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9.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2篇)

合集下载

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3 (1)

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3 (1)

3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学习目标】1. 知道汽化的含义,能分清蒸发和沸腾的不同。

2. 能掌握饱和汽压和饱和汽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进行判断。

3. 能记住并理解相对湿度的物理意义,并能对于现象进行有根据的判断。

【情景引入】平时装在敞口容器里的液体,经过一段时间会全部蒸发掉,而盛在密闭容器里的液体,即使时间很长,也不会蒸发完,这是什么原因呢?规律概括:1.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特点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在液体温度升高、液面面积增大或液面上空气流动加快时,液体蒸发加快。

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只在达到一定温度(即沸点)时才能发生;沸点与大气压有关,随大气压的增大沸点升高。

典例探究例1 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A.甲不准确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解析: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应准确;丙在开口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故丙不准确。

答案: C.友情提示:蒸发吸热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利用的物理知识,你能举出它的一些实际应用吗?规律概括:1.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密度一定,且大于未饱和汽的密度。

2.饱和汽不遵守气体实验定律,而未饱和汽近似地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3.饱和汽的汽密度和压强都只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

4..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不同,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

典例探究例2 关于饱和汽,正确的说法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所需要的压强增大解析: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AC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B错误。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3.计算公式为:Psat = f(T),其中Psat为饱和汽压,T为温度。例如,在100℃时,水的饱和汽压约为1atm。
4.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使用两组相同的容器,分别放入不同质量的水,测量两组容器中的饱和汽压,观察质量对饱和汽压的影响。
5.在寒冷的天气里,玻璃杯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饱和汽压降低,因此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性质。
4.提高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物理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7.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体验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应用。
8.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将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等环节,全面掌握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习状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念时,学生可能会对饱和汽压的微观机制和计算方法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感到挑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1 饱和汽饱和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气体在平衡状态下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在饱和状态下,液体和气体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液体不断蒸发形成气体,气体不断凝结形成液体。

饱和状态的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用蒸发、凝结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速率相等的状态来表示。

1.2 饱和汽压在饱和状态下,液体的表面处会存在一层气体,这层气体对应的压力称为饱和汽压。

饱和汽压与液体的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汽压也随之升高;反之,当温度降低时,饱和汽压也会随之降低。

二、教学方法2.1 概念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阐述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基本概念和特征。

然后运用实验演示的方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并让学生实际测定不同温度下热水的饱和汽压。

2.2 实验操作在操作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压力计和一个温度计。

首先,将压力计上的温度计与学生的温度计进行比较校准,确保准确度。

然后,将压力计的下端浸入热水中,使其中的气体被热水蒸汽所取代,压力计的读数就是此时的饱和汽压。

2.3 实验分析在实验操作之后,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理解热学规律,比如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温度与饱和汽压的相关性等。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影响饱和汽压的因素,比如液体的种类、温度的高低、环境的气压等等。

三、教学反思3.1 教学成功本节课教学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关特征;•学生能够使用实验演示的方式了解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学生能够实际测定不同温度下热水的饱和汽压;•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热学规律;•学生能够引导学生讨论影响饱和汽压的因素;3.2 教学不足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讲解过程比较抽象,学生有一定的听课难度,需要适当加强实际操作;•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讲解过程,需要更多地进行实验演示;•教学内容的讲解涉及面较宽,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适当适配教学内容。

饱和汽和饱和气压教案

饱和汽和饱和气压教案

饱和汽和饱和气压教案【篇一:2015-2016高中物理第九章 3饱和汽和饱和汽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饱和汽和饱和汽压课时教学设计1234【篇二:人教版选修(3-3)《饱和汽和饱和汽压》word教案1】9.3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教学目标:1.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这些概念的含义。

2.理解空气的相对湿度概念的含义,及它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

3.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思考一些生产和生活相差的实际问题。

引入:生活中,有时我们感到闷热,有时凉爽,这是水这种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和从气态变为液态引起的。

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其比较如下表: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即液体分子由液体表面跑出去的过程。

蒸发致冷作用:蒸发过程中,从液体中飞出的是动能较大的分子,留在液体中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小,液体降温。

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

因而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主要使用在运输物品时用的液态氨或者液态二氧化碳,医疗用的液态氮,导弹防护层。

沸腾:在一定大气压下,加热液体到某一温度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相应的温度叫沸点。

或者说是跟外界压强相等的饱和汽压对应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饱和汽压等于外界的压强。

沸点和液面上气体的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较高时沸点也比较高。

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二、饱和汽和饱和汽压1、提出问题:开口容器中的液体会因为蒸发而减少,但是密闭的容器中,液体却可以长期不减少,这是为什么呢?2、液体和汽之间的动态平衡①封闭容器中蒸发到液面上方的汽体,会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重新返回到液体中。

