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在线作业

小学英语教学论在线作业
小学英语教学论在线作业

小学英语教学论

1.第1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the vocabulary strategies?

A.classifying words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B.guessing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5730813.html,ing word spider or diagrams to organize certain topical words

D.provide demonstration or giving examples when presenting vocabulary.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means to be awar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etters and sounds, to be able to feel the rhythm of the language and to understand and produce sounds.

A.Phonemic awareness

B.Phonetic awareness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5730813.html,nguage awareness

D.grammatical awarenes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11题

Nation (1990) suggests that a word needs to be met _______________ times before it has any chance of being remembered.

A.one or two

B.three or four

C.five or six

D.seven or eight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第12题

Greetings, farewells, saying thanks, apologies,

introducing people, and making requests are all ________of language.

A.functions

B.topics

C.strategies

D.affect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5.第13题

A _________ is a question with answers already known to the teacher.

A.display question

B.genuine question

C.open question

D.higher-order question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6.第14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y is a “s tirring activity”?

A.Ask the whole class to copy a list of food words onto a piece of paper from the board.

B.Stick a list of flashcards on the board with numbers given to each card. Ask the pupils to listen and write down the number of the picture they hear.

C.The teacher put the cards together and take away one of them and asks the pupils to guess what she has got on her flashcard by saying to the children: “Guess what I have got on my flashcard.”

D.Children copy the sentence of requesting for food on their book with a chosen answer.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15题

What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bout children’s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following utterances made my children? “ Don’t running.” “ Mama a girl.”

A.Children easily make mistakes in their conversations

B.Children can not follow the grammatical rules in speaking.

C.Children are active and creative language learners.

D.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牋牋? Children easily pick up incorrect sentences from incorrect input.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8.第16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y belongs to meaningful practice?

A.Filling in the blanks

B.Retelling stories

C.Chang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D.Repeating after the teacher.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9.第17题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is a socializing process:_____________& experimenting with the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are important way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Interaction

B.Listening

C.Stimulating

D.Imitation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0.第18题

Repeating the problem sentenc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roblem in a rising tone is an example of _________.

A.direct correction

B.indirect correction

C.peer correction

D.teacher correction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1.第19题

“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属于________.

A.情感态度发展目标

B.学习策略目标

C.文化意识目标

D.语言技能目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2.第20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mentally-engaged activity?

A.a guessing game

B.reading aloud

C.drawing

D.repeating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3.第21题

“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属于________.

A.情感态度发展目标

B.学习策略目标

C.文化意识目标

D.语言技能目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4.第22题

The sentence : “ the more the learners has to think about a word and its meaning,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remember.” means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__.

A.the amount of mental work done by the learners affects how well a word is learned.

B.the amount of physical work done by the learners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vocabulary learning.

C.simple repetition of words does not encourage much thinking should not be over used.

D.the most efficient way for young learners to actually learn and remember words is when they are involved in thinking and in constructing meaning.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5.第26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y belongs to mechanical practice?

A.Identifying pictures with descriptions

B.Doing substitution drills

C.Finding and describing differences

D.Role-playing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6.第3题

The emphasis in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is not only what contents need to be covered but on what children need be able to do with the language knowledge learned.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7.第4题

According to Harmer, an ability to manipulate grammatical structure does not have any potential for expressing meaning unless words are used.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8.第5题

As a general rule, direct teacher correction is encouraged rather than indirect teacher correction to avoid damaging pupils self esteem and confidence.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9.第6题

Children have good memory, they do not need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to use similar language again and again.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0.第7题

Children learn best when they are involved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1.第8题

Children learn through analyzing language rules rather than the whole language.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2.第9题

If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pairs using their cards, he is using a settling activity.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3.第10题

Children often learn through guided participation and they profit from th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of more competent people.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4.第23题

Learning depends upon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5.第24题

Mechanical practices can reinfor ce pupils’ accuracy in using certain grammatical items, but they can not enhance the use of grammar in the real situations.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6.第25题

