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①施工测量的目的、特点、精度及组织原则;②施工控制测量,即建筑基线、方格网等的放样方法;③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④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的放样方法;⑤圆曲线及其放样方法。
§10.1施工测量概述
地形图的测量工作是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测量出控制点至周围各地形特征点(简称测点)的距离、角度、高差以及测点与测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等数据,并按一定的比例将这些测点缩绘到图纸上,绘制成图。
施工测量也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但却是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设计尺寸,计算出各部分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或方位角)、高差等数据,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这项工作又称“放样”。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与测图工作所用的方法一致,所用测量仪器基本相同。为了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施工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组织原则。
由于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与测图工作不完全一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与测图方法也不完全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10.1.1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
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其主要内容有:
①建立施工控制网。
②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
③检查、验收。每道施工工序完工之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及高程是否与设
计要求相符合。
④变形观测。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收集整理各种变
形资料,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10.1.2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与一般测图工作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目的不同。简单地说,测图工作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是将图纸上
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放样到实地。
②精度要求不同。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取决于工程的性质、规模、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
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于低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精度;
钢结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测量精度;
装配式建筑物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于非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精度。
此外,由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各部位相对位置关系的精度要求较高,因而工程的细部放样精度要求
往往高于整体放样精度。
③施工测量工序与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关,某项工序还没有开工,就不能进行该项目的施工测量。测量人员要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熟悉图纸上的标定数据,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变动情况,使施工测量工作能够与工程施工密切配合。
④受施工干扰。施工场地上工种多、交叉作业频繁,并要填、挖大量土、石方,地面变动很大,又
有车辆等机械震动,因此,各种测量标志必须埋设稳固且不易被破坏。常用方法是将这些控制点远离现场。但控制点常直接用于放样,且使用频繁,控制点远离现场会给放样带来不便,因此,常采用二级布设方式,即设置基准点和工作点。基准点远离现场,工作点布设于现场,当工作点密度不够或者现场受到破坏时,可用基准点增设或恢复之。工作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一次安置仪器就可放样的要求。
10.1.3施工测量的原则
为了保证施工能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测量与一般测图工作一样,也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
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放样建筑物的细部位置。采取这一原则,可以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放样精度,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放样工作的紊乱。
此外,施工测量责任重大,稍有差错,就会酿成工程事故,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
外业和内业的检核工作。检核是测量工作的灵魂。
10.1.4施工测量的精度
施工测量的精度取决于工程的性质、规模、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因此,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由工
程设计人员提出的建筑限差或按工程施工规范来确定。
建筑限差一般是指工程竣工后的最低精度要求,它应理解为容许误差。设建筑限差为Δ,工程竣工
后的中误差M应为建筑限差Δ的一半,即M=Δ/2。
工程竣工后的中误差M由测量中误差和施工中误差组成,而测量中误差又由控制测量中误差和细部放样中误差两部分组成,则
(10-1)
上述各种误差之间的相互匹配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来确定,并以每一项作业工序的“难易度、成本比”大致相当为准则,即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节省人力、物力。
一般说来,测量精度要比施工精度高。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10-2)
在工业场地上,控制点较密,放样点离控制点较近,因而细部放样的操作比较容易进行,误差也较小。根据这个前提,取两者的比例为:
(10-3)
对于桥梁和水利枢纽,放样点一般远离控制点,放样不甚方便,因而放样误差大。同时考虑到放样
工作要及时配合施工,经常在有施工干扰的情况下快速进行,不大可能用增加观测次数的方法来提高精度,而在建立施工控制网时,有足够的时间和有利条件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因此,在设计控制网时,应使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误差,相对施工放样的误差来说小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以便为今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条件。
若使即控制点误差的影响占测量误差总影响的10%,即可忽略不计,则
综上所述,对于工业场地:
(10-4)
(10-5)
对于桥梁和水利枢纽工程:
(10-6)
(10-7)
§10.2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在工程建设勘测阶段已建立了测图控制网,但是由于它是为测图而建立的,未考虑施工的要求,因
此其控制点的分布、密度、精度都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此外,平整场地时控制点大多受到破坏,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重新建立专门的施工控制网。
在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中,施工平面控制网往往布设成三角网或导线网,其测量方法与测图控制网
的测量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大中型建筑施工场地上,施工控制网多用正方形或矩形网格组成,称之为建筑方格网。在面积不大、又不十分复杂的建筑场地上,常常布设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控制。本节仅介绍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10.2.1建筑基线
(1)建筑基线的布设
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场地中央放样一条长轴线或若干条与其垂直的短轴线。它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是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形等因素来确定的。其常见的形式有“一”字形、“L”字形、“十”字形和“T”字形,如图10-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