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利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就是农耕经济也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 田而食,这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方 式,导致了工业发展的缓慢。由此可以看出, 农耕思想、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非常深刻。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特点是血缘宗法制度,在血缘宗法制度 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无不带有这一制度的痕迹。 中国人的血缘观念和家族观念十分浓厚。中国古代的社 会结构、农耕经济和家庭的伦理关系也就决定了中国以家庭 和氏族为本位的宗法关系。人们按照血缘关系来组织社会, 构建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制实际上就是国家制, 国就是放大了的家。族权和政权结合,形成“家国同构”、 “君父一体”。在一个家族中,有它的经济,是族田;有族 规,是法律;有祖庙,是政权;有私塾,是教育。国家受这 种家族、宗族关系的影响,形成政治关系,天子就是这个大 家族的家长,君臣比作父子,形成等级观念和专制统治。这 和西方的“国”和“家”不同,在西方country和family是 不同的两个含义。这一点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即两方面
相互依存的关系。《左传》记载子产之言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宋代张载《西 铭》:“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 吾与也。”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 地所生,人与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气的本性 也就是人与万物的本性,人民都是我的兄弟, 万物都是我的同类 。
事事关心”、“位卑不肯忘忧国”、“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子“不语:怪力乱神” “敬鬼神而远之”, “人之生也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 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尽信《书》,不如无《书》”。
天人合一,在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用来表示不同的 含义。例如董仲舒所谓天人合一主要是指 “天人感 应”,那完全是穿凿附会之谈。程颐强调“天道人 道只是一道”,认为仁义礼智即是天道的基本内容, 也是主观的偏见。在董仲舒以前,也有一种天象与 人事相应的神学思想,但这不是后来哲学家所谓的 “天人合一”。儒家肯定“人事为本”,表现了无 神论的倾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宗教迷信在中国社 会并无较大影响。事实上,中国旧社会中,多数人 民是信仰佛教、道教以及原始的多神教的。 “以和 为贵”是儒家所宣扬的,但是阶级斗争、集团之间 的斗争也往往是很激烈的。肯定“和”观念的价值, 不能宣扬调和论。
等级观念
儒家宣扬等级观念和人身依附,区分上下贵贱的等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尊卑有序”, “三从四 德”。如《孝经》把孝分为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大 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等级壁垒森严。《仪礼》 里面也强调不同的阶层要行不同的礼节,甚至服饰、 娱乐、婚丧嫁娶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人身依附这一点在孔子时代尚不明显,孔子只说:“君 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在后世却愈演愈烈,发展 为“主忧臣辱 主辱臣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三纲五常是其极端表现。 只有孟子比较有斗争精神,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 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 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思维缺陷
中国哲学长于辨证思维,却不善于分析思维。不注 重科学的论证,不会西方实验科学的分析方法,轻 视科学技术、生产创新等,甚至说技艺是“小人” 的事业,为君子所不齿,视之为“奇技淫巧”、 “雕虫小技”。《礼记· 王制》说:“凡执技以事上 者”,“不与士齿”;“作淫声、异服、奇技、奇 器以疑众,杀。”因而科学的发展缓慢。 中国哲学是一种主观先验的思维方式:对“道”的 实践和贯彻,只讲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 过分依赖于人们的个人能力和智谋,不重视将其变 成社会的普遍精神、方法、规则、程序、法制等。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
有颜如玉 。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而优则仕
实用主义的传统,让中国人普遍没有自己的
宗教信仰;实用主义的传统,让中国少有像 亚里士多德那样为了真理而求知的知识分子; 实用主义的传统,让中国在现当代出不了世 界级的大师,也让中国至今在诺贝尔奖上仍 未突破零的历史——在这点上,中国人与犹 太人相形见绌。截至2008年,全世界获得诺 贝尔奖的共有730多人,其中犹太人就有164 位,占总人数的22.35%。
发展到后期,就会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压制 个体生命正当欲望。哪个人特立独行,即“木秀于 林,风必摧之”,导致国民虽众多,实则千人一面, 有胆有识的人百中无一。有新的思想,即“鸣鼓而 攻之”。在家听父母的话,在乡听长辈的话,社会 上听官僚的话,而全体官僚则听皇帝的话。闭关自 守,夜郎自大。对外部世界缺乏关心。以天朝上国 自居,不肯认真学习别人文化的有价值东西。一次 次失败,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对自己体制弊 端痛加改革,全面激发自己民族生机活力。
“仁者爱人”,
“三省吾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格物致知,修齐治平”,
,
“立德、立功、立言”,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 天道。”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家事天下事,
崇尚人治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治。官本位,导致有权
就有一切,形成了权力崇拜的社会基础。以 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刑不上大夫”,“认人不认(道)理”, “重成事不重立规矩”。
道德局限
儒家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家庭、私人等“熟 人”社会,根本不适用于现代的“生人”社会。现 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要求对所以人一视同仁, 平等地对待各个利益集团。儒家道德重五伦导致重 人情,个人首先被考虑为集体(家庭、宗族、地域、 朋友、姻亲、同学等)的一部分,在这一集体中的 成员(领导)有确定的义务(包括效忠的对象), 结果个人的命运和某个集体的命运拴在一起,这种 与具体的某人联系而不是与抽象的“法”的规范的 联系的态度促进了某些忽视法律和“集体利己主义” 的倾向。于当今法治社会背道而驰。一旦变异就会 造成社会集体溃败。
