一首《好爸爸、坏爸爸》,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体验父母的爱和付出。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父母面前演唱《好爸爸、坏爸爸》,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本次音乐活动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好爸爸、坏爸爸》。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表现出对家庭和父爱的理解。
3. 学生对家庭角色扮演和亲子活动有兴趣和积极参与。
九、教学建议:1. 在教授歌曲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
2.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
3.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亲子活动的内容,让家长参与学生的音乐学习。
十、教学资源:1. 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乐谱和歌词。
2. 与父爱主题相关的音乐、故事和视频资料。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内容,认识歌曲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并能进行合唱。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感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音频文件,图片卡片,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角色。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讲解歌词内容,教授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幼儿协调音量和音准。
4. 音乐活动:教师运用乐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增强音乐感知力。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强调歌曲中的感恩主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合唱练习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音量和音准,指导幼儿协调一致地演唱。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 课后,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唱表现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歌词记忆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幼儿对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歌词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3. 音乐技能评价:评估幼儿在节奏感、音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家庭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加强歌词记忆。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进行音乐活动,如节奏拍打、哼唱歌曲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学习,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对父亲的感情,增进亲子关系。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感受歌曲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动作的配合。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带、歌词卡片。
2.教学道具:小卡片、画笔、贴纸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并简要介绍歌曲内容。
2.歌曲学习2.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2.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2.3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检查幼儿的学习效果。
3.歌曲表演3.1教师将歌曲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小组负责表演。
3.2各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熟悉动作。
3.3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进行评价。
4.情感教育4.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4.2教师邀请一位父亲到课堂,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父亲的关爱。
5.2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父亲一起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歌曲表演中。
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歌曲教学,增进幼儿与父亲的感情。
六、教学效果评价1.通过歌曲学习,幼儿能熟练地唱出《好爸爸坏爸爸》,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幼儿能通过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
3.幼儿与父亲的感情得到增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七、教学延伸1.开展以“爸爸”为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父亲的喜爱。
2.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父亲共同完成一个有趣的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关于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教案
关于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至关重要。
本课程通过音乐教学,旨在引导孩子理解好爸爸与坏爸爸的行为差异,培养孩子对家庭责任的认知,促进家庭和谐。
1.2 课程目标(1)了解好爸爸与坏爸爸的行为特点;(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3)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学习(1)学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2)分析歌曲中好爸爸与坏爸爸的行为差异;(3)讨论孩子如何向好爸爸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2.2 音乐游戏(1)开展“亲子互动”音乐游戏;(2)通过游戏,让孩子体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3)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学生了解好爸爸与坏爸爸的行为差异。
3.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曲演唱,引导学生跟唱,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3.3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亲子互动心得,引导学生向好爸爸学习。
3.4 游戏法开展亲子互动音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表现;4.2 学生在亲子互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度;4.3 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知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学习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了解好爸爸与坏爸爸的行为差异;5.2 第二周:开展亲子互动音乐游戏,体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5.3 第三周:讨论如何向好爸爸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5.4 第四周:总结课程收获,进行教学评价。
第六章:课程准备6.1 教学材料(1)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乐谱;(2)音乐播放设备;(3)亲子互动游戏道具。
