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研究
乐至县吴仲良中学马晓英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
结合教学实践,本人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然而,学生缺乏对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喜欢政治课,甚至把政治课列为“最不喜欢的科目”。
记得上海《面向21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增强学生思想政治信念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思想政治课的中学生占59.35%。
究其原因,有教材本身的问题。
教材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由此便带来了理论体系的束缚以及枯燥概念的记忆。
教师为了顾及学科的系统性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理论体系和各种概念。
对于中学生而言,各种枯燥的理论体系的概念,是造成学生不喜欢政治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教材中关于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意志”、“什么是情趣”等等诸如此类连心理学者都不容易说明白的概念,学生自然没什么兴趣可言,甚至是比较反感的。
另一方面,也有教师的问题。
再好的教材遇到教法不当的教师,也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
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
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思维活跃,不会安于四平八稳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熏陶的教学方式肯定不受欢迎;加上教材的可读性和通俗易懂,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重复一遍教材内容,那么课堂教学当然就显得多余了。
二、改变现状的探索
⑴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
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其次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增强知识储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30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有区教育局的视导员。
本来视导员们打算做好课堂记录以便课后提意见的,可他们听得入了迷,连做记录也忘记了。
事后邻校一位教师问:“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15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对“准备了一辈子”的解释是终生从不间断地读书,这是很有道理的。
⑵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
政治教学内容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
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独立思考列为学生的第一常规训练。
⑶发掘教材知识的兴趣点,吸引学生。
要想让所有学生一节课每分钟都注意听讲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一节课有学生一分钟都没听讲这是很失败的,这说明教师的教很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长此以往,会减少直至消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期待,课还没上学生就先验性地认定这堂课肯定没意思。
因此,在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个“死规定”,每节课都要做到最起码有一个(尽可能多个)环节能吸引全班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要求教师去钻研教材,从教学内容中去寻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蛛丝马迹。
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兴趣的有效手段。
与此同时,关注现实、解释社会现象也是学生对政治课最大的要求,因此,能关注现实的政治课肯定会很受学生的欢迎。
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中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目标。
组织社会实践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考虑工厂、农村、法院、商贸单位、纪念馆、革命遗址、重点建设项目等,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③、组织社会调查要注意以下几点:
a,选题要恰当,应选有教育意义、学生关心而又力所能及的课题。
b,选择调查对象要贯彻正面教育原则,注意挑选具有先进性的单位或个人。
c,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在准备调查、调查过程和撰写调查报告时,教师要积极指导,但又不要包办代替,使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培养起独立学习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