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手册》考试复习重点内容14-9-3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手册》考试复习重点内容14-9-3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手册》考试复习重点内容14-9-3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

精细化管理手册》学习资料

说明:本学习资料主要是与总公司精细化管理办法不同的内容。其他考试内容请参见总公司下发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办法学习指南》。如果《手册》与《指南》有不一致的地方,请以《手册》为准。

第二章投标管理

第六条标前调查

填空题:公司原则上不得参与具有以下特征的项目的投标:风险不可控的垫资项目;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低于80%的项目;合同履约需缴纳各类名目现金保证金总额超过合同额15%的项目;以购买金融类产品为中标条件的项目;铁路、公路、市政、轨道交通、房屋建筑、土石方等工程净利润率低于3%的项目;港口与航道工程净利润率低于5%的项目。

第七条投标评审

填空题:集团公司评审的项目包括:所有国铁项目(含合资铁路);单个标段投标估算或控制价在6亿元及以上的地方铁路、铁路专用线、公路、市政公用、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单个标段投标估算或控制价在3亿元及以上的港口与航道项目;40层以上或高度100米以上的超高层房屋建筑项目。

第三章前期策划

第十一条施工调查

填空题:

1.前期策划的施工调查阶段,营销交底后7天内,公司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施工调查。

2.前期策划的施工调查阶段,直属项目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或

片区领导或兼任指挥长的领导牵头,项目管理中心组织,技术管理中心、经营开发中心、安全质量环保部、人力资源部、成本合约部、设备物资部和子(分)公司相应部门和项目部参加。

判断题:项目前期策划的施工调查阶段, 非直属的重特大项目

由子(分)公司分管领导牵头,工程管理部组织,技术中心、市场营销部、安全质量部、人力资源部、成本合约部、设备物资部和项目部参加,必要时邀请上级单位或专家参与。(×)

第十三条项目管理策划书

简答题:

1.《项目管理策划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概况、管理目标、产品清单、管理责任矩阵、现金流分析及资金计划、责任成本预算、机构和部门责任书、项目部一般员工绩效考核办法、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分包模式、实施要点、资源配置计划、进度计划、风险分析与对策、变更索赔、主要施工方案及大临工程布置方案、安全质量管控重点及措施、成本管理等。

填空题:

2.授权项目的《项目管理策划书》由项目部负责编制,报子(分)公司相关部门评审,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执行。报集团公司成本合约部备案。

第四章组织管理

第十五条项目管理机构及职责

判断题:

1、根据《公司层面项目管理职能》,前期策划管理交底由项目管理中心主责。(√)

2、根据《公司层面项目管理职能》,安全选题管理体系建立由企业发展部主责。(×)

3、根据《公司层面项目管理职能》,物资机械设备数量及规格

配置由物机部主责。(×)

4、根据《公司层面项目管理职能》,责任成本考核由财务部主责。(√)

第十六条建立标准化流程

填空题:集团公司建立项目管理标准流程。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21类,每一类管理工作又分为若干业务流程,共包括88项业务流程。

第六章后台管理

第二十六条关键要素、资源后台集中管控

简答题:集团公司、子分公司与项目部管控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答:1.集团公司通过制订《企业内部定额》并定期更新劳务分包控制价格、发布更新材料价格、机械及周转材料租赁价格,材料损耗率、机械使用率控制指标和三级管理机构的定编定员数量及管理费指标等对项目成本实施控制;通过制订《临时工程建设标准》、审批重难点方案及措施工程数量等对项目的临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的措施成本进行控制。

2.各子(分)公司通过工料机合同的最终签订、工料机结算的最终审批、工料机费用的最终支付落实项目直接成本的后台集中管控。

3.通过目标责任成本的激励考核机制,促使项目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施工生产组织、单价谈判、数量控制、经费控制方面挖潜,降低成本。

第七章合同管理

第二十八条合同管理原则

填空题:合同管理原则中的统一管理原则,是指集团公司根据股份公司要求制定强制性合同范本、授权书文本,项目部必须严格按合同范本、授权书文本起草,并根据《集团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严格合同的统一管理,所有合同一律由子(分)公司(集团公司指挥部)统一签订。