6.2 教学环境(1)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2)舒适的座椅,保证学生长时间保持良好状态;第七章:教学过程7.1 歌曲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2)分析歌曲中好爸爸与坏爸爸的行为差异;(3)学生讨论如何向好爸爸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小班幼儿能够: - 认识爸爸这个家庭成员,了解爸爸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 理解好爸爸、坏爸爸的概念,区分好坏; - 能够感受到爸爸的关爱和温暖,增强幼儿对家庭的依恋感。
教学内容1.歌曲《好爸爸、坏爸爸》2.儿歌《爸爸去哪儿》3.绘本《父子情深》教学步骤第一步:唱《好爸爸、坏爸爸》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听歌,并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手;2.在整首歌曲结束后,老师让孩子们自由说出“好爸爸”和“坏爸爸”的特点,通过孩子们的描述,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归纳总结出好爸爸、坏爸爸的特点。
第二步:唱《爸爸去哪儿》儿歌1.老师播放儿歌,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听歌,鼓励幼儿们自由运用手语或舞蹈、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出他们对爸爸的爱;2.孩子们可以提出如“我喜欢和爸爸一起玩耍”、“爸爸送我去幼儿园”等表达方式。
第三步:阅读绘本《父子情深》1.老师播放绘本,和孩子们一起看图,让孩子自由发言和猜测故事情节;2.随着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老师可以适时解释内容和语言,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
第四步:回顾总结1.老师可以请孩子自由发表上课时的感想和收获;2.孩子们可以自由形式表现一下对爸爸的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上述几项教学材料,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简单修改,以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亲和性。
2.教师在带领幼儿一起唱歌、看绘本时,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地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标。
3.多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维,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参与感,让幼儿更好地记忆知识和处理感情。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案名称: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2. 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欣赏和理解;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教学PPT或图片,展示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角色;3. 准备相关道具,例如爸爸角色扮演服装。
教学流程:引入活动(5分钟):1.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PPT,介绍不同的家庭成员角色,包括爸爸;2. 利用图片和简单的描述,让学生谈论和分享对不同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感受。
活动1:表演听歌曲(10分钟):1. 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的歌曲。
2. 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分段表演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角色。
3. 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道具或服装来扮演角色。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不同角色的爸爸在歌曲中的表现,例如好爸爸是怎样的人,坏爸爸又是怎样的人。
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分享对爸爸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2:创作家庭角色画像(15分钟):1. 学生以家庭成员为主题,创作家庭角色画像。
2. 学生可以用文字、绘画或图片等形式来描绘爸爸的形象和特点。
3. 学生可以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
活动3:演唱和伴奏(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学生担任“指挥”角色,其他学生作为合唱组。
2. 学生学习和练习演唱《好爸爸、坏爸爸》的歌曲。
3. “指挥”学生指挥其他学生配合演唱,并加入简单的伴奏音乐。
结束活动(5分钟):1. 教师总结活动,鼓励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家庭成员的角色,例如妈妈、爷爷、奶奶等,进行相似的音乐表演活动。
2.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家庭角色歌曲,发挥创造力,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和爱。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表演的表现,包括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等;2. 讨论和分享活动中学生的观点和体会;3. 学生个人创作作品的内容和表现。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内容,认识好爸爸和坏爸爸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演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育幼儿学会区分是非善恶。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好爸爸坏爸爸》2. 歌词内容:歌曲描述了一个好爸爸和坏爸爸的故事,通过对比突显好爸爸的关爱和坏爸爸的严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歌词内容,学会演唱。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作演唱。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让幼儿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参与演唱。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好爸爸和坏爸爸的概念,引发幼儿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教唱《好爸爸坏爸爸》,讲解歌词含义,让幼儿理解。
3. 分行演唱: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别扮演好爸爸和坏爸爸,进行合唱。
4.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进行拍手、跺脚等节奏练习。
5. 集体演唱:全体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纠正音准和节奏。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乐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节奏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作,有利于幼儿活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主动参与演唱和游戏。
2. 歌词掌握情况:检查幼儿对歌词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正确演唱。
3. 音准和节奏感:评估幼儿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感表现。
八、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关于好妈妈、坏妈妈的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 课后活动:组织亲子音乐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表演自创歌曲,共享音乐乐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
