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尹明军 5/12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弘扬中华民族与艺术的源泉。

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欧美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太大了,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拯救、挖掘、弘扬祖国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一、原生态民歌的意义(一)原生态民歌本身的艺术魅力原生态民歌在舞台形象上都有固定的模式,色彩亮丽,各具特色。

其次,各民族都具有超凡的声音魅力,她们或高亢飘逸或深沉沧桑,都充满着原生态的乡土野性气息。

(二)原生态民歌有助于人们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内容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覆盖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原生态民歌具有史书般的作用许多原生态民歌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部史诗,记录了某个民族的变迁,在文化、历史、社会、哲学、审美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四)原生态民歌是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我国专业的声乐作品创作是在我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创作技法而创作的。

综上所述,民歌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歌本身所具有的很多传统文化也使其显得极为珍贵,同时民歌直接反应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社会斗争中的武器,是交流情感、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情感、性格、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在音乐创作方面,民歌作为一种原始资料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一)认清现状是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前提条件1、原生态民歌存在生存危机(1)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2)原生态民歌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3)原生态民歌难以进入音乐课堂2、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良好根据专家学者的观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而不断地受到威胁。

(二)保护是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三)原生态民歌的发展1、原生态民歌在国内的发展(1) 打造树立民歌品牌(2)利用原生态民歌创作新民歌2、原生态民歌在国外的发展三、结论原生态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是穿越数千年时光流淌至今的中华音乐血脉,为了不在我们这一代中断、干涸,我们应竭尽全力来保护她、传承她。

从原生态民歌走上荧屏谈原生态民歌

从原生态民歌走上荧屏谈原生态民歌

从原生态民歌走上荧屏谈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下,由当地民间艺人或者文化遗产传承者用民间诗歌形式创作、表达人们生活、情感和价值观的音乐艺术形式。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根植于土地的文化符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它不仅是某个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生态民歌在中国历史悠久,而在近年来,一些出色的原生态民歌开始走入戏剧舞台和电视荧屏,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关注。

2007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歌曲》节目,引发了一股原生态民歌的热潮。

这个节目借助优秀原创音乐的推广,带动了原生态民歌文化的全民关注。

如《江南》、《山丹丹花开》、《亲亲我的宝贝》等一系列原生态民歌,为观众带来种种感动,赢得了市场,深入人心。

随着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生态民歌开始走向小荧屏和大荧屏。

比如《芳华》电影中的“我们都一样”,通过音乐和歌词的共同作用,将观众带回了那个充满革命热情和感性情感的年代,引发了共鸣。

同样的,纪录片《开心大兵》中的《黄土高坡》、《歌曲》、《抗击疫情战士万岁》等一系列原生态民歌,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原生态民歌之所以能够走向荧屏,既有大众审美观的转变,也有优秀作品的推广。

同时,原生态民歌也将继续发展,并重新被推崇。

这种回归与发展,将直接推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整体提升,也将成为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步骤。

伴随着音乐和电视行业的融合和发展,原生态民歌也将成为电视娱乐的重要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婚姻并非简单的商业合作,更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因此,在荧屏上展现原生态民歌文化,除了迎合市场需求,更应该注重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进一步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声,为我们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摘要:瑶族原生态民歌源于瑶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生动、淳朴的写照,它蕴涵很深的民歌文化和历史文化。

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既全面满足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要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与当代社会达成一致,重新构筑适宜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体系,保留瑶族原生态民歌艺术形态,要与现实社会并轨,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本色不变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族文化;瑶族;原生态民歌一、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现象“瑶族原生态民歌和文化、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作为历史汇聚的生存方式的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既强调音乐的样式、旋律、风格,也承载了民歌的历史与文化,实现了民歌、历史与文化三者的互联互通,紧密相连。

比如: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在舞台上演出采用的是无伴奏的四声部歌唱形式、旋律优美、和谐,再加上歌者艳丽的服饰,更是能穿透现场观众的魂灵。

然而,人们在赞叹“蝴蝶歌”、“溜西拉嘞”优美旋律的同时,赞赏的是无伴奏演唱歌曲的和谐美。

很少有人能听明白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的歌词,也不一定了解原生态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及瑶族音民歌的真谛。

实际上,原生态的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不仅和瑶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还与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彰显、社会文化整合等文化功能相关。

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形式和民歌风格保持了较为鲜明的民族特点与地方性差别。

瑶族原生态民歌和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代代相传,较为固定的音乐风格具备这一族群的族徽象征意义。

既展示了不同民族音乐风范,即便是同一民族的民歌,也因为居住地域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地方性差别。

