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教学重点:作为创作活动的产物-----文学作品,其构成包括两个层面:微观的和宏观的。也即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一个事物的特殊本质往往最直接地体现在它的特殊内容和特殊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本章,我们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以便更深入地揭示文学作品有别于其他文本的本质特征。

教学方式:作品分析,解讲

课时:两节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其要素

一、文学作品内容

(一)文学作品内容的界定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内在诸要素(情感和思想)的总和。形式则是内容诸要素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态,是内容的存在形态。(语言结构逻辑层次)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品所表达的“第二自然”中的社会生活、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蕴。只有那些经过作家体验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作品的内容。

(二)文学作品内容的特点

第一,它不是分门别类地反映生活,而是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把握。这是它与科学、哲学之区别。科学、哲学关注的是生活的某一方面,而文学则是全面地关注生活。因而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整体性。

第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把人本身、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灵和情感作为主要对象去把握和表现的,因而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心灵性和情感性。(内容的实质也就是作家在社会生活的观照把握里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思想,而形式是情感和思想借以流露的语言组织。艺术的功能是赋予形式以内容。)

第三,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审美主客观的统一。

但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是通过以形式来表现内容这种方式呈现的。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又是一个纠纷的问题。中国旧有“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照这样看,以“言”表现“意”,“言”就是形式,“意”就是内容,表现就是拿在外在后的“言”来表达在内在先的“意”。

“意”是情感思想的合称。情感是生理的反应在意识上所生的感觉,自身迷离恍惚,不易捉摸。文学作品表现作家的情感和思想,但作粗不能空洞地言悲言喜,再加上一些惊叹号,它必须描绘情感所由生的具体情境,喜怒哀乐由具体可感可触的人物的言谈举止笑貌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作家的情感必须化为思想,才可以表现得出,这里所谓“思想”有两种方式。一种运用抽象的概念。一种运用具体的意象。

比如说“我打狗”这个思想内容。我们可以用,“我”“打”“狗”三个安所入出境的意义边串起来想,也可以用“我的身体形象”“打的动作姿态”和“狗被打时的形象”连成一幅图画或一幕戏景来想。前者是概念的思想,后者则是意象的思想,就是“想像”。而文学作品大体上是用想像和联想来表现作家的情感,所以,“意”是情感饱和的思想。

第四,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以具体艺术形象的方式呈现的。

我们接受事物的形象是用感官,领会事物的关系条理是用理智。感官所得的是具体意象,理智所运用的是抽象概念。如在白马、白玉、白雪等个别事物所“见”到的白是具体意象,离开这些个别事物而总摄其共象所“想”到的白是抽象概念。所以,具体意象的力量都大于抽象概念。

二内容与形式之关系

1、内容居主导地位,但又不能脱离形式。

2、内容是作家思想情感活跃因素的呈现,它的变化又导致形式的变化。

3、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

二、主题

(一)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形象系列显示出来的主导性情感或思想,是作品内容构成的核心,是作品审美意蕴的主旨。

第一,主题来自作家的生活体验,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人生给作家的一种暗示。

第二,主题可能是逐渐形成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会有所变化,最初作家有的只是一个朦胧的动机。

第三,主题只能蕴涵在作品之中,通过文学形象来显现。(它不只通过一个人物形象或一条线索来表现,主题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主题的类型

1、情趣流露型

表现作家的一种心态,是作家一种审美意趣和情怀的流露。这种主题的类型往往较单纯,表现出优美的倾向。诗歌、林雨堂的小品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等

2、情感评价型

表现明确的情感倾向和对审美客体的态度评价,体验的深度与表现的力度强于前者。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就不仅仅是对景物形式美的感受所能表达的,而是具有某种明确的历史和社会的使命感。如《三国演义》《水浒》

3、审美超越型

表现出很强的理性精神和整体观照与超越意识,是作家人生体验与审美理想的深刻反映。既涵盖主体对人生遭遇喜怒哀乐的体验,又突破了个体的局限性,将个体的体验升华到类的高度,人生的终极关怀这一层次。

如,李白的诗:"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陈子昂:前不见来者,后不见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荷尔德林:(德国十八世纪古典浪漫派诗人的先驱)谁沉冥到,那无边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

鲁迅的《狂人日记》《孤独者》《过客》等系列小说等等。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三)主题的功能

主题在文学创作中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主题的确立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形成兴奋优势中心,引领作家的创作思维向更为深广的领域延展,极大地丰富题材原有的有限容量,在写作表达时起到统摄全篇的结构布局,材料运用的作用。

(四)主题提炼的要求

要达到主题深邃的程度,关键在于“开掘要深”(鲁迅语)。

鲁迅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思维敏捷,主题深刻的象征。犹如山脉隆出地表。鲁迅深刻的文学主题皆是通过具体、逼真而深刻的人物形象来表现。拿《孔乙己》为例。在《孔乙

己》里,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的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他文学叙述中的绝唱。“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战栗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再如张爱玲对主题的提炼,一般是有过前后的对照,形成强烈的参差。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人物印象。

其二,主题具有统一性。

一篇文章不管是有几条线索,有多少个人物展开,主题应该是明确的。这些线索和人物皆是为配合主题服务的。

再者,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

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客观性,即所谓“形象大于思想”

三、题材

(一)题材的含义

广义的题材是泛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爱情题材、侦探题材等

狭义的题材,是指作家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并写入作品,构成艺术形象进而表现主题的一组生活素材。

(二)题材与素材

素材是指作家在生活中积累起来,尚未经过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的原始材料。但可以被称为题材的仅是素材中有价值的一部分。其有限性表现在要经过三重过滤。1、是否经过作家主观的加工提炼;2、是否被作品采用;3、是否构成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才能被称作是题材。

主题是借助艺术形象由读者感受体悟出来的

艺术形象是由题材构成的。

(三)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的题材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在特定环境中的展开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命运,传达作家对人生的审美体验的。它的题材一般由人物、环境和事件组成。

抒情性作品是借助具有象征表意功能的有限景物铺陈,传达作家对人生无限意味的审美体验。它的题材一般由情和景组成,一般不需要完整的人物,环境和事件的描写与刻画。

(四)题材的功能

题材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题材与主题二者相互依赖,题材的意义要靠主题点化,但主题也要在题材的积累和加工的过程中引申而出。题材有导出和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作品的主题又必须通过题材的铺陈和形象的塑造来表现。

(五)选材的要求

第一,题材的多样性与选材的广泛性是文学审美独创性的保证,二者寻求统一。题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