②随声蒸发的不断进行,有更多的液体变成汽体到达液面上方,会使液面上方的汽体密度逐渐增大,这样使得液面上方汽体回到液体内的机会逐渐增大。

最终会使得液体变成汽体的分子数量等于汽体变成液体的分子数量,总体表现液体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多。

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人教版选修3-3教案

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人教版选修3-3教案

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人教版选修3-3教案1. 饱和汽的定义和性质1.1 饱和汽的定义饱和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液体与气体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对应的状态称为饱和汽态。

在饱和汽态下,液体和气体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间的分子互相相互转移,达到了两种状态之间的平衡。

1.2 饱和汽的性质1.饱和汽具有独立的物理状态和物理性质。

2.饱和汽的温度和压力仅由液体的性质和环境条件所决定。

3.每种物质的饱和汽都有一定的压力。

4.饱和汽的密度远远低于液体的密度。

5.饱和汽的体积远远大于液体的体积。

2. 饱和汽压与温度的关系2.1 饱和汽压的定义饱和汽压是指某种物质在与其相应的饱和汽状态下,所对应的受到的压力。

2.2 饱和汽压与温度的关系饱和汽压与温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汽压也会随之增加。

而且不同物质的饱和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饱和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经验公式表示为:P = F(T)其中,P是饱和汽压,单位为Pa,T是温度,单位为K。

F(T)是关于温度的某个函数,和物质无关。

3. 应用实例3.1 饱和汽压的应用饱和汽压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测量湿度:利用饱和汽压和空气中水汽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和相应的饱和汽压来计算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进行湿度的测量。

2.煮沸原理:在常温常压下,液体处于低温的状态下,水分子和蒸汽分子之间互相转移的速度很快,但是蒸汽分子又无法逃离液体表面进入空气,因此水沸腾时,其温度是将热能传递到水中,使得水中分子转化为蒸汽分子,而不是因为具有一定的温度就开始沸腾。

3.2 应用实例分析以汽车的空调为例,当车内的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空调系统会开始工作,利用蒸发冷却的原理,将车内的温度降低到适宜的温度范围。

实际上,空调的制冷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将高压气体通过散热器冷却,使其变成液体。

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由于蒸发器内的压力较低,制冷剂开始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而降低车内的温度。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气压示范教案 新人教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气压示范教案 新人教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气压示范教案新人教选修3-3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和其特点。

2.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3.理解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湿度计的原理。

重点、难点:1、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2、理解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其比较如下表: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

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叫做饱和汽压。

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提示:A: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B: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3.空气的湿度(1)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的湿度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2)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1)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P S)的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即空气的相对湿度(B)为: B=(P1/P S)×100%友情提示:空气的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但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

所以与绝对湿度相比,相对湿度能更有效的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

4.湿度计过去常用的湿度计有干湿泡湿度计和毛发湿度计,现代湿度计多使用传感器测量湿度。

5、作业:阅读“说一说”。

完成课后题。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一课标要求: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饱和汽压。

了解相对湿度,举例说明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这节内容属于选修内容,高考要求难度不大,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学生只要能根据这节课学的内容解释生活中与这节课内容相关的现象即可,不应出现太多难度较大的习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九章第3、4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九章第3、4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第 3、 4 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__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互换1.在密闭容器中的液体不停地蒸发,液面上的蒸汽也不断地凝结,当这两个同时存在的过程达到动向均衡时,宏观的蒸发也停止了,这类与液体处于动向均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

2.在必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必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必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类液体的饱和汽压。

3.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4.某种晶体消融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类晶体的消融热。

5.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类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比较蒸发沸腾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只在必定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任何温度下特色的温度下发生;沸腾时液体温度不区都能发生;是一种迟缓的汽化过程变;是一种强烈的汽化过程别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液体表面处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影响要素小;液体表面处空气流动的快慢较高时,沸点也比较高同样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二、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动向均衡在同样时间内,回到水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去的分子数,这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液体水也不再减少,液体与气体之间达到了均衡状态。

2.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向均衡的蒸汽。

3.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4.饱和汽压必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

5.饱和汽压的变化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

饱和汽压与蒸汽所占的体积没关,和蒸汽体积中有无其余气体没关。

三、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1.绝对湿度观点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2.相对湿度观点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水蒸气的本质压强相对湿度=。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3.常用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毛发湿度计、传感器湿度计。

四、消融热与汽化热1.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互换2.消融热(1)某种晶体消融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类晶体的消融热。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九章 第3、4节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九章 第3、4节 -含解析

