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是指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的一种痔疮类型,患者常常会出现肛门疼痛、便血、肿块等症状。

中医认为混合痔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阳虚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混合痔时,中医护理方案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护理混合痔的方案。

首先,饮食调理是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该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此外,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红枣、黑芝麻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痔疮症状。

其次,中药熏洗是中医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方法。

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中药材,如黄柏、苍术、地榆等,煎煮后用来熏洗患处,有助于减轻肛门疼痛、止血止痒,促进痔疮愈合。

另外,中医推拿按摩也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方法。

通过局部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部的疼痛和不适感,还可以帮助痔疮的恢复。

此外,中医推拿按摩还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增强体质,减少痔疮复发的几率。

最后,中医药膏剂的外用也是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中药材,如黄连、地榆、丹参等,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适量的药膏基础,外敷于患处,有助于减轻肿块、止血止痛,促进痔疮愈合。

总之,中医护理混合痔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理,中药熏洗,推拿按摩和中药膏剂的外用,结合中医的整体调理理念,全面治疗混合痔,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希望患者能够重视中医护理方案,早日康复健康。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混合痔是指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的痔疮类型。

内痔是发生在肛管内的痔疮,而外痔则是发生在肛门周围的痔疮。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中医护理方案也可以帮助缓解混合痔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中医理论认识在中医看来,混合痔的发生和发展与体内的气血循环不畅、脾胃功能失调、瘀血停滞等问题有关。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调整脾胃功能、舒缓瘀血等方式,来帮助改善混合痔的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1. 调理脾胃脾胃功能失调是混合痔的重要诱因之一。

中医认为脾胃是身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重混合痔的症状。

因此,调理脾胃功能对于混合痔的治疗非常重要。

食疗是中医调理脾胃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薏苡仁等,来促进消化吸收和排便。

此外,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辛辣刺激食物。

2. 调理气血气血循环不畅是导致混合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认为,气血循环不畅会导致混合痔患者肛门周围的血液淤滞,加重混合痔及其症状。

中药调血活血的作用在混合痔的治疗中非常重要。

一些常用的中药如赤芍、桃仁、川芎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肛门周围的血液淤滞,减轻痔疮的疼痛和肿胀。

3. 扶正祛邪在混合痔的治疗中,扶正祛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医认为,混合痔的发生和发展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

因此,调节阴阳平衡是混合痔治疗的关键。

滋补肝肾、调节阴阳的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如当归、熟地黄、黄精等,具有滋补肝肾、调节阴阳的作用,能够帮助改善混合痔的症状。

4. 改善生活习惯除了中医药治疗外,改善生活习惯也是混合痔康复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改善生活习惯的建议:•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用力排便,减少对肛门的压力;•每天坚持适当运动,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干燥,避免感染;•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便秘等。

混合痔的术后护理体会

混合痔的术后护理体会

混合痔的术后护理体会首先,术后护理应始终以患者的舒适和安全为中心。

虽然混合痔手术通常较小,但术后疼痛和不适仍然是难以忍受的。

在患者术后的第一天,疼痛控制非常关键。

我们通常会按医嘱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确保患者能够舒适地休息。

此外,还可以教导患者进行肛周冷敷,以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

其次,术后护理还包括了饮食和排便的管理。

混合痔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术后饮食。

我们会建议患者采用高纤维的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以防止便秘和助于伤口愈合。

此外,鼓励患者多喝水,促进肠道蠕动和软化粪便。

在排便时,我们会教导患者不要过度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并减轻对手术区域的压力。

此外,术后换药和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术后的第二天,我们需要为患者更换敷料,并确保手术区域干燥和清洁。

我们通常会建议患者每天进行一次温水浴,并擦干手术区域,避免摩擦或刺激。

对于较大的术后伤口,我们通常会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并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另外,术后护理还包括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

混合痔手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是一次较小的手术,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手术会带来焦虑和恐惧。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顾虑,并尽力解答。

我们还可以鼓励患者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他们的情绪,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总之,混合痔的术后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通过疼痛控制、饮食管理、换药和清洁以及心理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康复,减轻他们的痛苦和不适。

作为一名护士,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充满挑战和成就感的,因为能够见证患者的康复和笑容是最大的回报。