比如,金秀瑶族民歌,从整体上来说,和其它瑶族的民歌相比较,展示出独到的民歌风范,它产生于高山地带,音乐高亢、宏亮、优美。

然而,平地瑶民歌产生于平原地带,音乐平稳、低沉、深情而又带有伤感之美。

关于当代原生态民歌发展及意义的思考

关于当代原生态民歌发展及意义的思考

●王晓 淮
要 ] 生 态民歌 是 我 国各族 人 民在 生产 生活 实 际 中创 造 的 、 民间 广 泛 流传 的 一 种 民 间歌 唱 形 式 。 原 在 直接 产 生 于 民间 , 长期 传唱 在 农人 、 夫 、 脚人 等 之 间 , 唱 的人 随 心所 欲 , 并 船 赶 歌 想唱 什 么就 唱 什 么 , 以说 原 生 态民 可 歌 是人 民的 l , 心声 它反 映着人 们 生 活 的方 方面 面 , 是各 族人 民 生活 的 生动 画卷 。 本 文 着重从 原 生 态 民歌 的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 们 审 美 意 识 的转 变 , 被 人 久 冷 落 的原 生 态 民歌 凭 借 自身 的魅 力 , 次 回 到人 们 再 的音 乐 视 野 , 越 来 越 旺地 燃 起 了人 们 对 “ 语 音 并 母 乐 文 化 ” 激情 。关 于 原 生态 民歌 的评 论 与讨 论 , 的 也 成 了音乐 界 、 媒 界乃 至 文 化界 的热 门话 题 。 自“ 传 原 生态” 唱法 从 民族 唱法 中单 列 出来形 成 一个 独 立 的 比赛 单 元后 , 年 的 电视 歌 手 大赛 都 会 涌 现 出很 多 每 的 原 生态 歌 手 和组 合 , 演 唱 也越 来 越 具 有 艺 术 的 其 冲 击 力 , 此 , 生 态 民 歌 手 也 得 到 了人 们 空 前 的 因 原 关 注与 喜 爱 。这些 民族 特 色浓 郁 , 域 色彩 鲜 明 , 地 唱 法独特的“ 原生 态 民 歌 ” 断 给 人 们 带 来 强 烈 的 艺 不 术 震 撼 和 审美 享 受 。那 么 什 么是 原 生态 民歌 呢 ?原 生 态 民 歌其 实就 是 指 民 歌 , 所 以冠 以 “ 生 态 ” 之 原 , 是 为 了突 出其 最 主 要 的艺 术 特 征 , 即源 于 民 间 , 非 专 业 人 员创 作 ,具有 鲜 明 的 民族 性 和 地 域性 ; 二 是 在 民 间音 乐 受 到多 方 面 冲 击 的背 景 下 , 调 “ 强 原 生 态 ” 具 有 的 独 特 的 审 美 价 值 和 文 化 价 值 , 引 所 以 起人 们对 它 的尊 重 与保 护 。 原 生 态 民 歌 的产 生 有 着 它 具 体 的 民族 属 性 、 文 化 环境 和 自然 环境 ,它 是依 附 于特 定 的生 产 方 式 、 生 活方 式 以及 风俗 活 动 而 存 在 的 , 如 祖 国东 南沿 例 海一 带 的 渔 歌 , 的产 生 和 发 展 与 大 海 、 民 、 鱼 它 渔 打 密不 可 分 ; 的 原 生 态 民歌 记 录 着 一 个地 方 的生 活 有 传 统 ,记 录着 某 个 民族 的历 史 变 迁 或 民俗 习 惯 , 如 维 吾 尔 族 的 “ 二 木 卡 姆 ”它 是 维 吾 尔 族 的 盛 典 , 十 , 同时 还 是一 部 博 大 精深 的百 科 全 书 , 也可 以说 是 一 部 英 雄 史 诗 , 有世 界性 的 影 响 , 在 文 化 、 史 、 具 其 历 哲 学 、 美 等 方 面都 具 有 很 高 的科 学 价 值 。我 们通 审 过媒 介 看 到 的 原生 态 民歌 的 “ 生 状 态 ” 相 对 的 , 原 是 充其 量 是 “ 原 生 态 ” “ 原 生 态 ” 后 来 , 们 就 亚 或 次 , 人 约定 俗 成 的把 “ 生 态 民歌 ” 含义 解 释 为 , 生态 原 的 原 民歌 是 我 国各 族 人 民在 生 产生 活实 践 中创 造 的 , 在 民 间广 泛 流传 ,原 汁 原 味 ” 的 民 间歌 唱 音 乐 形 式 , “ 以古 朴 的 风格 向 观 众 呈 现 出各 式 各 样 源 于 乡 土 的 艺 术形 态 。 原生 态 民歌 的发 展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原生态民歌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随着时代的演变,原生态民歌也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和传承,这些变化与传承的背后,既反映出了民歌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凸显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和魅力。

一、原生态民歌的传统表现形式原生态民歌是指在中国传统乐器的伴奏下,以自然的声音和唱腔,表达人民的生活、情感、思想等。

在传统表现形式中,原生态民歌的主要特征是:适应本地方言,表现民间特色,具有朴素自然、真实感人的韵味。

二、原生态民歌的变化原生态民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其中对人类传统文化话语的扩充和更新是最为显著的特征。

在现代民歌的传唱过程中,一些民歌演唱者根据个人或者群体的情感状态,进行部分的改编以突出歌曲的表现力。

在这个时代中,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的创新歌曲形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民歌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类型,也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存提供了空间和设施。

同时,现代音乐的融合,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原生态民歌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民俗文化资源,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三、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为了更好的传承原生态民歌,各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在民歌的收集、保存、传播和推广做出了积极努力。

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接85周年庆并第17届和田和平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开幕式上,以民歌作为开场表演。

这样的活动将传统的原生态民歌与现代体育活动结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同时,各大高校及文化机构也积极开展民歌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工作。

例如,北京大学的“方大同音乐社”就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原生态民歌的学生社团。

他们不仅组织了各类民歌活动,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和艺术实力的民歌爱好者。

四、结语原生态民歌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其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生命力。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歌艺术也得到了创新和传承,让更多人意识到原生态民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保护与发展分析

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保护与发展分析

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保护与发展分析作者:刘雅琴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17期摘要:壮族地区的歌舞文化非常浓烈,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

我国近年来提倡文化艺术保护和民族复兴,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少数民族的歌舞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壮族地区的民歌题材以及内容,能够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以及民歌的元素表达,在民歌发展中予以充分保护,才能够履行文化保护的意义和职责。

壮族是继汉族之后的第二大民族,其艺术文化浓厚,歌舞内容繁多,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保护对象,因此,应该从原生态民歌保护角度入手,在发展中进行保护与艺术加工。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歌;保护广西壮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在民族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和思想元素。

壮族人民生活地区辽阔,人口众多,他们常以农业为主,并且具有勤劳善良的品质,壮族民歌就是在这种历程中产生。

优美的旋律以及高亢的声音,都能够表达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民歌的代表性人物诞生,包括“歌仙”、“刘三姐”等等,展示了壮族人民能歌善舞的艺术才华和灵动的人文气质。

一、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发展中的问题(一)壮族原生态民歌教育推广不积极对于广西壮族地区的民歌文化,在很长时间没有被充分重视,壮族地区经历了历史洗礼和文化沉淀,在近年来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有所提升。

但是在原生态民歌发展中还有没实现主要的保护措施,尤其在校园文化推广中没有对民歌元素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二)原生态民歌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广西壮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在长期的边疆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以及资源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壮族处于我国的南部边疆,地理位置不优越,但是自然资源丰富,具有优美的景致和艺术文化背景。

广西地区是旅游的绝佳地域,但是很多区域针对民歌文化的开展不够充分,影响了民歌在旅游事业中的应用和价值体现。

(三)节日活动中的推广壮族的互动节日很多,在文化拓展以及经济建设中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经济发展中活动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衔接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入与完善。

如何对原生态民歌进行传承与发展

如何对原生态民歌进行传承与发展

完 整 的体 系 ,而我 们 自己的 艺术会 没 有 欧美 的完 善一 些 。根 据 一 们 前 去旅 游并 欣 赏原 生态 音 乐 ,如 此一 来 ,能 够促 进村 子 的经 济 些 专 家学 者 的观 点 ,原 生态 民歌 是不 是 能够 继续 生存 下 去跟 自然 收 益 ,使 人们 的生活 逐渐 富裕起 来 ,也 使 原生 态音 乐得 到 充分 的
根据 这种 情 况 ,有关 部 门应 该采 取 一些 措施 : 1 . 通过 进 课堂 教 育手 段传 承 。教 育 部 门应 该将 原生 态 民歌 的 有关 知 识编 入 中 国音 乐史 中 的 民歌 部 分 ,详 细介 绍 ,并 附有 代 表 歌 曲谱 例 。通 过这 条途 径 使各 大音 乐 院校 的师 生充 分 了解 原生 态
忘 掉 。在 生 活 中 人 们还 常 常会 认 为 原 生 态 民歌 都 是 一些 农 民音 生 态 民歌 赖 以生存 的生态 环 境给 予适 当维护 。其次 ,政 府 应建 立 乐 ,这 个观 念 使得 原 生态 歌 曲很难 进 入我 们 的音 乐课 堂 内 。一直 像 博物 馆 之类 的建 筑 ,专 门保 存 一些 濒 临危 机 的原 生态 音 乐 。再 以来我 国的办 学模 式 都带 有一 点偏 见 , 总是认 为 欧洲 的音 乐 有着 次 ,可 以将原 生态 音 乐所 在 的村 子建 成 旅游 村 ,这 样容 易 吸 引人
民歌 是否 能够 传承 下 去这 些 问题 ,而 我们 在 一直 寻 求经 济 发展 的 下 来 ,让 我们 的后人 能够 直 接感 受 到它 的演 出和 画面 。只 有这 样 同时 我们 可 能会 在我 们 不知 道 的情况 下损 坏 了 原生 态 民歌 的生 存 原生 态 民歌的传 承才 有希 望 。 空 间 和传 承 的条件 。 由于 不 同 民族 间的 原生 态 民歌 的语 言具 有局

