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20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灭亡》B、《雾》C、《新生》D、《菊芬》2.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A、马原B、莫言C、格非D、余华3.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正确B.错误4.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A.《报复》B.《悼橘宗一》C.《伟大的殉道者》D.《可爱的人》5.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A.正确B.错误6.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

A.现代戏B.新戏C.文明戏D.艺术戏7.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

A、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B、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C、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D、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8.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黄遵宪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9.属于苏童作品的是()A.《罂粟之家》B.《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C.《妻妾成群》D.《红粉》10.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BC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B,C,D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BCD10.参考答案:A。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练习题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练习题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练习题一、论述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点是共和国文学范式的确立。

三、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解析:本题考点是先锋小说反传统的操作。

四、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解析:本题考点是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

二分析:巴金《大镜子》赏析。

附原文:大镜子巴金我的书房里壁橱上嵌着一面大镜子。

“文革”期间造反派和红卫兵先后到我住处,多次抄家,破了好些“四旧”,却不曾碰一下这块玻璃,它给保全下来了。

因此我可以经常照照镜子。

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在镜面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皱纹多、嘴唇干瘪……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

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

那么怎样办呢?索性打碎镜子,从此不接触这一类的东西也罢。

我遇见的人经常对我讲:“你没有改变,你精神很好。

”这些话听起来很入耳,同死亡完全连不起来。

用好听的话做养料,是不是越养越好,我不敢断定。

但这样下去,日子总不会不好过吧。

我曾经这样想过,也这样做过。

有一个时期我就不照镜子。

我不看见自己的“尊容”,听见好话倒更放心,不但放心,而且自己开始编造好话。

别人说我“焕发了青春”,我完全接受,甚至更进一步幻想自己“返老还童”,开会的通知不断,索稿的信不停。

我还要为各种各样的人办各种各样的事,做各种各样的工作。

那么多的来信,那么多的稿件,还有访问和谈话。

似乎大家都要求我“树雄心、立壮志”。

我也就完全忘记了自己。

于是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垮了。

用钢笔写字也感到吃力,上下楼梯也感觉到膝关节疼痛。

一感冒就发支气管炎,咳嗽不停,痰不止。

这时候我才又想起应当照照镜子,便站在镜子前面一看,那是在晚上,刚刚漱过口,取下了假牙,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哪里有什么“青春”?好像做了一场大梦似的,我清醒了。

39459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39459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7.目标在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 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8.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9.在接受《随想录》文本过程中,读者普遍认同、肯定其文化思想史意义或文学史意义。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0.倡导文学改革、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是() A.《现代欧洲文艺史谭》 B.《敬告青年》 C.《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D.《文学改良刍议》 答案:D
多选题 1.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是: A.《大篷车上》 B.《烦恼人生》 C.《不谈爱情》 D.《太阳出世》 答案:BCD
2.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A.《海边也是一个世界》 B.《大师》 C.《游神》 D.《虚构》 答案:BCD
7.汪文宣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憩园》 B.《寒夜》 C.《团圆》
D.《灭亡》 答案:B
8.《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A.刘恒 B.方方 C.刘震云 D.池莉 答案:C
9.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 经济保障。 A.《小说林》 B.《热风》 C.《大众文艺丛刊》 D.《文学杂志》 答案:A
12.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 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3.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4.《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资料)

17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资料)

正确答案:AB 满分:3 分
2. 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
A. 《妻妾成群》
B. 《褐色鸟群》
C. 《米》
D. 《我的帝王生涯》
正确答案:ACD 满分:3 分
3.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5.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 《死去的太阳》中的吴养清在狂热地参加斗争运动之后,也曾一度对前途感到幻灭,但最终仍突然从幻灭中觉醒,又继续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去。
C. 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D. 不用典,不讲对仗
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分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红学中“索隐派”的特点的是:()
A. 把《红楼梦》看成是影射清朝人物事件或清朝政治的的小说
B. 强调《红楼梦》的政治寓意
C. “阐证本事,寻求书中物事和历史上的物事的关合”之处
1. 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
A. 《昕夕闲谈》
B. 《 江户繁昌记 》
C. 《昕夕闲谈小叙》
D.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巴金的短篇小说集的是:
A. 《憩园》
B. 《寒夜》
C. 《第四病室》
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分
1. 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便于1953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2期和第3期的《文艺报》上。
A. 错误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A “语言”
B “叙述”
C “人物、故事、情节”
D “意义”
【答案】:A|B|C|D
14.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指:
【选项】:
A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B《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
C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D三反运动
【答案】:A|B|C
15.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
【选项】:
【选项】:
A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B “零度状态”的叙述
C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
【答案】:A
3.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熏”
B “浸”
C “刺”
D “提”
【答案】:A|B|C|D
16.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选项】:
A “省力”
B “免枉读”
C “便幼学”
D “炼心力”
【答案】:A|B|C|D
17.在文学争取回到文学本身,小说开始寻找自己的时候,作为“双子星座”出现的作家是:
【选项】:
A戴厚英
B白桦
【答案】:B
30.诗界革命运
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选项】:
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2.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18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18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发表于()A: 1921年B: 1922年C: 1923年D: 1924年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A: 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B: “零度状态”的叙述C: 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A: 春柳社B: 春阳社C: 春草社D: 春风社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A: 《昕夕闲谈》B: 《江户繁昌记》C: 《昕夕闲谈小叙》D: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A: 白话文运动B: 诗界革命C: 文学革命D: 小说界革命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A: 《雾》B: 《雨》C: 《电》D: 《家》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A: 刘恒B: 方方C: 刘震云D: 池莉正确答案:(单选题) 9: 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先锋作家”是:A: 格非B: 苏童C: 余华D: 莫言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

