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免名词解释

免疫学

1、免疫:是指机体能识别‘自己’成分和‘异己’抗原,对自己成分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2、抗原(antigen, 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抗原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4、T细胞表位:T淋巴细胞表位存在于抗原物质的任何部位,由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后提呈给T淋巴细胞。

5、B细胞表位:多位于抗原的表面,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6、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具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7、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可分为TI-1Ag和TI-2Ag。TI-1Ag含B细胞丝裂原和B细胞表位,TI-2Ag含多个重复的B 细胞表位。

8、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9、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的结合,增强NK细胞和触发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产生ADCC效应。

10、细胞因子: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11、抗原提呈:抗原递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抗原肽片段并与胞内MHC分子结合,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递呈给T细胞识别的过程。

12、抗体(antibody):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13、补体(complement C):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4、分化群(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

15、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能力的细胞,它本身是先天免疫(固有免疫)的一部分

1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个复杂的抗原系统,编码这一系统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片段上,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7、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18、异嗜性抗原:在人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它们之间有广泛交叉反应,与种属特异性无关。

19、同种抗原:在同种个体间出现机体构成物质的抗原在遗传上变异时,称此抗原为同种抗原。例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合性抗原

微生物学

1、细菌是—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它们形体微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

2、细菌L型:细菌细胞肽聚糖受到破坏或肽聚糖的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条件下,有部分细菌仍能存活而变成细胞壁缺陷细菌,称为L型细菌。

3、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的颗粒,其嗜酸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呈较深的染色,因而得名异染颗粒。

4、H抗原:也叫鞭毛抗原。各菌种的鞭毛蛋白质结构不同,具有高度的抗原性

5、代时: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的时间。

6、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7、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8、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性状。

9、接合(conjugation):是指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10、转导(transduction):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耐药性:

11、MIC: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能评价抗菌药物的效应。

12、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13、R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命所必须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

14、前噬菌体:在溶原状态下,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

15、噬菌体(bacteriophage, phage)是一类侵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病毒,根据噬菌体侵入细胞后是否增殖并裂解细菌而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16、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即病毒在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可短暂独立生存并可感染新的细胞的病毒颗粒。

17、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缺陷病毒,这种病毒不能单独复制与合成完整的子代病毒,但若与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同时感染细胞时,则这些缺陷病毒可以复制。

18、A-B毒素:细菌的外毒素,为A-B型分子结构,由A和B两种蛋白亚基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A亚单位是外毒素活性部分,决定其毒性效应;B亚单位无毒,但能与宿主靶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靶细胞。A、B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发挥毒性。

19、微生态失调:是指正常微生物之间、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20、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21、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