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为核心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山形水意生层云——东莞松山湖科学园二期规划与建筑设计
片 荔枝 林
,
整体
环 境优美 自然
作者单位 收稿 日期
:
深 圳 市 同 济 人 建 筑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深 圳
2 00 8 04
—
5 180 57
10
59
维普资讯
镰
8
鸟瞰 夜
维普资讯
城 市建 筑 i 蠢 ;0 i 蠹 ;U R B A N IS M A N D
环 境 的污 染
。
生活对
10 km
。
水 为 虚 转 化 为 体验 路径 羞 山 开 永意 棺 互 依 存
, ,
在开 发秩序上
,
集 中开 发 t E部
-
3 4
内庭 院
5 水 岸公 共 区
拓扑 变 形
的土 地
,
而 对 自然 环 境 较 好 的 中部
,
、
南部采取 保 留
,
开 发 的方 式
这 样 既 增 加 区 域 开 发 的可 操 作 性
、
又
为 后 续 发 展 留下 更 好
更 大 的空 间
、
。
项 目基 地 周 边 分 别 被 红 棉 路
环绕
。
沁 园路
、
迎 宾路
基 地 南 侧 是 已 建 成 并 投 入 使 用 的 松 山 湖 管委
,
会 办 公 建 筑群 及 住 宅小 区
东侧 与 迎 宾 路 相 隔 的是
、
为 东莞 松 山湖 科技 产 业 园 区
响东莞 可 持续 发 展
能力
、
。
进入 新世 纪
,
为 提 高研 发 服 务
人 才 教 育 能 力及 由加 工 制 造 业 向 先进 制 造 业
松山湖产业园案例研究PPT21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
园区概况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拥有强势的生态旅游资源,便 捷的交通网络,高起点的生活配套,大力发展高科技
高科技建材 ✓首个采用憎水玻化微珠保温层的住宅项目 ✓预制件工厂化 ✓中空隔音节能玻璃 ✓四层防水屋面 ,不从1期的东莞、深圳扩大 至香港。客户类型逐渐增多,从资源客户推广至上升客 户和名片客户。置业目的从投资转为自主。
东莞市客户和深圳 客户区域 客户各一半
7
产品策略
松山湖1号是区域的代表项目,主要面向高端财富客户。产 品推售走独栋/联排—双拼/联排—高层/双拼/独栋的线路, 价格一路攀升。
松山湖1号1期
开盘日期
2019-06-25
占地面积
7.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13.3万平方米
总户数
350户
产品形式 面积区间
联排别墅(约140— 235平方米)独栋别 墅(约300—320平 方米)
140-320平方米 楼王665平方米
价格 备注
25000-30000元/平 方米
开盘当天售罄
松山湖1号加1期
开盘日期
2019-11
占地面积
7.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13.3万平方米
产品形式
面积区间 价格
临湖联排、双拼别墅为 主,少量独栋别墅
140-235平方米
25000-45000/平方米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编制时间:2001.1-2002.8获奖情况: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项目三等奖项目负责人:范钟铭、余晓东主要参加人:张 文、王广鹏、 徐建杰、梁 峥、郭启华、陈 郊项目简介:一、项目概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城市发展逐步出现转型的需求,为实现其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与广州、深圳和惠州协调发展,共同构筑珠三角组合城市群的目标,东莞市提出了“建设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应对空间发展策略,提出了把位于东莞市中部大郎、寮步和大岭山三镇镇区围合的松山湖区域,总面积59.43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实现东莞市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莞城、松山湖、同沙生态区“三位一体”主城区空间格局的发展战略。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面临着两大任务,之一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
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的集聚与稳定;之二是建立东莞市“三位一体”的主城区。
形成中心城区的极化功能,拉动城市化向高质量提升。
本次《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需要从发展战略提升到具有法定意义的总体规划,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建立新的规划支撑体系。
规划首先协助完成了规划选址意见书和选址的环境保护评价;其次,研究论证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在市域产业布局和主城区的地位,确定了市域产业核心和城市“三位一体”主城区的发展定位;再次,分析了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结合松山湖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含盖了发展策略、总体规划及实施建设等内容。
二、技术路线规划的技术路线设计为:以区域分析为基础,以城市空间整合为目的,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宗旨,以产业布局为主线;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互动,纵横对比与定性定量互补。