民族艺术的魅力贵在创新——谈凤凰山畲族民歌从原生态到创新发展

民族艺术的魅力贵在创新——谈凤凰山畲族民歌从原生态到创新发展
族文化的研究 。这种久远的传统 民族文化确实 已到了严重濒危 的程度。 鉴于此种情况 ,市文化部 门十分重视抢救濒危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 产,多年来采取 了几方面 的做法尽量 保护和弘扬原生态畲族 民歌 。 ( )于 19 年 、19年 、20 年在李 工坑畲族村举 办的 “ 一 93 97 09 招兵节 ”活动 中和2 0 年 “ 04 首届潮 州市文化 旅游节 ”中的 “ 凤凰 山畲族风情展演”活动 中安排这两名老歌手和小歌手登台演 唱传统畲族 民歌。 ( )2 0 年 1月 由潮州市文化广 电新闻出版 局,潮 州市群众 艺术馆策划组织雷楚 良、雷楠两名歌手 分 二 07 1

3 — 2
住于潮安县文祠镇李工坑畲村的雷楚 良,现年 已七十多岁,近十多年来曾在村 中教会几个小姑娘唱传统的畲
歌,但随着年龄的长大和外 出读书 ,打工也不再唱了 。另一人是现居住在潮州 市区原潮州市委统战部对台办
已是退休多年的雷楠 ,也没机会传唱畲歌,只是偶尔在某 些场合才有机会 唱上几首 ,但他还是潜心致力于畲
的后 裔 。 ”
畲族与瑶族同样没有 自己的民族文字,但却有着 同样 的 “ 图腾 ”崇拜和有着 自己的民族语言。畲族 的先民 对 自然、对生活、对劳动和对 爱情却是 以歌当言 ,以歌 言事 ,以歌传情 。 “ 歌是畲客当文章 ” 畲族历史上称 歌唱为歌言, “ 畲歌是畲族精神 的积淀 ,是畲族智慧的结晶 ”。根据上个世纪潮州市的畲族文化工作者对凤凰 山区畲族 民歌搜集 的情况和其它多个省份搜集的畲族 民歌 的情况看 。这个在全 国只有七十多万人 口的少数民 族,以历史上沿传下来作为畲族 口头文学而存在 的艺术形式却积聚 了大量 的民歌 。由于我 国对畲族文化 的研究 起步较晚 ,畲族究竟从那个时代就开始有 民歌的出现,恐怕没有这样的资料显示 。但以全 国各畲族居住 区所挖 掘出来 的畲族民歌的积聚量可见其历史的痕迹。另外,从凤凰山区作为全 国各地畲族公认 的民族策源地 ,始祖 居住地 以及从潮州民谣的某些唱段、潮剧受畲族民歌的影响之深也可窥见凤凰山畲族 民歌的历史的久远 。 二、凤凰 山区畲族 民歌濒危状沉 畲族是善歌 的少数 民族, 由于久远 的历史和 自唐 以来 多次对外迁徙 ,尤其是到了明、清凤凰 山区畲族先 民大量 向福建等地迁徙 ,造成 当地人 口锐减 ,文化现象也被 当地 的汉族文化和客家文化所兼容和渗透 。畲族 同胞那种从小孩到老年人 都能歌 的文化现象也 自然地随之逐渐消 失,至建 国后 已存 不多的歌手也相继去逝 。 目前在凤凰 山区潮州市界 内的二千 多畲族人 口中只有两人会 唱畲歌 ,几乎达不到千分之二。这两人分别是居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歌”,是传统民间音乐的代表。

“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关于原生态民歌的定义,音乐界尚且没有统一的概述。

乔建中先生认为,“原生态”是一个不得以而为之的说法,是因为当代环境下有了太多不朴素的所谓民歌。

这个提法源自人与环境、文化和环境的关系。

伍国栋教授认为,“原生态”音乐就是处在生活状态中的,以生活为本源的,没经过专业发展,没有现代乐器伴奏的自然态的音乐,是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的[1]。

田青先生认为它是对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

金兆钧指出,原生态民歌的本意是指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现在更精确的定义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始生存状态的民族民间音乐。

黄允箴分析道:“原生态民歌是音乐与生活的复合体,是生成于我国久远的农业社会,与其自然环境相依、与其民俗事象相融,与其各种生活需求相应的传统民间歌曲。

”俞人豪则提出原生态音乐是指大致形成于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民间音乐[2]。

不可否认的是,原生态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谁也不能确切地指出它地生成时间。

它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

对于“原生态民歌”的界定,我们比较认同乔建中先生和黄允箴教授的看法:原生态民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息息相关,强调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具有很深的文化系统。

这里拟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透析原生态民歌的流变与传承。

一文化生态与原生态民歌的联系原生态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深藏于民间的原生态民歌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蒙古族的长短调、牧歌、呼卖,土家族的哭嫁歌、薅草锣鼓歌、摆手舞歌,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北的信天游,山西左权的开花调,彝族的打歌,广东客家山歌等等,风格各异、色彩斑斓。

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它的原生性、本土性、即兴性。

以山西左权县的原生态民歌为例:左权县是一个交通相对闭塞、地道的“居万山深谷之中的”地方,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左权音乐的富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歌富县。

阐述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阐述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阐述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

原生态民歌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现如今全世界范围逐渐意识到本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并日益重视和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也加快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脚步。

在这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保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历史沿革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回、蒙古、鄂伦春、鄂温克等10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与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角,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了其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并蕴含着丰富、浓郁的文化底蕴。

比如以狩猎、渔猎为主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至今仍然遗留较为丰富的狩猎牧歌。

在某些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狩猎牧歌相融合,难以分离。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原生态民歌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与本民族文化分离,存在于一部分仍然保持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习俗的地区,并逐渐发展成为与少数民族节日融为一体的歌唱形式。

2 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从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传承角度来看,他们通常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系并能为其社会成员所理解的语言而发挥作用,民族音乐是作为能在本民族内部交流起作用而有意义。

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在这个意义上加以考虑,只单纯注意音乐的保护而忽略它为其社会成员所熟悉、爱好,那就不是按它本来的面貌传承和发展下来。

这种作为博物馆式的情报收集和记录来说的确有用,但是难以發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广大听众来说,不同民族对于音乐的强调重点不同,因此这种音乐文化是一种不容易接近的符号体系。

