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学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
南京市长城小学
【项目建设背景】
我校位于化学工业园区,坐落于中山科技园区内,长江的支流马汊河从学校旁流过,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示范小学、平安校园等称号。
学校正在实施“体验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的教育,要求少年儿童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学校所在的化学工业园区特大企业众多,包含石化、钢铁、发电等污染企业,园区环境保护状况有待改进,企业和公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学校所处的南京中山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方向的节能技术、环保监测、水处理及大气治理技术等领域均有相关项目引进,为学校开展研究提供了课程实践基地。
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越来越收到人们的推崇,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就为“绿色生活”。
综上所述,学校在实施体验教育的背景下,利用所处地域特点,开展“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厚学校文化内涵,完善学校文化体系,使体验教育落地生根从而枝繁叶茂,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项目建设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
1、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提出了“体验教育”的教育理念。
“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
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确定了“做中学”的校训;“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学生在体验中学有所乐、教师在体验中教有所得、学校在体验中培有所毓的学校愿景以及“凡教必思”的教风、“凡学必做”的学风。
2、“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理念。
学校根据“体验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创建绿色生活,体验健康童年”的“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理念。
“绿色生活”我们理解为一是环保的、健康的、生态的、科学的;二是是活力、希望、和谐和可持续的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成长,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充分施展才华,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学生观。
根据“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逐步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八个强调):
(1)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强调天人合一;
(2)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强调和谐均衡;
(3)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强调个性张扬;
(4)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强调心理健康;
(5)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主体意识;
(6)体现儿童的愉快与欢乐,强调寓教于乐;
(7)力求突破学校的围墙,与社会、家庭融为一体,强调开放整合;
(8)追求儿童成长的生态平衡,强调可持续发展。
3、“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教师观(五个转变):
(1)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
(2)在教学的方法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
(3)在对待学生个体的差异上,由因材施教向因材择学转变;
(4)在学习主体心理能力的调动与投入上,由注重认知向注重情感转变;
(5)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由注重个体学习向注重合作、注重方法、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
“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文化,是民主与公平的课程文化,是倡导科学、人文、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文化。
二、物态文化建设
根据“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理念,学校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建设绿色生活体验园十景、建设一个绿色生活体验馆、建设四层绿色生活楼道、建设班级绿色生活体验角、建设绿色生活校园专题网站、建设一个绿色生活校外
课程基地、创编绿色生活电子期刊”,建设体现绿色生活特色物质文化。
1、建设突出“体验生态、体验历史、体验文化、体验艺术、体验科学、体验体育”的校园十景。
(1)长小史记(设计理念:体验历史),启智广场(设计理念:体验文化),(3)楼台摇曳(设计理念:体验文化),(4)紫云雅苑(设计理念:体验文化),、(5)故园踪影(设计理念:体验历史),(6)气象万千(设计理念:体验科学),(7)科海探航(设计理念:体验科学),(8)至真觅趣(设计理念:体验艺术),(9)庭院童真(设计理念:体验文化),,10)硕果累累(设计理念:体验生态)。
2、建设绿色生活体验馆,包含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等微缩模型,环境生态(湿地的净化作用微缩景观),污水处理微缩景观以及学生互动活动区等。
3、建设四层绿色生活楼道,围绕“保护自然、万物共存”,“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等主题,建设教学楼四层楼道文化。
4、建设班级绿色生活体验角,根据季节的情况布置班级文化,建设绿色生活角。
5、建设绿色生活校园专题网站,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行为,报导校内绿色生活动态,加强网上交流互动。
6、建设绿色生活校外课程基地,在中山科技园这个节能环保基地建立校外课程基地,与福臻再生资源等环保企业签订社会实践协议。
7、创编绿色生活电子期刊,以《紫雅苑》为刊名,宣传绿色生活体验园的相关动态。
三、课程文化建设与实施
“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推进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在所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和体现环保和人文精神的绿色理念,以生为本,促进每个学生最健康、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为此,我们将学校的“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体系做如下的“T”设计:
“我”(以生为本)
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
(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渗透)
1、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渗透。
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是这个“T”型结构的枝干,也是课程的根本,它支撑着课程的主干,同时也向下发展获得基本的营养。
学校倡导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舞台和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主线,渗透和体现科学、人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体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各学科根据各自的特点,找出与绿色生活教育相关的教学结合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保证绿色生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积极在学科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语文阅读课有选择地让学生读环保方面的文章,开展绿色生活主题征文活动;美术课让学生通过绘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数学科根据年级特点上绿色生活教育渗透的研究课(《花中的数学》、《学校植树方案》、《小当家》、《绿色出行方案》);品德学科开展绿色生活小专题研究等等。
2、拓展型课程的合理设置。