第3、4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__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1.在密闭容器中的液体不断地蒸发,液面上的蒸汽也不断地凝结,当这两个同时存在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宏观的蒸发也停止了,这种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

2.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

3.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4.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5.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比较二、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动态平衡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去的分子数,这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液体水也不再减少,液体与气体之间达到了平衡状态。

2.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3.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4.饱和汽压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

5.饱和汽压的变化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饱和汽压与蒸汽所占的体积无关,和蒸汽体积中有无其他气体无关。

三、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1.绝对湿度概念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2.相对湿度概念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相对湿度=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3.常用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毛发湿度计、传感器湿度计。

四、熔化热与汽化热1.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2.熔化热(1)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2)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3)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结构,要破坏不同物质的结构,所需的能量也就不同,因此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也不相同。

(4)非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因此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3.汽化热(1)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9.3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一课标要求: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饱和汽压。

了解相对湿度,举例说明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这节内容属于选修内容,高考要求难度不大,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学生只要能根据这节课学的内容解释生活中与这节课内容相关的现象即可,不应出现太多难度较大的习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能说出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知道饱和汽是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知道饱和汽压与蒸汽的体积无关。

(3)能说出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知道相对湿度才能才能表述空气的干湿程度,了解湿度计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干湿泡湿度计和毛发湿度计的结构,理解人们测量空气湿度的方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湿度计的演变,体验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树立创新意识和为科技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

学生虽然在小学的常识中学过蒸发和水蒸气的知识,但对于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却是新内容,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空气的湿度更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

所以,这节课教授难度相对比较大,教师应该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知识,从而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重点、难点](1)汽化(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3)空气的湿度,湿度计原理六教学准备:吸取抽机,烧瓶,托里拆利管,水银槽,水银,乙醚,干湿差湿度计,毛发湿度计,七教学过程:(一)检查学案的作答情况,总结出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1)利用抽气机和烧瓶,观察烧瓶内的热水因为气体不断被抽出而沸腾的现象。

问题○1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随着液体表面上压强的减小,液体的沸点要降低;根据图9.3-1可知随大气压增大,水的沸点是升高的,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2)利用托里拆利管,乙醚,观察乙醚蒸汽的饱和汽压。

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第九章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第九章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05
实际应用:利用饱和汽与 饱和汽压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进行温度测量
总结词
利用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性质,可以精确测 量温度。
详细描述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饱和汽压会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通过测量饱和汽压的 大小,可以推算出环境温度。这种方法在气 象观测、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始温度。
01
02
03
3. 当水温升高时,观察水上 方空气的变化,注意饱和汽
压的变化。
4. 当水温不再升高时,记录 此时的温度和饱和汽压。
04
05
5. 实验结束后,断开电热器 ,待水温自然冷却后再次观
察饱和汽压的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
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上方空气的饱和汽压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 会使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从而增加气体分子碰撞水面的频率,使 得更多的气体分子被吸附在水的表面,形成饱和汽。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湿度控制
在纺织、印刷等工业生产中,需要控 制空气的湿度,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通过调节空气中的饱和汽压 ,可以控制空气中的湿度水平。
制冷系统
在制冷系统中,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蒸发成饱和汽,吸收热量实现制冷 效果。通过调节蒸发器的温度,可以 控制饱和汽压,进而调节制冷效果。
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第九 章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目录
•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述 •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形成 •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影响因素
目录
• 实验:观察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现象 • 实际应用:利用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解
决实际问题
01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述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定义

(选修3-3)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

(选修3-3)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案

三、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要点导学】1、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蒸发只发生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从微观角度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跑出来的过程,分子从液面跑出时,需要克服液体表面层中分子的引力做功,所以自由那些热运动动能较大的分子才可以跑出来,因而使留在液体内部的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减小,液体的温度相应会,即液体蒸发有作用。

影响蒸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温度越高,蒸发越;通风越好,蒸发越。

3、装在敞口容器里的液体,由于蒸发出来的汽分子能够分散到周围空间里去,所以过一段时间后液体会全部蒸发完。

而当液体装在密闭容器中时,蒸发过程一般不能持续进行,这是因为从液体表面蒸发出的蒸气分子被约束在容器的密闭空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蒸气分子必然越积越多,其数密度不断加大,因而在单位时间内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的分子数也随之增多,一旦其数目与单位时间内蒸发出来的液体分子数目相等时,便达到了蒸发和液化的动态平衡,从宏观上看,蒸发就停止了。

4、当密闭容器内蒸发停止时,与液体保持动态平衡的蒸气称为饱和汽,相应的压强称为饱和汽压,饱和汽压具有以下重要性质:⑴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不同,挥发性大的液体其饱和汽压大。