第三十二条例外管理

填空题:发生例外事件时,由项目部起草报告,对于超出子(分)公司限价的例外事件,由子(分)公司层级审核、批准;对于超出集团公司指导价的例外事件,经子(分)公司层级审核后报集团公司审批,例外事件必须按批复标准执行。

第八章成本管理

第三十三条成本要素管控

简答题:成本管控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前后台共管原则。根据本手册明确前后管理内容与职责,形成完善的共管机制。

(2)核心定位原则。项目管理以责任成本管理为核心,即在各项明确任务和责任的同时必须明确最高费用限额的原则。

(3)三全原则。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对项目责任成本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管控原则。

(4)经营盈亏与管理盈亏实施分离的原则。将经营投标的盈亏与项目管理的盈亏进行分离,便于统一控制和考核的标准,防止和杜绝因经营和管理的责任不清而使项目效益流失。

(5)市场导向原则。责任成本测算和管控应充分体现市场导向原则,价格及效率应达到直至超越同行业市场先进水平。

第四十一条责任成本计价

简答题:请简述责任成本计价的主要依据与程序。

答:1.责任成本计价的主要依据:公司批准的责任成本单价、经公司审核确认的工程数量和相关费用标准。

2.责任成本计价程序:项目部按季度编制项目《责任成本验工计价表》,报公司审批,由公司工程部门核定工程数量,公司成本合

约部门核定收入。项目责任成本计价收入应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填空题:1.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中,要求责任成本计价须分别对业主(或局指)已计价数量、超前计价数量、滞后计价数量三部分编制责任成本计价额,项目现场经费和税金分别按责任成本直接费完成比例和对业主(或局指)已计价比例计取。

第九章物资管理

第四十八条物资供应商管理

多选题:根据物资供应商管理规定,供应商实行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分级、AB分类管理。其中A类采购物资包括:(ABCDE)

A、钢材;

B、水泥、粉煤灰、混凝土外加剂;

C、防水材料、土工合成材料;

D 、高强度螺栓、桥梁及桥梁结构材料;

E、钢轨结构材料、电缆。

第五十条物资验收检验与结算

单选题:项目物机部按照采购合同对当月采购的物资材料进行结算,须经项目物机部、工程部、成本合约部等业务部门联合会签的资料包括:(CDE)

A、已交货且未结算物资的全额发票(增值税发票);

B、运杂费发票

C、材料费用计算单

D、材料点收单

E、材料验收凭证

第五十一条物资使用与盘点

2.劳务企业的物资发放。

单选题:物资使用与盘点规定中,劳务企业的物资发放要求有权领料人为劳务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委托人”。

第五十二条物资核算

填空题:项目部应对劳务企业或作业层施工用主要材料消耗进行准确的月核算、定期考核;分析节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超耗材料按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对于因超耗控制不力易形成较大额度的违约责任赔偿的,应采用即时核算即时追究责任的办法,以此消除责任性超耗与浪费,如钻孔桩扩孔率超灌混凝土控制、隧道责任性超欠挖控制、模板周转次数和使用时间的控制等。

第十一章分包管理

第六十六条劳务企业使用

判断题:凡需进行分包的工程项目,原则上要实行公开竞标选择劳务企业,做到公平竞争、择优录用。评标结果报子(分)公司分管领导审批确定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

第六十九条分包结算

填空题:

1.分包结算必须实行业务部门联合会签制度,各部门必须对应各自业务范围签署量化审核意见,项目部审核完成后报公司审批。

2.对已完成合同约定工作量的项目,项目部要在约定工程完成后2个月内与劳务企业办理末次结算,按程序报子(分)公司审批后,由子(分)公司签订《末次结算协议》。

第十七章财务管理

第一百一十条合同保函及保证金

单选题:

1.项目部成立前,开立保函的申请由公司( A )向公司财务部递交。

A.经营开发中心

B.项目管理中心

C.技术管理中心

D.成本

合约部

填空题:

2.对于中标项目,待项目部组建人员到位后,公司经营开发中心向项目成本合约部移交与该项目有关的全部保函台账,保函确认失效前的后续管理由该部门负责。

第一百一十二条资金管理

简答题:根据工程需要,项目部应上报公司资金使用计划和拨款申请表。项目资金根据性质不同分为A、B、C三大类,请说出ABC 类分别指哪些:

