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无功补偿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补偿
的重要性
一、无功补偿的意义
当电网传输功率时,电流将在线路、变压器阻抗上产生电压损耗△U。无功功率的变化,将引起电压降的变动,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就地平衡无功功率,限制无功功率在电网中传输,相应地减少了线路的电压损耗,提高了电网的电压质量。
过去无功负荷主要在工业企业,所以只对大型工业企业在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同时,实施功率因数奖惩办法,而对其他用户都没有功率因数考核。对工业企业的功率因数奖励办法长期以来没有修改,缺乏研究分析。工业用户对无功就地补偿缺乏积极性,致使功率因数偏低,发电、输电和配电设施不能获得充分利用,线路损失增加。
居民生活和楼宇用电在五、六十年代仅仅是指照明用电,而且照明灯具基本上都是白炽灯,功率因数接近1。由于居民生活和楼宇的用电量很小,可以不考虑功率因数奖惩。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照明用电上推广荧光灯和节能灯,这些灯具的自然功率因数仅0.6左右;特别严重的是家用电器迅速普及,绝大多数家用电器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7左右;只有电热水器属于电阻负荷,功率因数比较高。节能灯虽然可以节约有功电力和电量,但节能灯消耗了大量无功电力和无功电量,在推广节能灯时,只讲节约有功,不讲多消耗无功,不采取补偿措施是不妥当的。由于居民生活和楼宇用电中大量使用家用器,用电量的比重急剧增长,仅居民生活用电占总用电量的比重已经达到12%,如果包括商业、宾馆、写字楼等楼宇用电,估计用电比重可达30%左右。这么大的用电量的功率因数严重偏低,对电力部门的经济发供电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的家用电器的普及率还不高,随着农村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和楼宇的用电量还会有很大提高。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可达30%—40%,加上楼宇用电可以超过50%,我国也必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居民生活用电的无功问题同样是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
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系统中大部分为感性负载,为使其正常运行,必须供应它们建立磁场所需的能量,这就出现了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交换,表现为电源要向负载供应无功功率,如对感性负载并联容性 设备,让它们之间就地进行一部分能量交换,便能减少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交换,即减少电源供应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
(2)提高设备出力
由于有功功率P=Scosφ,当设备的视在功率S 一定时,如果功率因数cosφ提高,上式中的P 也随之增大,电气设备的有功出力也就提高了。
(3)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功率损耗ΔP 的计算公式如下:
222)(cos 3ϕU R P p =∆
由上式可见,当功率因数提高后,将使功率损失大大下降,因而降低了线路和变压器的电能损失。
(4)改善电压质量
在线路中电压损失ΔU 的计算式如下:
U QX PR u l
+=∆
由上式可见,当线路中的无功功率Q 减少以后,电压损失△U 也就减少了。
二、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现状
配电网建设在20世纪60~90年代较多,广泛采用大树干、多分支、单项辐射型供电方式。这些电力线路的运行特点是:供电半径长,负荷率低,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的损失高,末端电压质量差。
在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电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安装了一些的无功补偿装置。这些装置大都采用自动投切,但往往由于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