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产业基金十年探索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运产业基金十年探索之旅
引言
在航运金融领域,随着国家队系列的银行和融资租赁发力,中国在全球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从前几年的5%猛增到现在的20%,而占据先天优势的航运产业基金却一直默默无闻,航运产业基金何时才能走向舞台中央,制约国内航运产业基金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从2009年的天津船舶产业基金,到大连、青岛、宁波、上海、广州的接连尝试,中国航运产业基金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十年来,航运产业基金业一次次尝试,试图瞄准那个合适的点位,虽然航运业有过短暂复苏,但仍旧抵不过大势所趋,航运产业基金在步履蹒跚中,跌打的伤痕累累。
一、国内航运产业基金存在的问题
纵观这十年航运产业基金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跟多数媒体总结的一致,官办背景、募资困难、人才匮乏、管理缺失、退出困难。
十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航运产业基金都有政府的影子,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一方面是想拯救水深火热的航运业,一方面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这曾经几乎是所有沿海城市的口号)。不得不承认,我们要感谢政府的救市,非若如此,也许航运产业基金在国内还处在空白,政府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航运产业基金的诞生,但其角色定位,注定了这不会是一个市场化的买卖。大连、青岛、广州,典型的官办体制,政府出资,更多的是希望带动本地经济,从本质上决定了其区域性定位,要么服务于股东,要么服务于当地政府。
私募基金投资,关键看团队,团队的专业、经验至关重要。2017年开始,大连海事、上海海事等航运类院校陆续开始设立航运金融专业,专业的航运金融人才至少需要具备航运、金融、法律三方面的知识,这是基本条件,除此以外,优秀的航运金融人才还要懂得政治和文化。如此高的要求,注定人才难觅,十年间国内航运基金的多次尝试,在人的问题上,真正解决的不多。
前面提到,航运金融领域大部分资金源自于银行,然而当企业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其偿还银行的本息时,银行的大门必然关闭,长时间的低迷,使得众多银行吃尽了航运的苦头,银行在进行项目穿透时多数较为审慎。2018年资管新规后,航运基金与多数基金一样在融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往方便的理财资金变得不再方便,中基协鼓励的同股同权,亦因为资本对航运的了解甚少,而曲高和寡。
二、国内航运产业基金主流投资方向
在航运金融领域,航运产业基金有着天然的优势,与融资租赁相比,航运产业基金更加灵活。航运产业基金普遍存续期较长,在跌宕起伏的航运周期中腾挪的空间较大。目前,航运产业基金的投资主流分为三块,股权类投资、船舶资产投资、船舶不良资产投资。
股权类投资不是航运产业基金的主要阵地,有机会上市的公司会被无数资本盯上,在这点上民营航运产业基金做的要好一些,例如麒麟资本投资的太平洋气船,智维界上投资的中谷,都是不错的选择;
船舶资产投资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选对合适的船型、合适的船舶管理人、合适的时机,逢低买入,逢高卖出。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天津船舶产业基金,2009年天津船舶产业基金一成立即雷厉风行,陆续投资了60余艘船舶,主要投向新建散货船、多用途船舶,原希望逆周期操作,既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造船业,又低价屯入大量优质资产。然命途多舛,这次的周期太长,一次次不断探底,主要创始人的离去,使其雪上加霜,后草草收场。后来者中大连港航产业基金选择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持有化学品船,规模虽小,但经营的有模有样。2016年民生信托横空杀入散货船领域,短时间内购置了19艘干散货船,资产总值24亿元,一度成为航运金融圈的热门话题,在这波散货船的上升通道中颇有收益。
船舶不良资产投资,是近些年航运跌出来的机会。批量的船厂、船东甚至航运金融机构倒闭,银行苦不堪言,同样带来了机会,基金用专业的眼光,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搏未来的高额回报。2018年,信达远海航运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基金规模10亿元,聘请了《航运金融手册》的译者金海博士负责具体业务,金海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这支基金重点投向航运不良,也许是受中基协政策的影响,其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备案为股权投资(应为其他类合适),后续如何发展,尚待观察。
三、国内航运产业基金的未来发展
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无论造船、贸易还是船舶拥有量,在世界格局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航运金融领域,市场份额也在快速提升。而国际市场普遍流行的基金模式,在国内十年的发展中并未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内航运产业基金该如何自处,以期突破呢?以下抛砖引玉,期同行交流。
首先,政府应该从主导者的位置退出,变为引导者,更多以母基金形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航运产业基金,成立航运产业基金子基金,让专业的子基金去投资。较为典型的青岛和广州,基金穿透后分别是省级国企和区级国企,投资的区域性限制及服务于股东是资本的必然选择,也是相对股东而言投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其次,打破体制的束缚。之所以要提到体制,是因为中国的航运产业基金大多数仍为官办
性质,多由国企发起,流程的严谨、内控的严厉、制度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航运产业基金的发展,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选择、项目的决策、工作的效率及时机的把握。此处不再细表,2011年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就是鲜活的例子,计划500亿规模,雄厚的股东背景实力,相当高的起点,但尚未开航,便已抛锚,2017年已悄然改名。
最后,多元化便利融资渠道。在这一点上,单单航运产业基金从业者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政府在税收、政策、外汇等领域,从实际出发,适当倾斜。在传统基金募资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的应用,拓宽资金来源。在这点上,民生信托就是很好的借鉴。关于此点,希望与同行能有更多的交流。
国内航运产业基金不断的跌倒爬起。也许,在中国的某个地方,更多的航运产业基金正在酝酿,更多的人怀揣着航运的情怀,引导全民去赴这场行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