音乐教案-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家庭亲情,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学习演唱。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通过音乐表演展示家庭亲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理解歌曲背后的家庭亲情。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能够流畅地演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曲谱及歌词。
2.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
3. 角色道具:家庭常用物品,如帽子、围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解析歌词中的家庭亲情。
3. 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节奏的变化。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各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主题音乐会:邀请家长参与,学生表演家庭主题的节目,增进亲子关系。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首关于家庭的歌曲或故事,下周课堂上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发音等方面。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表达能力等方面。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感受,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内容,认识歌曲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好爸爸坏爸爸》2. 歌曲内容:歌曲描述了一个小朋友评价他的爸爸,认为爸爸有时候好,有时候坏,但是爸爸是非常爱他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并能进行合唱。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示范,引导幼儿跟唱。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亲子游戏引出课题,让幼儿谈谈自己对爸爸的认识。
2. 教学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互相学习。
4. 合唱练习:全体幼儿一起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5. 情境表演:让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歌曲演唱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演唱歌曲的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 幼儿互评:鼓励幼儿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音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谈谈对爸爸的爱,分享与爸爸相处的趣事。
3. 制作爸爸画像:鼓励幼儿回家后,为爸爸画一张画像,表达对爸爸的喜爱。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好爸爸坏爸爸》歌曲教材。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游戏等。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辨别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和正面行为模式;•启发幼儿思考并表达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提升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分享精神。
2. 教学准备•CD或音频设备;•音乐教学PPT;•幼儿绘画用具;•家庭教育相关书籍。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兴趣•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幼儿互动交流,引发对父亲的思考;•准备图片和谈论,引导幼儿谈论好爸爸和坏爸爸的特点。
步骤二:欣赏音乐•展示《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视频;•倾听音乐,聆听歌词,鼓励幼儿尝试跟唱。
步骤三:绘画创作•提供幼儿绘画纸和绘画用具,引导幼儿绘画他们心目中的“好爸爸”;•鼓励幼儿在绘画中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步骤四:合唱表演•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指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好爸爸坏爸爸》的合唱表演;•提供音乐伴奏,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五:教师点评与反思•鼓励幼儿分享绘画和合唱表演的经验和感受;•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引导幼儿思考《好爸爸坏爸爸》的故事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
4. 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这堂音乐课通过音乐、绘画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和改进方向: - 注重幼儿参与度:在导入环节和绘画创作环节,我应更多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自主表达和互相交流,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 加强音乐表达能力:在欣赏音乐的环节,我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歌曲的跟唱和节奏的模仿,并给予更多表扬和肯定,以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引导思考和分享:在教学结束时,我应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分享绘画和表演的经验和感受,并提出更具体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分享,以促进他们对故事背后的意义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堂音乐课的教学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幼儿的了解,还积累了更多教学经验。
小班教案: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教案:好爸爸、坏爸爸小班教案:好爸爸、坏爸爸1教案目标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鱼狗介绍自己的爸爸。
2.鼓舞幼儿养成宁静地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教案准备1.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做些什么事。
2.每人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
教案过程一.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老师谈话,激发幼儿对谈论“爸爸”的爱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爸爸,各人的爸爸都不一样。
今天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二.引导幼儿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两两结伴,要求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绍。
老师轮流参加幼儿的小组谈话,了解他们的谈话内容,间接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
三.引导幼儿集体谈“爸爸”。
幼儿自由交谈后,老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爸爸。
要求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大胆地讲出自己对爸爸的认识。
老师对幼儿的谈话给予赞许和鼓舞,对仔细、专心听同伴讲话的幼儿,也给予鼓舞。
四.通过提问,拓展谈话范围。
1、老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喜欢你爸爸吗?为什么喜欢他?你愿意为你爸爸做些什么事情?鼓舞幼儿发表意见。
2、在幼儿谈话过程中,老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新的谈话阅历。
如:我的爸爸是老师,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晚上都要看书、写文章。
他会说很多有趣的.故事。
我常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图书,还帮爸爸做其他事情。
我喜欢我的爸爸……3、老师小结。
引导幼儿想一想:爸爸都很爱孩子,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成为好孩子。
