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总体规划(2003-2020)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3)
第一章城市现状概况 (3)
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 (3)
2.历史沿革 (3)
3.自然条件 (3)
4.自然资源 (4)
5.文物古迹 (4)
6.经济社会概况 (4)
第二章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5)
1.城市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本次规划所需解决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规划编制背景与编制依据 (6)
1.规划编制背景 (6)
2.规划依据 (6)
第四章规划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 (7)
1.规划技术路线 (7)
2.规划指导思想 (7)
3.规划期限和范围 (7)
4.规划原则 (8)
第二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9)
第五章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与发展条件 (9)
1.城镇体系现状特征 (9)
2.城镇及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10)
3.城镇体系发展思路与相应策略 (10)
第六章县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 (12)
1.县域人口发展预测与规划 (12)
2.人口城镇化发展预测与规划 (12)
第七章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13)
1.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13)
2.县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 (14)
3.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16)
4.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体系发展规划 (17)
5.区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19)
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0)
第八章城市发展总体目标与规划编制要点 (20)
1.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 (20)
2.规划编制要点 (20)
第九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21)
1.职能与城市性质.................................................................. 212.城市人口规模.. (22)
3.城市用地规模 (22)
第十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22)
1.城市总体布局现状 (22)
2.总体空间发展思路 (23)
3.湘阴城区空间形态的演变 (24)
4.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24)
5.城市总体布局 (24)
第十一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5)
1.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5)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25)
第十二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8)
1.现状概况 (28)
2.规划原则与目标 (28)
3.用地规划 (28)
第十三章居住用地规划 (31)
1.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 (31)
2.规划原则 (31)
3.规划布局 (31)
4.中小学配置 (32)
第十四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32)
1.工业用地规划 (32)
2.仓储用地规划 (33)
第十五章绿地系统规划 (33)
1.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 (33)
2.规划指导思想 (34)
3.规划布局 (34)
4实施建议 (35)
第十六章城市景观规划 (35)
1.规划原则和目标 (35)
2.景观规划要点 (35)
第十七章旧城更新规划 (36)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6)
2.更新策略 (37)
3.用地布局调整 (37)
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控制规划 (37)
1.规划目的 (37)
2.土地兼容性控制 (37)
3.开发强度控制 (38)
第四部分中心城区工程规划 (39)
第十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39)
1.现状概况 (39)
2.用水量预测 (39)
3.水源规划 (40)
4.水源地保护规划 (40)
5.水厂规划 (41)
6.管网规划 (41)
第二十章排水工程规划 (41)
1.现状 (41)
2.规划排水体制 (41)
3.污水工程规划 (41)
4.雨水工程规划 (42)
第二十一章电力工程规划 (42)
1.现状概况 (42)
2.电力负荷预测 (42)
3.电源规划 (43)
4.城网规划 (43)
第二十二章电信工程规划 (43)
1.电信规划 (43)
2.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44)
3.邮政规划 (44)
第二十三章燃气工程规划 (45)
1.城区燃气现状 (45)
2.存在问题 (45)
3.城市气化率 (45)
4.燃气工程发展规划 (45)
第二十四章供热工程规划 (46)
1.现状概况 (46)
2、规划原则 (46)
3.城区热化率 (46)
4.热负荷预测 (46)
5.热源规划 (47)
6.供热系统 (47)
7.管网布置 (47)
8.换热站 (47)
第二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47)
1.现状概况 (47)
2.存在问题 (48)
3.环境趋势分析 (48)
4.环保目标及环境分区 (48)
5.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 (49)
第二十六章环卫工程规划 (50)
1.现状概况 (50)
2.规划依据 (50)
3.规划目标 (50)
4.环卫工程规划 (50)
第二十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51)
1.防洪规划 (51)
2.消防规划 (51)
3.人防规划 (52)
4.抗震防灾规划 (53)
5.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 (53)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与部署 (54)
第二十八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4)
1.规划指导思想 (54)
2.规划年限和规模 (54)
3.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54)
4.近期建设项目 (54)
第二十九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56)
第三十章规划实施 (56)
1.规划管理新的趋向 (56)
2.规划实施措施 (57)
湘阴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城市现状概况
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
湘阴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洞庭南岸,处幕阜山余脉,居湘、资两水尾闾;东据逶迤山岭,西展坦荡湖乡;东临汩罗,西接益阳,南连长沙、望城,北抵岳阳、沅江。

