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课件 第7讲 今音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 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 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 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 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 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 尤、侯,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 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切韵·序》(2)
3、《切韵》的体例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资料可以大略知道 《切韵》的情况:《切韵》共分五卷, 全书按四声分卷,因为平声字多,就 分为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全书 分193韵,平声上卷自一东至二十六山, 下卷自二十七先至五十四凡,共五十 四韵;上声五十一韵,去声五十六韵, 入声三十二韵。
4、《切韵·序》(1)
• 《颜氏家训/音辞篇》说:“孙叔然创《尔 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 此事大行。”
反切的产生
• 服虔,字子慎,东汉人,《通俗文》一书可 能是他写的,其中也有反切注音,所以有人 认为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 反切一词最初称“反”或“翻”,即反转以 成一音的意思,唐人讳“反”改为“切”。
• 不少学者认为反切的产生与佛教传入、梵文 的影响有关。
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 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 《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 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 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 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 “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 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 略记纲纪。
广韵韵目
d上平声韵目 d下平声韵目 d上声韵目
d去声韵目 d入声韵目
(二)《广韵》
C《广韵》成书 C《广韵》版本 C《广韵》体例 C《广韵》韵目
C 《广韵》成书
宋代初年承袭唐制,以诗赋取士。 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命令, 根据前代韵书编修了一部《大宋重 修广韵》,简称《广韵》。该书成 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 1008年。
• 《刊谬补缺切韵》的第一种写本是在敦煌石室发现 的,被法国伯希和盗走,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编号是P2011,刘半农《敦煌掇琐》、《十韵汇 编》、姜亮夫《瀛涯敦煌韵辑》都收入了该书,这 个写本简称“王一”;第二种是故宫所藏的写本, 有项子京的跋,称为“内府本”,简称“王二”, 收在《十韵汇编》中;第三种是1947年才发现的, 即故宫所藏的宋濂跋本,简称“王三”,有故宫博 物院的影印本。周祖谟编的《唐五代韵书集存》 (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7月第1版)一书收录了敦 煌发现的《切韵》残卷和几种《刊谬补缺切韵》。
C 《广韵》版本
现存《广韵》的主要版本有两类,一类是 繁注本:① 清张士俊泽存堂本,这个版本 现在有北京市中国书店的影印本(1982年6 月第1版),题名为《宋本广韵》,是很容 易见到的书。
② 清末杨守敬从日本获得宋本,后黎庶昌 以杨守敬所得宋本刻入《古逸丛书》,称 为《古逸丛书》覆宋本,书名叫《重修广 韵》。《四部备要》、《丛书集成》收录 该书。
《切韵》的流传(2)
某些根据《切韵》编订的韵书也保存了 《切韵》的面貌。《切韵》出现后,由 于它广为传播,影响巨大,就先后有不 少人对它进行增补、加注,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现 在一般称为“王韵”,该书也散佚了一 千多年,二十世纪上半叶才陆续发现了 一些唐人写本。
《切韵》的流传(2)
《切韵·序》(3)
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余 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 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 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 游阻隔,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 者则生死殊路,空怀可作之叹;存 者则贵贱礼隔,已报绝交之旨。
《切韵·序》(4)
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 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豪厘, 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 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 盖酱,今叹杨雄之口吃。非是小子 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 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 大隋韵》一书虽然亡佚了,但可以根据其他材料了 解它的面貌。一些历史典籍记载了有关该书的情 况:《隋书·经籍志》中没有著录《切韵》一书; 《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提到 陆慈《切韵》五卷;封演《闻见记》载《切韵》 收字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八字。在敦煌石室中还发 现了一些《切韵》残卷,王国维《书巴黎国民图 书馆所藏唐写本切韵后》简要介绍了这些残卷的 情况。 (见《观堂集林》第2册351页)
C 《广韵》版本
• ③ 《钜宋广韵》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在 1983年4月影印出版了《钜宋广韵》。
• 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周祖谟的《广韵 校本》(附校勘记);最近,上海辞书 出版社出版了香港余迺永的《增补互注 广韵校本》(2000年7月第1版),都是 《广韵》较好的版本。
C 《广韵》体例
和《切韵》一样,《广韵》全书分五卷,以平、上、去、入分 卷次,由于平声字多,分为上平、下平两卷,上声、去声、 入声各一卷。每卷之内以部(rimes)和韵(finaes)分类。 每韵之内又根据声母分成若干小韵。凡是韵腹和韵尾相同的 字(可以押韵的字)归为一韵,凡是读音完全相同的归为一 个小韵。小韵又叫“纽”,一个小韵叫“一纽”。在《广韵》 中,小韵与小韵之间用○隔开。每个小韵的第一个字注出该 小韵的读音,注音主要采用反切法。每个字下面都有对该字 的解释,有的解释还比较详备;有的字有又读音,也在释义 之后注出。所以《广韵》不仅是韵书,也是按韵编排的字 典 。(书页东)
韵书的产生
• 反切的产生使人们对汉字字音的认识 更加深入和准确。魏晋时期开始有人 把可以押韵的字编辑起来,供人们写 诗押韵时参考。
•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魏 国李登的《声类》和晋时期吕静的 《韵集》,但这两本书后来都亡佚了。
(一).《切韵》
1、《切韵》成书:
《切韵》是隋代陆法言编订的一部韵书,成 书于隋仁寿元年,即公元601年。陆法言 (公元562年——?)魏郡临漳(今河北临 漳县)人,名词,一作慈,字法言。《切韵》 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切韵》出现后, 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在汉语音韵学研究领 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惜的是后来由于 《广韵》盛行,《切韵》就亡佚了。
第六讲 今音学的研究对象
.反切的产生 .韵书的产生 .《切韵》和《切韵·序》 .《广韵》 .《切韵》系其他韵书 .《切韵》音系的性质
反切的产生
• 根据历史资料,一般认为反切注音方法产生 于东汉末年。一说始于孙炎,一说始于服虔。 孙炎(生卒不详),字叔然,东汉末三国魏 人,著有《尔雅音义》,其中有反切注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