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讲 课时2 昼夜长短的变化 (2)

真题剖析 (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 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 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 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题。
思维拓展·再提升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与纬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实践应用 1.中国南极中山站环保措施之一——太阳能发电 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 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下图),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
(1)图示建筑物位于光伏阵列的什么方向? 提示 东南方。
(2)极夜期过后,光伏组件开始工作。图示光伏阵列为站区供电大致始于每 年的什么日期? 提示 7月22日。
2.沙漠第一泉——月牙泉的日出、日落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40°N,94.7°E),是丝绸之路上的沙漠奇景,被称为沙漠第 一泉。读月牙泉景区某月公布的连续5天观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考向二 昼夜长短的计算
(2023·广东深圳二模)2022年11月22日7:14,某市某中学张老师(居住地经度
约115°E)开车行驶在上班路上,正好看到公路前方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下
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天,该地的昼长约为( C )
A.9小时12分
B.9小时14分
C.10小时12分
D.10小时14分
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昼夜长短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奥陶纪 中后期,陆地面积
空前繁盛;中期,出现了脊
显 古 志留纪 大大增加,欧亚大
椎动物——鱼类;后期,一
生 生 泥盆纪 陆和北美大陆的 造煤 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
宙 代 石炭纪 雏形基本形成,我 时期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国东北、华北抬
②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
二叠纪 升成陆地
③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C (2)B
考向训练
考向一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
(2022河北唐山三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在8月份阴天条件下的
辐射量日变化观测统计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地8月份天气晴好条件下进行观测,则( )
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
(2)太阳系
2.特殊行星——地球 (1)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 (2)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 安全 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安全 稳定 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自身条件
填图绘图·再实践 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从地球上看月亮,月亮盈亏变化而 出现的各种形状。观察月相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在下图 中简略画出从新月到满月的月相图。
太阳 大气 层结 构
太阳 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 活动 某区域温度低,看上去暗
耀斑: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风
Hale Waihona Puke 在地球的两极地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
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 区产生极光 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卷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分层练4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5.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 B ) A.木星与土星 B.金星与火星 C.金星与木星 D.火星与土星 6.下列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 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5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 星与火星,B正确。故选B。第6题,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 和地球轨道之间;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时可发生冲日现象,行星 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说明地内行星不能发生冲日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在晴朗的星空下,可以通过北极星判断方向。先在夜空中找到大熊座(北斗 七星,勺状)和仙后座(W型),再在其间找到小熊座尾部的北极星。据此完成 13~14题。 13.图中各点代表的都是天体,它们属于( A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14.仰望星空,北极星周围各星体的运动状态是( B ) A.有一部分星体发生位移 B.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 C.相对于北极星静止不动 D.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4 15 16 17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系“家庭会议”纪要
太阳——我是家长,我的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以上,你们在我 的引力下,都要围绕我旋转,都要听我的,八兄弟姐妹公转运动方向都要自 西向东,运动要大致在一个平面上,轨道要近乎圆形,否则我们的家庭就没 有秩序。金星——我是星光大道上的明星,我的最佳创意是“太阳从西边 出来”。火星——人们一直怀疑我是地球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地球—— 我是特殊的又是普通的,我的运动和结构与七兄弟姐妹有许多相同之处。 木星和土星——别看我们身形如此高大,实际上是虚胖。天王星和海王 星——没人疼,我们躲在寒冷阴暗角落里,瑟瑟发抖。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

2021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最新研究说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外表,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答复1~2 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解析第1题,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枯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
第 2 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
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 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处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
读图完成3~4 题。
某行星冲日图某行星凌日图3.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A.木星与土星B.金星与火星C.金星与木星D.火星与土星4.以下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3.解析第3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星与火星。
第 4 题,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即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08第一章第六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示:
夏至日
3月21日
9月23日
冬至日
第六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 (2)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第六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微方法 判断昼夜长短变化需注意的“三点”
(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大于12小时;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 半球昼长均小于12小时。 (2)除春、秋分日外,同一日期,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的地点,越靠近赤 道,纬度越低。 (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1.B 2.A 解析:第1题,11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东莞日出东南,日落西 南,根据图示太阳和桥的走向可以判断该桥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B正 确。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冬至日相差同样天数的两天日出、日落方 位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所以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看到同样的日落景 观,材料中日期为11月22日,与冬至日相差1个月,冬至日后1个月大约为1月 21日,A正确。
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第六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3.四季和五带 (1)四季更替。 ①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季__节__的变化而变化。 ②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
夏季 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高,昼__越__短__,夜__越__长__
达到一年中的_最__小__值___,北极圈
2019-2020年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详细讲义新人教版

(160° E),共 40°,占全球面积的 1/9。
【答案】D
(见学生用书 P19)
(2013 年浙江卷)晨昏圈上有 5 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
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如 ND。
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24 时或 0 时,如 NB。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如 NC。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如 NA。
(2)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上图中
下图中 Q 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 Q 的纬度=90°-AF 的纬度=晨昏线
与地轴的夹角 α。
②确定经度:下图中太阳直射点 Q 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
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数。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
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 15°的商,夜长等于该纬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
