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面影响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面影响
及措施
关于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面影响及措施,希望你们喜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进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新媒体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大幅度拓宽了道德活动的范围,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和交往关系的变革。同时,新媒体还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谈,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正逐渐被人对新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
一、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1]
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 一) 新媒体对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 新媒体信息容量大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提供丰富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形成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新媒体信息量大,无所不包,凡是人类生活所涉及到的内容,
几乎都可以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找到,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新媒体涉及各种术语、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正改变着教育过程的结构。因此,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如报告会、演讲赛、墙报、专刊等,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
2. 新媒体形象化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开辟新方式。
新媒体栏目多样、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音视一体、传输速度快、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易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汲取。新媒体穿插着生动健康的娱乐形式,打造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受教育者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选择浏览对象,在生动的探索和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寓教于乐。这是新媒体所拥有的而其他思想教育载体不能比拟的特点。学校不是年轻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唯一场所。
新媒体不仅是青少年汲取知识信息的理想场所,而利用好新媒体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这种手段具有以下效能: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现代化; 存储和探索德育信息的现代化; 德育信息传播的现代化; 德育环境和场所建设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过程中利用声、文、图等形式,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为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新媒体可以增强道德建设的灵活性,更加关注青少年的个人特点,及时解决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培养青少年的多种才
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3. 新媒体平等互动性的特点,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
新媒体的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多边平等性和直接交互性。新媒体是开放的,相互以多边形式实现连接,不同的用户不管他们的社会角色如何,均可以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实现平等的对话和直接交流。由于有共同情感做基础,双方互动、易沟通,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青少年通过新媒体,既能了解现实生活世界,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学术流派,使得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 二) 新媒体对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
1. 新媒体信息多元性的特点,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各种价值观都体现在新媒体中。青少年的情感丰富而强烈,但辨别能力还较差,新媒体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新媒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交汇。在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一些黄色、迷信、赌博等文化糟粕也接踵而来。这些文化糟粕,污染了社会文明,会使青少年受到一定程度的毒害。一般来说,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或他人的影响和冲击。
2. 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弱化青少年现实交往的能力。
新媒体尤其是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缺乏很多重要的现实要素,
掩盖了很多真实的事情。虽然新媒体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不论天涯海角,都能轻松地畅谈,但减小了人们与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也冷漠了人际关系,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成就感的追求。新媒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新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个人终日与新媒体打交道,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减少和阻碍青少年与外界真实的情感交往,使一些青少年趋向于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甚至有部分青少年沉溺新媒体而引发人格障碍。
总之,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其自控力较差。新媒体本身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一方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小部分自控力差的同学陷入新媒体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同时,由于新媒体交往的虚拟性,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青少年在新媒体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甚至敌意。
二、应对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趋利避害是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同时,应积极面对新媒体的负面影响,研究应对措施。
( 一) 让新媒体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堂。
新媒体中呈现的时空无限制性,可以拓展学校道德教育,促进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性,加大对德育教
育信息的开发,充实德育内容。可以从新媒体交互平台上查询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并努力开发本地先进的德育理念,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慰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克服理论学习的僵化状态,从而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不学变为主动地要求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
( 二) 明确和升华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新媒体中,要确立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大力弘扬和扞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进步。
要开辟灵活多样的新媒体道德领域,以健康、丰富、高雅的富有人文魅力的文化道德资源,来增强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力。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形成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 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三) 采用新媒体道德教育的新方式。
在新媒体交互平台上开展德育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