答:A类资金为项目部应上缴公司的效益资金、五险一金、固定资产折旧、内部资产使用费、由公司垫付的各种款项及前期费用等等;

B类资金为税金、现场经费(扣除代垫款)等;

C类资金为材料费、设备租赁、劳务分包等各项施工生产性的资金支出。

第一百一十三条债权债务管理

判断题:如业主超合同规定的付款期一个月以上仍未付款,项目经理应将此情况上报公司领导,说明原因。子(分)公司领导如判断应停工,即通知项目部实施停工。(×)

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库7000题

护理三基考试题库7000题-2 101题目:物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符号及连线是答案:C A:.红点红虚线 B:.蓝点蓝虚线 C:.红圈红虚线 D:.蓝圈蓝虚线 E:.红圈蓝虚线 102题目:发口服药操作,下述哪项正确答案:C ( A:.病人不在,药物放床旁桌上 B:.病人服洋地黄类药物后要测其脉率 C:.嘱病人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饮水 D:.病人提出疑问,即予解释 E:.鼻饲病人不给口服药 103题目:下列可用于肌内注射的部位是答案:E A:.肩峰下1指处 B:.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中1/3处 C:.髂前上棘内侧3横指处 [ D:.大腿中段内侧 E:.大腿中段外侧 104题目:颈外静脉输液,最佳穿刺点在答案:D 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3处 C:.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上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E:.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1/3处 、 105题目:鼻导管给氧操作,下述正确的是答案:C A:.给氧前用干棉签清洁病人鼻孔 B:.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2 C:.给氧时,调节氧流量后插入鼻导管 D:.停止给氧时,应先关氧气开关 E:.氧气筒放置距暖气应5m 106题目:下列哪种情况禁忌洗胃答案:B A:.胃黏膜水肿 B:.误服氢氧化钠 【

C:.消化道溃疡 D:.深度昏迷 E:.晚期胃癌 107题目:下列哪种情况不需留置导尿答案:A A:.膀胱镜检查 B:.子宫切除术 C:.尿道修补术 D:.大面积烧伤 E:.前列腺肥大尿潴留 $ 108题目:下列部位可放置冰袋降温的是答案:B A:.前额、足底 B:.头顶、腹股沟 C:.枕部、腘窝 D:.颈部、腹部 E:.腋窝、胸部 109题目:有关使用隔离衣的要求,正确的是答案:C A:.每周更换一次 《 B:.要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必须完全盖住工作服 D:.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 E:.隔离衣挂在走廊内应外面向外 110题目:给儿童使用人工呼吸机,潮气量的标准是每千克体重答案:C A:.5ml B:.8ml C:.10ml D:.12ml ( E:.15ml 111题目:下述哪项不属于临终护理的目的答案:D A:.解除病人肉体痛苦 B:.缓解病人心理恐惧 C:.使病人舒适安静 D:.使病人五官端详 E:.使家属获得安慰 112题目:现行的三级护理管理体制结构是答案:D …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

1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人们依据各种信息,对全社会的环境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监督、调节和评价,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特定的管理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之总和。2共赢原理是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3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4环境绩效管理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环境管理方法。 5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 6环境统计是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包括为了取得环境统计资料而进行的设计、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 7环境绩效管理就是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8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9生态需水是指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10三种生产理论人与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自称的复杂巨系统,在物质运动的基础层次上,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资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 11环境管理的主体?(1)政府(2)企业(3)公众和非政府组织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持续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13环境监测类型?(1)常规监测(包括环境要素监测和污染源监测)(2)特殊目的的监测(包括研究性、事故和仲裁监测) 14环境信息的特点?(1)时空性(2)综合性(3)连续性(4)随机性 14城市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的内容?(1)排污申报(2)总量审核(3)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15环境绩效评估的方法?(1)基于ISO14031标准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2)企业环境绩效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16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1)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2)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的,合理调配土地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3)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为墓地,综合运用政策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下转移 17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领域划分,所谓管理领域,是指环境管理行动要落实到的地方,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的什么地方、人类活动中的什么方面(2)按环境物质流划分:①自然资源环境管理②产业环境管理③废弃物环境管理④区域环境管理 18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半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特点:(1)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2)它是综合性科学(3)它是正在发展的科学 19人与环境和谐的五种环境需求?(1)适应生存(2)环境安全(3)环境健康(4)环境舒适(5)环境欣赏 20环境管理实证方法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实地研究方法、无干扰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2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运营管理复习材料

