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练习): 专题4阅读短文题 (共2份打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阅读短文题
专题概述►阅读短文题是河北近些年考查较多的一种题型,一般出现在第24题.考点既会跟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又会通过短文信息加以拓展和延伸.解答此类题时,要善于敏锐洞察到短文内容究竟链接的是物理里面哪部分知识,然后从物理规律、原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作答,避免用自造语言进行描述.另外,还要注意理解短文拓展出来的内容,善于从短文中寻找答
案.
1.先进行信息的处理,即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在创设情景中的新知识;
2.再结合提出的问题,排除干扰信息,挑选有用的信息,挖掘隐含信息;
3.充分发挥联想,抽出题中的真实背景,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情景和常规题型,将发现的规律与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
4.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和解题模型,选择合适的规律或公式,列式求解,作图或进行推导解决.
当然,因为每一道信息给予题本身的特点不同,设问的侧重点也有不同,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具体题目具体对待.
例►[2017·河北,T27,3分]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白炽灯泡
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成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
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熔点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
1.[2016·河北,T24,4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1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41.8°.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反射光.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研究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加,频率变小,声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声源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发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我们平常说的,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
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码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1)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处运动,能(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
(3)有经验的铁路工人从听到火车鸣笛的声调越来越高,判断出火车正在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他.
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是时时刻刻一样的,所有由公式v =s t
求得的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为了更精确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也叫瞬时速度),往往取通过该位置附近的小距离Δs
及通过该小距离所用的小时间Δt 之比Δs Δt ,近似表示通过该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瞬=Δs Δt
). 如图为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4s).
(1)小球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否(选填“是”或“否”).
(2)B 点的瞬时速度约为2m/s.
(3)小球下落时的能量转化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计空气阻力).
4.[2018·唐山一模]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激光刀可以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有较强的方向性,工程上常用激光进行校直、测距等.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角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大约为2.56s.
(1)激光一定不(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是白光;
(2)工程上利用激光校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4×105km ;
(4)如图所示为角反射器示意图,请完成如图所示光路图.
5.[2018·石家庄模拟]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帕斯卡定律
盛放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其外加压强p发生变化时,只要液体仍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均将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这就是说,密闭的液体,其传递压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就是帕斯卡定律在密闭的盛水容器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为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增量仍然相等.
(1)若在图甲所示的两端开口的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当水保持静止时,容器的左右液面高度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在图甲容器中注入水并在左右液面上方各装一个活塞,如图乙所示,将水完全封闭在容器内,已知活塞面积S1=10cm2,S2=100cm2,在右边活塞上施加一个10N向下的力F1,则A点增加的压强是104Pa,F2=100N.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浮筒打捞沉船
用浮筒打捞沉船的方法称为浮筒法,它是打捞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浮筒为钢制的空心圆柱体,浮筒中装满水后下沉,下沉到沉船处,将浮筒缚在沉船上,然后用压缩空气将浮筒内的水排出,浮筒即产生向上的举力,利用这个向上的举力,可将沉船打捞起来.某水域有一失事沉船,打捞人员需先用声呐探测器(一种发出声波的仪器)探测沉船的深度,然后再进行打捞.探测沉船深度的方法是在沉船正上方的水面处,向沉船发射声波,测得从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间是0.1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水面的大气压强p0=1.0×105Pa,
g取10N/kg.
(1)沉船在水中的深度是75m;
(2)沉船处水产生的压强为7.5×105Pa;
(3)将沉船处浮筒中的水排出,除克服水产生的压强之外,还要克服大气产生的压强;
(4)将沉船处浮筒中的水排出,给浮筒充气的气体压强至少为8.5×105Pa.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是他第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有一次他发现教堂上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伽利略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即摆动周期)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各种机械摆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作摆锤进行实验.他发现,只要用同一条摆绳,摆动周期并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做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即摆动周期)就越长.
(1)他用铁块制成摆锤,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高度越高,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铁块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越大.
(2)在研究摆一次的时间与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使摆绳长度相同.
(3)夏天天气炎热,钟摆的摆杆容易因为热胀冷缩而变长,这样会导致时钟变慢(选填“快”或“慢”).
8.[2018·石家庄裕华区质检]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蹦极
蹦极(Bungee Jumping),也叫机索跳,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运动员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绑在运动员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运动员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
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静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不计空气阻力)
(1)蹦极运动员在跳下直到橡皮绳被拉到原长的过程中,是将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从橡皮绳被拉开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做先加速再减速(选填“匀速”、“加速”或“先加速再减速”)运动.在速度最大时,运动员受到橡皮绳的弹力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3)从高处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
9.[2018·保定模拟]阅读并回答问题.
布朗运动
在科学上,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是由实验来证明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rownian,1773—1858)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图),后来把悬浮颗粒的这种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对于液体中各种不同的悬浮颗粒如藤黄粉、小炭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样看到小炭粒在不停地游动着,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每个小炭粒运动的路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那么,布朗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撞击悬浮颗粒.若悬浮的颗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颗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颗粒又向其他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颗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科学观察表明:布朗运动永不会停止,且温度越高,花粉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
烈.
(1)布朗运动和下图中A(选填“A”、“B”或“C”)图实验现象,都可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文中的花粉做布朗运动是指A.
A.花粉颗粒的运动
B.花粉分子的运动
C.液体分子的运动
(3)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撞击悬浮颗粒.若悬浮的颗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10.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话筒
如图是话筒的结构示意图.当你对着话筒唱歌时,声带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膜片,使膜片以及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的这种运动就可以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这些变化的电流经过放大后就能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1)话筒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2)话筒中的永磁体能够产生磁场,在永磁体上有2个磁极;
(3)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