拓展型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是“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将在此基础上开发《绿色生活》系列校本课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段按照绿色生活的理念,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健康的、生态的、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学生活力、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年级《绿色伴我行》
二年级《共同的家园》
三年级《人与自然》
四年级《低碳生活》
五年级《崇敬生命》
六年级《绿色生活小实验、小窍门》
3、探究型课程的创新开发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和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提出问题和研究课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1)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探究性课程(2)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
(1)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如臭氧层有什么作用、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等。
(2)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如关于降低电动自行车事故率的研究、长城小学周边扬尘污染的对策研究、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光污染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等。
四、活动文化建设
学校重视知行合一,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绿色生活意识,提高绿色生活参与能力。
1、主题日系列教育活动。
将绿色生活与主题日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主题的了解、学习,增强师生绿色生活意识。
2、快乐体验营社团活动。
根据绿色生活理念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让全校学生自主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体验活动,使学校成为学生们健康生活、体验快乐的乐园。
3、绿色生活校园志愿者活动。
让学生学习绿色生活理念,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4、绿色生活拍卖会活动。
培养物品循环再利用习惯,每年组织一次大型拍卖会,在学校操场上设立“跳蚤市场”,将闲置的书籍、校服、学具、玩具、收藏品等拿来或以物易物,或交由拍卖员拍卖,或送给需要的人,帮助学生从小就养成物品循环再利用习惯。
5、绿色生活科普月活动。
学校结合每年的科普月活动主题,开展“节粮在我身边——光盘行动”、“滴水感悟——节水活动”、“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节能活动”等系列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以科学的态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并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活动信息,采访有关部门的领导人,拍摄有关照片。
以社会学家的心态,向家长、邻居、市民进行绿色宣传、倡导环境保护。
6、崇敬生命系列教育活动。
绿色象征生命与发展,希望与收获,健康与安全,将充分挖掘绿色教育的深度,把生命教育拓展到绿色教育中,开展如认识自我、感恩亲情、自我保护等系列教育活动。
7、成立少年科学院。
少年科学院下设环境部、动物部、气象部、植物部、清洁能源部、低碳生活部、循环再生部、绿色消费部八个部委,通过与科协、气象部门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及日常的研究性学习,多兴趣开展绿色生活研究。
8、成立绿色生活公司。
成立“绿色生活公司”,培养绿色参与能力。
对学校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用所得费用建立“绿色生活奖励基金”,用来奖励学校中绿色生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
五、制度文化建设
1、形成“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学校将制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将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形成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不但强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还强调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伦理关怀,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形成“协作分享”的行为文化。
“协作分享”的行为文化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还体现为一种团结协作、合作共享的校园风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形成“三定一评”的课程实施制度。
学校根据“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方案,一是每学年制定绿色生活课程实施计划,二是指定实施绿色生活
课程的课时,从综合实践课当中指定一节为专用课时,三是根据教师特长选定绿色生活课程实施的任课教师,每学年根据“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实施情况开展评价,评选“思行式教师”和“幸福体验儿童”。
【项目建设预期效能】
1、达到四项指标: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彰显绿色生活理念;二是有形景观与无形精神统一于绿色生活教育;三是“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体系健全;四是“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体现健康、活力、希望、和谐和可持续的表征。
2、建成一个基地:通过“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的深入实施,将学校建成在区内、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基地。
3、创编一套教材:通过“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将在此基础上开发一套《绿色生活》系列校本课程。
4、完成两个创建: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和园林式校园。
5、实现师生共同成长:通过“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实施和特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成长,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充分施展才华,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项目建设时间安排】
方案制定(2014.4——2014.6)
启动阶段(2014.7——2014.10)
根据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这一主题,成立特色课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开展宣传动员,进行安排布署。
邀请相关专家和设计公司到校,进一步完善方案,并在各处室、各年级分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正式启动方案。
实施阶段(2014.11——2016.2)
(1)按照项目计划,围绕“绿色生活体验园”项目的打造,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完善“绿色生活体验园”十景,突出互动性、科学性、参与性和美观性。
(2)初步完成“绿色生活体验园”课程制度化建设。
(3)初步开发“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校本课程。
(4)初步完成“绿色生活体验园”相关社团建设。
(5)初步完成绿色生活体验馆建设。
总结阶段(2016.3——2016.6)
对“绿色生活体验园”特色课程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总结,建成突出“体验生态、体验历史、体验文化、体验艺术、体验科学、体验体育”的校园环境,制度建设比较完善,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努力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整理和出版相应的资料著作。
南京市长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