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变革下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供应链变革下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在20世纪下半叶,运输和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营销等环节的分离,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中间产品和服务形成供应链。国家的竞争演化为对供应链及其关键环节控制能力的竞争。中国正是利用了这一趋势,依靠低廉的工资成本和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大军,抓住了全球供应链的制造环节,成就了“中国制造”的奇迹。
但是,全球供应链正面临深刻调整。一方面中国工资成本上升,导致人力成本敏感的制造业环节迁往工资更低的国家。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的新投资开始流向东盟、印度及其他地区。这将提升这些新兴市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从而对中国形成压力。有调查结果显示,华南制造业中心11%的工厂计划迁往海外,以躲避不断上升的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自动化和3D打印等技术的突破,全球供应链的制造环节有可能重回发达国家,以发挥其人力资本水平高、靠近消费市场等优势。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供应链格局将发生颠覆性变革,在根本上排除后发国家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制造业赶超的可能性。
无论路径和方向如何,全球供应链的变革都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制造业“空心化”,再加上向研发和营销等环升级乏力,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可能被边缘化。因此,需要从全球产业链的风险和挑战出发来看待中国的产业升级。
首先,要通过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稳定中国在制造业环节的优势。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看家之宝,要进一步挖掘潜在优势,不能轻言放弃。而且通过强化配套优势、推动机器换人等举措,中国也有条件维持制造业优势。
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提升,但是相对于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中国仍然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及门类齐全、配套完备的供应商体系。可以通过强化配套优势、导入创新,保持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深圳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创客乐园”,吸引IBM等国际大企业硬件研发总部,关键就在于珠三角强大的电子产品配套能力,任何硬件创新所需的零部件,都能在比美国甚至台湾更快的时间内实现供应。
此外,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对技术革新有着巨大需求。以“机
器换人”为例,目前中国机器人已占全球销量比重17.5%,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通过适当的政策举措,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创新动力,可以为机器人制造和集成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空间,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
第二,要加快向供应链两端拓展,提升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虽然这些领域长期为发达国家控制,升级会遇到各种阻碍。但中国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手中有一系列牌可用。第一张牌就是“中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将对全球供应链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咨询公司科尔尼近期发布报告称,中国零售市场有望在2018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贴近消费者、适应中国消费心理等优势,从营销端实现全球供应链的整合。国产品牌手机小米的崛起就是明显的例子。
第二张牌就是中国投资。前期制造业高速发展为中国积累了巨量的资本,充分利用资本优势,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方面加强与发达国家企业的资本合作,采取并购等模式,吸收其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经验,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和产能合作,可以发挥各国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其整合纳入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体系。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深刻调整,面对挑战,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和“中国投资”这两张王牌,继续做强制造业环节,提升研发和营销环节的实力,加强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A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京津冀产业转移将集中在八个领域】
产业转移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其方向和重点领域有哪些?是三地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近日获悉,由工信部等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已经定型,或于近期发布。指导目录大致有八类重点产业,需要河北、天津来承接,分别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此外,还有一些新的高端合作项目,例如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京津未来科技城合作示范区等,从一般产业到高端产业合作,以园区作为点来支撑,到京津、京冀产业带合作,由点到面,形成全方
位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这八大类产业一方面是立足于源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与三地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相结合。产业转移是发挥三地产业比较优势的过程,需要考虑哪些产业津冀能够承接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交通保障等因素,从而确保产业转移能够落地生根。(RL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中国市场巨大消费潜力继续释放】
咨询公司科尔尼6月1日发布报告称,中国零售市场有望在2018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中国在科尔尼最新的《全球零售发展指数》(GRDI)中跃居第一,这是中国自2010年以来首次位居该指数排名榜首。中国的零售市场有望在2022年前增长至8万亿美元,达到美国零售市场规模的两倍。在2015年的指数排名中,亚洲国家占据了榜单的多数席位,超越了进入排名的其他各洲。报告称,中国的零售商正在积极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各种挑战。它们不断调整和优化门店组合,以求平衡利润率和市场份额。杂货商和百货商店是推动变革的主力,2014年,领先的杂货商和百货商店关闭了将近200家门店,而2013年仅关闭了35家门店。科尔尼消费品和零售业务合伙人贺晓青认为:“不断提升的收入水平、持续的城镇化进程、热衷购物的庞大消费群体,以及中国向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的积极转型,将推动中国的零售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增长。电子商务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增长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先的电商企业不仅为大城市的消费者开启了新的渠道,他们也积极致力于为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服务,一些大品牌实体店正致力于在这些地区开设更多门店。”(RWSQ)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政府的机器人扶持政策应更有针对性】
使用机器人改造传统产业,是应对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降低成本,但需要企业承担大量的初始投入。为了激励企业使用机器人,各地政府普遍出台了资金扶持政策,对企业构成机器人成本予以补贴。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种补贴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提高针对性。首先虽然在很多地方,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可以申请补贴,但是企业需要一次性付款给机器人制造企业,然后才能拿到补贴资金。一次性拿出全部货款对中小企业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企业宁愿选择用1—2年向机器人厂商付清费用,而不愿申请补贴。另外,部分地区由于机器换人补贴政策的漏洞,导致部分用了机械手或者机器人的企业没得到补贴,没采用的反而拿到了补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