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渭南·富力城年度整合推广策略提报-101P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根据中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影响,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三期叠加”、“新常态”等现实基础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遵循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紧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深入合作及省上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富民强市,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创新驱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区域主体功能调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合理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保障等,确保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达到新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发展环境分析,充分吸收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思路和目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培育和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各研究课题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安排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详见附件1)。 (二)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综合性、纲领性和战略性的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三)编制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依据。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市有关部门具体承担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详见附件2)。 (四)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华山景区总体规划由各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由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审议,转报市政府审批。各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给合阳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合阳矿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使合阳在渭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1.3为更好地发挥合阳县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需要编制总体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合阳县情实际,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富县、现代农业稳县、生态旅游名县”的思路,围绕打造渭北能源生产加工基地、自然与人文休闲度假基地、涉农工业基地、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渭北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发挥能源、旅游、交通优势,建设渭北特色经济的地域中心城市。 3、规划原则 3.1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 3.2发挥合阳优势条件,培育支柱产业,构建渭北地域特色鲜明、商贸繁荣的宜居城市; 3.3立足合阳实际,遵循合理、务实、可行的方针,使总体规划适应市场经济的弹性发展需要; 3.4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面状到点、线,近期到远期,使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1研究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4.2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 4.3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 4.4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4.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6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4.7明确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5、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6、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和范围,既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个层次。 6.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范围:合阳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 6.2中心城区规划 范围:东以高速路以东200米为界,西到王(村)皇(甫庄)公路,北起知堡乡的马家村,南到金水沟,包括王村矿在内;徐水沟及红旗水库为远期的水源地,也纳入规

西安市城市发展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

渭南市街心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渭南市街心广场规划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已日益加深,对环境的绿化、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加强环境绿化、美化,保护生态平衡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事情。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所以城市广场应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都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另外,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1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环境概况 渭南市街心广场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内,该区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渭水横贯其中,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也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 东大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3月5日渭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批准)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完成市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我市在西北东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渭南市委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总要求,制定本《纲要》。本纲要作为我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本。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就。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九五”时期高1.4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2.4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1.03亿元,年均增长14.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1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稳定在190万吨左右,果、菜、畜、林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我市成为全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最大的果品冷藏基地,全国最大的果汁加工基地。机械、食品和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加快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5.6%。旅游业和劳务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倍。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澄城茨沟等三座大桥建成使用,境内国省道大修改造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2020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千米,南北最宽约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区县。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万人。 二十世纪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的增长速度,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登记在册文物点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渭南2020年发展规划

美丽的渭南我的家,渭南城市建设规划大手笔 渭南(人文之城,圣贤故里) 凭黄河而眺眼山西,借潼关而雄视河南,周秦汉唐时期“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京畿重地,今日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中国?渭南! 城市建设依托渭水,南塬,秦岭等构筑“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大街识别:小名与官名 “一马路”=东风大街;“二马路”=人民大街 “三马路”=胜利大街;“四马路”=乐天大街 “五马路”=渭河大街“西一路”=西岳路 “西二路”=金水路“西三路”=杜化路 “西四路”=仓程路“西五路”=三贤路 从市规划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89250054.html,/483w/news_view.asp?newsid= 134看到渭南城市总体为东部老城区、中部中心区、西部高新区三个综合功能的城市区划,城市规划远期发展为“四组团”即中心区组团、高新区组团、经开区组团和华州组团 城市中心区:西入口渭清路西潼高速入口,同时也是中心区与高新区的交界处 东入口改为渭蒲高速(渭南-蒲城)南终点赤水立交桥处,规划南延至陕沪高速。 北边的5个县到渭南就从这里进入城区,同时也是中心区与华州区的交界处 中心区:包括“四轴” 指沿乐天大街和东风大街形成的两条东西向城市发展轴。 沿仓程路、民生路形成的两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 中心区内两条南北主干道(解放路前进路) 老城区:民生街沋河以东(依托鼓楼文化区带动) 中心区(居住商业服务业) 旧城:民生街以西,解放路以东 新城:解放路以西,渭清路以东