When student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accuracy, they will not be willing to speak freely without being 100% sure.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7.第27题

Learning is adult driven, not collaborative.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8.第28题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teaches with clear goals an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9.第29题

The best way to present new words is to provide a meaningful context and give children the chance to observe, to think, to act, and to activate their prior knowledge.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30.第30题

The skills requirement for Level 1 & 2 are organized slightly differently.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作业总得分:100.0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生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育论文5篇 (261)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要想把信息技术巧妙地整合到英语学科的教学中,需从学生的认知理论入手,利用信息网络形式视听感知、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利用网络个别化的特征自主探究、个别辅导,利用网络交互性的功能合作学习、创新实践。这种建构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体作用的体现,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重视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建构易于实现英语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整合建构与实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英语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本文就此课题做了初步的 研究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有四个方面:1.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我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构建与实施 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应突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要结合网络信息化教学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校园网、因特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与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以各种任务驱动的方式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人机交互、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不断创新实践,完成任务。 1、利用信息网络形式视听感知、创设情境、提供资源。网络以网状呈现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是一种接近人类联想思维的方式,它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先考虑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开拓教学思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课程中,最终不仅能为学生打好全面的文化基础,同时能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整合的策略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小学英语教育的内涵:指向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内容: 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基础性) 2、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学习、素质培养等打基础,具有未来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性) 4、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性) 5、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强制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性质: 既有英语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小学教育学的性质;既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学,又是英语学科的教育学。 1、是小学教育学及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2、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3、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及能力的学科; 4、是以小学英语教育学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指导的学科; 5、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及学理论的重要来源; 6、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法的学科。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 两级内容 一级内容 1、总体目标:听、说、玩、读、演 2、具体内容: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口头表达能力

3、内容分析:理解简单的活动指令、参及简单的角色扮演、唱简单的歌曲歌谣、听/读懂简单故事、正确书写单词字母、视听接触语音。 二级内容 1、总体目标:语言技能、语音知识 2、具体内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语音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基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3、内容分析: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灵活性 实践要求: 师范生应该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具体内容及要求,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示范,如听录音后声情并茂地模仿,唱歌,说歌谣。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先做到。 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费时多,收效微。 问题二:教师工作量太大,顾此失彼。 问题三:学生怕苦,兴趣不持久。 问题四:交际练习没有信息差,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问题五:家长水平有限,课后无法辅导。 问题六:教材难度大,学生消化不良。

小学社会教学论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课程的内容包括社会常识、历史常识、常识、法律常识和基本伦理道德等。 2、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为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四个方面。 3、小学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课后作业、、成绩评定等。 4、适合小学社会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 5、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有道德经验、经验、审美经验和身体经验等。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初步分为四类,即文本资源、影像资源、环境资源和资源。 7、小学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感体验法、模拟情景与角色扮演法。 8、——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9、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三个领域。 10、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基础性和性三个特征。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儿童进入小学后,技能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对象。 2、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和文化。 3、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关系非常紧密。 4、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5、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中一直使用一种教学方法。 6、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必备物质条件,因此它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7、教学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影响。 8、新版小学社会课程教材是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强化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模式 2、人生观 3、基础性原则 4、通用性知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制定小学社会课程目标的依据。 2、简述小学社会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 3、简述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 4、叙述小学社会课程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12分。 1、请结合你的实际工作,谈谈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意义。

