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如何以人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如何以人为本
从哲学的本体、主客体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以人为本的具体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
标签:以人为本;三贴近;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
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如何走出困境、取得实效?此问题已引起诸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推出,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向,“05方案”的实施,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初步探索。
实践证明,要搞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就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思政课教学何以以人为本
从哲学角度讲,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对象化的精神客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各种课程客体一样,都是以主体人为本体和目的的,都是属人和为了人的,即都是“育人为本”的。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我国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与核心。
否则,离开了一个个以个体人形式存在的大学生主体,不以其为本体和目的,教育不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或者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是为了人以外的其它别的什么,那么,该客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价值和意义。
但思政课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德育育人活动。
思政课教学的这种特定性,决定了其的定位和价值追求,就是要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提升和完善其内在的真、善、美素养,培育和养成独立完善的人格,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和主体之人的内在需要、人的综合素质、人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等诸方面的全面进步和提升。
因此,思政课教学的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德育育人为本。
倘若思政课教学不以学生和“育人”为本,而是如传统观念所理解的那样,以“制器”或者培育某种社会工具为本,那么,思政课教学就变成了一种“人缺位”或“无人”的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中,人自然不是处于本体核心的地位,自然不是把人作为主体来培育,而是把人作为某种依附型“听话”的工具来驯化,主体人也就成了被动接受注入式“灌输”和被驯化被塑造的客体。
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忽视了大学生“人之为人”的主体需要和个性发展,压抑了主体人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挥,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应有的人本本质,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使教学产生诸如生硬呆板、脱离实际、逆反心理和实效性差等问题。
因此,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
坚持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本,就要使所有教学资源的配置,都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归宿,一切为了学生。
或者说,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完善人、发展人、尊重人和关爱人,而不是为了压抑人、禁锢人、控制人和拒斥人。
以学生为本,就应该把思政课的整个教学环节,都打造、建设成为一个符合人的内在在需要,能引导、激励和帮助大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和接受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偏离人的内在需要,消极被动无效地学习和接受的过程。
这也应成为判断和衡量思政课教学是否优良合格的基本价值尺度。
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只有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此并以此作为根本目的,才能使思政课教学真正从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学习和接受、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来展开,才能备好课讲好课,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把思政课教学的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二、思政课教学如何以人为本
主体根源于本体,并反过来体现本体。
要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以人为本,关键是要尊重和确立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这个“客体”回归主体,发挥好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此,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在取得现有既定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做到以下三点:
1.变“疏远主体人”的教育为“贴近主体人”的教育。
思政课原本就是“育人”和“为人”的,故只有使教学“有人”、“贴近人”、“突出人”,才谈得上“育人”和“为人”。
所谓“贴近主体人”,就是要实现基本理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其的实质就是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思维关注点,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开展教学。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他们关注人、关注社会、注重实际,不是被动地接受某种理论知识的“容器”或客体。
如果教学不符合大学生的这种认知特点和需要,所讲授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关注点相距太远,人的本体和主体缺位、人文关怀缺失、只见知识不见“人”,他们就会选择“用脚投票”等方式来对抗“疏远人”的教育,那么,教师付出再多的辛苦和努力,其结果往往也是事倍功半。
因此,加强“三贴近”,实施“贴近主体人”的教育,就是要使思政课教学进一步符合和满足大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和需要,彰显人乐于能动创造、追求完善发展的主体价值和作用,以推动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
“贴近主体人”的教育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分析解读实际即分析解读“人”的本领。
一方面在教学中,必须用心去探索、研究大学生这个“现实的人”,善于及时发现大学生这个主体所关注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运用搜集到的国际和国内的、历史和现实的等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来正确地分析研究解读“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并注重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善于“释疑解惑明理”。
思政课教学只有在分析解读实际或实例中,才能吸引“眼球”,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感悟和共鸣,并在分析解读中将“如何做人“的理论和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实现客体主体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贴近主体人”的教学模式,入耳入脑,能赢得大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以人为本行之有效的具体途径。
2.变传统的理论化系统化教材为“基本理论和案例结合式教材”。
当前使用的思政课教材,在严谨系统完整规范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准,缺憾的是教材缺少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在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欠缺生动性和可读
性。
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材本身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
为此,在教材建设上,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切实从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自我教育出发,而不是单纯地从追求教材的系统规范性出发,敢于打破传统教材的编写方式,借鉴引进MBA案例教材的编写方式,组织编写“基本理论和案例结合式教材”,以创新思政课教材,实现理论和案例在教材中的较好结合,实现教材的系统规范性和通俗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在当前,可选择一门思政课,探索尝试着将该门课的教材编写为“基本理论和案例结合式教材”,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教材模式的转换。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由“僵死”的变为“鲜活”的,使学生主体对思政课教材由“看不进去”到认真研读,进而使思政课能够更有效地吸引感染学生,更好地实现德育育人的目的。
否则,教材编写的再系统规范,受教育者却不读不看,教材本身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意义和作用。
3.变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为“一”和“多”相结合的多样灵活式教学。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运用人性化的、有利于激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和热情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将传统的单向讲授作为一种而不是唯一的方式方法寓于多种方式方法之中,实现“一”和“多”的较好结合。
因为任何方式方法,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都是为了教学本体和主体、提高教学效果服务的。
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之上,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同时,努力探索运用参与式、研究式、体验式、实践式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把双向互动交流和“寓教于乐”等方式方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去。
还要善于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大胆创新更加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变化对思政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学生成为主体和进行自我德育教育提供和创造出较大的空间和平台。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激发、调动和挖掘出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主体,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要学好”的转变,才能使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才是以人为本的思政课教学。
否则,不考虑教学对象的主体需要、感受如何,只是一味地“我讲你听”,这样的方式方法无论怎样都不能叫做以人为本,也是一种没有收益和实效的运作。
总之,思政课教学的以人为本,应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和方法这三方面以学生为本的有机统一。
只有坚持三者的统一,才能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大学生真正学到一些“如何做人”的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思政课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而不是无价值无意义,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需求动因,驱动着大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学好思政课。
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愿意听不愿意学思政课的状况,发挥好思政课教学主渠道和主课堂的作用,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和对社会有用之才。
要真正实现此目的,我国高校思政课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仍需持之以恒地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2005,(4号).
[2]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J].教育研究,2005,(12).
[3]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