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总结如下: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
右图中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节
长堤,每日北京时间 12 时 28 分时,横梁的影子会投上长堤。据此分
析观星台的地理坐标是(
)。
A.35° N,127° E B.35° S,113° E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6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师用书

第六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参照物时长名称意义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我们平时生产、生活中用的一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4.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类型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较快B点远日点7月初较慢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基本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如下图: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
图1 图2 图3(2)特点分析(以北半球为例)。
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昼长分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为夏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为冬至,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判断昼夜长短变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大于12小时;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小于12小时。
(2)除春、秋分日外,某地点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就越靠近赤道,纬度也就越低。
(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1)纬度变化。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南北两极点3(1)四季更替。
①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②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阳光直射,可分为两种类型(如下表)。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层结构及各圈常结合宇宙探测、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错误!1. 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1________和□2________。
(2)运动性——天体□3________、□4________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 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太阳系模式图①主要成员:由里到外分别排列。
⎩⎨⎧类地行星:□7 、□8 、□9 、□10 巨行星:□11 、□12 远日行星:□13 、□14②运动特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15 自西向东□16 近圆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17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光照,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适宜的□18________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19________的存在。
命题角度一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经典例题](2019·山西省重点学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思维建模]1. 材料分析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一)天体和天体系统阅读下列两幅照片,回答以下问题。
1.照片中的三个地理事物是否都属于天体?在分类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都属于天体。
地球、月球是自然天体,神舟十三号是人造天体。
2.神舟十三号与地球、月球与地球是否都构成天体系统?依据是什么? 提示:都构成天体系统。
彼此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地球所处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阅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八大行星类型。
2.除太阳和八大行星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组成物质?提示:卫星、小行星和星际物质等。
3.图示反映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具有哪些共同的运动特征?提示: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判断正误)(1)太阳辐射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唯一动力。
(×)(3)人类只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而不能通过其他途径利用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阅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里向外,太阳大气依次分为哪三个层次?提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从差异性角度,说出太阳大气各层所发生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实质。
提示:光球层—太阳黑子—黑斑点,气体漩涡;色球层—太阳耀斑—亮斑点,能量;日冕层—日冕物质抛射—带电粒子流,能量。
命题视角(一) 航天发射基地与天文观测演绎法学习一、航天发射基地与回收基地的选址问题1.航天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时间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海上测量船分布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卷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分层练11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15.6月30日日落时,面板朝向( D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6.在夏至日一天中,相比迪拜,安装在新疆乌鲁木齐(43.8°N)的智能太阳花
( B)
A.水平转动角度更小
B.仰角变化幅度更小
C.正午的影子更短
D.展开时间更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本课结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此刻甲地地方时为18:00。此 刻为6月21日,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判读甲地位 于昏线上,处于日落时刻,赤道上日落地方时始终为18:00。第(2)题,甲地正 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理由:这一天为6月21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甲地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66.5°。乙地正午太阳高度 角=90°-纬度差=47°,甲比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要大。第(3)题,6月份太阳直射 北半球;南半球为冬季,南极气温低,南极附近海域结冰,气候极其寒冷,不适 合科考;此季节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最好选择在1月份。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C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甲点时( C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20·重庆调研)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据此完成1~2题。
1.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凌日是()A.水星凌日B.火星凌日C.木星凌日D.土星凌日2.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 1.A 2.B『解析』第1题,结合“凌日”含义知,能够导致凌日现象的为地内行星,结合选项即可判断正确结论。
第2题,结合题干信息知,凌日现象发生于太阳系之中,据此判断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
(2020·合肥质检)我国在2016年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22年左右完成空间站组装。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活动会在空间站引发极光现象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纬度、气候和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等。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优势主要在于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第4题,太阳活动强烈时,其放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所以对空间站和地面都有影响,A、B 错,D对。
极光现象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与稀薄大气碰撞产生的,不会出现在空间站,C错。
高三地理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②适宜的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四看法”判定生命的存在
2.解读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图 解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 两 “ 面 ” 三 “层”
(2)图解地球的外部圈层
①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记,如 右图。 ②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岩石 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 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
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 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B ) 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莫霍面深度不一,下 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 的等深线分布图。据图可判断