6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法 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强调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转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将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英语教学也进行着相应的转变。英语课堂上传统的翻译法教学已基本被直接法所替代,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非语言交际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利用体态语、全身反应、实物模型、图片、挂图、简笔画、图表以及板书、帮助学生将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避免通过母语中转翻译,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 直观教学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1.1形象直观教学法。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展现、演示某种特定情境。实物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单词教学可由实物来呈现其意思。像服装、鞋、帽、文具书刊、小玩具、小器皿等。例如,教学生词pencil-case 时,可以利用铅笔盒实物讲解,自问自答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Look at this,please!What’s it in my hand? It’s my pencil.Now,I open the pencil-case.I see a pen and a pencil in it .What colour is the pencil-case?It’s green.接着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新词pencil-case练习表达。简笔画、挂图、插图等呈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可以给学生流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直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内容。 1.2表演直观教学法。教师借助表情、手势、动作、表演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所学的语言材料。例如,学生对“The rain wets the trees,the road and the fields.”中的“wet”感觉不好理解,于是,我先摘了一些湿漉漉的草和树叶,让学生感觉“wet”,然后通过洒小水滴让学生明白“wet”是“弄湿……”的意思。又例如:教人体各部位单词时,教师可直接指着自己的身体各部位说:“This is my arm. This is my knee.This is my body.”然后让全班学生各自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说。还可以让学生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Show me your arm.Show me your finger等。 教材来源于生活,恰当地利用身边的真实情景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灵活地采用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我先通过读教材,在生活中如有真实的情景,适时输入。如在准备教(Spring Rain)时,碰上下雨天,我就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那天刚好下毛毛雨,小雨点随风迎面扑来,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Oh,little raindrop .Do you welcome the little raindropd?”学生回答:“No.”我戴上“小雨点”的头饰,很有韵律地念起来,I am a little raindrop. I am failing from the sky .I am failing into the field.“学生铙有兴味的跟着我念起来,他们扮演花草树木,欢迎小雨点。除了教师表演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经过准备后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教完句型”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y?时,可以把讲桌当柜台,上面摆满各种东西,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一名学生扮演顾客。 A:Can I help you? B:Do you have any pencils? A:Do you like these pencils or those pencils? B:I like those pencils .How much are they? A:Ten yuan. B:That’s cheap.I’ll take them. 2. 直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直观教学是非常方便,实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具体,吸引注意,帮助理解,加深记忆,活跃气氛等一系列优越性。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讲究教学方法和艺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动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2013年华师《小学英语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Greetings, farewells, saying thanks, apologies, introducing people, and making requests are all ________of language. A.functions B.topics C.strategies D.affect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y is a “stirring ac tivity”? A.Ask the whole class to copy a list of food words onto a piece of paper from the board. B.Stick a list of flashcards on the board with numbers given to each card. Ask the pupils to listen and write down the number of the picture they hear. C.The teacher put the cards together and take away one of them and asks the pupils to guess what she has got on her flashcard by saying to the children: “Guess what I have got on my flashcard.” D.Children copy the sentence of requesting for food on their book with a chosen answer.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7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the vocabulary strategies? A.classifying words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B.guessing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5730813.html,ing word spider or diagrams to organize certain topical words D.provide demonstration or giving examples when presenting vocabulary.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考试

1.(10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前者是“书本”思想的体现,后者是“人本”思想的反映。教教材,信奉的是“教材中心论”和“知识本位论”,典型表征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什么;教材怎么说,我们怎么教;教材有多难,我们教多难……用教材教,却是对“人的本位”的回归,教的内容不囿于教材,而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其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前者把教材当成“孤本”,是唯一的,后者把教材看作“范本”,是可选择的;不仅如此,前者还把教材当成“死本”,是封闭的、权威的、固化了的东西,后者则把教材看作“活本”,是开放的、和鲜活生活的相联系的、可以再开发的一种课程资源。 再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前者典型的行为特征是:把教材当成“东西”,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师则是“搬运工”,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把教材这个“东西”搬进学生的“容器”里的过程,因而,“灌输”是教学的主打方式。后者则不然,是把教材当成教学的资源,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参与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而,“自主建构”是教学的主旋律。 再者,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依据。行为主义教育理论是前者的主要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后者的重要“靠山”。因此,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要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到实处,一项必须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深入学习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牢固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观、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行为才能回归正确的教育轨道。 3.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有多种不同类型,主要有:(1)沉思型与冲动型。前者在思考之后做出反应;后者则凭直觉立即做出反应,易出错。(2)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前者较少受外界刺激干扰,独立学习;后者易受外界因素干扰,难以独立学习.具有依赖倾向。(3)平稳型与敏锐型。前者习惯于以常规方式学习、思考问题,长于守成,短于创新;后者倾向于做新的尝试,思想灵活,反应敏锐。(4)冒险型与谨慎型。前者喜欢新奇,敢于冒险,力求成功倾向占优势;后者则是避免失败倾向占优势。(5)认知繁化型与认知简化型。前者倾向于全面、细致考察事物,力求面面俱到,但不易抓住重点;后者倾向于以点概面,易受表面因素影响,不易触及问题深处。 [1]