小朋友也应该关怀爸爸,爱爸爸。
五.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好爸爸、坏爸爸2活动目标:1.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幼儿能运用动作、表情根据旋律基本合拍地表演爸爸。
3.通过表演更能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调查过爸爸,并谈论过爸爸的本领和特征。
2.幼儿已基本会唱歌曲,并能为歌曲打节奏。
3.准备一副带有胡子的眼镜。
小班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案与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好爸爸、坏爸爸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音乐可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
2.培养孩子音乐欣赏能力和小动作、音乐相互配合的能力。
3.让孩子体验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1. 相关概念1.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声音、节拍等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2.坏爸爸:不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爸爸。
3.好爸爸:热情参与活动的爸爸。
4.音乐节奏:不同的音符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的规律性。
2. 教学活动活动一:唱歌+舞动1.音乐选自知名歌曲《小星星》,带领孩子唱歌和跳舞。
2.鼓励孩子和好爸爸一起唱歌和跳舞,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陪伴和鼓励。
3.着重讲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并让孩子听出其中的规律性。
活动二:跟着音乐划线1.在一张白纸上,让孩子和好爸爸一起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可以是弧线、直线等。
2.当音乐响起时,要求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完成一条符合音乐节奏的线条。
活动三:伴奏与哼唱1.选择一首口头语来自豪的歌曲,给孩子分发铃铛杆等简单伴奏乐器。
2.要求好爸爸和孩子一起演奏伴奏,并带领孩子唱出口头语歌曲的歌词。
3. 教学反思音乐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好爸爸的热情参与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反之,坏爸爸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幼儿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
关于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教案
关于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了解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行为表现。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识,增强家庭观念。
3.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学唱。
2. 分析歌曲中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行为特点。
3. 家庭观念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理解歌曲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行为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歌词和图片。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 教学卡片,用于辨别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行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注意教授歌词中的难点。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歌曲中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行为特点,让幼儿了解好爸爸和坏爸爸的区别。
4. 家庭观念教育: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幼儿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好爸爸和坏爸爸,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好爸爸和坏爸爸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歌曲,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对好爸爸和坏爸爸行为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家庭观念的认同。
3. 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观察他们与家长分享歌曲的情况,以此评价幼儿对家庭亲子关系的促进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主题的活动,如“我心中的好爸爸”绘画比赛,鼓励幼儿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情。
2.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如父亲节期间的特别庆祝,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交流。
音乐好爸爸坏爸爸教案
音乐好爸爸坏爸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父子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如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感受父子之间的爱与矛盾。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在表现歌曲时,发挥创意,展现个性。
三、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以及音乐知识。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或演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
5、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实践,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温馨的父子相处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你们心中,爸爸是什么样的?2、欣赏歌曲第一次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
第二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3、歌曲分析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父子之间复杂的情感,既有爸爸的严厉,也有爸爸的关爱。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节奏的快慢、音的高低等。
4、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强调情感的投入。
5、歌曲表现分组讨论: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如演唱形式(独唱、合唱、轮唱等)、舞蹈动作、乐器伴奏等。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表现,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6、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爸爸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
鼓励学生回家为爸爸唱这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7、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爸爸、坏爸爸》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旋律和节奏,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歌曲的基本演唱,提高歌唱技巧。
3.通过歌曲,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对父亲的尊敬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带、歌词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3.教学辅助:图片、卡片、道具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请用词语形容一下。