运营管理 第一章 一、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运营管理可定义为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与控制。 二、运营管理的目标(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值。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顾客满意是前提,只有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三、运营管理的实质(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实质可概括为三句话: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增值,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高度集成,满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特定的需求。 四、运营管理的特征(填空、简答) (1)集合性运营管理由多个可以识别的子系统所组成,如物资管理系统由计划管理子系统、库存管 理子系统、质量检验子系统等组成。 (2)关联性若干个体集中在一起,只能算一个“群” ,只有当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或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一个系统。 (3)目的性一个现实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一定的功能且有一个或多个目的,如果这些目的达 到它们的最大等级,就说实现了系统的最优化。 (4)环境适应性运营系统必须适应周围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五、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名词解释) 1、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 2、费用控制:费用控制就是保证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3、进度控制:就是把运营中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在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以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第二章 一、运营战略、运营策略、实际运营(名词解释、填空) 1、运营战略:运营战略是组织在组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组织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组织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所做出的中长期谋划。 2、运营策略:运营战略是针对某一运营战略而形成运营模式。 3、实际运营:主要涉及组织内的产品、工序、方法、使用的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准备时间及进度安排等。 二、生产率(名词解释、填空)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 三、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论述、多选、简答)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管理、资本、质量和技术等,其他影响因素,如标准化、工作场所的设计与布置、激励制度等。 四、例题计算(P25 某机械加工厂,一周内生产出10000单位的产品,产品售价为5元/单位。为生产这些产品投入了500个工时,工时费用为8元/小时。此外,还投入折合价值为5000元的原材料和1000元的管理费用。试计算劳动生产率和多要素(劳动、原材料和管理费用)生产率。 解:

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生态环境规 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 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3、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能够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区域性;时序性;可变性;可调控性;客观性) 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6、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7、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8、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干什么用)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9、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0、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1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1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 13、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14、噪声: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害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15、噪声污染: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16、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17、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20XX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不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所指的是狭义环境问题。 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 1?环境科学的产生:环境科学是伴随着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的。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交叉为特点的综合科学,它以环境学位核心,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工程科学、环境社会科学、环境人文科学、环境管理科学等主要分支学科。 2?环境科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环境科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调整和控制人类行为的方法以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协同演进的目的。从根本意义上来看,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全过程。 三、环境管理任务 1.转变环境观念 2?调整环境行为 3?控制“环境一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4?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

一、政府 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 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 1 / 34 二、企业 1?作为管理主体的企业 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 三、公众 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公众 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 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 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 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 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手段的阶段:20世 纪70年代末~~ 90年代初 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 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_____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 们共同的未来》;_____ 年,又通过了《里约宣言》4?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 、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1?环境管理学: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环境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

护理三基考试题库7000题-6

501题目:无菌包已打开未用完答案:C A:.4h后须重新消毒 B:.12h后须重新消毒 C:.24h后须重新消毒 D:.7d消毒一次 E:.7~14d后须重新消毒 502题目:无菌手套袋未打开答案:E A:.4h后须重新消毒 ] B:.12h后须重新消毒 C:.24h后须重新消毒 D:.7d消毒一次 E:.7~14d后须重新消毒 503题目:乙醇擦浴的次序是答案:B A:.颈→肩→上肢→下肢 B:.颈外→上肢→背→下肢 C:.上肢→胸腹→背臀→下肢→外阴D:.上肢→胸腹→背臀→外阴→下肢 — E:.脸→上肢→胸腹→背臀→下肢→外阴504题目:.床上擦浴的次序是答案:E

A:.颈→肩→上肢→下肢 B:.颈外→上肢→背→下肢 C:.上肢→胸腹→背臀→下肢→外阴D:.上肢→胸腹→背臀→外阴→下肢E:.脸→上肢→胸腹→背臀→下肢→外阴 505题目:.糖尿病患者宜用答案:D ~ A:.高脂肪饮食 B:.低脂肪饮食 C:.低蛋白饮食 D:.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E:.低盐饮食 506题目:.尿毒症患者宜用答案:C A:.高脂肪饮食 B:.低脂肪饮食 C:.低蛋白饮食 # D:.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E:.低盐饮食 507题目:.肝性昏迷病人宜用答案:C A:.高脂肪饮食 B:.低脂肪饮食