2019-2020年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旨在选拔具有优秀英语教师潜质的考生入职小学英语教学。其具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一)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二)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 (三)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XX年版)》中要求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了解和掌握基本读音、重音、意群的读音、语调与节奏。 词汇: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XX年版)》附录中所列1500~1600个单词。语法: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XX年版)》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λ构词法(包括常用的前缀、后缀,常用词的转化、合成) λ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和动词);λ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 λ句子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λ句子类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其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λ时态和语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以及用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复习资料 1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取向,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整套有目的、有计划、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恰当性、策略的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等特点。 2 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 3 育价值。 4 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换言之,培养目标就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5 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得预期结果。 6“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 7 标分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 8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五种类型,即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设计最佳的学习条件。 9 程目标。 10、 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11、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 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 12、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预习、听课、 课后复习、练习和系统小结等基本环节;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等。 13、 形式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14、;二是“引入新课”或“激发 学习动机”;三是“教学新课”;四是“小结”;五是“布置作业”。 15、 16、 四是保留和擦除部分分明;五是形象地揭示内容的各种联系。 1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四直观性原则;五启 发性则。 18、 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总和。 19、 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述规律等知识的方法,在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 讲解、讲演和讲读。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在独立思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论教法和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论教法和学法 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显而易见,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我们的授课对象是祖国的这些小花朵,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显得更 为神圣,我们的工作也由此更有意义。就我个人而言,每当我面临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不 同年级,我都会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对号入座,找到最适合各个孩子的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的英语教师,我认为找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教学方法是极为重要 的。其实我们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沟通能力对于我们尤为重要,对于每一位孩子的学习过程, 学习情况,及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都要了如指掌,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要给与及时的表 扬和奖励,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以便激起他们更大的 求知欲。如此,学生们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孩子会认为你更注重他(她),由此孩子会拉近他(她)与老师的距离,慢慢的孩子和老师越来越亲密,他会不愿 意离开这个老师,一直都会跟这个老师学。 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当家长来接孩子时我们可以及时反馈给家长孩子这节课的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不能来接孩子的家长我们要主动给家长打电话,这样家长认为您是一位 负责的老师,能很在于,很关心他的孩子,所以我认为把"教与交"结合起来,事情会进展得 更轻松。 就单词,语法的学习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我一直认为孩子们对于记单词是令他们 最头疼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头疼,我一致认为他们背单词就 是一个一个背字母,更本就没有找到方法。我教大一点的孩子时就用音标记忆法,教小一点的孩子就用自然拼音法。其实音标记忆法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也很好用的,因为孩子在没有学 音标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那这些词为什么这样发音了,由此用"新旧"结合得方法让孩子记住音标。除了音标记忆法,我们可以教会学生用合成法,或加前缀或后缀法等等。如:washroom,playground;honest-dishonest ,regular-irregular 等等,当然课堂中我们还可以 采用一些英语歌曲、游戏,通过对英语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吟唱,也可以从歌曲中掌握单词,同时他们也觉得学得很快乐。对于常见的语法和句型。通过游戏让学生操练句型,学生会兴趣昂然。句型操练也不会因此而枯燥乏味。 其次在语法的学习上我们可以教会学生用记忆数学公式的形式的出现,譬如对于他们小学阶段出现的五种重要时态,给出every week(动词用原形,但注意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一 定要变化);last week(动词用过去式);next week (用will+动词原形的结构),有look,liten 出现时,(用be +动词ing,)等,在学习语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做题来检测学生的吸 收能力,对于作对的题目我们要不断的去反问他,增强他对知识点的记忆。我个人认为"反问"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教学方法。此外,我们还应过度到系统地传授英语知识和培养学生用 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我们要把一个复杂的句子化简单句然后在简单句的基础上,一点点加词…… 我是这样来教我所教的孩子的,我觉得他们一个个和我配合得挺好的,成绩也提升得很快,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1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英语方向)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分:总学时:36 理论学时:1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开课单位:小学教育系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师范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教育理论和主要教学方法。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既有融会贯通之处,又有本门学科独特的特点,了解6-13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教学方法于课堂教学中,为今后从事小学英语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效果 1.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通过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使他们懂得英语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授英语的方法;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具有分析教材和常规教学的能力;能够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规律作初步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操作技巧;使他们具备小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养。 2.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的效果包括:学生对新课程的价值和小学新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熟知;对主要教学法流派的了解;加强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教学能力;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方法;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育师范生的基本素质等。 三、主要先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其他英语专业课及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都有紧密联系,彼此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所学