想通过民族音乐进行文化交流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在一般场合里,人们只是单纯地刚到他们在进行音乐表演或演奏活动而已,而并没有能够达到进一步掌握其音乐语法的意义的地步。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年轻人移居城市,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意识和兴趣开始减弱。

同时,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青睐,许多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者和爱好者面临着音乐市场的压力和竞争。

针对原生态民歌遭遇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传承和推广机构
成立原生态民歌传承和推广机构,通过组织演出、推广歌曲、举办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原生态民歌。

建立起多样化、完整化的传承体系,扩大原生态民歌在全国各地的影响。

二、多样化演出形式,吸引年轻人
为了吸引年轻人,可以在原生态民歌演出中增加新元素,如歌剧、芭蕾舞等。

同时,在演出的形式上,可以采用音乐会、网上演出、户外演唱会等多样化形式,让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和了解原生态民歌。

三、加大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宣传力度
可以加大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宣传力度,鼓励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传承和创作民歌,并将其编辑出版,推广到各个地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原生态民歌。

四、提高原生态民歌演唱者的水平
可以举办一些针对原生态民歌演唱者的培训和比赛活动,提高他们的演唱技巧和水平,使他们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中。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其文化精髓,既是我们爱国主义的体现,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积极推广原生态民歌,让其在现代音乐中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试论原生态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试论原生态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SONG OF YELLOW RIVER / 02202025艺的机会,抖音、快手上都有民间艺人在上面传授其技艺,粉丝量成为了评价该艺人技术的直接指标。

但是,网络“水军”的出现,也使得这一指标不可避免的含了“水分”,因此,还不能仅仅依赖于粉丝量以及点赞量的多寡来衡量一部作品艺术性的高低。

且网络媒介的公开化平台下,众多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也有待于时间的考量。

三、原生态民歌的发展路径“民歌,是民间大众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音乐品种,她诞生于民间、传播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然后才可能出现脱离原生态机制环境的更大范畴群体的认可和再度传播”。

[3]这其实为原生态民歌的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思路,当下媒体上呈现的民歌演唱形式,有的是新创作的与本土民歌全然不同的新民歌作品,但还是有很多民歌,他们原来的生存土壤在民间,但被搬至荧屏后,经过了艺术性的改良,反而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如我国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等,这些民歌原本生于民间,经过采风处理后形成了当下新颖的演唱形式。

他们走的便是这种“诞生于民间、传播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最终脱离了原生态机制环境形成了新的音乐表现形式。

这种发展路径不妨也可成为原生态民歌的发展路径。

根据这四大类媒介的特性来看,电子媒介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上更能保护其原生性与生态性特点,大众对其接受也更为直接。

印刷媒介、设施媒介虽然能够起到传承的作用,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受众的制约及媒介自身特点的牵制。

针对不同媒介的特点,关于原生态民歌的发展路径,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印刷媒介将原生态民歌的旋律形成曲谱保存下来,但是在保存曲谱的同时也要保存其音响。

因为原生态民歌的即兴性,仅仅使用印刷媒介很难保存它的全貌。

民间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何处即兴也是听者无法掌控的。

我们不妨将同一首作品用多个民间歌手来演唱,并记录其旋律及音响状态,随后探究其中有无规律,并形成文献研究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结合以往的研究资料,探索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浅谈山西左权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山西左权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山西左权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摘要】自然环境的恶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可怜的展示机会等等原因至使左权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日益受到严峻的威胁。

本文将阐述左权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已经它的重要性与存在价值。

并针对它的现状提出了关于传承和发展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左权原生态民歌;生存现状;存在价值;传承发展;建议对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是民族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

在当前,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原生态属于民歌的一种。

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艺术。

近两年来得到了广大音乐工作者的重视,并予以挖掘和整理。

但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

这就需要我们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朝鲜族的抒情谣,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

左权原生态民歌是中国原生态民歌众多种类中的一个分支,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是一种以原生性为主、衍生性为辅,以古朴的风格向观众呈现源于乡土的鲜活艺术形态。

一、山西左权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

左权民歌曲目丰富,由大腔、小调、开花调、杂曲四大类组成。

小调是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也是民间曲调的俗称,比较适合于人们在从事较轻松的农田劳作、家务劳动时演唱。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发展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发展


图8 灯 饰 图 9 隔 断 2 建 筑物 . 上 海世界 博览会 的 “ 波兰馆 ”借 鉴 了波兰 民间剪 纸 的艺 术元

图1 O
剪 纸 追 求 “ 生 象 外 ” 意 境 美 , 究 “ 必 有 意 , 必 吉 境 的 讲 图 意 祥” 的幸 福 圆满 的审 美 思 想 。 间剪 纸 多 以象 征 寓 意 手 法 表 现 民 吉 祥 主题 , 是 一 种 典 型 的东 方 含 蓄 的 意 象 表达 方 式 。 这 借鉴 与 弘 扬 中 国传 统 民 间剪 纸 形 、 、 之 精 髓 , 意 境 以现 代 的 设 计 理 念 和 表 现 手 法应 用 于 现 代 设 计 中 , 对倡 导 “ 将 以人 为 本 ”体 现 人 、 与 自然 和 谐 共 存 的 现代 设计 艺术 起 到积 极 的推 进 作 用 。 参考文献 : 『 ] 雁 . 民 间 剪 纸 造 型 方 式及 其 在 平 面 设 计 设 计 中的 1孙 论 应用. 四川 大 学 .0 53 2 0 .. 『 1 萍. 2王 漫谈 民间 剪 纸 造 型 装 饰 性 的特 点. 京 艺 术 学 院 南
人 们 , 难 有 机 会 领 略纯 正 民 间歌 谣 的 韵 味 , 无 法 真 正体 验 很 更 独 特 审美 特 征 的 原 生 态 民 歌 充 满 质 朴 个 性 的文 化 传 统 及 其 丰 富 内涵 , 而 势 必 形 成 群 体 价 值 取 向 的偏 差 。 因 此 , 生 态 民 因 原 歌 总是 被 遗 忘 的对 象 , 现 代 发展 更 是令 人 忧 虑 , 得 民歌 界 其 值 深 思 。 我认 为 , 施 对 原 生 态 民歌 的有 效 保 护 并 使 其 发 展 , 实 应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着 手 。 原 生 态 民歌 的 搜 集 与 整 理 随着 生 产 与 生 活 方式 的 改 变 . 汉语 普通 话 的 推 行 . 行 文 流 化 的 冲击 , 生 态 民歌 赖 以生 存 的 文化 生态 环 境 受 到 破 坏 , 原 产 生 的社 会 环 境 改 变 了 , 而 产 生 了很 大 的生 存 危 机 . 进 因而 原 生 态 民歌 的搜 集 与 整 理 尤 为 重 要 。 原 生 态 民 歌 的本 质 是 乡土 性 、 体 性 、 集 口头 性 , 目前 民 但 歌 的这 些 本 质 都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受 到 了 挑 战 。我 国 民歌 的 种 类 极 为 丰 富 , 要 有 内蒙 古 的 长 、 调 牧 歌 , 套 及 周 边 地 区 的 主 短 河 漫 瀚 调 、 山调 , 北 和 山西 西 北 部 的 山 曲 、 天 游 , 、 、 爬 陕 信 甘 青 宁 地 区 的 花 儿 , 疆 的 十 二 木 卡 姆 , 南 、 北 的 姐 儿 歌 、 山 新 陕 川 茅 歌 , 浙 一 带 的 吴 哥 , 、 、 交 汇 地 区 的 客 家 山歌 , 、 、 江 赣 闽 粤 云 贵 川交界的晨歌 、 大定 山 歌 、 渡 山歌 , 族 聚 居 区 的鲁 体 、 体 弥 藏 谐 民歌 , 其他 各 民族 的 山 歌 , 等等 。所 以 采 风 收 集 要 根 据 不 同 风 格的原生态民歌来进行。 1由 地方 组 织 人 员 深 入 民间 进 行 搜 集 , 括 口头 传 唱 和 文 . 包 本 资 料 , 后进 行 整 理 , 最 归纳 成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的原 生 态 民歌 。 2根 据 不 同地 方 风 格 的 原 生 态 民 歌 对 它 的创 作 背 景进 行 . 整理 , 以便 人 们 加 深 对 歌 的进 一 步 了解 。

