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历经数百年的漫漫“丝绸之路”中,有着太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为开拓丝路上下求索,为发展丝路不断探险,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往昔丝路上商贾来往穿梭繁忙的景象早已成为云烟,悠扬的阵阵驼铃声响也已从我们耳畔消散,但他们却是“丝绸之路”上永远矗立的不朽丰碑。

1、开辟丝绸之路的英雄——张骞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

谈到“丝绸之路”,我们就不得不说开辟丝路的西汉时期杰出外交家和探险家——张骞,张骞凿空打开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西汉武帝赐旌节命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张骞已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

样,要演导出威武雄壮的戏剧,还得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舞台,这就是平常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西汉时期,北方匈奴部落十分强大,而汉初物力、财力不足,对其也都只好采取“和亲”、馈赠及消极防御的政策,但匈奴贵族,仍寇边不已。汉武帝时期,当下达选拔出使西域各国联合抗击匈奴的征召时,满怀抱负而年轻的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他两次启程前往边远的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出使西域是冒险行动,在此期间,他在匈奴度过了十余年的囚犯生活;他观察了印度北部的生活状况;他注意到在大夏(在今阿富汗)有中国货;他派代表远至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甚至安息(今伊朗)。

张骞出使到达西域的盛况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避难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下的《秦州杂诗?闻道寻源使》中的诗句,诗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在中国历史上,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并带上了某些神话色彩。汉初时,汉武帝首创察举制,张骞就是当时被推举出来的孝廉。民间传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黄河源头,会见牛郎和织女,带回了天马。虽然天马的事只是传说,但张骞却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发现了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据说它们快速奔跑之后,流汗似血色,它们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汗血

宝马”。后来张骞返回大汉将此事告诉了汉武帝,因为武帝本人非常喜欢马,听说有这样的宝马,自然想得到。此时,汉武帝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认为虽然结盟不成,但通商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从而命人开辟通往西域的商道。

陕西城固县张骞墓

随着丝路的开辟,张骞定下了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来扩张汉王朝在中亚影响力的策略,虽然这个外交策略最伟大的实施者是汉武帝,但张骞作为提出者和实践者,更值得人们尊重。但可惜的是,张骞没有等到他的宏愿实现的一天,从乌孙国返回(公元前115年)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如今,在陕西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建有张骞纪念馆,内有张骞墓。墓地坐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抗战间西北联合大学曾对此墓做简单发掘,出土汉代器具,确定为张骞真墓。后经数次修葺,纪念馆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颇受游客青睐。

2、重启丝绸之路的先锋——班超

东汉名将班超画像

西汉末年,连年的战乱使得北方匈奴势力乘虚而入,控制了西域地区,

刚刚开辟的丝绸之路中断,各国人民深受其害,利益大损。直到东汉明帝时期,日益强大的帝国才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明帝“欲遵武帝故事,击匈奴,通西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重启丝绸之路的先锋走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班超。

“投笔从戎”的班超

班超(公元32年~102年),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仲升,是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与外交家。他生于书香世家,其父班彪(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过世前已约略完成《汉书》的轮廓)、兄班固(《汉书》的主要编纂者)、妹班昭(班固亡后续撰《汉书》),均为扬名后世的"史笔",而班超却不愿子承父业,从小就想效法张骞,为国立功。公元62年,31岁的班超随母亲和哥哥班固来到洛阳。当时父亲已死多年,家境贫寒,他只得靠给官府抄书维持生活。这差事枯燥、劳苦且薪低。“为人有大志”的班超在得知匈奴犯边的消息后,把笔一扔,发出誓言,要像西汉张骞、傅介子那样,建功西域,以图封侯,报效国家,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班超跟随同乡、奉车都尉窦固离开洛阳,出击匈奴,于当年冬天到达凉州(今甘肃清水县北),开始了他“平生怀仗剑,投笔事戎轩”的战斗生涯。班超不仅是成语“投笔从戎”的语源,同时也是历代投笔从戎者的榜样及祖师。这时的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可谓大器晚成。

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

班超戎马一生征战万里,身处西域三十一年,不费汉家粮饷,不劳大军远征,却立下不世奇功。他出使鄯善(今若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击杀匈奴使节,而后相继安抚于阗(今和田),重定疏勒(今喀什),击败龟兹(今库车)、莎车联军,使西域诸国归附汉朝,同时北逐匈奴,西却月氏,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玉门关内外再次出现了牛羊布野,中西商旅不绝的太平景象。

洛阳开建丝绸之路主题公园之班超浮雕

烽堠边关和西域的苍野荒漠,既是班超立功的战场,也消损了他的健康,多年的“胸胁疾”,已将他折磨得“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公元100年,已经69岁的班超给和帝上疏,表明了自己落叶归根之情,留下了这段至今仍令人感慨不已的文字:“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并没有“空老”玉门关,而是于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八月回到了洛阳,遂拜为射声校尉(是掌宿卫兵、地位亲要的职务)。可惜的是,只过了一个月,班超病情加重,驾鹤西去,终年71岁。今在河南省孟津县朝阳镇有班超墓,故人已逝,但班超的故事和精神仍激励着后人。

3、西行丝绸之路的圣僧——玄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