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1课时》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 +)
中子
(不带电)
概念: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
思考:
原子种类 氢原子
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核电荷数 1 质子数 1 中子数 0 核外电子数 1
氦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铝原子
2
6 7 13
2
6 7 13
2
8 7 14
你知道原子与原子核的体积比呢?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原子核 一粒米 原子 万人体育场
原子核
乒乓球
原子
地球
想一想: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那么原子核 所带的正电荷数为 8 个。
原子核:
1、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
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进行研究。
2、原子核的结构: 原子核
二、原子结构
问题: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由什么粒子构 成的呢?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 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二、原子结构
原 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中子
比较:原子中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小
结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反粒子:
如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 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2
6 7 13
硫原子
氯原子
16
17
16
17
17
16
20 17 除上面这个结论外, 26 26 30 26 铁原子 你还能归纳出其它 的结论吗?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wenku.baidu.com
2.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汤姆森原子模型: •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 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 内,电子象面包里的葡 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 属箔,实验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属箔,少数α粒子 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反弹回去.
行星绕太阳运动模型
核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 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他认为 原子中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 电的物质。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小结: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思考:争对这一实验现象你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1、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 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
α粒子散射实验
2、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种体积 很小的带正电的微粒。
卢瑟福认为: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 撞回来,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 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 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 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 太阳运转一样。 原子核 原 子 核外电子
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他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 速的圆周运动。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N.Bohr,1885~1962)
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原 子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注意:1个原子只有1个原子核。
带正电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 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浙教版八年级下 册科学第二章第 三节《原子结构 的模型(第1课时 》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2.汤姆森原子模型 (1904年) 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面包模型
发现了电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现代原子模型 (1927年)
中子
(不带电)
概念: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
思考:
原子种类 氢原子
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核电荷数 1 质子数 1 中子数 0 核外电子数 1
氦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铝原子
2
6 7 13
2
6 7 13
2
8 7 14
你知道原子与原子核的体积比呢?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原子核 一粒米 原子 万人体育场
原子核
乒乓球
原子
地球
想一想: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那么原子核 所带的正电荷数为 8 个。
原子核:
1、揭开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一种科学方法:
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进行研究。
2、原子核的结构: 原子核
二、原子结构
问题: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由什么粒子构 成的呢?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 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二、原子结构
原 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中子
比较:原子中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小
结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反粒子:
如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 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2
6 7 13
硫原子
氯原子
16
17
16
17
17
16
20 17 除上面这个结论外, 26 26 30 26 铁原子 你还能归纳出其它 的结论吗?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wenku.baidu.com
2.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汤姆森原子模型: •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 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 内,电子象面包里的葡 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属箔,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 属箔,实验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属箔,少数α粒子 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或被反弹回去.
行星绕太阳运动模型
核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 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他认为 原子中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有带正 电的物质。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小结: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思考:争对这一实验现象你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1、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 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
α粒子散射实验
2、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种体积 很小的带正电的微粒。
卢瑟福认为: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 撞回来,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 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 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 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 太阳运转一样。 原子核 原 子 核外电子
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他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 速的圆周运动。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N.Bohr,1885~1962)
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原 子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注意:1个原子只有1个原子核。
带正电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 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浙教版八年级下 册科学第二章第 三节《原子结构 的模型(第1课时 》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2.汤姆森原子模型 (1904年) 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面包模型
发现了电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现代原子模型 (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