原生态民歌的崛起、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原生态民歌的崛起、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理论 研 究 ・ 乐 音
原生态 民歌的崛起 、传承与发展之我见
高 歌 ( 南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河 南郑 州 40 0 )Fra bibliotek河 5 00
摘要 :原生 态民歌在 青歌 赛上取 得 的一 系列 的成功 ,引起 了我
们 对 它 的 关 注 与 重 视 。 本 文 试 从 研 究其 崛 起 的 意 义 、 生存 的现 状 、 传


对原 生态 民歌崛 起 的思 考
原 生态 民歌 是我 国 各族 人 民在长 期 生产 生 活实 践 中创造 的, 原汁 原 味 的 民间歌 唱音 乐形 式 。追 根溯 源 ,原 生态 民歌 不 过是 换 了新 名 字 的中 国传统 民族音 乐 。这种 歌 曲一 般 人认 为平 时 是登 不 得 大 雅之 堂 的 ,是 被 人 们 忽 视 的 一 种 艺 术形 式 ,如 今 却 冠 以新 奇 的名 字 ,换上 华丽 的 包装 站在 C T 的舞 台上 受到 全 国人 民 的瞩 CV 目,它 崛起 的意义 是值 得我们 去 思考 的 。 首先 , 是为 了在 主 流音 乐文 化 中抢 占一 席之 地 , 为我 国传 统 文化 的承 袭 出一份 力 。 中 国的 主流 音乐 文 化现 在被 美 声 、民族 ,通 俗 三种 唱 法 的歌 曲所 占领 。美声 唱法 是 从西 方传 过 来 的洋 唱法 ,被 认 为是 最 “ 科 学 ”的 唱法 ,连 民族 组 选手 演 唱 的民歌 ,也 从 歌 曲本 身和 演 唱方 法上 被 多多 少少 的 “ 化 ”和 “ 学化 ”,不 再是 “ 正 ” 的 民 西 科 纯 族 。真 正完 全属 于我 们 自己的 是带着 浓 郁 乡土气 味 儿 的原 生态 传 统 民歌 ,人 们平 时接 触 不到 、更不 了解 和关 注 它 ,使它 成 了被 忽 视 的非 主流 音乐 。它 在 青歌 赛上 的崛起 ,一 大 部分 正是 被 主流 音 乐挤 压 的结 果 ,它 的生 存遭 到 了威胁 。青歌 赛 是在 用现 代 化 的手 段提 示 大家 关注 原 生态 民歌 这 一相对 弱 势群 体 ,维 护 中 国传统 民

关于原生态民歌传承创新的思考

关于原生态民歌传承创新的思考

畏之心 , 尊重原貌 、 尊 重本 质、 尊重这种精神所依 附的
切载体 。在现代化进 程加快的今天 , 有许 多城 市的
以北 京为例 , 作为政 治 文化 中心 , 首都 的传统 文
成功经验值得借 鉴和学 习。
化 同样 经历 了在 现代化 进程 的大潮 中遭 受各种形 式 外来因素的冲击和 洗礼。京城老胡 同绝对数量减少 , 叫卖、 杂耍等老北 京民俗 、 传统踪迹渐逝 , 这 些都对作
为文化 古都 的北 京是 一个 巨大考验 。其他 文化 古城
法律 对非物 质 文化遗产 的保 护都提 到 了前 所未 有的
高度 。立足于本 国 , 我们 究竟应该 以什么样 态度 来看 待 非物质 文化遗 产保 护工作 ?用什 么手段 来挖 掘这
如成都 、 西安 、 南京等 地在现 代化 的建设进 程 中也 有
继承和 发展过 程 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 用的重要共识 , 非遗 文化传人是重要 的文化传 承载体 , 他们是极为宝 贵 的社会 资源 。但 是 采用什 么可行 、 有效 、 持 续 的措 施 发挥好 这些传 人 的作 用 , 需要各地根 据 自身特点 , 因地 制 宜 , 循 序 渐 进 有计 划 、 有 步骤 的推 进 此 项工
关键词 : 原 生态民歌 ; 传承途径 ; 创新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1 8
作者及单位 : 冯志飞 , 四川音 乐学 院助理研 究员、 研 究生 , 研 究方向为音 乐研 究 。 ( 四川成都 , 6 1 0 0 2 1 )
中图分类号 : J 6 0 7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6 7 9 C 2 0 1 4 ) 0 4 — 0 0 5 7 — 0 4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引言原生态民歌是一种原汁原味、深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它是人类文明中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旨在分析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对策,为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民歌贡献力量。

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原生态民歌濒临失传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原生态民歌逐渐退出城市化的生活场景,很多地方的孩子们甚至连歌曲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演唱了。

由于飞速的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生态民歌的生命力随之衰减,越来越多的民歌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民歌文化的认知度不高在当今社会,大众对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的认知度普遍较低,民歌文化的传承教育与推广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很多青少年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民歌,更不了解各地区的民歌文化背景和歌曲性质。

因此,民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形式和渠道亟待加强。

对策分析民歌教育与推广为加强对民歌的宣传和传承,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应加强对民歌文化的挖掘和推广。

对于校园歌唱活动的主题、形式和内容,应更加注重民歌的融入和推广,鼓励学生了解各地民歌文化、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中的故事和特点。

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

文化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同时为了使文化活力得到持续释放,还应让它与现代时尚文化相“融合”与“碰撞”,使形式与内涵、传统与现代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原生态民歌作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该受到保护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其现状及对策的分析,为其保护和传承献出自己的力量。

通过加强对民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中国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民歌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民歌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民歌传承与创新第一部分: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减少和文化贫瘠的问题,这就需要乡村振兴来改善。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农村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则是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农村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农村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农民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民歌的保护力度,搭建平台,鼓励农民传唱和创作。