混合痔中医护理_方案护理_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混合痔中医护理_方案护理_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一、基本情况自2014年5月至12月,我科应用“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0例者平均住院日10天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0例:湿热下注证44例,脾虚气陷证3例,气滞血瘀证2例,风伤肠络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疼痛评估、舒适的体位、放松疗法、观察肿物脱出情况、痔核回纳方法、观察出血情况、活动指导、皮肤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耳穴贴压,穴位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熏洗和中药直肠滴入,其次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中药熏洗和中药直肠滴入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由主管医生中药直肠滴入,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贴、穴位贴敷。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对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便血、肿物脱出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刮痧、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42人(84%);②一般:8人(16%);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较强:45人(90%);②实用性一般:5人(10%)。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混合痔是指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的一种痔疮类型,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本文作者在混合痔围手术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以下为护理体会及心得分享。

一、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1.疼痛控制混合痔手术后,患者疼痛难忍,可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

但阿片类药物常常会造成便秘,并且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使用了中药贴敷的方法,将具有一定镇痛作用的中药贴敷在手术部位,即可减轻患者疼痛感。

2.饮食管理混合痔手术后,由于术后便秘和排便难度大,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

因此,在手术后,要注意为患者提供高纤维、易于消化的食物。

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患者过度用力。

3.伤口护理混合痔手术后,常常需要缝合切口,在切口愈合期间,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我们采用了以食盐水为基础的冲洗液,具有抑菌作用,且对伤口组织刺激小,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二、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的应用1.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法是将药物放在热水中蒸发,让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传递到身体内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我们采用中药熏蒸的方法,将具有镇痛效果的中药,如姜黄、红花、当归等,熏蒸于手术部位,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中药贴敷中药贴敷法是将具有镇痛、消炎作用的中药贴敷在手术部位,以缓解疼痛。

我们使用了具有镇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乌药、丹参等中药进行贴敷,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3.针灸针灸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疗法,在混合痔手术后也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我们采用了耳针的方法,选择关键穴位进行针灸,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三、护理效果评估1.镇痛效果显著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可以在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疼痛。

2.术后恢复快速采用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伤口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对术后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引言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疼痛和出血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混合痔主要是由于湿热侵袭下焦和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混合痔进行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混合痔的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1.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混合痔首先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此调理脾胃是治疗混合痔的关键。

可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调理:•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多食用蔬菜水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

•穴位按摩:可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和关元穴来调理脾胃。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促进运化功能,而按摩关元穴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

2. 清热解毒中医认为,混合痔的形成与湿热侵袭下焦有关,因此清热解毒对治疗混合痔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清热解毒方法:•中药熏洗:可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来进行熏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等。

将中药煎煮成浓汁后,用纱布蘸取,轻轻擦拭患处。

•穴位贴敷: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穴位来进行贴敷。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大椎等。

将贴敷药物贴在穴位上,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3. 改善血液循环混合痔常伴随有出血的情况,因此改善血液循环对治疗混合痔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中药热敷:可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来进行热敷。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赤芍等。

将中药煎煮成浓汁后,用纱布蘸取,轻轻敷在患处。

•穴位按摩:可通过按摩承山穴和血海穴来改善血液循环。

按摩承山穴有助于活血止痛,而按摩血海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合痔的中医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医生建议:在进行中医护理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每天洗澡时用温水冲洗肛门,并保持干燥。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和血液循环。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体会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体会

2 . 1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 见表 2 。
1 . 2 . 1 结合 患者的病 情按照证型给予辨证施食指导 :例如 :
湿 热下注证宜 食清热利 湿的食 品 , 如 菜花 、 赤小豆 、 绿豆 、 薏
苡仁 、 小 米等 ; 气滞 血瘀 证宜食 理气活血 的食 品, 如 山楂 、 木
耳、 桃仁 、 番茄 、 黑米 等 ; 便血者 , 进软食 、 多饮水 , 多食蔬菜水
可选用生肌 玉红 膏予 以去腐生肌 , 促进伤 口恢 复。艾灸及 中
DOI : 1 0 . 1 1 6 5 5 / z g y wy l c 2 01 5. 1 1 . 0 6 3
作者单位 : 7 1 0 0 0 3 西安 , 陕西省 中医医院骨一科