C:.低蛋白饮食 D:.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E:.低盐饮食 》 508题目:.呼吸困难是指答案:E A:.呼吸速率改变为主 B:.呼吸节律改变为主 C:.呼吸深浅度改变为主 D:.呼吸节律和深浅度改变 E:.呼吸速率,节律和深浅度均改变 509题目:.潮式呼吸是以答案:D A:.呼吸速率改变为主 B:.呼吸节律改变为主 ` C:.呼吸深浅度改变为主 D:.呼吸节律和深浅度改变 E:.呼吸速率,节律和深浅度均改变 510题目:.支气管哮喘大发作是以答案:A A:.呼吸速率改变为主 B:.呼吸节律改变为主 C:.呼吸深浅度改变为主 D:.呼吸节律和深浅度改变

环境规划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1、环境规划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2、(B)的环境规划是在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的指引下进行。A美国 B日本C俄罗斯D英国 3、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染容纳指标(C) A、污染物排放量 B、绿化状况 C、污染治理投资 D、污染物净化能力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柱(B) A、复合生态 B、社会生态 C、人类生态 D、产业生态 5、(A)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A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B经济区划 C国土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6、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是(D) A、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B、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年度发展目标 C、城镇发展规划

D、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7、(A) 下列哪项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A环境质量指标 B经济指标 C社会指标 D生态指标 8、(D)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无关。A水体特征 B 水质目标 C污染物特性 D环境风险 9、(A)什么时候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0、( C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A经济制约型 B协调型 C持续型 D环境制约型 11、(B)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量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人工复氧 B污水稀释 C污水调节 D河流流量控制 12、(B)下面关于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错误的是A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具体(时、空)、客观、可计量B 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协调 C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D保证目标的先进性 13、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包括哪个?() D A、生产 B、生活 C、还原 D、能量传递 1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 C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复习内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P1 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狭义) 2.中国环境管理的任务P14-16[(四)为目的,非任务]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为:转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进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求。(一)转变环境观念;(二)调整环境行为;(三)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3.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P17-25 一、政府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 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社会行为主体中,政府是整个社会行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它是各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和发言人。政府能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环境管理其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发展战略,设置必要的专门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制度,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开展环境教育,以及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中,参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等。 (二) 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 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好的开端。 第二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公众能否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决策和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最根本和决定性的意义。 第三是政府决策的法制化。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二、企业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企业 对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一词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经营”的含义。从环境经营角度看,企业

三基考试题库完整

一、(请在以下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伴有眼外肌麻痹的颅底综合征就是 A、颈静脉孔(Vernet)综合征 B、后破裂髁(Collet-Sicard)综合征 C、腮腺后间隙(Villaret)综合征 D、眶尖综合征 E、额叶基底部(Foster-Kennedy)综合征 答案:D 2、女性,20岁,约2周前起有感冒样症状,三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次日双上肢及双面肌均无力,检查见四肢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感觉正常,病后第10天腰椎穿刺脑脊液无色透明,淋巴细胞5个/mm3,蛋白120mg/dl,糖70mg/dl。本病例诊断最大可能就是 A、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B、周期性瘫痪 C、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D、急性脊髓炎 E、脑干脑炎 答案:C 3、对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护理措施不正确的就是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B、发病24小时内禁食 C、给予去枕平卧位 D、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 E、加强尿道护理 答案:C 4、腰椎穿刺术,下列哪项不属于禁忌证 A、颅内压增高 B、后颅窝肿瘤 C、脊椎结核 D、穿刺部位有感染 E、发热、菌血症 答案:E 5、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无力危象的主要表现就是 A、眼球运动障碍 B、吞咽困难,不能连续下咽 C、构音障碍,语音不清 D、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 E、四肢无力,动作困难 答案:D 6、鉴别起病几小时的卒中患者就是脑出血还就是脑梗死的确切方法就是 A、有无高血压 B、有无昏迷 C、脑脊液检查 D、CT检查 E、脑电图检查