A: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B: 马克思主义思想C: 人文主义思想D: 抗战思想正确答案:(多选题) 1: 下列属于王国维的文学批评与现代观念的是:A: 要求文学从从属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B: 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固可决也C: 强调“超然于利害之外”的“文学自己的价值”D: 其所欲解释者皆宇宙人生之根本问题正确答案:(多选题) 2: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概括为:A: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B: 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C: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D: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正确答案:(多选题) 3: 传统的小说包括一下哪些的因素A: “语言”B: “叙述”C: “人物、故事、情节”D: “意义”正确答案:(多选题) 4: 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指:A: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B: 《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C: 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D: 三反运动正确答案:(多选题) 5: 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A: “熏”B: “浸”C: “刺”D: “提”正确答案:(多选题) 6: 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

我愿意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A. 《1956年新年随笔》B. 《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C. 《友谊》D. 《苏合作同志》满分:2 分2.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A. 格非B. 孙甘露C. 莫言D. 马原满分:2 分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A. 春柳社B. 春阳社C. 春草社D. 春风社满分:2 分4. 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

A. 现代戏B. 新戏C. 文明戏D. 艺术戏满分:2 分5. 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灭亡》B. 《雾》C. 《新生》D. 《菊芬》满分:2 分6. 《爸爸爸》的作者是:A. 莫言B. 韩少功C. 刘索拉D. 徐星满分:2 分7.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 革命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C. 赚钱D. 迎合读者满分:2 分8. 运用“ 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A. 马原B. 莫言C. 格非D. 余华满分:2 分9.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

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A. “义法”说B. “肌理”说C. “清空雅正”说D. “道统”、“文统”满分:2 分10. 《迷舟》的作者是:A. 格非B. 苏童C. 余华D. 莫言满分:2 分11.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

优选文档福师 1203 考试批次? 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一及参照答案论述:以下四题任选两题作答。

要求见解鲜亮,论据充足,条理清楚。

〔每题 50 分〕一、近代文学改进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核查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进运动的主要内容: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 P35-53二、以详尽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色。

核查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根本叙事特色: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③随机性和有时性;④平面化和琐碎化。

参见教材: P190-192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核查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黯淡的人生;②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③清醒沉稳的责怪现实主义特色;④吻合新买卖识形态的热情歌手;⑤ 沉郁悲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 P194-211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核查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辩;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 P90-100福师 1203 考试批次? 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二及参照答案论述:以下四题任选两题作答。

要求见解鲜亮,论据充足,条理清楚。

〔每题 50 分〕一、为什么说文化体系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变换供应了必要条件?核查知识点:文化体系的渐变为文学改革供应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②现代流传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 P17-21二、三次文艺责怪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核查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确实立:①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责怪。

优选文档参见教材: P138-155三、先锋小说的叙事特色。

核查知识点:叙事的改革:〔1〕意义的消解:元虚假。

〔 2〕反传统的操作:①“戏拟〞;② 设置“空缺〞;③经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A.“熏”B.“浸”C.“刺”D.“提”2.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A.《安徽俗话报》B.《二十世纪大舞台》C.《戏剧丛话》D.《新戏剧》3.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革命B.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C.赚钱D.迎合读者4.《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正确B.错误5.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先锋作家”是:()A.格非B.苏童C.余华D.莫言6.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民初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 A、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学的变革B、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C、救亡与启智成了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D、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7.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A、错误B、正确8.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正确B.错误9.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黄遵宪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10.李希凡和蓝翎在《文史哲》(1954年第9期)和《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发表了《关于及其它》和《评》两篇文章。

()A.正确B.错误11.从李冷、陈真、吴仁民、李佩珠以至于《家》中的觉慧、觉民,巴金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革命的英雄,他一直在讲述和建构着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

