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鉴赏】从_檀香刑_看莫言式的民间立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从《檀香刑》看莫言式的民间立场
漆福刚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襄阳441021)

要:莫言的近作《檀香刑》被认为是体现其努力转向民间立场的一次重大尝试,但是其民间立场因为带有鲜明的个性而引起了关于小说中历史、刑罚和爱欲的争论。

本文认为《檀香刑》实际上体现的是莫言带有强烈知识分子批判眼光的民间立场,是莫言一贯的民族悲剧、民族根性和民族生命力主题的重申,是一种莫言式的民间立场。

关键词:《檀香刑》;莫言式的民间立场;民族悲剧;民族根性;民族生命力收稿日期:2011-05-10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1)06-0017-03作者简介:漆福刚(1963-),男,湖北黄梅人,编审,研究方向为编辑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檀香刑》自2001年问世以来,即作为莫言继《红
高粱》和《丰乳肥臀》之后的又一部广受关注的作品,
小说讲述的是高密县东北乡猫腔艺人孙丙联合义和团反抗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失败后被大清第一刽子手同时又是他亲家的赵甲用檀香刑钉死的故事,中间贯穿着刽子手赵甲混迹刑场的职业生涯和孙丙的女儿孙媚娘与东北乡县令钱丁的生死爱欲。

这部作品在封底的介绍中被包装以“是一部真正民族化的小说,是一部真正来自民间,献给大众的小说”的称号,正迎合了当下关于民族、民间的讨论,受到评论界的热捧,同时,《檀香刑》中的与正史有碰撞的历史观、汪洋恣意的酷刑描写和有违伦理的爱欲关系也引起不小的争议,论
者认为《檀香刑》中记叙的这“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
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封底介绍)都和“莫言式的民间立场”息息相关,而与之相关
的种种争议同样在“莫言式的民间立场”的关照下才可得以解释。

而说到“民间”一词,当下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概念,“民间文化形态”的倡导者、著名学者陈思和曾提出了其具有的三个特征,即“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
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
美风格”、“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
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之形态。

”[1]如果用这些标准衡量比对一般意义上的民间文艺,不啻为一种公允的说法,但是当我们用来分析莫言的小
说,尤其是《檀香刑》时,我们就发现莫言的
“民间立场”及其在文本中的表现并不一一耦合,莫言的《檀香刑》虽
然也是在讲一个色彩斑驳的历史故事,也是浓墨重彩地写男写女写情写爱,也是描摹一个骇人听闻泥沙俱下的传奇,但是,吊诡的是,读者在读过之后,更多的是在情感得到宣泄,好奇得到满足之后,感受到强烈的批判色彩,引发出思辨的反思欲望。

这是因为,莫言的民间立
场是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民间立场,是一种身在民间观察
而心在高空叹息的民间立场,是一种带有其强烈个性的“莫言式的民间立场”,他既不想成为庙堂的刻板文人,
也难以真的认同民间的“污”与
“垢”。

一、述说“真”历史:民族悲剧的反思
《檀香刑》的故事背景是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同治仓皇出逃。

而义和团运动在官修的历史上是一面民众觉悟自发抵御外国侵略的旗帜。


是,莫言在说及《檀香刑》的成书过程的时候坦言:
到1996年的时候,我想到胶济铁路修筑过程中,在我的故乡有一个戏班的班主,也就是小说中描写的孙丙,他领导老百姓自发地与入侵中国的德国人抗争。

当然他们的抗争用现代的观念看很愚昧。

孙丙这个人在近代史和地方志都有记载,但被拔高得很厉害,他被塑造成一个不亚于李自成式的英雄人物。

后来我做了大量的调查,走访了幸存的老人,发现孙丙作为一个农民,作为一个乡村戏班的班主,他没有意识到反帝反侵
略那样重要的问题。

[2]
对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书写至今已经不是新题材,但是书写者往往容易忽视历史的丰富性和事件的多样化,对那段历史的解读往往只停留在革命的宏大叙事之中,而忽略个体的人的存在,因而,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历史中个人作用的思考就容易被遮蔽掉,使文学成为历史的点缀和附庸。