”(二)教学歌曲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注意演唱时的呼吸和表情。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分角色表演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如开心、生气等。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四)歌曲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中父亲的形象。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好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坏爸爸呢?”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歌曲学习中的收获,如:学会了歌曲、懂得了尊重父亲等。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将歌曲分享给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提高了歌唱技巧。
2.在歌曲讨论环节,幼儿对父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尊重和热爱父亲。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积极,课堂氛围活跃。
5.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演唱时仍存在发音不准确、节奏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好爸爸、坏爸爸》附反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歌唱能力。
3.激发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钢琴或音响设备。
3.父亲节相关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准。
(2)教师逐句教唱,引导幼儿学会歌词。
(3)全体幼儿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3.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展示歌曲情感。
(2)全体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
4.情感表达(1)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爸爸,分享爸爸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鼓励幼儿用歌曲表达对爸爸的爱。
5.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制作父亲节礼物,如贺卡、手工制品等。
(2)教师引导幼儿将礼物送给爸爸,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歌曲学习和表演。
通过歌曲,幼儿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增进了亲子关系。
2.教学方法3.教学改进(1)在歌曲学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分组唱、接龙唱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在情感表达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更多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如绘画、写信等。
(3)在活动延伸环节,可以增加亲子互动环节,如亲子游戏、亲子制作等,让父母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
4.教学感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教学,我更加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好爸爸坏爸爸儿歌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好爸爸坏爸爸》儿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好爸爸坏爸爸》儿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歌曲,引导学生认识到好爸爸和坏爸爸的不同,培养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学会尊敬父母。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好爸爸坏爸爸》儿歌。
2. 理解歌曲内容,认识到好爸爸和坏爸爸的不同。
教学难点:1. 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
2. 教学课件,包括儿歌歌词、音乐、图片等。
3. 教学道具:爸爸、妈妈、孩子等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爸爸”和“妈妈”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庭中的爸爸和妈妈。
2. 提问:你们觉得好爸爸和坏爸爸有什么不同?二、学习歌曲1. 教师播放《好爸爸坏爸爸》儿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逐句教唱,让学生跟唱。
3.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学会演唱。
三、理解歌曲内容1. 教师讲解歌曲内容,让学生了解好爸爸和坏爸爸的不同。
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好爸爸和坏爸爸应该怎么做?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好孩子”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尊敬父母。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好爸爸和坏爸爸的不同。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敬父母,做一个好孩子。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好爸爸坏爸爸》儿歌。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内容,认识到好爸爸和坏爸爸的不同。
3. 学生在互动游戏中表现出尊敬父母的态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好爸爸坏爸爸》儿歌,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案例音乐好爸爸坏爸爸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幼儿能运用动作、表情根据旋律基本合拍地表演爸爸。
3、通过表演更能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调查过爸爸,并谈论过爸爸的本领和特征。
2、幼儿已基本会唱歌曲,并能为歌曲打节奏。
3、准备一副带有胡子的眼镜。
4、半圆形的座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踵趾小跑步《摘果子》进场。
导入语1:小朋友跟着爸爸一起摘果子吧!
导入语2:小朋友辛苦了?爸爸除了会摘果子还会干什么呢?(请2名幼儿说)
噢!歌曲“好爸爸坏爸爸“中爸爸也会做饭、洗衣服,那我们给它配上好听的节奏吧!
(2)为歌曲配上节奏。
二、创编动作
(1)分段创编a段
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那歌曲中的爸爸会哪些本领呀?
那他是怎样做饭、洗衣服的呢?(爸爸的动作是最酷的)
那爸爸高兴时会怎么样呢?(我们来学学爸爸高兴时的动作)
小朋友做错事情时,爸爸会怎么样?(我们来学学爸爸的动作)咦?怎么啦?
(2)a段整段表演
那我们一起来表演爸爸,要注意表情。
(3)分段创编b段
爸爸会打人,那爸爸还是一位好爸爸吗?(幼儿回答)那谁来用
歌曲里的话唱一唱?
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优美、缓慢)那我们怎样用动作来表
现呢?
(4)b段整段表演
那我们再来表演一下这段美好的音乐吧!
(5)提问,那你有一个怎样的爸爸?你们爸爸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胡子)
三、表演
(1)这次我们边场∵跳。
(2)这回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
(3)分角色表演(老师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
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
狠的打。
(4)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四、情感教育
我们都有一个好爸爸,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爸爸
生气,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