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作者:何利娟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作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有利于稳定汇率、减少外汇风险、减小资本外逃的风险和国际贸易的开展。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结算

一、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1.货币国际化。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随着本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扩展,在本币职能的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即可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和价值的相对稳定性。衡量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国货币贸易结算功能的国际化、一国货币金融交易职能的国际化、一国货币价值储备职能的国际化。即实现从结算货币发展为投资货币、再具备储备货币的职能。

目前已经实现国际化的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2.货币国际化的四个阶段。

2.1第一阶段。对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实施可自由兑换,即政府不限制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仅仅检验私人部门的交易的真实性。

2.2第二阶段。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即政府不限制私人部门因投资和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目前除了比利时等屈指可数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对资本流动有少量限制,但并不影响这些国家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2.3第三阶段。政府大力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本国货币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是美元和欧元。

2.4第四阶段。政府对并不进行限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外币自由兑换,即充分实现可兑换阶段。

3.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可以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

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国家崛起、硬实力和软实力刚柔相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并保持经济持续强盛的重要支柱和国家工具,是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不断扩大。从“跨境人民币指数”(即CRI指数,该指数通过跟踪人民币“跨境流出、境外流转、跨境回流”来反映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活跃度)走势来看,2015年10月已达266点,较上年末增长16点,是2011年基值(100点)的2.6倍。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总体来看,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框架日趋完善。目前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领域的政策框架已经初步建立。2015年是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出台较为密集的一年,一方面,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政策进一步放宽,更加便利企业跨境调拨资金;另一方面,新兴主体、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陆续推出,包括境外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等可以在一定额度内投资中国银行间市场,境外机构可以在中国境内发行“熊猫债券”筹集资金。此外,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均出台了新的鼓励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越来越便利。

2.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使用进一步扩大。从2009年开始,人民币的跨境流通以贸易和投资结算为基础,快速发展起来。目前,人民币不仅是中国跨境收支第二大货币,而且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支付货币。2015年前11个月,人民币在中国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比重接近三成,成为中国跨境收支中的第二大货币。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6.4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中国海关进出口的比重近四分之一。

3.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业务成为新的推动力。2015年前11个月,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结算量分别为6575亿元和1.33万亿元,合计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增速远超过经常项目。这表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人民币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未来,随着境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持续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量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4.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2015年以来,特别是2015年8月11日的汇率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短期看,一方面汇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缩小了人民币境内外利率差异,人民币兑换和融资组合类产品的空间收窄。

5.人民币境外使用的地区不断拓展,国际货币合作不断深化。就前者而言,目前与中国大陆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189个;就后者而言,截止2015年11月末,人

民银行先后在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超过3.1万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货币合作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得到极大拓展。

6.离岸人民币市场持续扩容。中国银行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ORI)显示,三季度末,ORI数值为1.40%,较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目前,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2.38万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存量约5300亿元;离岸市场人民币外汇日交易额占全球外汇交易量的份额约为4.25%,成为全球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离岸市场投融资、衍生品、股票、保险等人民币产品也不断丰富。这些数据表明,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未来扩大人民币跨境流通,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在2015年11月30日批准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2 016年10月1日,新的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计价。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展望

1.中国外汇市场加速融入全球市场。从201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延长了银行间外汇交易的时间,引入了合格境外主体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人民币夜盘交易”启动后,更多的境外主体参与境内交易,加速了内外两个市场的融合。

2.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在总结“沪港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人们期待的“深港通”将有望落地,包括“沪伦通”在内的更多互联互通举措将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在自贸区试点力度有所加大,将成为未来全国推广的“模板”。尽管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的存在各种担忧,但改革不会因此停滞,以互联互通、区域试点的方式,实现资本市场风险可控的开放将会成为主要趋势。

3.离岸人民币区域中心发展逐步成型。随着在各大洲清算协议的签订,越来越多中资境外银行启动了清算服务,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香港特区的局面,逐步形成区域规模效应,伦敦、卢森堡等更多离岸人民币区域中心将逐步发展成型,人民币债券、基金产品将更趋丰富。

4.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不断提升。虽然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未真正动摇,但人民币正在成为世界上最“火”的货币。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考虑将人民币纳入本国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在当地流通做出更大努力。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乃至实体企业开始尝试发行人民币债券来融资。随着人民币回流机制的不断健全,更多境外投资者也将更关注人民币资产。

四、结语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呈上升趋势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