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生物多样性与砗磲贝的保护与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生物多样性与砗磲贝保护与利用

林鸿民陈惠(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

一、南海生物多样性概况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它提供了人类绝大多数生活与生产资料。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社会发展基石,保护人类自身。科学家们详细描述,登记在册的物种已有160万个,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物种,尚待发现。尤其是占地球面积最大的海洋,由于调查手段制约,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滞后于陆地表面。我国85%自然保护区在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重点历来放在西部陆域。而对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则相对薄弱。南海有我国最为丰富海洋生态系统、海南岛沿岸有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床生态系统、沿岸珊瑚礁生态系统、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古泻湖生态系统、岩岸岩礁生态系统,沙(泥)滩生态系统等。南海中部有远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暗沙生态系统、深海生态系统、深海槽生态系统等。各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由于人类生活与经济活动十分频繁,海洋生态系统也受到人为扰动,生物栖息地被挤压或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均受不同程度损害而减少。如海草床生态系统遭破坏,其标志性物种儒艮(俗称美人鱼)经多次调查已经绝灭;海马、海龙、中国鲎等物种呈现濒危。红树林生态系统也遭受巨大破坏,面积锐减。

三沙市所管辖的西南中沙群岛有我国唯一的远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海区,其丰富程度接近于陆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远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为许许多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隐蔽所、产卵场、索饵场,是海洋生物物种基因库,海洋天然药物资源库。有许多需要保护的濒危物种,如绿海龟、棱皮龟、玳瑁、砗磲、

鹦鹉螺、冠螺、虎斑宝贝、大珠母贝、红珊瑚等。但在过去的30多年间,由于南海周边国家非法蚕食侵占南沙岛礁,非法侵入相关海域,采用炸鱼、电鱼、毒鱼以及违规网具开展掠夺式捕捞作业,严重破坏了南海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必须指出,我国驻岛渔民在西沙群岛海域的过渡捕捞,包括长棘海星天敌法螺被大量捕捉,供贝类工艺品销售,导致长棘海星大量繁殖,啃食珊瑚虫;造成生态系统生物链断裂,珊瑚礁大量白化死亡,危及珊瑚礁生态系统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正常发育。另外渔民为盗取古代瓷器采用野蛮方法采挖珊瑚礁丛的古代沉船,海底珊瑚骨架碎裂,形同废墟,原生性完整性受到严重摧残,生物多样性资源大为减少。万物相依又相争的关系,编织成生物多样性的食物链网。一个物种的消失将会造成食物链断裂,殃及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发育。

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颁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列出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提到“西沙、中沙和南沙珊瑚礁分布区”。但对这片2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南海,也仅仅泛泛一提,没有列出具体应该保护那种濒危物种,更没有具体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截止2012年三沙市广阔海域范围内,仍没有一座国家级综合海洋生物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国家专项海洋自然保护区。只有一座海南省级西南中沙自然保护区,海域保护240万公顷,保护对象绿海龟、玳瑁、虎斑宝贝等。由于管辖海域面积过大,保护层级低,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匮乏;加之区域周边政治环境敏感,管护力度不大,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期形同虚设,影响三沙市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沙市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本底具强烈的奇特性、珍稀性与观赏性,有很高的经济、科研、旅游价值。因而保护与修复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维护三沙市岛礁与海域主权一样重要的紧迫任务。

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通过“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路径来实现。其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就是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只有做到这

一点才能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供雄厚物质基础。所以说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育,是确保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前提,舍此发展海洋经济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持续。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但由于人口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社会经济活动规模最大,频度烈度广度最大的国家,造成对黄色陆域国土与蓝色海洋国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巨大冲击与压力。《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151个在中国,约占总数1/4。其中海洋生物砗磲贝被列为“公约”濒危保护物种,也是我国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砗磲贝是我国南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中的标志性物种。近二十年来,砗磲贝逐渐引起国人关注起因是由其加工制作的砗磲玉工艺品成为我国玉石雕塑苑中一个新兴品种。人们的消费与占有欲望促使这一珍稀物种面临越来越濒危境地。

二、砗磲渐成为新型旅游商品门类

2012年11月,“中国(海口)国际时尚博览会”举办。在展会入口处一尊高达1米的巨型砗磲雕刻“火凤凰”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纷纷拍照留念。同月第十届中国(海口)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举行,在会上进行2012年游客最喜爱的海南十大旅游商品评选,“黄岩岛砗磲玉”被赫然列入。2012年12月在海口召开“泛珠9+2”会议,会上海南省政府将南海砗磲原贝工艺品作为省政府高级礼品赠送给兄弟省区政府。打开网站键入“砗磲贝”一词,销售砗磲产品信息纷至沓来。由此珍稀海洋生物砗磲贝以频密速度进入视域。

砗磲贝过去朝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作为罕见珍贵海洋生物,少人知晓。而近二十多年来,砗磲贝因其能加工成各种工艺品,逐渐成为海南新兴旅游商品门类;发展成为一个新型产业。解放前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到西南中沙潜水捕捞砗磲贝,只割取贝肉作为干贝海珍品出售,砗磲空壳丢弃在海中。后来发现砗磲壳厚洁白,可加工成白玉饰品,价值提升,便将空壳也运回贩卖给加工厂。砗磲物质成分为碳酸钙,硬度不大,比重中等,切磨

抛光性能良好,易于加工造型,进入门槛不高。目前,潭门镇已经有40多家加工厂及店铺,成为我国砗磲贝生产加工销售中心。海口也有几家砗磲高档礼品加工厂,砗磲贝加工制品种类较多,主要制作礼佛的挂珠、持珠、手串,各种大型佛像、观音像;祈福辟邪镇宅旺财的麒麟、金蟾、狮子等瑞兽;以及印章、镇尺、山子等文房用品,文玩把件和各种饰品、实用品系列产品。融自然天成的纯白材质和精心巧妙做工于一体,既可观赏使用又有收藏价值,受到游客普遍喜爱。一些砗磲大型雕刻卖价均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一些经打磨抛光的原贝因其造型奇特,也身价倍增。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高档旅游商品,砗磲贝及其制品于是受到商家青睐。但是砗磲工艺品产业的可持续利用又受到国际与国内相关环保法规的制约,如何在保护与开发博弈中取得平衡,是一个令人深感隐忧与纠结问题。

三、砗磲贝天然资源几近枯竭

砗磲是热带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公斤。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砗磲贝通常以足丝附在珊瑚礁上生活,属于珊瑚礁盘定栖性生物,生长缓慢,有人测定每年仅生长2-3公分,一些大砗磲贝生长都在百年以上。砗磲外套膜内附生大量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合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又成为砗磲食物营养来源。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特殊关系,这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和谐共生典型实例。砗磲贝在海底两壳张开,外套膜色彩艳丽奇幻,对潜水游客极具观赏性。但千万不能将手伸入两壳之间,曾有人因无知,将手伸入其间,在强大壳闭肌作用下,手腕被折断,不能拔出而溺水死亡。砗磲贝里曾发现有世界上最大珍珠,重达6350克,价值高达408万美元。历史上中国人偏爱砗磲,《尚书大传》记载了“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得大贝,如车渠以献纣”赎回文王的故事。佛典《金刚经》中将砗磲列为佛教七宝之首(其余为黄金、银子、琉璃、玛瑙、珊瑚、琥珀),是佛门高僧供佛重要的法器。用砗磲制作佛珠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