工作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①从东莞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分析入手,提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集聚和扩张地域经济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②在全市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新园区和新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理念,围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地景资源和自然资源,确定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开发时序、首期启动、建设模式等;③进行土地利用、生态保育、景观设计、城市形象等多方面的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基础上的空间管制和政策引导;④强调可实施的基础设施的近远期安排。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2007-2020)说明书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二〇〇八年五月目录第 1 章. 概述 (1)1.1 规划背景 (1)1.2 项目意义 (1)1.3 规划年限 (1)1.4 规划依据 (1)1.5 规划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规划目标 (2)1.7 技术路线 (2)第 2 章. 区域发展关系分析 (3)2.1 全球化发展背景 (3)2.2 珠三角发展环境与趋势 (3)2.3 东莞发展环境与趋势 (4)2.4 东莞六镇关系协调 (5)第 3 章. 园区发展条件分析 (5)3.1 现状条件 (5)3.2 现状问题 (6)第 4 章. 城市定位、目标与策略 (7)4.1 城市定位 (7)4.2 发展目标 (7)4.3 发展策略 (7)第 5 章. 生态本底修复 (9)5.1 生态修复规划 (9)5.2 水系整治规划 (10)5.3 绿地系统规划 (13)第 6 章. 产业发展与产业空间选择 (14)6.1 产业发展目标 (14)6.2 园区产业选择 (14)6.3 产业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 (17)6.4 产业发展时序 (17)第7 章. 发展模式与空间结构 (18)7.1 规划原则 (18)7.2 园区用地选择方案 (18)7.3 规划构思 (19)7.4 发展模式选择 (19)7.5 空间结构 (20)第8 章. 城市规模与用地布局 (21)8.1 城市规模 (21)8.2 用地布局 (22)第9 章. 综合交通规划 (24)9.1 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 (24)9.2 规划原则 (24)9.3 规划目标 (25)9.4 道路系统规划 (25)9.5 旅游交通规划 (28)9.6 公共交通规划 (28)9.7 静态交通规划 (29)9.8 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 (29)9.9 其他交通设施规划 (29)第10 章.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30)10.1 规划原则 (30)10.2 规划目标 (30)10.3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30)10.4 分类布局指引 (30)10.5 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31)第11 章. 总体城市设计 (31)11.1 总体空间形态 (31)11.2 景观系统规划 (32)第12 章. 给水工程规划 (33)12.1 现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33)12.2 规划依据 (33)12.3 规划目标 (33)12.4 规划原则 (34)12.5 用水量预测 (34)12.6 水源及水厂 (34)12.7 供水干管 (34)第13 章. 雨水工程规划 (35)13.1 现状概况 (35)13.2 规划依据 (35)13.3 规划目标 (35)13.4 规划原则 (35)13.5 雨水工程规划 (35)第14 章. 污水工程规划 (36)14.1 现状概况 (36)14.2 规划依据 (36)14.3 规划目标 (36)14.4 规划原则 (36)14.5 排水体制的选择 (36)14.6 污水量预测 (36)14.7 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 (37)14.8 南畬朗污水处理厂选址 (37)14.9 污水管网 (37)第15 章. 电力工程规划 (38)15.1 现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38)15.2 规划依据 (39)15.3 规划目标 (39)15.4 规划原则 (39)15.5 负荷预测 (39)15.6 110千伏及以上系统规划 (40)15.7 高压走廊规划 (41)第16 章. 通信工程规划 (41)16.1 现状概况 (41)16.2 规划依据 (43)16.3 规划目标 (43)16.4 规划原则 (43)16.5 业务量预测 (43)16.6 通信设施规划 (44)第17 章. 燃气工程规划 (44)17.1 现状概况 (44)17.2 规划依据 (44)17.3 规划目标 (45)17.4 规划原则 (45)17.5 用气量预测 (45)17.6 场站规划 (46)17.7 输配系统规划 (46)第18 章. 环境保护规划 (46)18.1 现状概况 (46)18.2 规划依据 (46)18.3 规划目标 (47)18.4 规划原则 (47)18.5 环境功能区划与控制目标 (47)18.6 环境功能综合区划 (47)18.7 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48)第19 章. 环卫工程规划 (49)19.1 现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49)19.2 规划依据 (49)19.3 规划目标 (49)19.4 规划原则 (49)19.5 垃圾量预测 (49)19.6 垃圾收运 (50)19.7 垃圾处理 (50)19.8 环卫基础设施 (51)第20 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51)20.1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51)20.2 消防工程规划 (53)20.3 抗震防灾工程规划 (53)20.4 地质灾害工程规划 (54)20.5 人防工程规划 (55)第21 章. 分期开发建设指引 (56)21.1 分期开发建设原则 (56)21.2 分期开发建设时序 (57)21.3 分期开发建设指引 (57)第22 章. 近期建设规划 (57)22.1 规划原则 (57)22.2 近期用地规模 (58)22.3 重点建设项目 (58)第23 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59)23.1 开发管理模式 (59)23.2 土地开发基本思路 (59)23.3 项目开发模式选择 (60)23.4 实施建议与政策保障 (61)第 1 章. 概述1.1 规划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很强的经济实力及城市魅力;另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土地利用方式大量地消耗了土地资源,使自身的资源优势逐渐减弱,并且严重的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