地理坐标为北纬28°30′13″—29°3′2″,东径112°30′20″—113°1′50″之间。

南北长61km,东西宽51.3km。

湘阴县隶属岳阳市,根据2005年1月13日,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撤销湘阴县濠河口等17个乡镇设立城西等4个镇的批复》(岳政办函[2005]5号),对县城西部地区的乡镇进行调整,现辖19个乡镇。

其中有文星、樟树、界头铺、袁家铺、东塘、城西、新泉、岭北、湘滨、南湖州、长康、三塘12个镇,有静河、玉华、石塘、六塘、白泥湖、青潭、杨林寨7个乡。

2.历史沿革
湘阴历史源远流长。

据近年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

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

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

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

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

或国或郡,罗国均为其属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

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

至晋代隶属未变。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城西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

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

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现在的县城(文星镇)。

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

清朝仍属长沙府。

民国初年直属湖南省。

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1940年)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属湘潭专署,1964年属岳阳专署。

1966年,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改市)。

1986年,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3.自然条件
3.1气候特征
湘阴位于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年平均气温为17℃,全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均降雨量1392.62毫米,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 秒。

境内适宜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特别是对喜热的水稻、棉花等作物有利。

冬季气候亦适宜种植油菜、荞头、蚕豆、小麦、绿肥和蔬菜等越冬作物。

温和的气候,亦有利于各种水陆动物的生长繁殖。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干旱、大风、雷雹、低温、冰冻。

县气象站记载,1959~1985年的27年间,共发生此类天气141次,年均5.2次。

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次数及占此类天气总数的百分比为:暴雨25次,占17.85%;干旱23次,占16.42%次,低温31次,占22.17%;大风26次,占18.57%;雷雹13次,占9.28%,冰冻23次,占15.71%。

3.2地形地貌
湘阴地块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隆起带,所处地质状况,使其地貌呈低山、岗地、平原三种形态,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其一、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位居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湖凹陷处的过渡地带,地势至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一个微向洞庭湖碰盆中心的亲倾斜面。

其二、以滨湖平原为主体,成块状分布。

地处湘江大断裂带,其东盘上升,基岩裸露,构成低山、岗地;西盘下降,阶台下切,形成滨湖平源。

全县除去江河湖泊及其他水面,滨湖、江河、溪谷三种平原共702.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岗地占13.59%;低山占1.51%。

其三、河湖交会,水域广阔。

湘江自南而北贯穿全景,自然分成东西两部,江东为东乡,为低山岗丘地,岗丘婉蜒,地形起伏;江西为西乡,属滨湖平原地,河渠纵横,湖沼塘堰星罗棋布。

全县国土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湖区、山丘区、湖洲分别为675.0平方公里、484.6平方公里、421.9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98.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1.56%。

各类地貌中的水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滨湖平原为
89.06万亩,占53.99%;江河平原为2.37万亩,占21.68%;溪谷平原为3.82万亩,占15.54%;岗地为2.95万亩,占8.92%,低山为3600亩,占10.08%。

3.3地质条件
湘阴县县域各个地区土壤,因所处地理条件不同,成土母质有异、特别是受水的作用程度不一,土体结构、土壤性状差异明显。

红壤土是旱土、园艺地和山地的主要土地类。

潮土类仅在东部白泥湖乡、城关镇等少数地区分布。

湘阴是湖南省地震监测重点区,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为6.5级潜在震源区。

历史上湘阴一带发生过多次有感地震,近期仪器记录到4次小震。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标准,1990年以后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湘阴为Ⅶ度烈度区。

