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名称:浅层折射波勘探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

三、实验原理

1、折射波法基本原理

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 ,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 ,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且V 2>V 1。

如图1所示。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 的距离为X ,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 、KE 、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

图1 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

1

21V ED

V KE V OK t ++=

式1 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 ,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 =h ,再自A 、G 分别作OK ,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 =i ,因

已知2

1

sin V V i =

,所以: 2

1

V V EG EF AK BK == 式2 即

21V AK V BK = 和 2

1V EG

V EF = 式3 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 1旅行BK (或EF )路程与以速度V 2旅行AK (或EC )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将式3的关系和式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2

121222122cos 2V V V V h

V x

V i h V x t -+=+= 式4 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 =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 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2

12122102cos 2V V V V h

V i

h t -== 式5 式5表示出界面深度h 和截距时间t0之间的关系,当已知V 1和V 2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 。 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 0法

折射波t 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 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

t 0法又称为t 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 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2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 1和S 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 1

和O 2,

图2 t0法折射界面示意图

若在剖面上任意取一点D ,则在两条时距曲线中可以分别得到其对应的走时t 1和t 2,从图中可以得到:

ABD O t t 11= ECD O t t 22= 式6 且在O 1和O 2点,时距曲线S 1和S 2的走时是相等的,称之为互换时,用T 表示,则有:

21CBO BC ABD O t t t T ++= 式7 当界面的曲率半径远大于其埋深时,图中的△BDC 可以近似地看作为等腰三 角形,若自D 点作BC 的垂直平分线DM (DM 即为该点的界面深度h ),于是有:

i V h t t CD BD cos /1== 和 2/*22V tgi h t t BM BC == 式8 将式6中的t 1和t 2相加,并且减去式7,再将式8代入后可以得到: 121/cos *2V i h T t t =-+ 式9 式9便是任意点D 的t 0值公式,由此可得D 点的折射界面法线深度h 为: i V T t t h cos *2/*)(121-+= 式10 令T t t t -+=210和i V K cos *2/1=则式10可以写为:

0*t K h = 式11 因此只要从相遇时距曲线中分别求出各个观测点的t 0值和K 值,就可以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h 。从上述的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从时距曲线上读取t 1,t 2和互换时T ,就可以算出各个点的t 0值,并可以在图上绘制相应的t 0(x)曲线(图3(b)中所示)。

关于K 值的求取:根据斯奈尔定律可将K 值表达式写成: 21

222

11*2cos *2V V V V i V K -=

=

式12 由式12可以看出,只要求得波速V 1和V 2则很容易得出K 值。其中V 1通常可以根据表层的直达波速度来确定,因此关键就是V 2值的求取,为此引出参数时距曲线方程:

令 T t t x +-=21)(θ 式13 对式13两边对x 求导,可得:

dx

dt dx dt x d x d 2

1)()(-=θ 式14 式中dt 1/dx 和dt 2/dx 分别为上倾方向时距曲线S 1和下倾方向时距曲线S 2的斜率(即视速度V*的倒数)。根据公式:

12cos 2)sin(V i h i x t +-=

ϕ上 和 1

1cos 2)sin(V i h i x t ++=ϕ下

因为是同样O1~O2内观测段,设上倾方向x 为正,下倾方向x 为负,则: 12cos 2)sin(1V i h i x t O +-=

ϕ 和 1

1cos 2)sin(2V i

h i x t O -+-=ϕ

它们分别对x 求导有如下形式:

11)sin(V i dx dt ϕ-= 和 1

2)sin(V i dx dt ϕ+-= 式15 将式15代入式14中,经一些变换后可得: 2

cos 2)(V dx x d ϕ

θ= 式16 于是可以求得波速V 2为: )

(cos 22x d dx

V θϕ

= 式17 当折射界面倾角小于15º时,可以近似的写成 )

(2

2x x

V θ∆∆≈ 式18 因此只要根据式13在相遇时距曲线图上构置θ(x)曲线,并求取其斜率的倒数

)

(x x

θ∆∆,则可以根据式13得出波速V2,进而代入式12中求得K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