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幼儿文学的认知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第一讲幼儿文学的认知性

作者:方卫平

来源:《地理教育·当代幼教》2020年第03期

认知性是幼儿文学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它有别于其他文学门类的特征之一。幼儿文学首先不是纯粹审美的文学,而是一种“教”的文学。幼儿文学有必要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像和文字读物,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进入到与世界最初的交流中。

一、幼儿的认知活动

在心理学上,认知的概念指的是“那些使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内部处理过程及结果”[1]。对幼儿来说,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之外,认识周围的世界,并逐渐掌握参与这个世界的行为能力,是他的生活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新出生的婴儿身上携带有来自人类集体以及家族的某些特殊的遗传基因,这些基因像一些有待唤醒的种子,亟需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下逐渐“孵化”。在此之前,幼儿对自己刚刚来到的这个世界的认识完全是零,他的心智也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因此,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将儿童的心灵比喻成一块“白板”,“白板”上将写下些什么,完全有待后天的教育。这一比喻突显了儿童身心的可塑性质,更突显了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

对大部分个体来说,0-6岁的幼儿期是一个关键的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年幼的孩子将从零开始,逐渐获得对周围的事物、语言、概念等的基本认知,这一认知学习的程度和框架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接下去的成长发育过程。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十分积极、强大的吸收能力,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而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促使他在接收到各类认知讯息时,能够迅速将其同化入自己正在建立的知识结构中。

幼儿期认知教育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幼儿认知活动的特征。虽然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认知发展程度上有所差异,但总体说来,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认知活动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特点:

1.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低

幼儿比较易于认识具有直观性的真实物体、图像等,但尚未更多地发展起对事物或概念的抽象逻辑认识与推演能力。因此,年龄越小的幼儿,在认识和理解外物时,越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发展出一些简单的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比如简单的因果关系推理,但其前提是这些活动是在他们所熟悉的具体日常生活的情境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抽象认知活动,仍然离不开生活具象的支撑。“通常认为成年人更依赖语义(意义的)表征,而儿童更依赖于知觉表征”,年幼儿童则尤其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