⑵温度一定时,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也与液体上方有无其他气体无关。

例如,100℃时饱和水汽压是76cmHg。

⑶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如0℃时,水的饱和汽压仅为4.6mmHg。

5、液体汽化时,未达到动态平衡的汽叫做未饱和汽。

未饱和汽同一般气体一样近似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但应当注意,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只要有液体存在,最终此种液体的蒸气必然处于饱和状态,但若无液体存在,则容器内的蒸气就不一定能达到饱和。

6、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即)下才能发生。

液体内部的小气泡相当于一个密闭空间,周围液体不断地向其中蒸发。

2015年高中物理-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2015年高中物理-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第三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念。

2、知道如何计算空气的湿度。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以水为例液体蒸发时分子的运动情况的分析,了解动态平衡的条件,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等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动态平衡的学习,体会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学重点:1、饱和汽与饱和汽压2、空气的湿度教学难点:用动态平衡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阅读归纳法、讲授法、动画模拟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动画模拟]装在敞口容器中的酒精,过一段时间就会全部蒸发完。

如果把酒精装入密闭容器中,即使过很长时间,也不会蒸发完。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0页有关容,思考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汽化?汽化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沸点?沸点与什么有关?根据自己的观察,列举生活中关于沸点的实例。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2)液体沸腾时需要达到的温度,叫作沸点。

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要提高沸点,可以加大压强。

用高压锅蒸米饭、炖肉汤,就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教师:[动画模拟]分别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图形表示从液面飞出的分子和撞到液面上返回的分子。

[师生活动](1)在密闭容器的液面上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方面分子从液面飞出来,另一方面液面上的气体分子又撞到液面上,回到液体中去。

(2)CAI课件模拟①刚把液体装入密闭容器中时,液面上方的蒸汽的分子数很少,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也很少。

②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液面上蒸汽的密度不断增大,同时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也逐渐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一、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概念及其两种方式.2、知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3、知道绝对湿度的概念。

4、了解湿度计。

5、体验人对温度的感受,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念及理解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阅读理解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四、学情分析本节课首先向学生介绍蒸发与沸腾这一组概念,目的是为下面讨论水蒸气的未饱和与饱和。

因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比较熟悉,所以学习起来没有什么难度。

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这两个概念上,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可能难度不大,但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如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可能有些学生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一)蒸发与沸腾以下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完成。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即液体分子由液体表面跑出去的过程。

影响蒸发的因素:表面积、温度、通风、液面气压高低。

说明:蒸发可使液体降温3、沸腾:在一定大气压下,加热液体到某一温度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相应的温度叫沸点。

注:沸点与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有关。

4、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问题:夏天用凉水擦身会感到凉爽,这是为什么?答:因为擦到身上的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二)饱和汽和饱和汽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饱和汽在密闭容器中的液体不断的蒸发,液面上的蒸气也不断地凝结,当这两个同时存在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宏观的蒸发也停止了,这种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叫做饱和汽。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气。

3、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

说明:(1)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饱和汽压与蒸气所占的体积无关,也和这种体积中有无其他气体无关。

(3)液体沸腾的条件就是饱和汽压和外部压强相等(三)空气的湿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内容。

1、绝对湿度:空气里所含水汽的压强(水蒸汽的压强)。

2、相对湿度: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汽的压强与同温度下饱和汽压的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3、湿度计:空气的相对湿度常用湿度计来测量。

常用的湿度计有干湿泡湿度计、毛发湿度计和湿度传感器等(四)课堂练习1、下面几种现象,属于蒸发现象的是(B )A .在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会慢慢变干B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即B= pp s X100%相对湿度= 水蒸汽的实际压强 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C.用久的灯炮钨丝变细D.烧水时从壶喷出“白气”2、下列现象或事例不可能存在的是(C)A.80°C的水正在沸腾B.温度达到水的沸点100°C,而不沸腾C.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能熔解D.温度升高到0°C的冰而不熔解3、一个玻璃瓶中装有半瓶液体,拧紧瓶盖经一段时间后,则(CD)A.不再有液体分子飞出液面B.停止蒸发C.蒸发仍进行D.在相同时间内从液体里飞出的分子数等于返回液体的分数,液体和汽达到了动态平衡4、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可得(BC)A.冬天的绝对湿度大B.夏天的绝对湿度大C.冬天的绝对湿度小D.夏天的绝对湿度小5、关于干湿泡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湿泡所显示温度正常都高于干泡显示温度B.干泡所示温度正常都是高于湿泡所显示温度C.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干燥D.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潮湿。