第三部分:农村民歌创作的创新要素农村民歌的创新要素在于融入现代元素。

传统的农村民歌多以农事、家庭和爱情为主题,现代农村民歌可以加入更多关于乡村发展的元素,如农村合作社、农民创业等。

第四部分:传统与现代农村民歌的结合传统与现代农村民歌是相互依存的,传统农村民歌可以为现代农村民歌提供灵感与素材,而现代农村民歌则可以通过创新为传统农村民歌注入新的生命力。

第五部分:乡村民歌与文化旅游的结合乡村民歌与文化旅游的结合不仅可以传承农村民歌,还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举办民歌比赛和音乐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感受农村文化。

第六部分: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农村音乐教育是农村民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通过加强音乐教育,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喜爱农村民歌,培养更多的村民良好的音乐素养。

第七部分:挖掘和发掘村级文艺团队村级文艺团队在农村音乐传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应该鼓励村民组织和参与村级文艺团队,通过演出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农村民歌。

第八部分:加强网络传播和推广在现代社会,网络传播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音乐网站、开展农村音乐直播等方式扩大农村民歌的影响力。

第九部分:加强与城市音乐的交流和合作农村民歌可以与城市音乐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演唱,将乡村民歌传唱到城市,提高农村民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十部分:总结农村民歌传承与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加强对农村民歌的保护与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活力。

