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实验的首要任务,在于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者不同的因变量指标,并进而考察自变量对内隐、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因此,如何在实验中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成为内隐记忆实验研究的逻辑重点。” 当前,在内隐记忆实验研究中使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叫做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也叫做任务分离(task dissociation);另一类叫做加工分离(process dissociation)。
(一)实验性分离的逻辑与方法
实验性分离范式最早为神经心理学家所采用,主要用以研究脑损伤病人心理功能的分离现象(Teuber,1955)。当前,实验性分离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杨治良(1996)甚至称其为实验心理学的三大新法之一。实验性分离的逻辑认为,我们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测验而取得被试心理活动的因变量,其中一些因变量对应于内隐记忆,另一些因变量则对应于外显记忆,因此实现记忆系统的实验分离。这种分离主要是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不同测验完成的。
直接测验就是在测验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想他们经历过的某些事件并把它们从记忆中
提取出来,如自由回忆、再认测验等,在这些测验中被试直接从意识中提取信息;间接测验则是在测验指导语中并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提取过去学习的信息,而是通过他们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被试是否对某些信息拥有记忆。研究者认为,这两类任务分别对应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因而这种分离也被称为任务分离。这里包含的逻辑是:如果这两类测验的成绩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或者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那么这两类测验中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同样的心理结构;如果两类测验的成绩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甚至相反的趋势,则说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图尔文曾对实验性分离作如下的表述:“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任务中的操作,但不影响另一种任务的操作,或者变量对两种任务的操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
在内隐记忆研究领域,实验性分离实验中的直接测验就是指前述的回忆、再认等直接信息提取方法,间接测验的主要方法是补笔测验和知觉辨认两个方面。
1.补笔测验
补笔测验主要包括词干补笔(偏旁补笔)、残词补笔、残图补全等。词干补笔的实验程序是:首先要求被试学习一系列单词,而后主试向被试呈现每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并要求被试用想到的单词填写出来。主试提供的词干可填写成多个有意义的单词。结果被试多用学习阶段呈现的单词补笔,被试用呈现单词补笔的概率减去用未呈现单词补笔的概率,就是所学单词的启动量。残词补笔和残图补全的实验程序与词干补笔基本相同。
虽然补笔测验中使用的都是一些长时记忆信息或知识,但研究发现,这些知识的提取也依赖于实验前期所发生过的事件。例如,在完成ele 时,如果被试最近学过“elephant”这个词,尽管可以有多种完成的方法(如element,electric,elephant),但他们有更大可能会用“elephant”这个词来完成词干补笔或残词补全。通过在这些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启动量就可以衡量内隐记忆的效应。
2.知觉辨认
知觉辨认法的测验程序是:在学习阶段,向被试依次呈现一系列项目,然后将这些呈现过的项目与未
呈现过的项目混淆在一起,在速示仪或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以极短的时间(小于5ms)一个一个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加以辨认。一般来说,被试将学习阶段呈现过的项目辨认出的概率高于未呈现项目,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呈现项目的启动量。知觉辨认的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不是文字的,如单词、伪词、无意义音节、图画、乐曲等。知觉辨认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将它们辨认出来。
雅各比(Jacoby,1983)采用再认和知觉辨认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他在三种条件下让被试学习反义词:无上下文条件,被试看到“×××——冷”便大声说出“冷”字,这里要求被试加工的是“冷”字的字形;有上下文条件,被试看到“热——冷”并大声读出“冷”,在这里是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语义;产生(generation)条件,被试看到“热——???”,而要求被试说出“冷”字,这是前两种条件的结合,要求被试既要加工字形,也要加工语义。在这三种条件下,他均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试使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验,即再认;另一组被试则用间接测量法进行测验,即知觉辨认。结果发现,采用直接测量的一组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无上下文条件最差;而采用间接测量的一组被试所得结果正好相反:无上下文条件下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产生条件最差。这一实验研究有效地观察到了实验性分离的记忆结果。
(二)加工分离的逻辑与方法
实验性分离实验为内隐记忆积累了大量证据,也有效地揭示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不同机能特点,但它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批评的意见主要有两点:
首先,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可比性问题。实验性分离的逻辑是利用不同测验结果的不一致性证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记忆系统,进而证明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不同的系统。这里的问题是,即使当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系统,我们用不同的任务分别去测量它们,结果也还是可以出现不一致的趋势的,因为测验任务本身就存在测验线索、记忆任务、反应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本来就没有可比性。
其次,在内隐记忆是否存在的证明上存在循环论证之嫌。一方面,研究者假设,直接测量对应于外显记忆,间接测验对应于内隐记忆,然后再来使用这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那么,如果两种测量并不是各自纯粹地对应于两种记忆,而是两种记忆在两种测量任务中交叉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前述的假设也就难以成立了。
看来,使用任务分离技术来证明和测量内隐记忆,还存在不少疑点。于是,雅各比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又提出了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简称PDP),以试图解决上述方法学的困难。
典型的再认型的加工分离程序是这样的:在学习阶段先后给被试呈现两个词表,然后将一些未学习过的新词与这些词混在一起,进行再认测验。在测验阶段,分“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两种。如果被试进行包含测验,则要求被试要将学习过的两个词表上的项目判断为“旧”的项目(即判断为“学过”),把后来混进去的项目判断为“新”的项目(即判断为“未学过”);如果被试进行排除测验,则要求其只是将第二个词表中的项目判断为“旧”的项目(即判断为“学过”),把第一个词表上的词及后来混进去的词判断为“新”
的项目(即判断为“未学过”)。就第一个词表来说,有意识的控制加工和无意识的自动加工在包含测验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即有意识的回忆和熟悉感都会让被试作出“旧”的反应,两种加工在测验中的作用是一致的。在排除测验中,意识与无意识的作用相反,如果被试能有意识地回忆其属于第一个词表,就会作出“新”的反应;如果被试不能回忆但感到熟悉,就会将这个项目判断为第二个词表项目,而作出“旧”的反应(Jacoby,1991)。由此可见,这一程序实现了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分离。
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依赖于雅各比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设:“(1)熟悉感对一组特定项目的影响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是相同的;(2)有意识回忆对两个测验操作的贡献程度也是一样的,这两个假设可归纳成PDP的…一致性假设‟;(3)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呈零相关。” 说得明白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