而像莫言这类的文学创作者则不同,他们更关心的是人物和冲突,他们试图通过文学的夸张变形将一段真实的野史埋藏在各种隐喻之中,传达出一种更接近历史真实的人生体验。

这就在不知不觉中解构了正史,消解了正史赋予一个历史事件某种意义。

这也就
是莫言经常被划入“新历史主义”作家的原因。

在《檀香刑》中村民们对胶济铁路的害怕并不是
因为经济原因或是政治原因,
而是因为“德国人把中·
71
·
国男人的辫子,压在了铁路下面。

一根铁轨下,压一条辫子。

一根辫子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

”而“那些被割了辫子的男人,先是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接着就精神恍惚,言语不清。

成了地道的废人”。

[3]189-190不能否认,莫言这里的确是用的是民间的语言、民间的思路来解释民间的问题,但是在当下的语境下,叙述这样种种愚昧的观点,叙述者变得可疑起来,即使是最真诚的语气,稍有常识的读者就会读出暗藏着的反讽意味。

而对诸如孙丙喝符水,设神坛,请神仙等义和团中种种带有浓烈迷信色彩的仪式我们更觉得作者这样如数家珍细细说来实际上是保持着强大的距离感的,这是一个民族落后于历史进程的悲哀。

而对于历史上真实的个人,莫言倒是抱有真实的“理解之同情”。

比如说钱丁,这个人物值得我们注意,作为清国的一个官员,他既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士”的精神,一心报国保民,而又有官僚的依附性(一个集权国家的官僚永远是对上级负责的),因而一方面他要为民做主想向德国人讨公道,另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前途又要被迫参与对农民暴动的镇压。

这个被当下官方正史一般称作镇压义和团刽子手的前清官僚,莫言不是对他进行脸谱化的无趣处理,而是将他的矛盾与焦灼真切地刻画出来,因为莫言的民间立场带有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清醒。

作者曾这样说“我们心目中的历史,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或者说历史的民间状态是与‘红色经典’中所描写的历史差别非常大的。

我们不是站在‘红色经典’的基础上粉饰历史,而是力图恢复历史的真实。

也就是说,我们比他们能够干得更文学一点,我们能够使历史更加个性一点。

八十年代的创作环境允许我们站在一个相对更超脱一点角度上来看人、写人,把敌人也当人看待,当人来写”。

[4]这里的民间立场是体现的是相对与官方(庙堂)的独立探求真实的立场,它的目的是在于对历史与民族的反思。

二、刻画“酷刑”:民族劣根性的批判
《檀香刑》中一共细致刻画了六次行刑,用了五种刑罚,分别是一、刽子手用“斩首”的刑罚处决赵甲“舅舅”;二、余姥姥用“腰斩”的刑罚惩处盗取国库的库丁;三、余姥姥和赵甲合作,用“阎王闩”处决小太监;
四、赵甲用“斩首”处决戊戌六君子;五、赵甲用“凌迟五百刀”处决钱雄飞;六、赵甲用“檀香刑”处决组织拳匪作乱的孙丙。

这些刑罚被莫言有声有色的描写刻画的栩栩如生,也因此招来了种种非议,被认为是“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

[5]对文本中巨细无遗的血腥描写,我亦持一定的保留态度。

但莫言的辩解,也不乏合理性:
我觉得批评者或是读者应该把作者与书中的人物区别开来,赵甲对酷刑的沉迷并不等同于我对酷刑的沉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文化的批评者,首先应该是、或者曾经是一个文化的沉迷者,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作者的判断立场,并不是一定要声嘶力竭地喊出来,这是问题的又一个方面。

展示的本身具有沉迷和批判的二重性,这是问题的第四个方面。

[6]
以上莫言的这段言论中是在努力划清自己跟叙述者的关系,同时不否认自己对酷刑有过沉迷,但更加强调他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批判性。