1.火星上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B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液态水存在 ③有大气 ④日火距离较适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天问一号”探测器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在火星上进行探测时 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C ) A.距离太阳较远,气温低,多暴风雪天气 B.白天强光曝晒,气温过高,设备容易受损 C.地形复杂,在火星表面行动受阻 D.有浓密的大气层,光照不足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太阳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 变化→影响气候。 (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耀斑爆发→ 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指南针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4)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 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 (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高考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题分析题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题分析题一、选择题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2000多年来时间最长、范围较大的日全食。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包含太阳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地月系D.太阳系解析:由天体系统的形成可知,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八大行星等天体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故太阳系是包含太阳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答案:D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日食的是 ()解析:日食是地球进入月球的本影区形成的,故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
答案:A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3~4题。
3.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距日较远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4.太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所以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3.A 4.D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解析:太阳电池围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答案:D6.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光能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答案:C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7~8题。
7.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解析:太阳活动周期是指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图 4 年平均 PAR 强度的空 间分布图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 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 ①读数值 a 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 1 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 6 000~6 500 之间)、 最小值(如图 1 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 3 000~3 500 之间),求出差值大 小。 b 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 方向)等(如图 2 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 3 太阳外部结构图 [读图 3,回答问题]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1)将两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太阳大气结构、各层的太阳活动类型连 线。
(2)由图甲可知,太阳大气层厚度由内向外_逐__渐__变__大___,而且亮度依次 减弱,温度依次升高,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__光__球___层。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解析】: (1)A (2)C 第(1)题,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D 地 球或月球构成 C 地月系,C 和其他行星等构成 B 太阳系,比太阳系高 一级的是 A 银河系,所以据图判断 A 正确。第(2)题,日地距离影响最 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 体积适中而存在的,所以 C 的说法是错误的。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答案】: (1)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地广人稀,可利用的荒地多,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大面积的场所; 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 (2)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开采需要开挖土层,会产生粉尘以及固体 废弃物污染,且安全事故多发;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也是清洁能 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较小等。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影响因素
原因
日照时 数
纬度 地势 天气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 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 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 辐射总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 层结构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太阳活动
耀斑:激烈的显示,
形式 黑子:周期约为 11 年 周期约为 11 年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要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 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 显的变化。
图 2 太阳系示意图 [读图 2,回答问题]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1)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的原因是__质__量____大,__引__力____大。 (2)八星颗分行类类巨远地行日行星行星:星::E_AG_木___天___水星___王___星____星__、__、_F、B土H金星_星海__、王__C星_____地__球___、D火星 (3)小行星带位于__火__星___轨道与__木__星____轨道之间。 (4)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八大行星公转特点 的相似性。 ①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_自__西__向__东___。 ②__近__圆___性⇒各行星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③__共__面___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4)人类对地震灾害的
(6)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相互 预防及在开采业中的应
关系
用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 1 天体系统示意图 [读图 1,回答问题]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1)天体系统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_相___互__吸__引__、__相__互__绕__转___。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1)如果旅行者 1 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 位置是 ( )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宇宙环 境 (2)地球是太阳系中 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的行星 (3)太阳对地球的影 响 (4)地球的圈层结构 及各圈层的主要特 点
太阳风
①高速旋转的气体漩
涡,温度相对较低; ①激烈的能量爆发;
带电粒子脱
②带电荷,能产生磁 ②以射电爆发和高能
活动规律
离太阳飞向
场;③存在太阳活动 带电粒子等形式放出
宇宙空间
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 辐射能
替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对地球的 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
量
纬度 地势 天气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 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5)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①总体特征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 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②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②看分布 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 3 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 曲方向(如图 2 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闭 合(如图 1 中①②两地,图 2 中甲地,图 4 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 (如图 1 中②地附近密集,图 2 中丙地比丁地稀疏)。 ③析成因 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 析。
量与地球相比,并不是很小,可排除④。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考达标练
要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影响地球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 ①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1)分析青海省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优势条件。 (2)与煤炭相比,指出太阳能发电的优势。
【解析】:第(1)题,从太阳能资源状况、土地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 进行分析即可。第(2)题,太阳能发电较煤炭发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 再生、清洁,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较小等方面。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3)太阳辐射等值线图常见图示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图 1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 总量等值线分布图
r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图 2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 值分布图
返回导航
图 3 年日照时数等值线 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图文对接
要点解读
高考达标练
(4)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 的地区太阳辐射总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 果并不相同。如下图所示(图中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 度的分布情况,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
高能带电粒子使
不同纬度的年降水 产生的强烈
地球上的磁场受
量与黑子多少有一 射电扰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