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族族源传说的基本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回族族源传说的基本结构

哈正利

论及回族来源时,已往研究一般关注于中国官方正史中的记载,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流传在回族民间社会的传说。因为在已往的研究中,存在这么一种假设,那就是民间传说只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错误的或者是不精确的再现。在这种假设的引导下,我们刻意地去追求官修正史中的表述。但是,这种研究也往往让我们“偏听偏信”。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官修史书也往往不一定就是对事实作了精确表述的。再者,那种刻意追求史料的真实性的探索,导致我们忽视了对回族民间社会关于本民族族源传说的重视、研究和解读。我们知道,陈垣先生在讨论伊斯兰教来华的时间时,提到过《回回原来》,不过,他认为这种书籍是很难以让人信服的,几乎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确实,从实证史学的原则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研究时,他是很难能够体味到一个回族人在阅读《回回原来》时获得的感受。白寿彝在评价金吉堂的《中国回教史研究》时,颇为感叹地说:“然中国回民非不憧憬于其已往之历史,非不依恋于其祖宗先贤之故迹。今试展诵《回回原来》,虽其荒谬怪诞,出乎常理,然徒以其系传述回教入中国之故事,读者莫不悠然神往。斯时,吾固见追求历史的欲望,跃跃于读者之肺腑,可以穿胸臆而与吾人相见。”①虽然白寿彝感受到了族源传说的阅读价值和意义体系传递的价值,但由于局限于苛求“科学性”的追求,致使面对这些传说时,往往就此停止了进一步探索的脚步,实在令人遗憾!

在对这种却步的反思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族源传说的创造,似乎本来就不是为了给我们实证研究提供什么参考价值的,它是一个民族自我追溯和自我表述的文本,也是一个民族对本族群体历史发展的一种内部性、民间性的建构。而且,作为一种口述性的历史故事,主要是在民族内部流传的。这一点恰恰是既往研究中所忽视的。在反思既往研究时,我们认为,有必要更换我们的研究策略。那种实证的研究是无法探及这些传说隐含着的一个民族对自我的意识,也不能看到传说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一个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而要探究这个传说背后的回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人类学结构主义的方法引入,我们研究不无裨益。

我们知道,结构主义人类学是由列维·施特劳斯创立的,为了使人类学摆脱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局限,他试图创立一个关于人的普适性的学科。在反对将所谓“原始民族”野蛮化的倾向时,他的研究则将所谓的“野蛮人”放在和现代人同等的地位上,来探求他们对自己文化所具有的那种创造的能力;通过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来研究“野蛮人”的亲属关系、社会结构和神话等,并通过这些研究来探讨人类文化创造力背后隐含的普遍性的无意识结构。当然,我们不能误解列维·施特劳斯,以为他想将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模式作同一化和简单分类的比较研究,其实,他承认在不同的时空中存在的群体,有他们自己组织意义的模式。

第二届回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还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列维·施特劳斯的思想中,“结构”不是一种经验性的社会现实,而是一种关系组合或组合模式。在神话研究中,他强调两个基本的命题:“①神话的‘意义’不可能存在于构成神话的各种孤立的要素之中,它天生就存在于那些孤立要素的组合方式中,而且必须考虑到这种组合所具有的转换潜力。②神话的语言显示出的特殊性质,它高于一般语言水平。”②这意味着我们在研究神话或者故事时,可以通过对神话和故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关系组合来理解一个民族心灵的深层结构。由于他相信,二元对立的组合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因此,在分析神话时,寻找二元对立的组合就成为我们研究神话的最基本的起点。

在研究回族的族源传说时,我们遵循这样的假设,即传说本身是一个自足的体系,是通过各种关系组合来表述的,也是通过各种关系组合在想象中来完成一次民族的自我建构。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传说,我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各种组合关系来考察文本自身的逻辑,及其背后隐藏的民族精神的无意识。为了使我们的叙述更加清晰,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具体的回族族源的传说。

在分别考察各个具体文本之前,有必要说明的是,回族族源传说涉及的主要命题就是:解释回回如何到中国来并定居、繁衍,以至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同时还得回答回回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什么。简言之,关于回族来源的传说,基本上可以从人种和文化两个方面回答回回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这个问题。

关于回族族源的传说大约有六种:一是《宛尕斯》,1979年刊登于《回族文学丛刊》,标注是流传在宁夏西吉、固原、海原,但是在南方的广州却有宛尕斯的坟墓,称为响坟,可见,在南方也流传着宛尕斯的传说。二是《回回原来》,在《回族民间传说丛书·人祖阿丹》中说,流传在宁夏吴忠,1980年收集。马旷源先生认为“在云南各地回族聚居区,从交通沿线直至穷乡僻壤,均有此书的演变或截肢而成的传说……沿海一带各省,据讯也有类似的故事流传”③。足见此传说的地域性是比较广泛的。三是《回回的得名》,最初刊载于《民间文学》1983年第10期,流传在甘肃临夏。四是《回汉自古是亲戚》,在《回族民间传说丛书·人祖阿丹》中说,流传在新疆,1981年收集。五是《灵州回回的传说》,在《回族民间传说丛书·人祖阿丹》中说,流传在宁夏吴忠地区,1980年收集。六是《西来宗谱》,据马旷源先生的看法,现存有成都刻本和1918年新疆本。

从这些文本流传地区的广泛性来看,我们基本上认识到,回族民间普遍在传承着一个关于民族自我建构的口承性文本。虽然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和比较文学化、书面化的是《回回原来》和《西来宗谱》,但是,两书一再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翻印,也反映回族民间社会对于这个传说的需求。

还有必要说明,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族源传说背后的回族人精神的深层结构,因此,我们可能会忽视对族源传说中地方性差异的解释。因为,我们这里关注的是存在于不同地区的回族人差异性表述背后的一致性意识。所以,在分析中,我们将会汇集各种文本中呈现出的各种各样关系组合中的相同部分来探讨,同时,我们也将注意探讨每个文本整体结构中存在的一致性。

这里,我们遵循列维·施特劳斯的忠告,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将神话分割为“尽可能短的句子,然后将每句句子写在索引卡片上,标上与故事发展相符的号码”④。依照这种方法,我们基本上先将整个文本解剖为一个个尽量短小的情节,尽量用最简练的语句来陈述,然后按故事本身叙述的顺序来一次排列。以下就是各个文本内具体情节的细化。

《宛尕斯》:1.唐王梦见金殿大梁要塌,出现一人托住大梁。2.唐王说梦,大臣圆梦,徐茂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