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客观性
指的是对事实进行如实地报道,禁止在新闻中直接、公开地采用带有撰稿人主观倾向的立场地言语。

客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客观精神,即专业理念方面;二是客观笔法,即实践操作层面的。

2、新闻报道框架
报道框架是:筛选、排除、报道新闻事实的建构模式。

不同媒体、不同记者所呈现的报道框架是不同的,但是又有共同性,即受众所感知的世界主要实在这个既定的窗框内呈现的世界。

新闻报道框架设置是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和话语霸权,直接决定着“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

3、新闻报道的外视角和内视角
根据叙事者是否参与或目击事件将新闻报道视角分为外视角和内视角。

所谓内视角、外视角,指的是新闻的叙事者是否参与、亲历、目击事件的发展过程。

内视角以当事人或见证人的视角来叙述事实。

使得报道有现场感,更加真实可信。

这也是现在报道中非常注重内视角的主要原因。

4、新闻报道的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
按叙事者是一个还是多个,分为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
新闻写作是一元视角还是多元视角,不仅关系到报道视角的宽窄选择,更关系到报道的内容是否全面、公正。

每一个视角可能代表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只有采用多个视角,才能体现观点的平衡性。

多元视角即让不同的叙事主体出面发生,进行多视角、全景式的呈现。

如果只有一面之词,一边倒的声音,要么让受众深信媒体的报道;要么引起受众的怀疑和反感,还不如进行双面提示、多面提示。

5、新闻主题
含义:一条若隐若现的红线,有了它,文章的材料才能串成一串珍珠,否则就是一堆散沙。

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是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后、从中提炼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

主题的类型:无主题、暗主题、明主题、多主题
主题的特点:源于事实,高于事实;新颖:见常人所未见;
明确:不雾里看花
6、倒金字塔式
顾名思义就是上面重,越到下面越轻,也就是将最重要的先写,然后依据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地写。

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总是急于想知道最重要的信息。

这种结构比较适用于事件比较单一、时效性较强的新闻。

记者在第一段交代最重要的事实后,后面的每一段内容都是对前一段的补充、说明,完善,重要性相对较弱。

7、悬念式结构
文章一开头将比较吸引人的新闻由头或是精彩的片段端出来,形成悬念,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大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新闻事实,直至结尾形成高潮,解开悬念。

这种结构比较适合有强烈反差或戏剧性较强的新闻事实。

这种倒金字塔式的导语加上金字塔的主体、结尾,形似古代计时的沙漏,所以又被称为“沙漏式结构”“双金字塔式结构”
8、华尔街日报体
是一种点面结合的形式,由于华尔街日报社最先采用,故被命名为华尔街日报体,在中西方媒体中已被广泛采用。

该种结构的特点是:在报道开头写一个与新闻主题相关的人物故事,再有这个人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主题,正文部分再围绕主题展开,但结尾部分又重新回到开头的人物身上,首尾呼应。

这种“点—面—点”的结构,可以将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新闻现象,进行
故事化处理,使之更有人情味,也更有可读性。

一般来说,华尔街日报体写作分为四步:
第一步;开头(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
第二步:过渡(承上启下启大主题)
第三步:展开(集中力量深化主题)
第四步:结尾(呼应开头故事总结或升华)
9、消息头
在标题后面、导语前面,都有一个本报讯、本台消息、某报某社某月某日等字样,就叫做消息头。

其作用有三:
①表明此稿是消息,与通讯、特写等区分开来
②表明消息来源,是本报、本台采写,还是源于通讯社的电稿
③表明版权单位和责任者,消息头明确标明消息的版权是本单位,还是转发的通讯社,或者其他媒体
10、新闻特写
以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段,截取最能体现报道对象特征的某一侧面或者某一瞬间,而加以放大再现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特点:①新闻性——主要表现在真实性和实效性两个方面
②聚焦性——截取其中最精彩、最典型的片段或场景来反映事件和人物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③现场性——记者将现场目击的情况以及亲身感受形诸笔端,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先拿货人物对话来再现或喜或悲的场景,使受众身临其境
④文学性——综合运用文学体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11、新闻专访
专访又被称为访问记,是记者围绕某一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等进行专题性访问和报道的新闻样式。

与消息相比,专访的内容更加形象、丰富,更具有现场感;
与通讯相比,专访更为灵活、快捷,内容更加集中,可以充分体现记者风格。

特征:专门性和专一性、针对性和权威性、纪实性和访问性
类型:问答对话式、散文交谈式、口述实录式
内容:人物专访、事件专访、问题专访
二.简答题
1、提炼主题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1)追根溯源法: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弄清楚来
龙去脉,挖掘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2)归纳总结法:由点到面、有具体到一般,适用于非事件性的综合报道,通过
对众多同类事物、现象的归纳,从而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主题。

