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色彩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的比较
——黑白世界与彩色世界
摘要: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其在视觉感官上给人们带来的享受和愉悦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所追求的目标。
色彩在电影叙事中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色彩是传达作者创作意念和作品意念的重要载体,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
同是讲述南京的历史,《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的色彩对比异常鲜明,一部是最朴实的黑白色,一部是最耀眼的彩色。
本文就主要从两部电影在色彩运用上的比较,探究不同色彩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黑白世界彩色世界情感表达
《南京!南京!》的黑白世界
一、黑白世界:
《南京!南京!》的画面没有任何色彩的雕琢,除了黑白。
陆川导演为何用黑白色彩作为本部影片的底色,可以说,这是导演在实现一个梦。
黑白色彩是最朴实的颜色,因此观看黑白影片时,电影确实是没有颜色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观众可以以自己的情感为影片着色,这正是陆川导演那一个梦。
在导演看来,彩色所能传达出的都是有限的,而唯有观众的主观世界是无限的。
就好比鲜红色的血,如果导演着色,那只能是红色,但如果将主动权交由观众,那国人的血或许永远成不了红色,或是灰色、或是黑色、或是别的什么触发人心灵的颜色,谁说得准呢。
的确,在这黑白的世界里,观众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表达,在这里每一位观众都是导演。
毫无疑问,《南京!南京!》的黑白色彩,真正做到了“此时无色胜有色”。
二、黑白世界的情感表达:
1、对于战争的表达
《南京!南京!》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战争总是残酷的,或是让人发自心底的绝望,而黑、白的世界本就是最能体现毁灭和无望的。
在这里,在这黑、白的世界里,影片所讲述的内容全都变得更加凌厉和深刻。
在这黑、白的世界里,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真实感、一种历史感,在这里,日本人的每一次、每一个举动都变得那么的夺目!这种夺目是彩色电影无法取代的,观众内心的情感也因为这一次一次的夺目,变得更加鲜明,影片的色彩也就远远不止于黑与白了。
2、对于美好未来的表达
如老师所说,电影的镜头以秒计算,而在《南京!南京!》中,日本人庆祝胜利的庆典却已持续到分。
时间虽长,但在这黑白世界中,他们的祭祀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他们所庆祝的胜利也是那样苍白无力。
在看《南京!南京!》时,是不会打盹儿的,如果真要出现打盹儿的时刻,估计也是在庆典的这个时间里。
不敢妄下断言说这是导演故意让观众觉得这庆典是苍白无力的,但在这黑白的世界中,这长长的庆典确实是苍白无力,让人乏味的。
试想,如果将它置身于彩色电影中,它是否会变成一段吸引人的舞蹈?
而庆典的苍白无力,不正是日本人胜利的苍白无力的表现吗?他们的胜利表现得如此苍白,那美好未来还远吗?
3、对于人性的表达
影片中的情感很多,父女之间、夫妻之间、战友之间,这些情感的表达都在彰显着——人性。
在人性面前,每个人、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如果着色,那么这种平等也就消失了,阶级间的、地域间的、国籍间的不平等都会冲击着这种人性的平等。
没有色彩的表达,正是导
演着力于强化对人性的再现和塑造,在不同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私心、大义、关怀、麻木,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展示。
这时,一切带有色彩的东西,肤色、唇色,这些表象,早已被忽略。
《金陵十三钗》的彩色世界
一、彩色世界:
张艺谋的电影一贯重视色彩的运用,这部《金陵十三钗》也不例外。
在南京大屠杀这样一段沉重的历史中,色彩的运用是需要慎重的。
陆川导演曾说“面对这段沉重的历史,我们选择用黑白的效果,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由此可以看出,张艺谋导演在《金陵十三钗》中运用色彩的难度和他所面临的压力。
但是看完影片的我们都知道,他是成功的。
每一种色彩传达出来的表情、生理以及心理效果都是无与伦比的。
好的色彩在电影中是有味道的,酸甜苦辣都尽在其中,张艺谋导演就很好地传达了这些本因在观众心中的酸甜苦辣。
教堂的红十字、那块巴洛克风格的玻璃、风尘女子的装扮、飞扬的鲜艳的纸,哪一抹颜色没有冲击观众的心理?是的,这沉重历史中的彩色世界,也是同样真实,同样震撼人心。
二、彩色世界的情感表达:
1、对于战争的表达:
电影刚开始便是一片迷雾,电影的色彩完全淹没在南京沦陷的那股无法言喻的悲怆之中。
而就在这时,导演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堂的“红十字”。
人类常识中最神圣的两样东西,教堂和红十字,将要被战争摧毁,这明显是对战争的讽刺和批判。
“红十字”昭示着救赎与和平,但这里只有死亡和战争。
救赎与死亡,战争与和平,这两对极端的矛盾,在影片中因色彩而交融在一起,将故事的悲剧色彩推向高潮。
2、对于美好未来的表达
万恶的敌人,枪林弹雨,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战争题材的电影画面向来是冷冰冰的。
但在《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导演要让我们多次看见那块彩色玻璃——被子弹打穿,支离破碎,但却色彩斑斓的玻璃。
影片中那块巴洛克风格的玻璃美得让人陶醉,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影片的末端,它将那美丽的秦淮女子包裹在它的光辉之下。
这透过主人公视角所看见的场景,是那么的叫人着迷。
这份着迷,是因为一切又回到起点,起点里那些女子都没有牺牲,她们美丽依旧。
这是主人公的期许,也是观众的期盼,更深层的理解,这是对美好未来表达。
通过对以前美好事物的追忆,表现对未来的期盼。
3、对于人性的表达
影片中,有一幕人性闪光在那些秦淮河女人为女学生牺牲自己。
这些秦淮河女人在影片开始,就以其色彩斑斓的着装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但在影片末段,为了拯救女学生,她们脱掉这身华丽的衣服,穿上女学生那深蓝的衣服,替女学生承受那未知的但一定是痛苦的未来。
她们之前的华丽和之后的朴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巨大的色彩变化,这闪耀着的人性,观众在感动时,更多的是震撼。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各种颜色的纸在飞扬,这也是影片中表现人性的一幕。
本可以逃走的李教官,为了保护女学生,选择留下,最终却牺牲在纸店里。
随着爆炸的手榴弹,所有的彩纸被炸飞,这一抹抹鲜艳色彩在炸弹炸起的灰色衬托下直扎人心,让人生疼。
两部影片的黑白世界与彩色世界——各自千秋
黑白世界,这种最真实而厚重的画面,给观众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更大空间。
这份黑白,有其独特的生命力。
彩色世界,这种最绚丽而多彩的画面,给观众的情感表达带来了深刻诠释。
这份彩色,有其永久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