东莞松山湖案例研究
功
体育中心
能
布
山地公园
局
知识家园
医院 文化走廊
高尚住宅区
商业区
酒店公寓
生产力促进基地 商务办公区
五星级酒店
行政办公区
管委会大厦
规 划 总 平 面 图
管委会大厦
总体规划鸟瞰图
商务办公区
酒店
规划总平面图
总 体 规 划 鸟 瞰 图
文化走廊
总体规划鸟瞰图
控制指标
容积率为 0.5-0.8 密度≤30% 绿地率≥40% 公共建筑最高高度小于 60 米 居住建筑最高高度小于 20 米 公共岸线长超过 3000 米 自然及公共开放空间用地 85 万平方米(1278亩)
1号组团:牛津区 (学校)
设计理念: 参考牛津大学庄严的建筑特征创造街区,结 合以灰色板石为材料的大坡度尖屋顶、米色 莱姆石外墙、草坪里院和回廊,使整个街区 都可以感受到犹如知识殿堂般的氛围。
1号组团:牛津区 (学校)
规划: ■ 建筑物以三层为主,从巴士站经过庭院,可以与其他设施相连接。 ■ 巴士乘客可以在沿着环湖路的巴士站下车进入,私家车用户则可以从环湖路通过专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场。 ■ 轨道交通是向其他区域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 ■ 各个建筑物都以中庭为中心展开,人员经过中庭进入建筑物。 ■ 保存古建筑的外观,并在内部设计最先进的研究用办公室。 ■ 中庭的规模与实际的牛津校园相同,作为午餐时的休憩空间。
功能布局
•中心区 •科教区 • 中试产业弹性用地 • 食品科技工业区 • 机械装备科技工业区 • 生物产业区 • 综合科技工业园 • 生活居住区 • 市政设施用地 • 物流产业区 • 产业弹性发展用地
中心区规划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的定位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结合东莞市经济结构的特点,提出松山湖科技园应定位于国际IT产业制造中心,并采用园内高科技企业自我发展与市政府的综合政策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技术辐射,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英之明黄健求 Ying Zhiming Huang Jianqiu 作者单位:英之明,Ying Zhiming(中国银行东莞分行,广东,东莞,523072) 黄健求,Huang Jianqiu(东莞理工学院机械系,广东,东莞,523106)
刊名:东莞理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 9(2) 分类号: F299.27 关键词:科技园发展模式 IT产业。
东莞松山湖产业园调查报告(96页)
➢ 北接莞惠公路、西临石大 路,北有莞深高速、南有 常虎高速
➢ 经松山湖大道到东莞市区 15分钟车程
➢ 至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20 分钟车程
➢ 至深圳市区及深圳机场40 分钟车程
➢ 到广州市区及白云机场60 分钟车程
➢ 深圳盐田港80分钟车程 ➢ 到香港机场120分钟车程
生活配套严重不足
➢ 医疗、教育、金融、餐 饮、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
松山湖经济保持飞跃的速度发展,GDP年涨幅约15%-35%
✓ GDP年均16%增长速度 度
✓ 工业总产值年均127%增长速
✓ 税收收入年均28%增长速度 ✓ 协议引资年均216亿元
数据来源:松山湖官网及其它网站
◼ 2013年松山湖六项主要经济数据增长率全市第一:重大 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平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落地等
凯悦国际酒 店集团与东 莞市松山湖 酒店有限公 司签约
总部1号
虹溪诺雅商铺 松山湖创意生活城
金域松湖商铺 万科生活广场
中成卫星项目
远峰研发中心
华富立研究中心 华富立研究中心
华腾国际 中以水处理 松山湖国际创意设计城
华为松山湖拿地1900亩 用于华为终端总部建设
松山会馆 中大365 中集项目
松山湖经济
➢ 东部约七平方公里,是松山湖规划未来的战略用地,是松山湖实施大项 目带动战略的主要平台,将成为松山湖科技大项目的集聚地。
松山湖园区配套
自然资源及区位条件优越,但生活配套严重不足
高科技产业经济
生态旅游资源
便捷交通网络
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同 济大学东莞研究院 广 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清 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 专业技术平台 生物医药孵化器 创意产业孵化器 企业平台 万科国家住宅产业基地 新能源ATL研发中心 入驻企业 华为、易事特、万科、中 集、中以水处理等约70家 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环 保类型等高端产业 产业信息 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 保护、生物医药、装备制 造等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升级 产业升级,加强对外经济 技术合作,进一步提高发 展质量和水平。
浅谈高新科技园景观设计——以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科技产业园为例
浅谈高新科技园景观设计——以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科技产业园为例发布时间:2022-01-04T08:10:45.667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蓝雪雯[导读] 文章以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科技产业园为例,具体分析了高新产业园的设计,从生态、功能、人文等多个方面探讨新世纪高新产业园的环境设计。
广东百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文章以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科技产业园为例,具体分析了高新产业园的设计,从生态、功能、人文等多个方面探讨新世纪高新产业园的环境设计。
关键字: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科技产业园;高新科技园;景观设计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斯坦福科学园在美国诞生[1],自那以后,名为“科技园区”的种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芽成长,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全新发展模式的同时也为景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科技园区的景观环境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打造融合城市环境与场所个性的景观环境。