1 6 7 4 ・
中国药物 与临床 2 0 1 5 年 1 1 月第 1 5 卷第 1 1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N o v e m b e r 2 0 1 5 , V o 1 . 1 5 , N o . 1 1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穴位按摩 , 缓 解疼痛 时 , 选取 双侧承 山 , 承府 、 足三里等
穴位 ; 治疗便秘时取天枢 、 胃俞 、 足三里 、 中脘 、 支沟等穴。 1 _ 3 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1 . 3 . 1 评价 方法 : 对 混合 痔 的主要症 状便 血 、 疼痛、 肿 物脱
方案 、 技术 的基础 上 , 制定 了促脉证 ( 阵发性心房 颤动 ) 等2 0 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 试行) 。 我病 区承担 了混合痔 中医护
脘、 天枢 、 关元 等穴位 , 每日 灸2 次 以温 经通络 , 调节肠 道功 能; 中药保 留灌肠 , 根据不 同证 型选用 中药制剂 , 每 日1 次。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导言: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脱垂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

中医护理方案是一种无副作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混合痔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以及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中医对混合痔的认识及原因分析中医认为混合痔是由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

脾胃虚弱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造成痔疮的发生。

同时,气滞血瘀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加重痔疮的症状。

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调理脾胃功能、活血化瘀为主。

二、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于调理脾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混合痔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同时,应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 中药治疗:(1)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2)活血化瘀方剂:由当归、川芎、三七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疮症状。

3. 中医按摩:(1)局部按摩:采用中医经络理论,按摩痔疮患者的局部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以促进局部气血流通,缓解异物感。

(2)腹部按摩: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按摩腹部,以促进脾胃功能的调理,加快废物排出。

4. 中医针灸:(1)耳针疗法:通过在耳朵上刺激特定穴位,如大肠、小肠、直肠等,以调理肠道功能,缓解痔疮症状。

(2)穴位贴敷:将中药材制成药膏或贴剂,贴在特定穴位上,如足三里、关元等,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三、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步骤1.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通过对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了解混合痔的具体情况及相关症状。

2.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中药治疗、按摩和针灸等。

3. 定期复诊和疗效评估:定期复诊,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混合痔是指内外痔同时存在的一种痔疮,常见于临床。

混合痔的治疗方式多样,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在混合痔手术期间,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模式来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康复。

本文结合个人实际经验,将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一、加强术前准备,提前做好相关检查工作混合痔手术前,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首先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比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痔疮的讲解和引导,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手术的理解和配合度。

在这个环节,中医的思维方式和西医的检查手段可以有机结合,使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的了解。

二、术中密切协作,加强无痛麻醉的应用三、术后精心护理,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混合痔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

首先是伤口的护理,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

还需要督促患者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促进伤口愈合。

在这一过程中,中医的中药疗法和西医的康复护理手段可以相辅相成,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调理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更快地康复。

四、患者教育,促进康复与预防在混合痔手术期间,患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患者即将出院时,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知识的讲解,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体位锻炼等方面。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痔疮的预防知识的培训,教会患者如何正确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痔疮再次发作。

这一环节中,中医的预防保健理念和西医的康复教育方法可以结合运用,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和康复。

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面的术前准备、术中无痛麻醉、术后精心护理和患者教育,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的康复。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引言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肛门疼痛、肿胀、瘙痒以及大便不畅等症状。

中医认为混合痔是由于气血淤滞、湿热积聚所引起的,而中医护理方案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以及清热解毒来起到舒缓症状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混合痔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痔疮症状加重。

建议患者在饮食中适度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

多食纤维丰富食物纤维是帮助肠道蠕动的重要物质,可以帮助排便顺利,减轻混合痔的症状。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饮食清淡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不要过于油腻和糖分过高的食物。

过多的油脂和糖分会导致肠道积聚湿热,加重混合痔症状。

中药治疗药物调疗中心剂针对混合痔的湿热积聚情况,可以使用中药治疗。

其中,调疗中剂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方剂。

该方剂由川车前子、川栎皮、土荆芥、豆腐渣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

痔疮栓剂可选用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痔疮栓剂进行外用治疗。

痔疮栓剂中常含有像冷承山、麻黄、蒲地蓝等药物,可以有效止血、止痛,并加速混合痔的愈合。

汤药熏洗汤药熏洗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消炎、消肿作用的中药,如黄连、苦胆、甘杏仁等药物,然后煮沸后用来熏洗患处,可以缓解混合痔的不适感。