英语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为毕业能较快地适应小学英语教学打好基础: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应为理论与实践,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导言 教学内容(1)了解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 教学的概念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对象和目标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一章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3)了解小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开设小学英语的价值 小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教学难点:语言学习的概念 化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假说 第二章语言学习理论与学习者 教学内容(2)了解语言学习理论和中介语的相关理论 教学重点: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互动语言学习理论 中介语的概念和特点 中介语主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行为主义与先天主义语言学习理论中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的差 异。 语言学习者产生语言僵化现象的原因。 第三章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

(完整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理解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理解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内涵 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一些标志性的人物、事件、著作 古德莱德的五个课程实施层次:理想课程(观念层次)、正式课程(社会层次)、理解课程(学校层次)、正式课程(教师教学)、体验课程(学生) 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理解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关系 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掌握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内涵、课程内容螺旋式与直线式的内涵、优势与不足、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内涵 第三章小学课程类型及课程结构 课程的分类:按不同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 理解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内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综合课程的类型 隐性课程 新课改下小学课程结构的特征 第四章无 第五章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征、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别。 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内涵和区别 掌握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的区别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从学校总体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 第六章小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内涵 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加涅 教学目标的表述:能够就一则具体的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理解马杰的行为性目标表述法、格朗伦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目标表述法和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第七章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国外常用的小学教学模式 国内主要的小学教学模式 第八章小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原则的内容 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教学要求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选用的依据 第九章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小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涵义、特点、优势和不足。 教案的类型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十章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 教学管理的内容 理解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考试题型为: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多选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三、判断题(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四、简答题(4小题,共27分)。 五、实例分析题(2小题,共21分)。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新授课讨论稿) 为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我们总结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五步”教学法,即热身复习、新知呈现、趣味操练、巩固拓展、总结作业反馈。此模式的探索实践旨在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热身/复习Warm - up/ Revision 本环节就是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师生对话、TPR活动、值日生报告、自我介绍、自由会话等各种形式,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保证新知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建议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身活动,目的明确。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温习旧知识的内容要有目的性,要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服务。形式要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尤其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 2、温故内容,铺垫扎实。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温故过程切不可如蜻蜓点水,随意问答几句,要扎实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主要形式有:Sing songs、Say a poem or chant、 TPR、Greetings、Free talk、Play some games(eg.memory test)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的时间长短,可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教学内容而定。 二、新知呈现Presentation 这是一节课的主干和重点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使语言教学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爱学、乐学、知学、善学。在讲解新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目标,组织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时都要考虑目标,服务目标,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达目标。 2、利用实物,充实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可能多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设计

