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职教学国际化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高职教学国际化前景
一、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积极推进,对于促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拓宽高职教育市场、提高高职办学的现代化水平作用显著,也很好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一是现行相关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
完善的教育国际化法规体系,是高职教育科学有序开展国际合作的前提。
而目前我国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仍较滞后,与国际通行准则不太合拍,也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有些学校对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由于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现行教育观念、办学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上述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固有的思维羁绊或资金壁垒,影响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开展,有少数学校至今在国际合作办学上还是空白。
三是开展合作办学的专业也不平衡。
特别是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和产业调整优化要求的专业还偏少;特色也不够明显,内涵还需不断充实。
四是对师生外语能力的挑战。
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要求师生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外语授课能力和考核能力,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完成课程学习,这些都还要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策略
1.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要做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就要冲破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树立全球化的教育发展理念,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高职办学战略,达到办学理念上与国际先进思想融合。
政府方面,要健全法律法规,设计合理制度体系,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国际化并始终沿着法制化轨道前进。
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要就高职教育国际合作问题制定相关细则,并严格加以实施,使中方学校、外方学校以及教师、学生各主体在对外合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实现良性发展,避免无序竞争。
此外,要为学校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方面,要将国际化办学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统筹管理;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起学校一把手总体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外事部门归口、有关部门配合、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国际化发展运作机制和协调机制。
另外,要重点加强外事干部队伍建设,配备懂业务、会管理、事
业心强的同志负责国际化办学专项工作。
2.不断创新合作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TAFE体系、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等,都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多年形成的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要开门办学、为我所用。
既可以与国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也可以开展项目和证书培训;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优质课程等软资源,也可以积极开展师生互访、修学旅行及教育教学国际论坛等活动。
同时,鼓励跨国分阶段教学、合作开办专业或课程、鼓励引进外方强势专业、优秀科研人员、先进仪器设备和管理经验,与其共建科研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等。
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利用专业特点及教学特色,走出国门到国外办学,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专业特长,培育国际人才。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的专业,其与外方共同制订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标准和要求;采用跨国分段办学模式举办合作办学项目的,境内教学实施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总之,只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只要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在维护中方利益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各种合作办学形式都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要通过合作,力争通晓国际最新办学趋势和办学规则,并争取在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双语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水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首先,学校要继续选派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外方组织的国际合作办学培训,每位参与合作项目专业教师都要进行轮训。
其次,学校要以合作办学为依托,加大中方教师的境外培训力度,亲身体验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育人方式,使教师的眼界、思维与国外对接,力争使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中方教师都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再次,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形成教师参与合作项目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将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福利挂钩等方式,引导教师亲身参与合作项目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最后,要加强外籍教师管理。
要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校关于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施行条例;确定专门的
部门和人员负责外籍教师的教学和生活设施的配置,并尊重外籍教师文化背景和宗教习惯,让他们在我国安心从教、生活愉快。
同时,督促外教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外籍教师任教期间,学校要正常安排听课或观摩教学,了解外籍教师的教学要求,检查外教课程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
4.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国际合作办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以制度保证合作项目教育教学规范有序。
要注意对运行质量进行监控,强化质量评价,注重合作效果。
对教学中或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外方进行联系,加强沟通协调;要主动聘请外籍教师增加对项目教学的阶段性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学。
同时,可通过教学视导、教学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定期评教评学,加强教学指导与信息反馈,保证合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对采用跨国分段办学模式举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在完成境内课程任务后赴境外学习期间仍然是中方学校的学生,学校必须继续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教书育人和管理工作延续到国外。
5.规范收费管理。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为目的,而非以赢利为目的。
特别是由于国际合作项目针对学生的收费较高,家庭负担较重,学校更必须切实遵循上述根本原则,对合作项目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得巧立名目发生各种滥收费和乱收费现象。
在收费前应及时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登记,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按照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在招生简章中向考生公布,收取的费用要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并主要用于教育教学、设备购置、实训条件改善等合作办学的各项开支,不得对费用随意分配或挪作他用,确保项目廉洁,维护学校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