答案:D 7、肌力测定的分级描述中,错误的就是 A、1级:肌完全不能收缩,为完全瘫痪 B、2级:肌收缩可使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重力 C、3级:肌仅有抗重力,无抗阻力收缩 D、4级:肌有抗重力与抗阻力收缩 E、肌有对抗强阻力收缩 答案:A 8、颅内高压重要的客观体征就是 A、库欣反应 B、颅缝增宽 C、展神经麻痹 D、视乳头水肿 E、迷走神经激惹 答案:D 9、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精神活动就是动物都有的 B、精神活动就是大脑功能活动的产物 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无关 D、有些精神活动不依靠大脑 E、精神活动就就是思维活动 答案:B 10、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穿衣时应 A、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先脱患侧,再脱健侧 B、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C、先穿健侧,再穿患侧;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D、先穿健侧,再穿患侧;先脱患侧,再脱健侧 E、随其自然 答案:B 11、痴呆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就是 A、有意识障碍 B、就是全面的智能减退 C、注意力集中 D、多有自杀 E、多有妄想 答案:B 12、脑血栓形成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目的就是 A、退热 B、抗风湿 C、扩张脑血管 D、抗血小板聚集 E、防止头晕 答案:D 13、不属于脊髓压迫症的疾病就是

环境规划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定位:1.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2.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3.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牛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4. 主要内容是预先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5.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6.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目标; 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则应具有国家级的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行政区域、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国家统筹规划。 环境规划的功能:1?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 环境规划的原则: ①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利环境建设同步原则②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③遵循牛态规律,合理利用坏境资源原则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⑤系统原则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⑦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环境规划的类型: 1 ?按规划期划分①长远:10年以上②中期: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③短期:年度环境规划-一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 2?①长远规划:制定长远坏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②年度坏境规划:具体,不全面 3.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经济制约型⑵协调型⑶环境制约型 4?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5.按性质划分(1)生态规划(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3)自然保护区规划(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1?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现状调查。2.规划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3.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4.规划实施计划设定。 5.规划实施与管理。 6.规划实施反馈。(1.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2.环境调查和评价3.环境模拟与预测4.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6.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 7.保障措施) 环境规划的协调和衔接战略:1?环境总体规划与要素规划。2?国家环境规划与区域、地方环境规划。 3.环境规划与其他部门规划。 4.时间尺度衔接过度问题。 环境规划的导向性和调控性:1. i标约束性转变。2.经济导向性转变。3.空间调控性转变。 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 环境容量: 其数值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爛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连续性-一人类社会生活的连续,经济发展的连续(关键是不能超越环境承载力) 稳定性-一生活的稳定、环境的稳定;多样性一物种多样性(生态平衡、自然资源利用);均衡性一-各地区均衡发展(当代人间的公平);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4118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时/学分:36/2.0 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学时:理论学时36。 2.作业次数:5次 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基本内容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基本要求 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1.基本内容

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4)环境标准体系 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2.基本要求 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1.基本内容 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基本要求 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基本内容 1)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2)最优化分析方法 3)常用决策分析方法 4)环境数学模型 2.基本要求 了解数据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最优化分析方法(线性规划)、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决策树)的应用,理解环境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3.重点和难点

运营管理第一至十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 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 A. 工业 B. 农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D 2. 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是()。 A. 运营管理 B. 财务管理 C. 营销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A 3. 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A. 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 B. 尽可能减少生产时间 C. 建立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系统 D. 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 C 4. 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A. 产品的成本 B. 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 C. 生产过程的管理 D. 工人的技术水平 B 5. 企业如果能够迅速改变产品设计、产品组合以及产品批量,反映了企业的()。 A. 服务能力强 B. 设计能力强 C. 柔性程度高 D. 技术能力强 C 二、多项选择 1. 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服务业的产品主要是()。 A.无形的 B. 不可见的 C. 难以形成库存 D.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 E. 产品质量主要通过消费进行感知 ABCDE 2. 运营管理的输入的主要资源有()。 A. 人力资源 B. 设备和物料 C. 资金 D. 信息与技术 E.能源和土地 ABCDE 3. 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运营系统设计的管理 B. 销售渠道的管理 C. 运营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 D. 资金运用的管理 E. 运营过程改进的管理 ACE 4. 运营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 A.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 B. 流程的设计 C. 设施的选址 D. 设施的布置 E. 运营计划的制定 ABCD 5. 运营系统的运行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 A. 流程再造 B. 运营计划 C. 库存管理 D. 质量管理 E. 项目管理 BCDE 6.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有()。 A. 成本 B. 质量 C. 柔性 D. 服务 E. 时间和环保 ABCDE 第二章产品与服务设计 一、单选题