3)以小见大法:通过分析小事件找出背后的大主题。

4)对比联系法:横向对比与同类事物相比;纵向对比与过去的事物相比。

2、新闻背景运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紧扣主题,切忌过多。

只有确属报道需要的背景材料,才需对背景材料进行
必要的交代;对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新闻中一些次要事实,多数情况下没必要交代背景。

2)言简意赅,切忌过长。

即使是一些非交代不可的背景材料也要做到言简意赅,
篇幅不能过长,不能超过新闻主体事实、喧宾夺主。

3)灵活安排,切忌八股。

在新闻报道中的位置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放在标题、
导语中突出,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定语出现,也可以单独成段,还可以随意穿插在正文、结尾等处。

3、新闻背景的作用
1)传递作者观点的辅助材料。

通过有目的地选择相关背景材料,将此事与彼事
联系、对比,让读者自己去得出结论,从而巧妙地传达自己的意图。

2)帮助读者理解新闻。

新闻要传递的事实、信息丰富多彩,有大量的新问题、
新事物、新知识、新观点、新政策等,是读者不熟悉的,需要借助一些必要
的背景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帮助读者认识、理解新闻事实。

4、导语常用的几种写作方式
1)叙述型。

用最简要的句子,对新闻的主要事实进行概括或概述。

2)描述型。

将描写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对现场情景、人物神态等反面的描写,
增强报道的可视可感效果,使导语更为生动形象。

3)评述型。

通过评述的方式,点名新闻事实背后的意义,表达倾向以引导舆论。

5、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导语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6、人物通讯写作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有哪几种?
1)肖像描写。

对人物外貌、神态、服饰等进行描写,反应人的精神气质和精神
状态。

2)心理描写。

突出重要关头的内心抉择,不仅要反映其事迹,更主要的是通过
事迹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追求
3)环境描写: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人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生存活动,环境影
响人,人反过来也改变环境。

4)动作描写:让人动起来,人物报道忌讳静态地叙述和描写,让人觉得沉闷,
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讯生动传神的重要手段
5)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展现人物风格。

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说话方式
都可能不一样
6)侧面描写:通过对与主人公先关的人和事来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精神,
突出主题等。

7、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的区别
连续报道常常是对事件进行纵向报道,比如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事件呈线性发展的状态;而系列报道对事件常常进行横向报道,如选择时间的不同角度进行平行报道,或者进行辐射式的报道,即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这些报道服务于同一主题,而又不平行不交叉
8、网络新闻的特点
1)即时性。

即时播报,实现“零时差”,即使有差错,可以在后台进行修改。

2)无边界。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只要有上网的终端,就可以收到全球任何一个
地方的新闻
3)海量性。

总体容量大,对某一事件新闻的信息整合能力极强,通过超链接功
能,可以纵向横向相连信息。

4)全符号传播。

不同形式的内容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保存、传输,打破了传统媒
介的边界。

5)互动性。

传者会成为受者,受者也可以成为传者,二者边界日趋模糊,网络
是一个信息互通、观点互动的场域。

三、围绕一篇特写作品分析写作特点。

写作要求:
1、选材集中——截取横断面。

再现生活中富有个性的瞬间,而不是着
眼全局与过程。

这个瞬间必须是有本质性特点的、光彩夺目的,写作过程中就围绕这个瞬间进行。

2、聚焦现场——再现传神细节。

细节描写,塑造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让人对事件的关机键环节产生深刻印象。

3、构思巧妙——精心组织材料。

大原则是围绕主题,还需要分清主次轻重,安排先后顺序,从标题到开头再到主题和结尾。

4、文学再现——充分调动文学手段。

综合运用文学的表达方式——描写、记述、抒情和议论,也可以运用文学的各种表现手法——对比、烘托、比喻、联想、象征等。

应注意的问题:
1、题材: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被作为特写题材,必须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

2、主题:主题必须单一集中,再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主题。

3、文学性:特写属于新闻和文学的结合体,但首先是新闻性,即必须遵循新闻文体的真实、客观、准确,在这个前提下,可以采用文学化手法予以再现。

4、记者的情感:“繁文寡情,味之必厌”如果记者都不能被他所采访的新闻事实所感动,那么他写出来的报道就不具有感染力。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宣泄自己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