高新区:渭清路以西,零河以东(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 北部东部少量居住区) 经开区:渭河以北,辛市大部地区(新型光电、节能环保、农副产品深加工等) 华州区:(按照规划华县设华州区,老城华县之间的赤水为渭南-蒲城 高速公路南端终点,设物流仓储) 南北划分:1、东风大街发展轴沿线(老轴)。2、乐天大街发展轴沿线(新轴)东西划分:3、仓程路(路北口为渭南北火车站)发展轴。4、民生街(东靠沋河连通渭蒲大桥)发展轴 乐天大街以北,渭河以南与仓程路西侧有大片未开发的政府储备地,规划重点开发乐天大街以北等地区。 由于城区发展规划提出近期发展方向城区“西进北扩”,势必造成仓程路与乐天大街成为城市发展新干线。连接原有的解放路与东风大街形成口字型城市中心街区。 中心区内两条南北主干道:解放路;前进路; 拓宽打通南北贯通后的解放路有“老站文化环岛”转盘景观。 介于远期华州区的设立 前进路位于未来城市中心街区中心地带,为渭南城市南北中轴线。 主城区主要以跨河向北发展为主,华州组团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向南发展。远景经开区组团以向东发展为主,华州组团以向西发展为主,连接老城与中心区组团一起构成沿河带状发展的空间形态。 渭河治理后渭河沿岸建设滨河大道,渭河堤外500米以内布置生态景观用地。沿渭河自西向东高新区北建设西海生态湖公园,前进路与解放路之间渭河南岸建设渭水乐天生态公园,民生路以东乐天大街以北渭河南岸建设东湖生态公园。与渭河对岸经开区沿渭河绿化带形成城市绿肺。 有市民建议开通跨渭河的(渭南市区公交环线)等市政公交线路,使渭北经开区,高新区,华州区等拥抱中心主城区。 开通公交环线(市区乐天大街-民生街渭蒲渭河大桥-渭清路渭富渭河大桥-渭北经开区东西主干道)

渭南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渭南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渭南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渭南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渭南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渭南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渭南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渭南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简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M,南北最宽约116千M,总面积10108平方千M,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工程,这些大型工程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渭南概况

渭南概况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宽阔地带,是陕西的“东大门”,辖1区(临渭)2市(韩城、华阴)8县(华县、潼关、大荔、澄城、合阳、蒲城、富平、白水)和国家级高新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华山风景名胜区,其中,韩城市为陕西省唯一副厅级计划单列市。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4万,是陕西省第二人口大市。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渭南地处祖国版图几何中心,“北京时间”从这里的国家授时中心发出,是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发祥地,神舟系列飞船在这里得到全程遥测。渭南东襟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距古城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空港80公里。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此并站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等3条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是中东部地区进入西北门户的交通要道。县县通铁路、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各市之首。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美誉。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

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以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隶书鼻祖程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成为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史圣司马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渭南洽川。这里是我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宫腔、澄城尧头陶艺等1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周、秦、汉、唐两千多年,一直是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曾出过隋文帝杨坚等6位皇帝,宋代名相寇准等80多位宰相,唐代大将郭子仪、爱国将领杨虎城等300多位将军以及著名诗人白居易、水利大师李仪祉、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200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选的100个世界名人,中国占6位,渭南历史文化名人隋文帝杨坚就是其一。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黄、渭、洛三河交汇,渭、沋两河穿城而过,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土地肥沃,历来是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被命名为中国苹果、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粮食、棉花年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90%,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 规划说明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你们在港口和城市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1986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如是说