高职音乐教学中原生态民歌的创新应用

高职音乐教学中原生态民歌的创新应用

㊀第20卷㊀第4期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Vol.20㊀No.4㊀2018年10月JournalofXiamenCityVocationalCollegeOct.2018[收稿日期]2018-06-05[作者简介]刘长洪(1977 )ꎬ男ꎬ江西南昌人ꎬ九江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ꎮ高职音乐教学中原生态民歌的创新应用刘长洪(九江职业大学ꎬ江西九江332000)㊀㊀[摘㊀要]原生态民歌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沉淀ꎬ鲜明的地域特色ꎬ而且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ꎬ它是民族音乐的创作源泉和创新动力ꎮ基于原生态民歌的特点和价值ꎬ结合高职音乐教学基本情况ꎬ高职应创新应用原生态民歌ꎬ具体策略主要包括旧谱新唱ꎬ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ꎬ构建开放课堂ꎬ重视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教学等内容ꎮ[关键词]原生态民歌ꎻ高职音乐教学ꎻ开放课堂ꎻ校本教材ꎻ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ꎻJ60-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2724(2018)04-0045-04㊀㊀㊀㊀随着整个社会对高职音乐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提高ꎬ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ꎬ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法ꎬ认真组织教学实践活动ꎬ进而丰富高职学生音乐知识储备ꎬ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知识应用水平ꎬ有效提升高职音乐人才培养质量ꎮ原生态民歌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的艺术瑰宝ꎬ它不仅拥有悠久历史ꎬ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ꎬ具有自身显著特征和重要的艺术价值ꎮ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ꎬ注重创新教学方法ꎬ彰显课堂教学特色ꎬ激发课堂活力ꎬ调动学生热情ꎬ最终让高职音乐教学和人才培养取得更好效果ꎮ一㊁原生态民歌的特点原生态民歌是指 原汁原味 的民歌ꎬ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创作的音乐作品[1]ꎮ其中ꎬ山歌㊁小调㊁劳动号子㊁礼仪歌曲㊁风俗歌曲是常见形式ꎬ其显著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深厚的历史沉淀毋庸置疑ꎬ原生态民歌拥有深厚的历史沉淀ꎬ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ꎬ并与时代背景㊁当地自然环境㊁不同民族生活习俗㊁音乐特征等密切相关[2]ꎮ透过原生态民歌的歌词与曲调ꎬ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原生态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ꎮ例如ꎬ«送郎当红军»«绣金匾»等ꎬ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ꎬ它们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ꎮ(二)鲜明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不同ꎬ原生态民歌的特点也不完全相同ꎬ它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ꎮ例如ꎬ长调是蒙古族的民族声乐之一ꎬ但由于地理环境差异ꎬ东蒙和西蒙 长调 存在显著不同ꎮ东蒙地势相对平坦ꎬ草原开阔ꎬ一望无垠ꎬ人们过着游牧生活ꎬ 长调 往往模拟骏马嘶鸣ꎬ歌调气息悠长ꎬ节奏平稳宽阔ꎻ而西蒙是高原地区ꎬ海拔相对较高ꎬ地势起伏变化ꎬ人们过着定居生活ꎬ因而 长调 节奏变化多端ꎬ歌调跌宕起伏ꎮ54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三)多样的表现形式原生态民歌来源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ꎬ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ꎮ在具体演唱和表演中ꎬ简单的拍手㊁跺脚㊁击掌ꎬ甚至是吹口哨㊁叫喊声㊁吐舌头之声响ꎬ都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ꎮ例如ꎬ独具特色的江西九江 三音山歌 以高腔㊁平腔㊁低腔为旋律骨架ꎬ每首歌中只出现三个音ꎬ就能有效表达人们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ꎬ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ꎮ此外ꎬ畲族双音㊁侗族大歌通常采用临场发挥和现场伴奏方式ꎬ就能有效传递出作品思想感情ꎮ二㊁原生态民歌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一)原生态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创作源泉原生态民歌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ꎬ它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ꎬ也是民族音乐创作源泉ꎮ创作民族音乐作品时ꎬ借鉴原生态民歌艺术形式ꎬ并从中挖掘素材ꎬ不仅能丰富民族音乐作品声乐唱法ꎬ还能提高作品表现能力ꎬ更好地彰显作品价值与魅力[3]ꎮ例如ꎬ«康定情歌»在创作时ꎬ汲取西南地区原生态民歌音乐元素ꎬ注重把握时代脉搏ꎬ采用新颖的音乐表现手段ꎬ同时还巧妙地将西南地区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融入作品之中ꎮ原生态民歌元素不仅为作品创作提供丰富素材ꎬ同时还有效彰显作品艺术价值和魅力ꎬ让人们仿佛沉浸在民族音乐殿堂之中ꎬ吸引无数音乐爱好者驻足倾听ꎮ(二)原生态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创新动力区域不同㊁民族不同ꎬ原生态民歌在作品风格㊁艺术特征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ꎮ但它们都是原汁原味的歌曲ꎬ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ꎬ并充满乡野气息ꎬ能为民族音乐作品创新提供动力ꎮ从民族音乐作品演唱来看ꎬ它往往借鉴原生态民歌演唱方法ꎬ并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ꎮ现代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中ꎬ也从原生态民歌汲取了养分ꎬ借鉴其优秀成分ꎬ彰显民族音乐特色ꎬ推动作品创新发展[4]ꎮ例如ꎬ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彩云追月»风格轻快独特ꎬ具有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ꎬ在作品创作中既吸取了民间音乐养分ꎬ保留民间音乐的质朴之美ꎬ同时还注重作品创新ꎬ把握时代脉搏ꎬ整个作品简单㊁质朴ꎬ线条流畅ꎬ抒情优美ꎬ节奏松弛有度ꎬ在平和中透露活力ꎬ情态逼真㊁意趣盎然ꎬ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ꎮ总之ꎬ经久不衰的民族音乐作品往往从原生态民歌汲取养分ꎬ并且大多是对原生态民歌进行创新应用的结果ꎮ风格独特㊁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歌ꎬ总是能为民族音乐作品创新提供灵感与动力ꎮ三㊁原生态民歌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丰富高职音乐课程教学内容ꎬ让原生态民歌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ꎬ高职音乐老师有必要更新思想观念ꎬ创造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开展教学活动ꎮ(一)旧谱新唱ꎬ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原生态民歌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ꎬ是 原汁原味 的民歌ꎬ情感细腻㊁平易近人ꎮ将它引入高职音乐教学ꎬ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ꎬ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场景ꎬ并获得艺术享受ꎬ深刻领悟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ꎮ高职音乐老师在原生态民歌教学时ꎬ可以尝试采用旧谱新唱方式ꎬ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5]ꎮ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原生态民歌唱法中的优秀成分ꎬ充分揭示音乐作品的民俗内涵ꎬ还有利于展示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特征ꎬ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ꎬ让高职音乐教学取得更好效果ꎮ例如ꎬ歌剧«花木兰»教学时ꎬ先梳理 旧谱新唱 等理论知识ꎬ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民族性和传统性ꎬ开阔学生视野ꎻ再组织学生欣赏戏曲豫剧视频«花木兰»ꎬ丰富学生体验ꎬ还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ꎮ戏曲豫剧«花木兰»中粗犷㊁豪放的甩腔ꎬ不仅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ꎬ还能带给学生心灵上和情感上的震撼ꎬ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ꎮ视频观看之后ꎬ许多学生纷纷要求试唱ꎬ某些同学试唱和表演十分到位ꎬ不仅唱腔具有鲜明特色ꎬ表演招式也十分到位ꎬ声情并茂㊁顾盼生辉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ꎮ(二)构建开放课堂ꎬ彰显原生态民歌的特色与魅力为了让原生态民歌更好地融入高职音乐教64㊀第4期刘长洪:高职音乐教学中原生态民歌的创新应用学ꎬ应该开门办学ꎬ构建开放课堂ꎬ让高职音乐人才培养植根于本民族㊁本地区ꎬ密切课堂教学与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联系ꎬ提高学生用音乐展现民族特色和民俗风韵的能力ꎮ因此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ꎬ构建与原生态民歌对接的开放课堂ꎮ一方面ꎬ根据高职音乐教学需要ꎬ鼓励学生深入民间音乐当中ꎬ深化对原生态民歌的理解和体会ꎮ高职音乐老师可带领学生申报大学生艺术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ꎬ进行课题研究ꎬ同时带领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ꎬ结合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进行艺术实践与采风[6]ꎮ例如ꎬ九江职业大学艺术学院一些学生来自有 江西瑶族第一村之称的赣州市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ꎬ他们从小生活在瑶族村ꎬ耳濡目染ꎬ对瑶族民歌有深厚理解ꎮ教学中ꎬ该校教师利用周末和假期ꎬ带领部分同学到瑶族村实地考察ꎬ将课堂搬到室外ꎬ深入当地瑶族村落ꎬ走走看看㊁边听边唱ꎬ挖掘当地丰富的瑶族民歌资源ꎻ同时在大自然中感受天籁之音ꎬ在瑶族群众中采集风雅之韵ꎮ进而深化对当地民歌了解ꎬ不仅了丰富教学内容ꎬ还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元素ꎮ另一方面ꎬ将原生态民歌纳入高职音乐教学ꎬ并邀请民间歌手来学校讲课ꎬ与学生面对面交流ꎬ传授原生态民歌唱法ꎮ例如ꎬ北方部分高职院校邀请优秀民歌手张天恩㊁朱仲禄等ꎬ来学校教唱山西的山曲和陕北的信天游ꎻ南方一些高职院校邀请粤曲著名艺人郭建华㊁林家宝等传唱广东曲艺唱法ꎬ甚至还邀请民间山歌传承人来学校讲学ꎮ总之ꎬ原生态民歌在高职音乐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ꎬ优秀民间艺人也经常被邀请到高职院校讲学ꎬ这为高职音乐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ꎮ九江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当地优秀民间艺人ꎬ并邀请他们来学校授课ꎬ为学生讲授原生态民歌唱法ꎬ传授当地优秀民歌资源ꎮ这样既能实现课堂教学与民间艺术对接ꎬ还能丰富教学内容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ꎬ深化学生对原生态民歌理解ꎬ最终将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ꎬ也让当地原生态民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发展ꎮ(三)挖掘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ꎬ重视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教学将原生态民歌融入高职音乐教学ꎬ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ꎬ还能彰显教学特色ꎬ有利于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ꎮ然而长期以来ꎬ高职音乐教学中对原生态民歌关注度不高ꎬ学生很少了解原生态民歌唱法ꎬ这方面的演唱技能相对较低ꎬ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高职音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ꎬ还制约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扬ꎮ目前高职音乐在教材内容设置㊁教学方式上大同小异ꎬ忽视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挖掘和利用ꎬ难以彰显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ꎮ对此ꎬ高职院校应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ꎬ积极开发校本教材ꎬ重视实践教学活动ꎬ凸显高职音乐教学特色ꎬ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和竞争力提升ꎮ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ꎬ应结合当地实际ꎬ充分挖掘优秀原生态民歌资源ꎬ并注重整理和完善ꎬ将其融入教材之中ꎬ构建完善的原生态民歌教学内容ꎮ针对当前原生态民歌资源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狭小的现状ꎬ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责任ꎬ注重挖掘原生态民歌资源ꎬ重视校本教材开发ꎬ加大原生态民歌手培育力度ꎻ要树立开放心态和开明思想ꎬ重视保护原生态民歌ꎬ传承原生态民歌唱法ꎮ在确保原生态民歌自然㊁原生态㊁质朴的前提下ꎬ还要重视整理㊁归纳和提炼ꎬ深层次理解原生态艺术ꎬ使其为更多人所认可和关注[7]ꎮ此外ꎬ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考察ꎬ增进与当地文化馆㊁群众艺术馆的联系ꎬ共同策划原生态民歌艺人培育方案ꎻ要开设与原生态民歌相关的演唱课程ꎬ让学生加强锻炼ꎬ掌握原生态民歌唱法ꎻ建立原生态民歌研究基地ꎬ增加相应的资金和人力投入ꎬ让原生态民歌更好地融入高职音乐课堂教学ꎬ使其得到发扬和传承ꎮ在实践教学方面ꎬ九江职业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当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ꎬ认真组织实践教学活动ꎬ了解九江地区原生态民歌唱法ꎬ包括高腔㊁平腔㊁低腔 三声腔 山歌ꎬ打鼓歌㊁ 乡射遗乐 等ꎮ同时还现场观看并学习当地原生态民歌艺人的讲学和演唱ꎬ尽可能多74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地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ꎬ掌握原生态民歌唱法ꎬ并开阔视野ꎬ拓展知识面[8]ꎬ为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奠定基础ꎮ此外ꎬ还可以举办原生态民歌演唱会㊁原生态民歌歌咏大赛等活动ꎬ让学生积极参与㊁接受锻炼ꎬ掌握原生态民歌演唱技巧ꎬ提高知识应用技能ꎮ原生态民歌拥有显著特点和重要价值ꎬ将其融入高职音乐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㊁激发课堂活力ꎮ因此ꎬ高职音乐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ꎬ创新教学方法ꎬ注重挖掘当地原生态民歌资源ꎬ并构建开放课堂ꎬ认真组织实践教学ꎬ从而让原生态民歌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ꎬ彰显高职音乐课程教学特色ꎬ也让高职音乐教学取得更好效果ꎮ[参考文献][1]程春云.仿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模式探索:以拉祜族歌曲«实在舍不得»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ꎬ2017(3):32-36.[2]钮菲菲.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J].韶关学院学报(教育科学)ꎬ2017(2):91-93.[3]杨明刚.原生态民歌融入高校课堂的生命之思[J].大学教育科学ꎬ2017(1):55-61.[4]吴旦.高职声乐教学中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创新运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8(1):64-65.[5]周艳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原生态民歌与大学音乐教育的结合[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1(1):48-50.[6]张丽.广西原生态民歌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凸显特色的实践探索[J].黄河之声ꎬ2017(1):51.[7]纪俊娟.论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ꎬ2016(2):29-34.[8]李博.原生态民歌在高等艺术院校音乐课堂中的引入[J].艺术研究ꎬ2017(2):176-177.[责任编辑:黄茜] 8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态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原生态现象出现是从2004年开始的,原生态民歌失传很快,保存更困难,应该优先得到保护。