这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带上了明显的主观想象成份。

奥鹏2020年6月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_2.doc

奥鹏2020年6月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_2.doc

1.被批评家看作是“先锋小说”的起点的作品是:A.《拉萨河女神》B.《冈底斯的诱惑》C.《红高粱》D.《假如我是真的》【参考答案】: A2.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黄遵宪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参考答案】: B3.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A.“以旧风格含新意境”B.“弃典籍而采近事”C.“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D.“我手写我口”【参考答案】: A4.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A.《可爱的人》B.《路上所见》C.《报复》D.《悼橘宗一》【参考答案】: A5.《枣树的故事》的作者是:A.孙甘露B.格非C.叶兆言D.苏童【参考答案】: C6.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迷舟》B.《信使之函》C.《访问梦境》D.《请女人猜谜》【参考答案】: A7.胡适认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是:A.严复B.魏源C.梁启超D.林纾【参考答案】: D8.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A.格非B.孙甘露C.莫言D.马原【参考答案】: B9.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革命B.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C.赚钱D.迎合读者【参考答案】: B10.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胡适B.梁实秋C.黄遵宪D.李叔同【参考答案】: C11.下列人物中属于《雨》的是:A.李剑虹B.李静淑C.姚国栋D.万昭华【参考答案】: AB12.下列属于胡适的文学改革的主张的是:()A.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B.情感者,文学的灵魂,文学之无情感,如人之无魂C.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D.不用典,不讲对仗【参考答案】: ABCD13.下列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A.《热风》B.《坟》C.《华盖集》D.《华盖集续编》【参考答案】: ABCD14.传统的小说包括一下哪些的因素A.“语言”B.“叙述”C.“人物、故事、情节”D.“意义”【参考答案】: ABCD15.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A.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B.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C.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D.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参考答案】: BCD16.属于苏童作品的是()A.《罂粟之家》B.《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C.《妻妾成群》D.《红粉》【参考答案】: ABCD17.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民初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A.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学的变革B.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C.救亡与启智成了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D.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参考答案】: ABCD18.《激流三部曲》包括()A.《家》B.《春》C.《火》D.《秋》【参考答案】: ABD19.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2019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参考答案

2019秋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参考答案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D. 《家》
参考标准答案:C
2. 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

A. 现代戏
B. 新戏
C. 文明戏
D. 艺术戏
参考标准答案:C
3.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参考标准答案:A
4. 胡适认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是:
A. 严复
B. 魏源
C. 梁启超
D. 林纾
参考标准答案:D
5. 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
A. 《安徽俗话报》
B. 《二十世纪大舞台》
C. 《戏剧丛话》
D. 《新戏剧》
参考标准答案:B
6. 《爸爸爸》的作者是:
A. 莫言。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复习题与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复习题与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容述评。

答:在中国的历史上,189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流产的戊戌变法。

在文学史上,1898年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晚清的诗坛寂寞萧索,毫无生气,为了诗歌的革新解放,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发动了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黄遵宪。

但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则是梁启超。

针对晚清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梁启超他们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

所谓新,或者说新的意境,就是指反映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

因此,他们认为,诗人应关心现实,熟悉生活,没有亲身的阅历,无法通晓世情不知现今的世事,就难以了解时势,就写不出新的意境。

所以“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

他们还认为,创造新的诗境,必须有新的思想,只有用新的思想来写新的生活,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他们所强调的,是诗歌应该融入西方现代的思想观念。

针对“求古求雅”的原则,破了诗体雅俗的界限,黄遵宪就主诗歌创作的新与俗的理论,就是“以最浅之文字,存以深意”,而黄遵宪的诗作就是实践这种主的典型代表。

这场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当然结不出诗歌的硕果,也难于开一代诗风。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桐城派古文、八股文为中国锢禁文明之一大根源。

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这些文体的危害,同时也认识到统治者默认、提倡、推行这些文体的意图。

黄遵宪希望世儒能改变“老死不知悔”的态度,跳出这种毁灭人材、束缚文学的圈子。

于是,黄遵宪、康有为等人曾提出过“适用于今、通行于俗”,“情深而文明”的改革设想。

但这种设想并没在理论上得到更多的探讨。

后来,在报章文体出现,“新文体”流行,梁启超才适时提出“文界革命”的主的。

“新文体”实际上也就是随着现代型报刊杂志的繁荣和政治改良运动兴起而出现的“报章文体”。

39456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39456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6.《迷舟》的作者是: A.格非 B.苏童 C.余华 D.莫言 答案:A
7.“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我愿意 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段文字出 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 A.《1956 年新年随笔》
4.郭沫若塑造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是:() A.《湘累》 B.《卓文君》 C.《王昭君》 D.《聂嫈》 答案:BCD
5.池莉的主要 作品有() A.《烦恼人生》 B.《不谈爱情》 C.《太阳出世》 D.《你是一条河》 答案:ABCD
6.下列作品中属于洪峰的是: A.《 生命之流 》 B.《瀚海》 C.《奔丧》 D.《拉萨河女神》 答案:ABC
9.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 便于 1953 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 2 期和第 3 期的《文艺报》上。 A.错误 B.正确
39456 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答案:A
10.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9.()是姚斯 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现在接受” B.“期待视野” C.“先在理解” D.“先在知识” 答案:B
10.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义法”说 B.“肌理”说 C.“清空雅正”说 D.“道统”、“文统” 答案:A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是《团圆》中的人物的是: A.王芳 B.王复标 C.王东 D.小虎 答案:ABC

14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14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14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现在接受”
B. “期待视野”
C. “先在理解”
D. “先在知识”
-----------------选择:B
2.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
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选择:C
3. 《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发表于()
A. 1921年
B. 1922年
C. 1923年
D. 1924年
-----------------选择:D
4.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选择:C
5. 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
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 “弃典籍而采近事”
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选择:A
6.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