2020三基考试试题题库

2020年三基考试试题题库 1. 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A、慢性肺纤维化 B、自发性气胸 C、肺不张 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E、纵隔气肿 2. 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不应包括: A、慢性咳嗽 B、白色泡沫样痰 C、喘息型病人有喘息 D、急性发作病人有黄痰 E、经常大量咯血 3. 慢性支气管炎咳痰量较多时不应选择: A、必嗽平 B、含铵棕色合剂 C、羧甲基半胱氨酸 D、咳必清 E、以上均不应选择 4. 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的正确概念是: A、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咯血 B、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肺气肿 C、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肺心病 D、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喘息 E、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感染 5. 参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较多见的细菌不应有: A、奈瑟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甲型链球菌 D、肺炎球菌 E、流行性脑脊膜炎双球菌 6. 慢性支气管炎较重要的X线表现是: A、片状浸润阴影

B、肺门阴影增大 C、肺纹理增多 D、肺纹理卷发样 E、以上均不是 7. 受凉后低热、全身不适,同时伴有咳嗽,痰量少,初为白色粘液痰,后为黄痰,经一般治疗,10天后减轻,两周后基本不咳,该病应诊断为: A、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扩张症 E、支气管哮喘 8. 哪组症状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 A、咳嗽、咳痰 B、胸痛、胸闷 C、痰中带血 D、气促或喘息 E、以上均不是 9. 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溶血型链球菌 B、肺炎球菌、奈瑟球菌 C、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 D、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 E、绿脓杆菌 10.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的体征是: A、过清音 B、干湿啰音 C、支气管呼吸音 D、浊音 E、以上均不是 11.某患者,68岁,女性,咳嗽咳痰5年,视诊呼吸困难、呈桶状胸,肋间隙饱满。本病人的诊断可能是 A、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环境规划学课后复习资料第二版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 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 答:发展历程:(1)美国早在1960年制订了第一份大气环境全国行动计划,其后在水污染、饮用水、固体废物、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要素领域,1977年USEPA根据《政府绩效法》规定制定USEPA战略规划,美国具有了国家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规划,经过10年发展,USEPA战略规划体系有了显著的改善与发展;(2)1977年和1986年,日本环境厅(现为环境省)曾分别制定过《环境保护长期计划》和《环境保护长期构想》,1992年《环境基本法》开始了立法讨论;1993年11月通过并实施,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3次环境基本规划,1994年12月通过第一次环境基本计划,2000年12月通过第二次环境基本规划,2006年4月通过了第三次环境基本规划。(3)荷兰于1989年制定了