潜意识里,这是莫言自觉地把自己从小说中看酷刑的民众中剥离出来,也就是说,虽然他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民间立场,但是骨子里还是寄予着对民间腐朽残忍一面的强烈批判,甚至为了表明这一点,莫言在小说中更是加入了刽子手对看客的议论,以表明他民间立场下的知识分子眼光:
师傅说他执刑数十年,杀人数千,才悟出一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

面对着被刀脔割着的美人身体,前来观刑的人无论是正人君子还是节妇淑女,都被邪恶的趣味激动着,凌迟美女,是人间最惨烈凄美的表演,师傅说观赏这表演的其实比我们执刀的还要凶狠。

[3]240
对看客的描写最出名的莫过于鲁迅,他和五四一代开启的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传统无疑将在莫言这里得到回响。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7]当我们读到《檀香刑》的被钉在檀香橛子上的孙丙说出最后一句“戏……演完了……”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莫言心中的悲凉。

和现代刑罚手段(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监禁)不同,古典刑罚手段更加血腥暴力,是直接作用于肉体、产生痛感而不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来实现的,作家又通过赵甲的口,阐释出一个王朝痴迷于肉刑的奥秘:“一、显示法律的严酷性和刽子手执行法律的一丝不苟。

二、让观刑的群众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收束恶念,不去犯罪,这是历朝历代公开执刑并鼓励人们前来观看的原因。

三、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3]235赵甲也多次声明自己是替国家服务,代表国家的权威,如果说前两条理由还可以成立的话,那么第三条“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则道破了一个社会残忍的集体无意识:一种残忍的刑罚固然要受到历史的唾弃,但是嗜好观赏刑罚的看客,则体现出一个不健全的、恶的、嗜血的人性。

很显然,莫言是不妥协与这种人性的,他越是精细地描摹这些血淋淋的施刑过程,越是细致地勾画看客们的醉态,就越是体现出他内心作为一个有理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嘲弄与批判。

三、突显“爱欲”:民族生命力的呼唤
“爱欲”在莫言的小说中,从来就带有浓烈的象征意味,《檀香刑》中孙媚娘与钱丁的无婚姻的性和孙媚娘与赵小甲无性的婚姻构成一组对子。

而莫言的民间立场就在于将爱与欲冠以生命力的意义,让其在毁灭中获得更高的自由,而不是落入才子佳人的大团圆的民众期待视野。

风流恣意的孙媚娘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寄予了作者对生命的礼赞和对自由的渴望的,不论是狗肉黄酒熏陶下的醇厚与野性,还是一双未缠裹的大脚暗示出的自由与奔放,都昭示出她性格中充满人性与回归
·
81
·
自然的一面。

敢爱敢恨是孙媚娘一生行事的准则,即使到了最后,在充满绝望的述说中,孙媚娘还是表达出对钱丁爱的信念的执着:
……尽管俺知道这样多,俺几乎什么都知道,但俺还是痴迷地爱着你。

其实,你也是在俺最需要男人的时候出现在俺面前的男人。

俺爱的是你的容貌,是你的学问,不是你的心。

俺不知道你的心。

俺何必去知道你的心?俺一个民女,能与你这样的一个男人有过这样一段死去活来的情就知足了。

俺为了爱你,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沉重打击,俺的亲爹都不管不顾了;俺的心里肉里骨头里全是你啊全是你。

[3]303
这段独白中饱含着无数的忏悔与自责,同时更突显的是无拘无束的野性和自由自在的生命力,孙媚娘并不是一个毫无伦理观念毫无生活经验的自然人,她也有社会责任感和亲情观,但是莫言更多的是赋予其强有力的生命关怀,让她成为这部有着太多血腥味儿,太多阴郁潮湿氛围的小说中的一抹阳光。