崇尚气节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齐国太史虽因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权臣崔杼所 杀,但太史的两个弟弟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继 续这样写。崔杼慑于太史兄弟三人为秉笔直书而前 仆后继的正气,最后终于放下屠刀。文天祥《正气 歌》,深情缅怀和礼赞“时穷节乃见”的前贤,抗 清义士夏完淳,十七岁血洒刑场。他在狱中书赠难 友诗中的名句“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 。谭嗣 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实用(功利)主义
中国学术向来注重人伦日用,注重切近的效益,没 有“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态度,表现为一种实用主 义倾向,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可以事父,远之可以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虫鱼之名。”诗歌在孔子眼中,成了了解人 们生活、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工 具。?”,“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 立”,强调的都是诗歌在政治、外交、社会交往等 方面的功能,而诗歌的本质特征——审美,却被掩 盖了。在儒家文化,知识只是成王成圣的工具—— 知识是没有独立价值的,更别说文学、音乐等艺术, 从来就是伦理政治的附庸。
以和为贵
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
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 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国语》: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老子亦讲“和”,《老子》说:“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知和曰常,知常 曰命。” 但是老子冲淡了“和”与“同”的 区别,既重视“和”,也肯定“同”。“塞 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
实用主义,让中国人目光越来越短浅,只看
到地上闪光的东西,却忘了抬头看看天上的 星空。实用主义,让中国成为一个物欲横流 的市场,让人与人的关系都利益化,实则是 人异化成了钱物的奴隶。实用主义,像是一 颗绊脚石,严重阻碍了中国向前发展的步伐, 也使中华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顶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盾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 当仁不让,仁以为己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除恶务尽,正邪不两立,冰炭不同炉。
中国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有民本主义。《尚书》上说: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所说:“天 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论语·乡 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马。”后汉思想家仲长统:“从此而言之, 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
刚健自强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曾子: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 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临大节而不可 夺,即是刚毅的表现。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 ”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 ”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宣扬“刚健自强”, 道家则崇尚“以柔克刚”,这构成中国文化思想的 两个方面。儒家学说的影响大于道家的影响,在文 化思想中长期占有主导的地位。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生成的历史背景和 条件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论” 的心理。古代“中国”指中原地区。古代中国人认 为这里是核心,是最好的地方,周围的民族被称为 东夷、北狄、南蛮、西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给 人们造成了一种优越的心理定势。 其次,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国文化保护繁 荣的机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几次统治中原,都被 中原文化同化,被汉文化同化。汉族始终起着主体 民族的作用。现在的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以汉民族 为主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文化系统。
爱有等差
儒家强调有等差的爱,先爱父母家人,后爱族人亲戚,邻居 朋友,然后推广到所有人。理论仿佛很完美,但在实际中最 后的推广往往落空,尤其是二者有冲突时,人们就帮亲不帮 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代表。孔子作《春秋》时, 给写史的人立了条规矩:“为尊者讳”。 就以教育子女而言,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认为子女自 己生的,就拥有对他们的绝对控制权,随意打骂。二十四孝, 血迹斑斑,郭巨埋子简直泯灭人性。而现在又走向另一个极 端,过分溺爱,以致出现众多“坑爹”事件。这两种现象本 质上都一样,就是不把子女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有尊严的人 平等尊重对待,尊重其意愿任其自由发展,并负起教育的责 任。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黄土文明) 。一个方 面是形成了内向性的民族性格。中国地处东南大陆,偏安一 隅,四周封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经济自给自足,形 成了一种爱好和平的内向性格。对周边民族讲求相安无事、 互帮互助、关系和谐、双方和平,这既是农耕经济下农民自 身的要求,也是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点与西方民族追求军 事征服、利益争斗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一个方面,农耕经济形成了重农轻商的政治传统。这 一点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 发达的重要原因。重农轻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农业始 终被放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首位。“耕读继世,诗书传 家”,认为做人一是读书,二是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