环境管理学复习要点

环境管理学复习要点 一、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区别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 (1)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区域环境质量的下降; 2、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 3、南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 4、酸雨区的发展; 5、自然资源的耗竭; 6、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减少; 7、固体有害废气物的大量产生和堆弃。 (2)、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错误的发展观(将发展观实际上作为增长观且仅仅是经济增长观导致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不协调) 2、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缺乏人与生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 3、不正确的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和要素是无价值的) 4、不正确的科学观(认为认识、改造、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提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是好技术) 5、错误的消费观 (3)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区别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 一次污染是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包括:含硫燃料燃烧生成的SO 2 等(这个应该可以自己判断吧?) 二次污染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的污染 物。包括:因为CO 2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因氟利昂而破坏臭氧层、含硫燃料燃烧生成的SO 2 同水 蒸气结合而形成酸雨等等。(这个应该也可以自己判断吧?)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环境管理对象和手段分别包括哪些? (1)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全过程控制原则、双赢原则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规划和协调原则 (2)环境管理对象和手段分别包括哪些? 1、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具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对象: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三、什么叫环境生产?什么叫物质生产?简述三种生产理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环境生产 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2)物质生产 P39 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料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在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PS:三种生产理论,还有一种叫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 (3)简述三种生产理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P43 (一)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二)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三)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四)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五)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基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 三基理论试题(医疗) 医院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影响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 A.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 B.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 C.动脉压和静脉压 D.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E.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 2.心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纯氧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D.胸内心脏按压 E.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 3.下述哪类水、电解质紊乱早期就易发生循环衰竭()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4.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血氧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静脉血氧含量增加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5.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抢救最有效() A.48小时内 B.2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8小时内 E.4—6小时内 6.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7.张力性气胸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呼吸困难 B.皮下气肿 C.纵隔向健侧移位 D.肺萎缩 E.胸膜腔内压超过大气压 8.临床死亡的概念应除外() A.呼吸停止 B.瞳孔缩小 C.脑电图静止 D.面色发绀 E.脉搏消失 9.原发性高血压分型不包括哪项() A.缓进型高血压 B,急进型高血压 C.亚急进型高血压 D.高血压危象 E.高血压脑病 10.男,30岁,自7m高处坠下,腹痛,半小时后送来急诊室就医。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脉搏120次/min、弱,血压60/40mmHg。为明确有无内脏损伤,首先应进行哪项检查() A.胸、腹部X线摄片 B.腹部B超 C.腹部CT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血常规 1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呼吸深快,呼气时带酮味 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 C.呼吸慢而浅,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 D.心率加速,血压降低 E.疲乏,眩晕 12.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A.输碱性溶液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改善通气 D.用脱水剂 E.以上都不是 1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16小时入院,腹膜炎严重,治疗应选择() A.胃肠减压、输液 B.抗炎治疗 C.手术行溃疡穿孔修补,腹腔引流 D.剖腹探查,行胃大部切除术 E.腹腔穿刺抽液 14.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A.T波高尖,QRS波群增宽 B.T波低平,Q-T间期缩短 C.T波低平,Q—T间期延长 D.T波正常,Q-T间期延长 E.T波低平,出现U波 15.严重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给予高浓度氧是因为() A.缺氧不是主要原因 B.可引起氧中毒 C.诱发呼碱 D.诱发代碱 E.降低CO2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16.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A.触及颈动脉 B.触及桡动脉 C.观察尿量变化 D.观察瞳孔 E.观察神志 17.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主要点是() A.有无腹水 B.有无下肢水肿 C.肝脏是否肿大 D.有无脾脏肿大 E.颈静脉是否充盈 18.上肢出血应用止血带时不应缚在() A.上臂上1/3 B.上臂中上1/3 C.上臂中1/3 D.上臂中下1/3 E.上臂下1/3 19.高压氧的绝对禁忌证之一是() A.急性鼻窦炎 B.活动性肺结核 C.未经处理的气胸 D.有颅骨缺损者 E.妇女月经期与妊娠期20.男,25岁,饭后劳动时突发上腹持续性剧痛,伴呕吐。体格检查:脉搏120次/min,血压80/60mmHg,脐左上方扪及一局限性包块,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120 U(索氏)。腹部平片:可见扩大孤立肠袢及大的掖气平面。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小肠扭转 D.溃疡病穿孔 E.胆道蛔虫病 [B型题] 问题21~23 A.夜盲症 B.脚气病 C.佝偻病 D.口角炎 E.癞皮病 21.维生素B2严重缺乏可出现() 22.维生素PP严重缺乏可出现() 23.维生素A严重缺乏可出现() 问题24—25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继发性肺结核病 D.结核性胸膜炎 E.肺外结核 24.儿童常见的结核为() 25.成人常见的结核为() 问题26—27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26.绞窄性肠梗阻最易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27.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可产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C型题] 问题28~29 A.低浓度给氧 B.高浓度给氧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否 28.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呼吸衰竭宜采用() 2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宜采用() 问题30~31 A.气管 B.食管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0.通过胸廓上口的是() 31.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通过膈的是() 问题32~34 A.氨苄西林 B.羧苄西林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2.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是() 33.对伤寒、副伤寒有效的是() 34.主要用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X型题] 35.下呼吸道包括() A.咽 B.喉 C.气管 D.支气管 E.支气管肺内分支 36.主诉写作要求正确的是() A.指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指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