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谈小学英语教学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的策略 【摘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而较少地“关注学”,更加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文首先对小学英语课堂过多“关注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以教学实例与教学理论为依据,论证了小学英语教学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的教学相长策略:“以学设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助学者”。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关注人”的最终目标。上述论证既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 【关键词】小学英语关注教关注学以学定教 引言 我国教育经历了“知识本位”与“学生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颁行的近几年来,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与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围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大讨论,使人们对“教与学”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与关注。

“关注教”是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表现,它“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注重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地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大量而重复的倾听、练习、记忆、模仿、背诵学到知识。在这个知识的传授过程,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是“知识本位式”教学。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优化教学设计”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教师开始重视教的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出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若干个重要问题,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在这种“优化教学设计”的课堂中,学生看似主动了,课堂也看似热闹了,但实质上学生仍是跟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轨道前行,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学会,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高级思维仍然没有得到体现,仍然属于“知识本位式”教学。 事实证明,广大教师历年来偏重于对“教”的钻研,而较少涉及于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教学可以相长。究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如何落实“教与学”才是落实新课程理念,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实践与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_________。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答案:C 2.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进步主义课程 B.要素主义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学术中心课程 答案:A 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答案:B 4.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习者、学科内容和________三个方面。 A.生活经验 B.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 C.指导者 D.学习环境 答案:B 5.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A.自主学习 B.竞争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A 6.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_________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答案:D 7.“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答案:C 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答案:A 9.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____________。 A.课程目标 B.学生需要 C.社会需要 D.教师计划 答案:D 10._____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答案:C 1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答案:D 12.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A.终极性 B.活动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唱歌热身 唱歌热身就是在上课前唱一首或几首英语歌曲,将学生无目的的动作变成音乐声中有规律的动作,将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通过优美的韵律,使学生的身心由疲劳变为放松,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目标,唱歌热身。所选唱的歌曲或歌谣要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尤其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服务。如:在学了五官之后唱Head ,Shoulers,Knees and Toes;学了颜色内容之后唱Colour Song ;学了居室家俱后,唱My Bed Room;学了家庭成员之后,唱Father and Mother ;学了水果之后,唱An Apple a Day等等。这些歌曲的吟唱,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的内容,也为本节乃至本单元的目标进行了铺垫。 2、编排动作,师生同唱。我们建议教师根据歌曲内容编排动作,教师与学生互动互唱,营造了和谐的情感

氛围,无形中拉进了师与生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情感准备。 二、温故知新 本环节就是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师生对话、TPR活动、值日生报告、自我介绍、自由会话等各种形式,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保证新知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建议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身活动,目的明确。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温习旧知识的内容要有目的性,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 2、温故内容,铺垫扎实。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磨镰不误砍柴工,温故过程切不可如蜻蜓点水,随意问答几句,要扎实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情景引入 这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为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及新知识的探求、运用作了准备。成功而智慧的情景导入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英语教学理论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短暂并爱受到表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所以小学英语教学也不同于成人英语教学. 其中最根本的教学理念有九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九)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次重要的教学策略有: 要注重科学的评价.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 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 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绪言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和教学论这两个相互独立又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必须整合的产物。 2、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法: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联系实际,学思结合;注意扩展学习。 3、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的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的基本专业工作,学好它帮助你在今后更好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识记: 1课程: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产物。 2:学科课程: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又称为分科课程。 3:活动课程: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4: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过程。 5:隐性课程: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形式或全部的教育活动。 6: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7:课程标准:既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二、理解 1、简要回答课程与学科的关系?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术意义上的学科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是现代课程知识的主要里来源,课程意义上的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是一种与活动管理相对应的课程类型。 2、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外部因素:社会:社会的性质决定课程的性质:社会政治领域决定着课程的政治立场和育人方向;社会经济领域决定课程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和效果;文化状况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特色。 儿童:儿童观又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里逻辑;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知识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内部因素:学制:学制的规划与课程的规划往往相伴而生; 课程传统; 课程理论:只有掌握一定的规律,才能使理论有效与课程实践; 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三、应用 1.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 略(找不到啊找不到- -)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