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温度”

作者:黄智刚

来源:《新智慧·中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温度”是影响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理化性质之一。以“温度”为核心,归纳、总结、梳理了高中生物教材与“温度”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温度知识盘点

生命的存在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是影响生物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1]讲生物,论生命,温度是绕不开的话题。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温度”的知识,随处可见。对这些“温度”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不仅能让我们清晰地认识温度与生命的关系,还能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高中生物教材的逻辑思路,更客观地理解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

一、必修课本实验涉及到的温度

(1)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8页指出,生物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后,需在50~60℃温水中水浴加热2~3min。又从《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03页的示意图可知,加入了斐林试剂的样液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也可以达到实验效果。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水解步骤,需要30℃水浴保温

5min。

(3)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本实验主要是健那绿染液的配制时需要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

(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在这个实验中,温度作为自变量之一,实验组中有一组需要90 ℃水浴加热并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个实验中,温度作为无关变量,需要控制在适合酵母菌呼吸的温度,即实验装置需要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

(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该实验用到的层析液中的石油醚,是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

(7)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这个实验的低温处理方式是将装置放入冰箱的4℃的低温室内,诱导培养36h。

二、温度与代谢

(1)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增大[2]。因此,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加快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可以使结合水转变为自由水;可以提供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利用淀粉生产葡萄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盐酸催化,还需要245kPa的高压和140~150 ℃的高温。粗制的橘皮油可在5~10℃下静置5~7d,使杂质沉淀。

(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者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不同生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归纳如下:

动物:35~40℃之间;

植物:40~50℃之间;

细菌和真菌:差别较大,有的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如热泉里的微生物)。

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适当升温,活性可恢复。因此,酶制剂适于在零上低温(0~

4 ℃)保存。

正是因为温度对酶的活性存在这种影响,所以,生物体内发生的诸多代谢过程,也受到温度的影响,且影响方式与对酶的影响方式类似,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生产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如果蔬、粮食一般采取零上低温的储存方式,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再如大棚生产中,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从而提高产量。

类似地,蛋白质的活性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所以提取DNA时,可以将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 min。一些天然蛋白质体外保存很困难,如干扰素,若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则可在-70℃下保存半年。

(3)PCR。PCR是人工模拟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极其关键。温度设置一般为:

变性:94℃;复性:55℃;延伸:72℃。

三、温度与植物生理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06页练习中,要求同学们解释“光合午休”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正午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的。因此,温度

不仅可以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植物的生理,还可以通过影响蒸腾作用,间接影响植物生理。

菊花组织培养时,温度控制在18~22℃;月季花药培养时,温度控制在25℃左右。

四、温度与动物生理

温度是重要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人体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动物细胞培养温度一般以36.5±0.5℃为宜,如1970年科学家在做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时,环境温度设置为37℃。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体温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动物体内皮下的脂肪层,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五、温度与微生物培养

(一)无菌技术

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 min;

巴氏消毒法:70~75℃煮30min或在80℃煮15min;

灼烧灭菌:直接用酒精灯外焰灼烧;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箱在160~170℃加热1~2 h;

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00kPa,温度为121℃维持15~30min。

(二)培养基溶化

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后,需要加热使其熔化。

(三)倒平板

培养基要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四)不同微生物的培养温度与培养时间

细菌:30~37℃培养1~2d;

放线菌:25~28℃培养5~7 d;

霉菌:25~28℃培养3~4 d。

具体到某一菌种,其温度也有讲究。比如:

酵母菌:最适合繁殖温度为20 ℃左右,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

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毛霉: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

(五)菌种保藏

临时保藏法:斜面接种后,放入4 ℃冰箱保藏;

甘油管藏法:菌液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

六、温度与生态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使大气CO2浓度迅速增加,会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笔者能力水平所限,以上总结梳理未见得妥当,可能也存在疏漏之处。从以上总结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到的“温度”繁多、散乱,但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归纳起来,认真反思,就会发现,这些温度都不是“随意”的,而是与相关化学反应变化密切相关,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课本涉及到“温度”的化学反应,是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化学体现”。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化与适应的结果。生物的生存环境、自身的体温也要保持一定的稳态,这种稳态与平衡一旦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培养微生物,杀灭微生物,利用的正是这一点。

认真总结反思像“温度”这样有意思的关键词,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从全局把握教材,梳理知识盲点、漏点,辨析知识易错点,为复习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思考生命,进而探究生命。

参考文献:

[1]唐欣昀.生命的存在与温度[J].生物学通报,1991(1):3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