1高新科技园的景观设计要点1.1生态平衡:奠定景观建设基础生态平衡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其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
高新科技园作为城市新空间要素,对于生态平衡的需求更加热切。
高科园区的开发形态应以组团式为主,在不破坏场地原有生态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合理分区布点,通过对林、水、城、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生态基质、生态廊道、生态斑块多层次互补的自然系统结构,以到达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效果。
1.2以人为本:保证功能多样性高新科技产业对于人力资源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人才,一直以来都是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工作需求与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创作激情与灵感,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4]。
此外,高新科技从业人员普遍存在高学历、高收人、高水平、年轻化的特征,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Songshan Lake SCI.&TECH.Industry Park,Dongguan说明书·图集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目录前言1. 项目背景分析2. 现状概况分析3.功能目标定位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5.规划总则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7.道路交通规划8.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9.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10.配套设施规划11. 总平面布置12.竖向规划13.市政工程规划14.分期建设规划与实施建议15.投资估算分析前言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的指示精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对松山湖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邀标工作,评审会后,确定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合作完成下一步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项目组重新对规划用地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比较等方面工作,在结合松山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东南院与东莞院两方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修改方案,于2005年11月23日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同,再根据会议具体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深化,并多次与松山湖规划建设局有关领导互相交流,形成确认方案。
由于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对研发区发展思路有调整,项目组于2006年1月结合管委会意见形成了本次调整方案并得到管委会认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规划建设局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项目背景分析松山湖在东莞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松山湖是东莞“三为一体”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莞新城,是东莞的科技经济中心,是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是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是东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29页PPT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 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
分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园区案例—松山湖产业园_图文
出租公寓 出租公寓
注:黄色圆圈代表公寓; 红色代表度假休闲类产品
松山湖区的房地产主要分布在北部工业区和中心区。 北部工业区以出租形式的公寓为主。主要是由于企业在此区域的 集聚,使得产业人口有大量的刚性需求。 中心区为度休闲居住类产品。主要由于中心区配套设施完善,占 据松山湖区域最强势的景观资源。
园区发展历程
松山湖产业园区发展配套先行,产业紧随其后,房地产 在初期埋下伏笔。配套完善后企业纷纷投产,各大房地 产商竞相推出产品。
2001
2002
2003
2004
松山湖
配 正式立
套
项,最 先开发
10平方
公里工
业园
产 业
房 地 产
松山湖产业园 主干道路工程 动工;松山湖 学术交流中心 、图书馆、国 际学校 、东莞 理工学院松山 湖新校区
教育:形成了从幼儿、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纵向教育, 以及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举的横向教育链。
商住:拥有松湖花园、锦绣山河、万科松山湖1号、长城地产等 居住配套,及酒店、银行、超市等生活配套。
旅游:拥有东莞新八景之首的松湖烟雨,以及沟谷、紫薇园、中 心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是市民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个档次:临湖一线最佳景观处的