6、已知50°C时饱和水汽压是92.5mmHg,则在以下两种变化中:①如果温度不变,汽的体积缩小到原来一半;②体积不变,汽的温度升高到100°C。

其饱和水汽压变化是(C)A.不变,不变B.变大,不变C.不变,变大D.变大,变大7、当空气绝对湿度是1.38×103Pa,气温是20°C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C水蒸气饱和汽压是2.30×103Pa)(C )A.1.38×103Pa B.0.92×103Pa C.60% D.40%8、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相等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答案:100%9、在严寒的冬天,房间玻璃上往往会结一层雾,雾珠是在窗玻璃的表面。

(填“外”或“内”)。

并叙述雾珠是怎样形成的。

解析:内;靠近窗的温度降低时,饱和气压也变小,这时会有部分水蒸气液化变成水附在玻璃上。

10、密闭容器里液体上方的汽达到饱和后,还有没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为什么这时看起来不再蒸发?答案:还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但是同时也有汽体分子被碰撞而回到液体中去,当液体上的汽达到饱和时,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与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相等而呈动态平衡状态,液体不再减少,从宏观上看好像液体不再蒸发了。

11、有一句民间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

所谓“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请简要说明这一句民间说法的科学道理。

解析: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和水缸外表面的温度比周围的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水缸外表面就会产生液化现象。

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时,虽有水蒸气在水缸表面液化,但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大时,水蒸气在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强于水的蒸发,形成一层小水珠,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是降雨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小水珠,降雨的可能性就大了,这就是“水缸‘穿裙子’(即水珠),老天要下雨”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请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阅读课本,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第5、6题书面作业。

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蒸发与沸腾(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即液体分子由液体表面跑出去的过程叫蒸发。

(2)影响蒸发的因素:表面积、温度、通风状况、液面气压高低。

(3)蒸发的作用:蒸发可使液体降温。

(4)蒸发的微观解释:分子由液面逸出时,需要在表面层中克服液体分子引力做功,所以跑出去的只能是那些热运动动能较大的分子。

这样,如果不从外界补充能量,蒸发的结果将使留在液体中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因而使液体温度降低,故蒸发可以制冷。

(5)沸腾:在一定大气压下,加热液体到某一温度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相应的温度叫沸点。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 ℃。

谈重点:气压与沸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例1】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 ℃,则()A.甲不准确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解析: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应准确;丙在开口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 ℃,故丙不准确。

答案:C辨误区:蒸发与沸腾蒸发的结果将使动能大的分子跑到液体外面,留在液体中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因而使液体温度降低。

沸腾时由于汽化的剧烈进行,外界供给的热量全部用于液体的汽化上,所以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直到液体全部变成气体为止。

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饱和汽在密闭容器中的液体不断地蒸发,液面上的蒸气也不断地凝结,当这两个同时存在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宏观的蒸发也就停止了,这种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叫做饱和汽。

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

(3)影响饱和汽压的因素①饱和汽压跟液体的种类有关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

例如20 ℃时,乙醚的饱和汽压为5.87×104 Pa,水的为2.34×104 Pa,水银的饱和汽压很小,20 ℃时仅为1.60×10-14 Pa,所以水银气压计水银柱上方的空间可以认为是真空。

②饱和汽压跟温度有关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液体里能量较大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也增多,致使饱和汽的密度增大;同时饱和汽分子的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大,因此导致饱和汽压增大。

③饱和汽压跟体积无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压强不随体积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当体积增大时,容器中汽的密度减小,原来的饱和汽变成了未饱和汽,于是液体继续蒸发,一直达到饱和汽为止,由于温度没有改变,饱和汽的密度跟原来的一样,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跟原来一样,所以压强不改变。

体积减小时,容器中汽的密度增大,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多于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于是,一部分汽变成液体,直到汽的密度减小到等于该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止。

由于温度跟原来相同,饱和汽密度不变,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跟原来相同,所以压强也不改变。

(4)临界温度在某个温度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都不可能使某种气体液化,这个温度叫做这种气体的临界温度。

(5)动态平衡在相同时间内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等于回到水中的分子数,这时水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液态水也不再减少,液体与气体之间达到了平衡状态,蒸发停止。

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辨误区: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例2-1】关于饱和汽,正确的说法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所需要的压强增大解析: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A、C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B错误。

答案:ACD点技巧:饱和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要注意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来理解它。

【例2-2】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提活塞使汽的体积增为2V时,汽的压强变为p/2B.下压活塞使汽的体积变为V/2时,汽的压强变为2pC.下压活塞时,汽的质量减少,汽的密度不变D.下压活塞时,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解析: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