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社会变迁——基于中国研究的回溯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宗教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参与建构合法性认同。 杜
理 论 界 2013 第 9 期
067
·总第481期·
【社会观察】
赞奇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宗教与公民身份认同 (citizen- ship) 的相互建构, 〔11〕 将着眼点放在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 的渗透上,考察的聚焦在于北方农村地区国家的力量对地方 权力组织的影响。杜赞奇认为,国家的诞生伴随着现代化的 过程,在民族主义的框架之内得以形成。由此他的问题是: 在旧有的帝国体系中,农村社会的权力和权威如何运行?地 方组织与权威之间如何联系?在新的政治秩序中,地方权威 如何由于国家的渗透而转型、从而创造出新的权力关系?
通过对天津河北等华北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赵文祠发 现中国的天主教并没有向市民社会的方向转变。首先,在中 国北方的天主教村庄,宗教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贡献微乎 其微,并未促成市民道德认同 (civic moral identity) 的 形成。其次,由于天主教对认同和忠诚的强调,使信徒很难 对家庭和宗教团体以外的社会关系形成信任,这不利于契约 精神的建立,从而无法成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 积极因素。 〔5〕 再次,在农村,天主教必须面对如何与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相协调的问题;在城市,天主教的发 展所面对的更紧迫的问题是缺乏应对现代化冲击的经验。但 其共同点在于,都无法给基层民众和政治与知识精英提供道 德上的联系,所以它对市民社会形成的贡献也就微乎其微 了。而这又为天主教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造成了新的 困境:相比较与其他宗教 (尤其是基督新教),它的发展速 度相对缓慢;它一直需要应对同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冲 突,处理一种既对立又合作的关系。 〔6〕
当赵文祠把研究的视野从大陆农村扩展到香港、台湾等 地,并将研究对象从天主教扩展到佛教、道教等,他发现在 这些地方都存在着一个广大而有声的中间阶层,宗教在市民 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 无论是在香港还 是在台湾,赵文祠敏锐地发现,宗教以社会慈善或者说社会 公益的形式参与社会生活,并不仅仅是从倡导者到服务的提 供者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它为市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公民意 识并建立社会责任。
其次,将宗教放置在不同的社会场域进行比较研究。这 种比较不仅停留在中国传统与天主教/新教传统的比较,更 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内部,将大陆与香港、台湾、海外 华人等文化圈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注重的是在同样的文化传 统下,宗教为什么会在社会变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形成 不同的发展路径,将政治结构、民族认同等因素引入分析框 架。赵文词研究天主教在中国市民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杜赞 奇分析宗教对于中国早期国民性形成中的角色,都引入了这 种比较研究的视角。
汲喆对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中佛教的发展路径研究,在 方法论上主张在研究不同社会宗教世俗化进程时,应进入到 该社会的场域 (field) 之中,历史地、具体地予以分析。他 研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宏观的社会结构与宗教组织之间的关 系,主要观点是:第一,是摆脱天主教中心主义的影响,从 中国社会的场域出发,历史性地回答这个问题。第二,他始 终很注意宗教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因而他主张在理解中 国 的 世 俗 化 进 程 时 , 应 该 格 外 注 意 宗 教 力 量 (religious force) 和国家 (state) 的相互作用,对于宗教力量的理解不 应是单一的,它是一种有关宗教的集合体,包括教派、集体 信仰和各种宗教运动;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宗教与国家的权力 互动关系上,而不是文化生活或观念在社会结构或者宏观概 念上的体现。
二、通过宗教来理解现代中国社会变迁 1.宗教与市民社会的形成。赵文祠 (Richard Mad- sen) 的问题意识起源于现代社会中宗教与市民社会 (civil society) 的对话: 〔4〕 为何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情形下,宗教 实践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另外一些社会?在当代中国社会,宗 教实践是如何与国家、市场、道德秩序相互影响和构建的?