但现实恰恰相反,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对其现代发展更是令人忧虑,值得民歌界深思。

现在的都市民歌都是走到一个高级阶段的民歌,这些民歌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根,这是唯一避免自己走向衰落的办法。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创新;发展
原生态民歌热的出现,既是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彰显独特魅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人们音乐选择的结果。

最单纯的东西是最有魅力的。

原生态民歌好就好在它单纯、真挚,它几乎不需要伴奏、更不需要花哨的外表;它是歌手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羊群、面对自己的心上人用本嗓唱的。

过多的装饰会使它变味儿,原汁原味的民歌是民族根源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血肉和灵魂,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原生态民歌走进现代生活是时代的需要,原生态民歌逐渐被大众认识和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原生态民歌走进现代生活是时代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繁荣使歌曲商业化气息增加,人们欣赏歌曲出现了审美疲劳。

加之现代人们已经厌倦
了那种忙碌而复杂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

它的出现与包围大众的主流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听者的内心真正拥有了一片一尘不染,水灵灵、清净净的世界。

原生态民歌独有的魅力征服了听众,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

民族民间音乐是极具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的,我们要从民族民间的音乐中找寻灵感,这样才能创作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民族风味的新山歌,将民族民间音乐发扬光大,从而也利用丰富的民族音乐产业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原生态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根源,它是一面镜子,以动态的形式折射出整个民族文化的变迁;原生态民歌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它赐予了我们更活跃、更丰富、更真实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对原生态民歌的发展认识中,一般认为民歌的发展遵循三条轨迹:一是从原生态民歌到民歌;二是原生态民歌向姊妹艺术发展;三是原生态民歌向专业创作方向发展。

第一条发展轨迹,体现的是“原生态民间音乐”发展的相对性,如果民歌不沿着这一路线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再听到很古老的民歌,但这一民歌又绝非初始态(原生态)的。

怎样阐释这种矛盾?在民歌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渗入各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基因),但其始终不变的是“原生态民间音乐”的“质”――原生态音乐语汇。

因此,我们对现在的一些音乐表演形式区别其是不是原生态音乐,主要看其中含有多少原
生态的音乐语汇,这也是我们把握和认知原生态音乐的根本。

对于学术界原生态音乐的不同看法和多种阐释,要想求同存异,其中的“同”自然是亘古不变的“原生态”音乐词汇,在音乐形态中还具有的古老的表现素材和原料,只有认清了这一“音乐词汇”,才能在学理上。

真正把握住“原生态”音乐,同时辨别出哪些是“变异”后的音乐表现形式。

一、文化不变化是不可能的,原生态民歌也一样
但有些民歌不能变化,一旦变化就不是它了,尤其是要警惕商业化的运作,有一些人发现了原生态民歌的商机,他们开始深入民间,挖掘传统的原生态民歌,然后再让音乐人利用民歌的旋律、节奏,注入流行的元素进行加工制作,用市场化的方式让大众了解并接受民歌,但它是个双刃剑,它会为了商业利益毫不犹豫地破坏文化的特性;则有些民歌可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在曲调和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填入新词发展为新民歌。

比如陕北民歌《兰花花》原来曲调单一,歌词简单,经过改变增加难度扩张篇幅以后,它的表现力就比以前深刻多了。

二、原生态民歌必须“与时俱进”
原生态民歌大多来源于劳动,主要以表现本民族风土人情为主题,但在今天也要“与时俱进”,可以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为题材进行创作,也可以在其形式上进行改变,比如可以采取重唱,民族乐器伴唱或歌舞等形式,还可采取童声合唱的形式,使其演唱形式更加多元化。

取民歌好的一面,剔除原生态民歌中不适宜现代审美需求的因素,这样就不会因为原生态民歌中残留的瑕疵阻滞了它的发展。

原生态民歌虽然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藏,但它并没有给现代舞台提供现成的艺术品。

所以原生态的民歌在注重活性传承的同时,也应该通过艺术加工使之获得在当代社会存活的形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民歌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既然它们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考验,并未消亡,那么它就会继续流传下去。

关键的问题是要寻找一个更好的转型方式,来传承和发展民歌。

三、原生态民歌创新要以其民族语言氛围和文化为基础
民歌必须在保存风骨的基础上进行转型,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人有不同唱词,这才能称其为民歌。

保存了这些特色也就保存了民歌的精髓和灵魂。

这样才能使它经得起风吹雨打。

世界上大概不存在绝对纯血统的民族,如果有的话,也必定很快退化至灭绝。

“原生态民歌”一定要
有其适应生存的环境和契机,否则只有自生自灭,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

因此,“原生态民歌”只能作为一种对过去时代下的一种回忆和怀念,现今只是我们理想王国中的期盼和梦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亡,我们的民间音乐的“原生态”也逃脱不了这一规律。

只能说在某种意义和范围以及条件下的一种“静止”与“:不变”,或者说是一种消亡后在另一种形式中的再现与延续。

我们现今的生活和环境已大大改变了,所谓的“原生态”音乐也已不具备它原有的意义了,主要归于“原生态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的时过境迁,更不容乐观的是有些“原生态”的音乐逐渐走向没落,以至消亡。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原生态民间音乐”,我们应明晰一种观念,即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发展。

不要把“原生态民间音乐”只看作是“过去存在过的一切”!更应视作“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于未来的一种观念”只有这样才会长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