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呈袁简斋太史》,诗名极盛、命运也出奇坎坷的黄景仁,这是一首抒发他怀才不遇的作品。黄景仁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由袁枚推荐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何必求官?匆匆十年,留名一方,又怎比得上著书文章,文史留名?我因文章流传千年,胜似为官显赫一时。”这是他的代表诗句,典型的怀才不遇的愤懑,却也有文坛发展,留名千载的远大抱负,不妨认为是作者寻求人生意义第二条路的心声。

黄景仁自然有说这话的本钱。少年时期的黄景仁即以早慧著称,后来连试“江宁乡试”,却一再落榜,连个举人也未考中,只得以给大官做幕僚来谋生,病逝的时候,还是靠友人的资助才能办完后事。可以说,他是在困苦潦倒、贫病交迫中走完他三十五岁的生命历程的。然而另一方面,黄景仁在生前身后都堪称声名藉盛,“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推崇者中,也有很多达官贵人和文坛耆宿。这两种境遇

交织于黄景仁一生,养成了他愤世嫉俗、恃才傲物的性格,尤其是对在官场中如鱼得水的人,更难免以白眼视之了。

不过细心体味,黄景仁这两句诗里又有几分矫情的味道。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不看重“仕宦”。旧时文人出路很窄,要想

建功立业,就不得不将“仕宦”作为首要选择,其次,为了个

人和家庭乃至家族的利益,也必须去谋取一官半职,否则,黄景仁何必为了一个举人的资格一考再考,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去看一个又一个雇请他入幕的高官的脸色呢?

黄景仁轻视做官的人,说“仕宦匆匆只十年”,实在是个

人凄凉境遇下的愤极之言。就因为是愤极之言,所以,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是否文人随便划拉几句,就能“千古”流传?是否投身官场的人,其工作的价值就很低?恐怕还不能这么说。

文章草草未必千古,中国文学史上名垂后世者并不多,这就是一个证明。黄景仁自然可算一个,但他于文学,无疑不是“草草”了事的,他自己有诗曰:“作诗辛苦谁传此,一卷空宵手自摩”,即使像他这样的天才诗人,如果向来只是“草草”为之,缺乏苦心经营,也不会轻易博得生前身后名。

仕宦虽然匆匆,但未必就不能流芳百世。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逝世,连孔子都禁不住落泪,称其为“古之遗爱”,

这是来自圣贤的嘉许。而在民间,底层民众更有特殊的纪念方式。《明史》中有两个在苏州为官者的事迹,一个是巡抚

周忱,一个是知府况钟,都是一代名臣。现在我们看其事迹,似乎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不过是抑豪强、纾民困而已,可是苏州百姓却铭感于心,为其建祠,年年祭祀,以示不忘其恩德。与周忱、况钟同一时期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又有几人能在民众中享有如此声望和待遇?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历史是人民写的”,只要你为民谋实际的利益,何愁人走茶凉?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这是才子的一家

之言,现在似乎大有必要校正一下:文章草草未必千古,仕宦匆匆或有遗泽。这一切端看当事人如何去做罢了。

其实我们还要谨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知心”。“三十多明经,五十少进士”,古代仕途不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