目录 1 区域发展现状 (8) 1.1区域概况 (8) 1.1.1 地理位置 (8) 1.1.2 历史成因 (8) 1.1.3 自然条件 (8) 1.1.4 资源条件 (9) 1.1.5 社会经济 (9) 1.1.6 基础设施 (10) 1.2存在问题 (10) 1.3开发评价 (11) 1.3.1 发展机遇 (11) 1.3.2 面临挑战 (11) 1.3.3 比较优势 (11) 1.3.4 发展制约 (12) 2 发展规划总则 (13) 2.1规划范围 (13) 2.1.1 规划范围 (13) 2.1.2 协调范围 (13) 2.2指导思想 (13) 2.3规划原则 (13) 2.4规划依据 (14) 2.4.1 政策法规 (14) 2.4.2 相关规划 (14)

2.4.3 参考资料 (15) 2.5规划期限 (17) 3 总体发展战略 (18) 3.1发展定位 (18) 3.1.1 战略定位 (18) 3.1.2 发展目标 (23) 3.2发展模式 (25) 3.2.1 经验借鉴 (25) 3.2.2 模式选择 (26) 3.3发展框架 (27) 3.3.1 产业导向 (27) 3.3.2 空间格局 (29) 4 产业发展规划 (30) 4.1现代制造业 (30) 4.1.1 发展现状 (30) 4.1.2 规划目标 (30) 4.1.3 发展模式 (30) 4.1.4 产业组织 (32) 4.2现代服务业 (36) 4.2.1 发展现状 (36) 4.2.2 规划目标 (36) 4.2.3 产业组织 (36) 4.2.4 现代物流业规划 (39) 4.2.5 服务外包业规划 (43) 4.2.6 特色旅游业 (44) 4.3现代农业 (48) 4.3.1 发展现状 (48)

澄城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5)文本

1. 总则 1.1受澄城县建设局的委托,特编制本总体规划。 1.2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如下: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版) 1.2.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版) 1.2.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1.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2.6《陕西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 1.2.7《关中城镇群规划(2007-2020)》 1.2.8《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送审稿) 1.2.9《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陕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3月2日) 1.2.10《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3月2日) 1.2.11《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2.12《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草案)》 1.2.13《渭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2.14《澄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15《澄城县城总体规划(1993-2020)》 1.2.16《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2.17《澄城县矿产资源规划》(2003-2015) 1.2.18《澄城县煤炭生产开发规划》 1.2.19《澄城县“十一五”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 1.2.20《澄城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007)》 1.2.21《澄城县各行政村农业基本情况统计册》 1.2.22《澄城县志》 1.2.23《澄城县国土资源》 1.2.24《澄城年鉴》 1.2.25 其它与澄城社会、经济、文化及城镇发展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计划 1.2.26 澄城县各有关部门对于县城未来发展建设的文件、谈话和会议意见等 1.3本规划是适用于澄城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及开发建设的宏观指导性文件。一经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性文件。 1.4本规划以文本和图纸方式,对规划区内的城市发展及开发建设的宏观指导。 1.5文本中以加粗黑体字方式阐述的条款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强调强制性内容。 1.6澄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本规划,同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与规范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本规划的义务。 1.7本规划由澄城县建设局负责实施、管理,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审批应以本规划为依据。 1.8本规划解释权属澄城县建设局。

渭南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

渭南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1. 范围 改建、扩本标准适用于渭南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1.1 建的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技术导则。 1.2 渭南市住宅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除执行本技术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但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共同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50180-2002 GB50054 GB50053 GB50052 GB50016-2006 GB50045-2005 JGJ16-2008 GB50217-2007 DL/T448 DL/T599-2009 GB500386-2005 GB50096-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住宅建筑规范》《住宅设计规范》 电力工业部第8 号令《供电营业规则》 3. 基本原则 3.1 住宅区内供配电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1 3.2 住宅区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3.3 住宅区供配电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和便于管理的原则,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为目标,满足居民生活水平增长对用电的需求。 3.4 住宅区内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尽量采用地下电缆线路。 3.5 住宅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我市电力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与住宅区详规设计同步。住宅区总体规划应包含住宅区供配电系统及电力通道的规划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