在汲喆的研究中,他强调“合法化 (legitimation)”是 理解中国的国家-宗教关系的核心概念,他对于佛教在解放
后的发展就是围绕着佛教如何在国家权力下寻找和确立合法 性而展开的。1949年后半年开始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 直有各种规模的佛教学习班存在,这种学习班不仅是在思想 和仪式上对佛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是将国家权力内 化并建立新的佛教制度的过程。这一时期,政治合法性与社 会合法性是高度重合的,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它意味 着佛教作为新的组织制度进入到了国家层面,获得了国家权 力的认可、具有了合法性的地位。在共产主义政权建立之 初,佛教受到重视和发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佛教的伦理 影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新的政权具有帮助作用,另一方 面将佛教限制在一定发展范围内的策略。这样以来,佛教作 为制度化的组织接受各级统战部和政协的领导成为国家的一 个“单位”或“部门”。以1993年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之 际赵朴初对佛教三大优秀传统 〔10〕 的总结为标志,政治任 务逐渐不再占据佛教发展的核心地位,其政治意义下降、宗 教意义上升,转向自身教义和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正是由于 前40多年的在国家权力控制下的制度性建设,使佛教即便不 再以政治合法性为主要任务,其社会合法性仍然为后期的发 展创造了诸多优势。虽然官方认可的佛教与民间新兴的佛教 之间的界定并非泾渭分明,但是民间新兴宗教借助并分享了 佛教的社会合法性基础。
在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尽管国家继续将儒家 思想作为建立新的公民社会的道德和精神资源,但是都无意 于将其发展成为一种与西方天主教相近的国家宗教。国家对 于宗教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吸收其对于民族-国家和 国民身份认同的建设有用的方面,同时将“迷信 (supersti- tution)”作为非法的内容进行控制和排除。所以在近代中国 国民身份认同建设时,来自于西方社会的宗教观念、现代化 进程、民主平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本身的文化传 统逐渐趋于势微;与此同时,半殖民地化的社会现实又没有 形成足够的压力,使中国社会回归自身内部、从自身的宗教 和文化传统中寻找和挖掘建构国民身份认同的要素。尤其是 五四运动以后,无论是知识精英还是政治体制,对宗教概念 和实践的需要都十分有限,他们既不需要依靠宗教来建立合 法性基础,也不需要通过宗教和其他的历史资源来推进道德 和社会建设,所以在这个时期,宗教信仰与公民的身份认同 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与东南亚殖民地中,中国散居移 民 (diaspora) 的身份认同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在南洋群岛 上,本地人及国家所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而外来的殖民者所 带来的则是天主教的传统。在全球的和当地的双重压力之 下,生活在那里的中国移民为了寻找并建立自身的认同,在 文化精英的带领下回归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信仰中。
的问题意识、分析范式、研究方法、理论贡献等,以此来寻找中国经验与西方理论对话的切入点,并为今后在
此基础上展开的新研究做一可资探讨的理论准备。
关键词:宗教;社会变迁;中国研究
〔中图分类号〕 B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 (2013) 09-0066-04
对于宗教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从问题意识出发大致可 以分为三类:第一,如何通过宗教研究来理解和解释中国 社会近代以来的变迁。学者们有的考察普罗大众的日常生 活、关注剧烈的社会变革下精神层面需求的改变,有的关 注共同体边界的认可、身份认同的确定,也有的着重分析 宗教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宗教参与下社会结构的重塑等等 不一而足,但究其根本,都是解释中国社会变迁的种种。 第二,通过宗教思考和回应“现代性”与中国社会变迁的 关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认为是“命定的现代化”,那么 在这个过程当中,宗教如何折射出变革的历程?抑或说这 种变革如何在宗教中得到体现?第三,寻求中国的社会现 实与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对话。无论是世俗化理论、 宗教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理论、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野中的 宗教研究,都产生于中国的现实之外,那么它们对于中国 社会中的宗教是否具有解释力?而中国的现实又会对这些 理论作出何种修正或补充?