686-850的大面积独栋、二线景
观468-644的较大面积独栋和台
三房三厅两卫 三房两厅三卫 三房两厅两卫
产品类型
数量(套 )
户型面积 261-267㎡ 215-332㎡ 220-228 ㎡
B1C8区6-218㎡
160㎡ 163-197 ㎡ 143-150㎡
一线临湖套数 独栋别墅98套
二线临湖92套 独栋别墅120套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说明书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8月目录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2.现状概况二、科技产业·生态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三、现状·未来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四、选址·定位1.优越性2.前瞻性3.目标与定位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5.产业发展特征五、构思·设计1.规划原则2.总体构思3.发展规模4.形态与结构5.生态功能布局6.用地功能分区7.用地规划8.景观设计9.交通体系10.绿地系统11.配套设施12.形象策划六、安全体系1.环境保护2.生态安全3.综合防灾4.环卫规划七、信息化规划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2.污水工程规划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4.电力工程规划5.电信工程规划九、分期开发指引十、近期建设规划十一、开发模式1.开发指引2.分期开发3.管理模式4.融资渠道5.开发模式十二、附件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
区域核心城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不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
松山湖生态园二期规划
松山湖生态园二期规划日前,松山湖生态园二期城市设计方案正式公布。
方案以生态景观为基础,将片区划分为三个区块,即:主园区、次园区和外围生态景观区,同时兼顾“湿地森林”功能特征,通过对湿地森林的规划与建设,提升片区整体景观品质。
设计团队表示,本次改造不仅是松山湖生态园对外形象的更新与提升工程,也是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一。
规划建设区域以湿地为核心区域,营造适宜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在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片区景观进行梳理和提炼。
整个项目涵盖三大主题区和一个核心园区:主园区和次园区。
其中主湖区包括湿地森林、万亩稻田、森林水塘;次全区包括生态公园、湿地中心景区、湿地博物馆、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等主题功能区;而核心区域为湖泊森林、湿地公园、郊野游憩区等综合功能区域。
一、从景观的角度来看,以“一心、两轴、三片”为主要内容,形成“3+3”的景观结构。
“一心”即“水心园”主题园区规划,由中央景观湖、湿地森林水塘、森林公园组成。
“两轴”即“湿地森林轴”和“生态保护轴”;“三片”即“森林生态区片和海岛湿地片区”“滨海湿地片区”和“人文生态片”。
“一心”将整个湿地园区分隔成两个核心片区,“生态保护区片”是指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区域;“滨海湿地片区”是指与东部滨海区域衔接形成海陆湿地风貌格局;“人文生态片”是指在整个滨湖区域中串联起人文与生态两个特色鲜明的区域。
“三片”结合生态保护区域进行整体的提升设计。
“水心园”结合湖区生态功能与水塘文化历史功能进行整体的提升设计:在“一心”内形成集自然生态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在“两轴”内形成滨水活力与现代人文气息和谐交融的滨海森林轴;在“三片”中以湿地中心景区为节点向北将湿地公园和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更丰富的水上休闲活动空间。
二、从视觉体验的角度来看,以“水为脉,绿为魂”为主题,通过构建滨水步行系统、建设水景观绿道、打造湿地森林等措施,打造丰富的滨湖水岸绿地系统。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以“以生态为核心”为主题,将生态和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打造一个融合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园区。
本文将对其规划进行分析。
首先,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园区的规划布局中,保留了大片的绿地和湖泊,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园区成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优美的地方。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合理的节能减排措施,如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园区提供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中,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以吸引和扶持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园区。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引进先进的科技装备和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这样可以推动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
再次,规划中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办公和生活配套设施,如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住宅区等,以提高园区的舒适性和人居环境。