中医穴位按摩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位位于肩颈交界处,是缓解混合痔症状的重要穴位。

可以用拇指按摩风池穴位,每天两次,每次按摩5分钟,可以起到舒缓痔痛的作用。

关元穴按摩关元穴位于脐中央凹陷处,是调理气血的重要穴位。

可以用食指按压关元穴位,每天两次,每次按摩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混合痔症状。

生活调理保持肛门清洁保持肛门清洁是预防和缓解混合痔症状的重要措施。

建议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过度刺激或含有化学成分的洗液。

注意坐姿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都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进而导致混合痔症状加重。

混合痔优化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优化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

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

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

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舌淡,苔薄白。

(五)血热肠燥证:血分热盛,耗伤阴液,肠道失濡,以发热口渴,面赤烦躁,大便干燥,秘结甚或便血。

舌红绛,少津,脉细数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便血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

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36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混合痔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混合痔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混合痔中医特色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

方法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对混合痔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针对该病发病的病因病机,根据不同的证型,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用药以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中医特色护理。

结果通过应用中医护理方法,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及中医健康教育,满足混合痔患者对中医健康知识的需求,促其了患者康复。

结论在混合痔患者中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混合痔;中医特色;护理作者单位:467099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混合痔是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两部分形成一整体,具有内外痔的双重症状。

多发生在肛门截石位3、7、11点,为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

痔可发生任何年龄,但成人多,由于妊娠、分娩、哺乳之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1]我院肛肠科属省级重点专科,具有中医特色优势,重视中医辨证施护。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在混合痔治疗中,不仅要做好一般的常规护理,还必须重视中医的辨证施护。

现将辨证施护要点汇报如下。

1 中医症候分类[2]11 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

舌红、苔黄,脉浮数。

12 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

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

便干或溏,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13 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14 脾虚气陷证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

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

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2 中医特色疗法21 中药熏洗治疗法取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的中药洗剂250 ml加温热水2000 ml,便后坐浴,每日1~2次,每次20~30 min。

中药熏洗法利于预防术后术后创面的出血、水肿、疼痛。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

在混合痔的围手术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在我所在的医院,我们开展了一项实践研究,对混合痔的围手术期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以下是我的护理体会。

中医的无痛护理方法对于混合痔的围手术期非常有效。

我们采用了中医针灸和中药熏洗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在术前,我们给患者进行了相关的中医针灸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针刺,采用了穴位注射麻醉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时的疼痛感。

我们还使用中药熏洗来治疗,将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煮沸后,用毛巾蘸取药液,然后对患者的痔部进行熏洗,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肿止血的作用。

西医的无痛护理方法也对于混合痔的围手术期非常重要。

我们在手术中采用了现代麻醉技术,包括腰麻和全麻,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不会感到疼痛。

我们还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规范的疼痛评估和镇痛处理,在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中采用了镇痛药物的口服或静脉给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这些西医的无痛护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的刺激,加快手术恢复的速度。

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模式,能够给混合痔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效果。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无痛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的创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这种综合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我们的实践中,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无痛护理模式,许多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的恢复速度非常快,疼痛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体会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体会

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病痛。

方法:应用饮食调摄,情志护理,中药坐浴,耳压法,针刺法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

结果: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混合痔中医护理(一)临床资料我科自2009.6---2011.6共收治混合痔患者236例,其中男性124例,年龄在13~81岁,平均年龄47岁,女性112例,年龄在16~79岁,平均年龄49岁。

对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疗效,得出如下体会:1、术前护理1.1 一般护理根据病症性质,安排病房,并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

护士应按时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留取24小时的三大常规标本送检,并测定出凝血时间及传染病四项等。

术前患者应做好以下工作1、洗个热水澡,因为术后一周内不能洗澡。

2、手术当日早餐要吃饱(忌食牛奶、鸡蛋等产气多的食物),因为空腹做痔疮手术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及虚脱。

3、术前最好排便。

1.2 情志护理患者术前往往表现为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状态,而这些因素不消除会直接影响到手术,麻醉及术后创面愈合的成功与否。