·总第481期·
【社会观察】
宗教与社会变迁
—— —基于中国研究的回溯与思考
wenku.baidu.com
□邢婷婷
(复旦大学 社会学系,上海 200433)
摘要:本文是关于中国宗教与近代以来社会变迁诸研究的文献回顾。试图通过梳理学者们对宗教与市民社
会、世俗化问题、国家-宗教关系、合法性的建构、个体精神生活等问题的研究,来厘清以往在该问题研究上
在对农村社会的权力和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杜赞奇发 现,宗教制度为农村社会权威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框架,而现 代国家权力在向农村社会渗透的过程,也是借助宗教制度和 活动这个框架得以运行的。要认识农村地方社会,一个关键 角色不能忽视— ——地方精英 (local elite),而宗教与地方 精英的关系,是国家权力在农村社会得以渗透的结构性基 础:宗教活动和制度为地方精英表达领导权和责任意识创造 了空间;同时地方精英又通过宗教活动 (例如关帝信仰等) 建立了地方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感。正是通过宗教制度和宗教 活动,国家权力-地方精英-农村社会三者在中国现代国家 的形成初期产生了互动:一方面村庄大量的公共活动都嵌入 在宗教领域当中,或者说需要通过宗教制度得以完成,那么 宗教事实上为现代意义上的“公会”建立了基础。另一方面 国家权力在农村社会的扩张需要地方精英权力的转型,同时 也为这种转型提供了可能性,而地方精英运用这种转型,通 过村庄范围的宗教组织来表达其领导权时,这种领导权便自 然而然地具有了新的功能。这样以来,地方精英与传统帝国 的联系开始转变为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而村庄与国家的新 的政治关系便是在民族-国家的情境中得以酝酿和形成的。
一、方法论 在研究宗教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时,从方法论 的角度来看,主要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对宗教的分析 既不应只在于仪式和符号的解读,也不能限于结构性的解 释,而要通过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来理解宗教 与社会的关系。第二,采用比较的方法,将相同的问题放 置在不同的社会场域加以考察。 首先,宗教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由结构的不断变化 而造就,又通过仪式、符号等表现出来。在一个社会内部 人们之所以对宗教产生统一性的认识,是因为这些人的经 验基于共同的社会结构而形成。同时,又存在着多种取向 的维度和不同的群体,构成了宗教多元性产生的结构性原 因;此外,社会的变迁所带来的结构的变化,会使人们的
尽管理论聚焦关注的都是世俗化问题,但是在杜赞奇的 定义中,宗教世俗化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全 球和地方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是宗教与世俗化这两方面各 自内部经常性的重构与变动。他借助“citizenship”这个概 念,通过对比研究近代中国大陆和东南亚殖民地中,中国传 统宗教在身份认同中的不同作用,来解释全球与地方、传统 与现实对宗教世俗化的影响。
宗教观念随之而产生变化,这是多元性产生的另外一个原 因。 〔1〕 所以任何的意义都不可能离开结构而存在,即不能 仅仅通过符号或仪式来解读宗教的存在和变迁。 〔2〕 文化诠 释具有两方面的有限性:一个是预先决定 (predetermination) 的 局 限 性 ; 另 一 个 可 能 产 生 过 度 诠 释 (over-interpretation)。 〔3〕 但是光从结构入手也无法对问题 作出有效解释,因为结构主义的方法论缺乏对变化的把握。 所以要想对社会中的宗教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应该将文 化的分析纳入社会变迁的过程之中。具体到对中国社会与宗 教问题的解释:一方面高度统一的国家、政治、宗族、社区 等结构造就了整个社会所共享的基本经验,正是这些经验制 造了统一性的压力。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塑造了对宗 教的解读的多样性,社会制度与社会经验的变迁又可以进一 步导致对信仰的再解读。
[收稿日期] 2013-04-16 [作者简介] 邢婷婷 (1982-) 女,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社会学。
066
2013 第 9 期 理 论 界
【社会观察】
·总第481期·
赵文祠将这些问题放在一个广阔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背 景中进行考察,分析不同的社会群体、表现形式、特殊利益 如何作用于复杂的工业社会,从而使得宗教在市民社会形成 过程中的角色具有了多样性。
2.社会变迁中的宗教世俗化问题 。汲喆和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 在研究中国宗教与现代性的关系时,都 将理论的焦点集中在了中国宗教与世俗化的问题上面。汲喆 认为,世俗化的过程是宗教力量与国家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 对于宗教的解构和再建构,是一个双向的辩证过程。 〔8〕 杜 赞奇在研究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时,考察了中国现代国家形 成初期宗教群体与国家权力的互动。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