而钱丁则徘徊在民间与庙堂之间,一方面,有着对人性本身的执着与追求;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几千年来中国文明的束缚和重压。

他一方面欣然接受孙媚娘的爱与性,另一方面,也不曾逃离家族婚姻对他的控制与期望,在小说的最后我们看到,钱丁将先前他的夫人如何背着他挑拨他和孙媚娘的关系的手段一一说出来,才知道原来他一切都明白,但是他只是默默忍受不义之名而未曾反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虽然调和中庸,但是生命欲望的压抑使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莫言将他对这个历史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情释放到了小说的高潮处,让他刺死了受刑还未死的孙丙,让袁世凯和德国人的计划落了空,他得到了解脱,奔向了生命意志的自由。

莫言有意安排孙媚娘的丈夫是一个半傻子,让她红杏出墙,看似是在迎合民间的套路模式,但是并不是把孙媚娘打扮得像潘金莲一样,让人一眼觉得是一个并不值得同情的荡妇,也没有加入很多“引人入胜”的情欲描写,更没有加上一个武松式的人物杀嫂雪耻,我们反而越来越同情孙媚娘,越来越支持孙媚娘,作者甚至把她塑造成一个劫狱的女杰,使得她得到了钱丁夫人的理解。

在这里与其说莫言是在写爱欲不如说是本着一个知识分子对生命的理解,呼唤一个更加健全的民族生命形态。

民间立场包括了民间审美话语,同时也涵盖了民间叙事艺术,不可否认,莫言在《檀香刑》中使用“猫腔”穿插整部小说体现出他寻求一种民族化的文体样式,同时“凤头———猪肚———豹尾”式的结构也符合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特点。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凤头和豹尾部分,以各种人物的内聚焦分别叙事的方式在《红高粱》里就片段式的出现过,而这一形式显然是受到莫言所推崇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影响,而半傻子赵小甲眼中的变形的世界,在论者看来是一个神来之笔,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鲁迅的《狂人日记》。

可见完全让莫言脱离外国文学和现代表现技巧,纯粹的要求一个“民间”,这是很难做到的。

总之,我们在《檀香刑》中看到了一个“有意识的大踏步撤退”到民间立场还可惜“撤退得不够到位”[3]518的莫言,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民间立场是莫言式的,新历史主义的叙述在消解正史的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彰显着一个知识分子对民族悲剧的冷静反思,汪洋恣意沉醉于刑罚的同时不难看出潜伏在文字底下的批判色彩,写爱写欲离不开莫言一贯的着眼于民族命运的生命主题。

莫言式的民间立场是一种知识分子游子返乡式的民间立场,既同情于民间的苦难、欣赏于民间的自由、扎根于充满养分的大地之上,又清醒的认识到民间的幻想与真实世界的差距,民间“精神奴役的创伤”带来的陈腐与残忍,表现出对民间的改造企图和唤醒欲望。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8.
[2]莫言.故乡·梦幻·传说·现实[C]//小说的气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190.
[3]莫言.檀香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4]莫言.从“红高粱”到“檀香刑”[J].当代作家评论,2002,(1).
[5]余杰.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J].社会科学论坛,2004,(3).
[6]莫言.是什么支撑着《檀香刑》[C]//小说的气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111.
[7]鲁迅.娜拉走后怎样[C]//鲁迅全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0.
责任编辑:彭雷生
On Mo Yan’s Standpoint of the Populace Reflected in
Penalty Using Sandalwood
QI Fu-ga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Xiangf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gyang Hubei441021,China) Abstract:Penalty Using Sandalwood was an attempt Mo Yan made to turn toward the standpoint of the populace which resulted in an argument about the history,penalty and love.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thinks that it in fact reflected the strong standpoint of populace with a critical eye of the intellectual.It restated the theme of the national tragedy,nature and vitality,which is Mo Yan’s standpoint of the populace.
Key words:Penalty Using Sandalwood;Mo Yan’s standpoint of the populace;national tragedy;national nature;na-tional vitality
·
9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