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情轻重,年龄,性别的不同分别给予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劝慰,启发病人,使其消除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以亲切体贴的工作方式得到患者的信任,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些情志护理对麻醉、手术、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2、术后护理2.1 饮食调摄祖国医学很重视肛肠疾病的饮食防治。

《黄帝内经》中就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之说,说明饮食不洁是肛肠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正确的饮食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2.1.1鼓励多饮水,多进蔬菜、水果以及含纤维素的饮食,多吃瘦肉、豆制品。

忌烟、酒辛辣等刺激之品。

治疗期间,少吃生冷食物,防止腹泻,以免增加排便次数影响伤口愈合。

2.1.2气滞血瘀者给予补中益气温阳之品;2.1.3脾虚气陷者忌酸冷食物,宜进温补食物。

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体会_0

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体会_0

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

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张,相互沟通吻合,扩约肌间沟通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整体者称为混合痔。

混合痔很长见诱病因素也很多,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静脉压力增高,腹内压增加等因素均可诱发。

我科采取外剥内扎术治疗。

现谈谈混合痔术后护理的一些体会。

本组50例,女21例,男29例,年龄22—70岁,病程2—30年。

患者均为混合痔。

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2术后护理2.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出液的颜色和量。

如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血压下降,肛门坠胀头晕.出汗.心悸等,大便时突然排出血块或鲜血。

一旦发现及时让患者平卧,给予心理疏导,告知医师,检测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给下一步的处理打好基础。

2.2排尿护理:少数患者因精神过度紧张或腰麻后引起排尿反射障碍出现尿储留。

应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使患者消除顾虑安定情绪。

若小便不畅,行膀胱区热敷或听流水声诱导排尿。

无效时给予导尿。

2.3饮食护理:痔切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常常有一个不正常的心态,害怕术后排便疼痛,有意控制饮食或禁食。

这样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而引起便秘。

应指导患者术后禁食6小时后进流质饮食,如藕粉.稀饭。

次日改用无渣或少渣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等多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忌辛辣.油腻.牛奶.豆类及不洁食物。

2.4排便的护理:手术当天不宜排便,以免引起创面出血或痔核脱出,术后24小时后方可排便,嘱患者每次早餐后排便,时间为23分钟为宜,坐式排便为好。

忌久坐久蹬以免引起肛缘水肿。

根据病情给予润肠通便药可口服麻仁丸等。

每次大便后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药物坐浴,如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水温约39摄氏度寖泡20分钟。

2.5出院生活指导:合理调配饮食,勿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胡椒等。

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多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中医护理体会

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中医护理体会

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中医护理体会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肛肠科确诊的混合痔患者68例行外剥内结扎手术后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术后治疗和护理效果。

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1例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1~72h,平均疼痛持续时间(18.8±5.4)h,切口平均愈合时间(9.6±1.2)d,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好转。

结论中医护理在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中的效果良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标签:混合痔;外剥内结扎手术;中医护理术后切口疼痛是混合痔术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结扎手术后肛周痛觉敏感,术后又需要排气、排便,严重时肛门疼痛难忍,非常剧烈,坐立不安。

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肛肠科开始使用中医中药护理方法干预,术后切口疼痛的效果良好,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照《中医肛肠病证诊断标准》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肛肠科确诊的混合痔患者6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2.68±3.6)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68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外剥内结扎手术。

1.2方法针对68例行外剥内结扎手术的混合痔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依据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感知程度和术后疼痛临床表现程度决定是否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本研究中68例患者均进行中医护理干预且严格按术后护理措施进行。

2 结果68例行外剥内结扎手术的混合痔患术后均有切口疼痛感,情绪稳定,排尿排便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均顺利出院。

经中医中药护理干预后,切口疼痛减缓,疼痛持续时间1~72h,平均疼痛持续时间(18.8±5.4)h,切口平均愈合时间(9.6±1.2)d,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好转。

3 术后护理68例患均进行常规护理,同时针对切口疼痛施加中医中药护理,措施如下。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痔核坠胀、肛门坠胀感、脱垂等。

对于混合痔的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饮食:饮食习惯与便秘是混合痔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护理方案中,建议患者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葱、蒜等。

还应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以增加大便的体积和软度,减少便秘的发生。

2.调理大便习惯:中医认为大便习惯对于痔疮的发生和恶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患者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尽量避免憋便和过度用力排便。

