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教改的重要导向。

在教学中,生物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习积极性;生物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70-02
新课改已实施多年,对学生进素质教育,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要注意的问题,培养高质高能的建设人才,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传统的教法是以教师教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课堂有如教师自编自导的独脚戏台,学生则如观众,你说我听,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培养,更不适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这种现象对许多生物教师来说要引起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来当“演员”,教师上升为“导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运用目的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在学生接触生物科学之前,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巨大发展,指出生物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国家,还应向学生指出,还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资源有待人们的开发和利
用,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目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兴趣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去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介绍当前世界上最新的生物科技,如为什么克隆羊震惊了世界,克隆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又如试管苗试管畜、转基因玉米、生物的能源开发等,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提高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①语言的形象性。

教学中对于内容较抽象、无插图、挂图表示的内容,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或比喻,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讲述“食物链”时,引入学生熟悉的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启发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讲述“生物向光性”时,引用“葵花朵朵向太阳”形象地说明植物向光性问题;讲述“基因”概念时,用“音乐曲谱中的小节”形象比喻基因的含义等,来帮助学生对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②教具的直观性。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具,如模型、挂图、标本、实物、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充分感知,看得见,摸得着。

例如:在上“生物与环境”一章时组织学生观看《人与自然》中的有关录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在进行“循环系统”一章教学中,笔者自制了“人体血液循环流动模型”,该模型通过用红、蓝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流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体内体、肺循环的路径及血液性质的变化
情况,以及发生变化的部位、原因,展示体、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等。

使抽象、难记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不但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注意提问的趣味性、启发性,增强课堂吸引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①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进入角色。

例如: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向学生讲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龙生龙子,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俗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学生听后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②问题的启发性。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如一块强大磁铁,以其智慧的光芒,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制造悬念,调动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介绍警戒色前可以这样提问:“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因其体色酷似环境色彩,难以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于其逃避敌害和猎捕食物显然是有利的。

但是,自然界里有些动物却具有与环境色彩不一致的鲜艳体色,它们同样能够在自然环境里长期生存下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制造这样的矛盾情节,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不但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也增加了课堂吸引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兴趣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求异、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学生能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如在讲述“根对水分的吸引”一节时,笔者把演示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改为学生家庭实验,要求同桌同学互相配合,在上课前一天,按课本提示进行实验,结果第二天同学们带来的萝卜条不但形态各异,有方形、长条形、丝状,甚至还刻成花,而且实验过程也进行了修改,有些同学把萝卜分别放入只有几粒盐、一勺盐、两勺盐的溶液中,有些同学把清水改为纯净水、矿泉水,有些同学把盐改为不同浓度的蔗糖等。

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大胆探索给予适当的鼓励,学生积极性更高了,纷纷举手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与其周围溶液浓度高低有关”。

对于到底植物细胞吸水的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同学们则自己归纳出了便于理解、记忆的口诀“哪里浓度高,水分就往哪里跑”。

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钻研生物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爱学生的成长,对学生应多鼓励,加以正确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侮辱、体罚学生;不排斥、不歧视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利用教师自身的良好品质去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