同时,规划中还强调了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出了建设人才公寓和人才培训中心等措施,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园区工作和创业,为园区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以“以生态为核心”为主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人文关怀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这些规划措施的实施,将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园区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城市设计东莞市位于经济迅速增加的珠三角地域。
因为这一地域的经济正面对结构性改变,各样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为当地域发展带来众多时机。
依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域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城市。
针对东莞不齐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 XXXX年 6 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川库)邻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家产为主题的家产园,并同步开始了松山湖科技家产园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工作。
环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能够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中心区观点性城市设计(投标) 2、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中心区 +中部地域城市设计 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项目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家产园中心区观点性城市设计(招标)项目规模:用地约 2.5 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 30 平方公里“东莞松山湖科技家产园将成为东莞市家产结构调整的推进器,将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将来东莞的形象代表。
”在城市发展决议的推进下,松山湖整体规划和中心区观点性城市设计同步睁开。
松山湖地域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累积和发展特点,关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一、设计构想 1. 城市设计第一从地域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全面剖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
松山湖地域所负载的其实不是一个纯真家产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齐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座以地域创新为目标,以家产服务为主体的新城。
2. 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虑方式,充分认识不行确立的发展需求,判断城市预期的赢利方式。
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才能真实成为东莞连续发展的源动力。
所以,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供应不变场所的观点:城市的舞台。
3. 以灵巧性和连续性的原则,城市设计为可确立的需求供应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不确立的需求表现出显然的适应性: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说明书专家评审稿东莞生态园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1)第 1 章. 规划背景及范围 (1)第 2 章. 现状概况 (2)第 3 章. 园区发展策略 (4)第 4 章. 发展定位与规划规模 (6)第 5 章. 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7)第 6 章. 产业发展策略 (13)第7 章. 用地布局规划 (19)第8 章.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23)第9 章. 综合交通规划 (24)第10 章. 景观系统规划 (28)第11 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29)第12 章. 环境保护规划 (34)第13 章. 环卫工程规划 (36)第14 章. 给水工程规划 (38)第15 章. 雨水工程规划 (39)第16 章. 污水工程规划 (40)第17 章. 电力工程规划 (42)第18 章. 通信工程规划 (46)第19 章. 燃气工程规划 (49)第20 章. 近期建设规划 (51)第21 章. 开发模式 (53)前言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是在“东莞市东部快速路两侧(六镇)土地统筹规划”即生态园(新区)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修改完成。
六镇协调规划中主要从东莞市域甚至更大区域层面上,初步确定生态园的定位及“生态优先、以水为源”的规划构想,同时通过对六镇生态安全、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市政配套、等的整合,解决了生态园同周边镇区的衔接。
东莞生态园将建成以生态为主的综合园区,打造成松山湖配套园区,成为东莞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优先、治水为前、以绿为基、以水为源为原则,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实施大项目带动策略。
生态园的规划目标主要以东莞高端产业发展区。
东莞生态园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深度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项目。
东莞生态园不是孤立地建设东部的“第七个镇”,而是以两级管理区的模式,统筹和集约六镇镇区各种发展资源,实现土地的高效和高质利用,实现东莞镇区高标准的城市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