在大便时要保持自然坐位,不要赶时间,最好能够放松于平日。

3.穴位按摩:中医理论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舒缓混合痔的症状。

其中最常用的穴位包括“长恨歌”、“次髎”、“踝会”、“三阴交”等。

按摩时可用拇指和食指轻揉穴位,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4.中药浴:中药浴是一种通过将中药草药加入浴水中,进行全身浸泡的治疗方法。

对于混合痔,可以选择一些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材,如川芎、红花、生地黄等,将其煮沸后加入温水中,浸泡约20-30分钟。

每周进行2-3次。

5.中药口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会开具一些中药口服药物。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承气汤、消痔丸、消痔散等,这些方剂可通过舒张血管、活血化瘀、缓解坐骨神经痛等作用帮助治疗混合痔。

6.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疗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状况,达到治疗痔疮的效果。

对于混合痔,常见的针灸穴位包括“痔俞”、“承扶”、“血海”等,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

中医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

中医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

中医学认为,痔的发生,多因湿热内生,下注大肠;阴阳不和,关格壅塞,筋脉流溢,渗漏肠间;气血壅塞,结聚肛门;或因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下冲肛门所致。

临证表现 1.风伤肠络: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

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湿热下注: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3.气滞血瘀: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

甚则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

舌暗红,舌苔白或黄,脉弦細涩。

4. 脾虚气陷: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

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

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1 护理1.1 术前护理1.1.1 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往往表现为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状态,而这些因素不消除会直接影响到手术、麻醉及术后创面愈合的成功与否。

因此,手术前对病人必须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的解释病情,介绍手术的意义。

应着重说明手术对治疗他所患疾病的必要性和需要患者的配合以及手术后的不适如何解决等,以减少病人对手术的神秘和恐惧心理,是病人有一定思想准备,乐观地对待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

1.1.2 术前准备术前肠道准备:术前晚20 :00 点后禁食、水。

术前晚20 : 00点后给予患者行清洁灌肠。

排空肠道内积存的大便,使手术时保持手术清洁,推迟术后排便时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嘱患者手术前排空大小便,剃去病人肛周体毛,便于手术视野的清晰。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等,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

1.2 术后护理1.2.1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侧卧位。

术后24 h以内,患者可在床上进行翻身,适当活动四肢,但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免伤口疼痛及出血。

24 h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混合痔术后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体会

混合痔术后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体会

1.3.2 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B超、心电图、CT等检查,常规术前准备。

1.3.3 术中护理:125I放疗粒子植入治疗仅需在局麻下进行,护士在术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电监护、血氧监测、氧饱和度等指标,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同时做好手术记录以及粒子植入的数目和位置,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2]。

1.3.4 术后护理:粒子之日后应检查手术室、手术床及工作环境有无失落粒子。

此外应密切观察患者,检查患者排泄物等,有无失落粒子。

如有粒子丢失、移动,应立即寻找,回收失落的粒子[3]。

1.3.5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粒子植入的局部皮肤可放置冰袋,减少肿胀疼痛,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黑便等情况,密切观察有无肺栓塞、粒子浮出、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及时治疗、抢救等处理。

鼓励患者进水及流食,减少酸性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粒子治疗后,可口服抗生素1周,酌情使用镇静剂和对症处理药物。

1.3.6 治疗后的防护:粒子射线辐射范围大多在患者体内,治疗后1-2个月,孕妇、儿童应与患者距离在6英寸以上。

1.3.7 出院时健康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第1、3、6个月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必要时进行补充治疗;定期化验血象肝肾功能等,以了解有无远期毒副作用;定期做胸部CT、腹部彩超、骨扫描、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看有无远处转移;因放疗粒子植入治疗毕竟是肿瘤局部治疗,嘱患者配合其它治疗手段以防止转移和复发;对患者生活和饮食进行详细指导。

2 结 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临床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率均达到100%,无1例无效。

未发现手术引起的麻醉药过敏、术中感染、周围脏器损伤、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手术中有10位患者出现肿瘤出血,经压迫止血,效果明显;1例患者出现少量盆腔积液,3d后复查完全吸收;1例患者出现1颗粒子植入胆囊内,未造成放射损伤;2例患者术后腹痛,对症治疗后缓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