3.4水文特征
湘阴江湖甚多,水域面积98.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1.50%。

其中,江河面积14.55万亩,占水域面积的14.76%;湖泊面积约33.2万亩,占水域面积的33.69%。

余为洪水季节是水、枯水季节是洲的湖洲,约占水域的15.55%。

有湘江、资江、白水江3条。

地下水以沙卵石层含量为最丰富。

据湖南地质局勘测,湘阴年平补给地下水的总量为14.03亿立方米。

其中,降水补给1.64亿立方米,江湖补给2.39亿立方米。

枯水年地下水径流量为0.78亿立方米,孔隙水总储量为131.67亿立方米。

年可开采量为3.29亿立方米。

县境地下水质良好。

4.自然资源
4.1水资源
县域河渠纵横交错,湖泊塘堰星罗棋布,湘资两水在县内流经长度达到250公里,内江流经长度70余公里,共有外湖81个,内湖78个,水库、塘坝工程总计8244处,总蓄引水量6471万m3,水域面积98.6万亩,可利用率在55%以上,为养殖、捕捞、溉灌、航运,工业用水提供了十分充裕的水源。

境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多年平均陆地总产水量5.94亿m3,年均经流深512mm,径流系数0.37,可开采地下水为3.29亿m3,全县陆地水资源总量为9.23亿m3,人平均占有量1334.7 m3,年出入境水量2991.3亿m3,人均43.3万m3,由此可见湘阴县水资源相当丰富,但以过境水量为主,从而形成西部湖区以防洪排涝为主,东部低山岗以抗旱为主的明显差异。

由于地表水系不发育,地势平坦,水力资源缺乏,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仅629千瓦。

4.2土地资源
湘阴县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县辖19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5千公顷。

年末总人口76.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16万人。

人口出生率11.62‰,自然增长率5.8‰。

年内最高气温34.2℃,最低气温-0.2℃;年降水量806.7毫米。

5.文物古迹
湘阴历史悠久。

自南朝宋元徽二年置县至今已有1500余年,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

湘阴县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名胜:
南泉古刹
南泉寺位于湘阴县城东南郊,北距县城3公里,南距长沙38公里,是南泉寺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

宋绍兴间(1140年左右)普庵祖师去游憩此,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创立双林禅寺。

因泉在寺南,故命名为“南泉寺”。

湘阴文庙
湘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至清咸丰元年,占地十余亩,有19处建筑,是湖南保存最好的文庙之一。

2013年5月3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
岳州窑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位于湘阴县文星镇马王勘,是一座生产青瓷毓器物的窑址。

属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柳庄
柳庄位于县城南樟树镇柳家村。

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用教书所得积蓄约九百两白银在柳家冲置田70亩,并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占地4亩多、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因挚爱柳树不折性格,起名“柳庄”。

左太傅祠
左太傅祠位于县城南界头铺镇左家段。

是左宗棠生前嘱其子左孝同修建的。

供左氏子弟读书和祭祖的一所义塾。

1911年建成,在祠的西面上葬有左章夫人墓。

2013年5月3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经济社会概况
6.1经济总量增加迅速
201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5.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5.2%,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5.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06.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53.7亿元,分别增长3.5%、19.5%、16.3%,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9∶54.5∶26.5。

全县财政总收入6.2亿元,增长44%,其中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8%。

6.2农林牧渔业
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4亿元,增长14.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9.2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86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3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棉花种植面积0.7千公顷,增加0.0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8千公顷,增加0.2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7.3万吨,增长4.8%;出栏生猪92.6万头,与上年持平;出笼家禽334.9万羽,增长2.4%;水产品产量10.3万吨,增长0.5%,水产总量连续16年居全省第一,粮食生产考核排名全市第一,第五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机工作荣获全国农机推广示范县。

温氏3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双佳农牧、顺康农牧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长康”、“华康”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味留香”、“洞庭明珠”获评湖南国际知名品牌。

凯佳生态园、九洲生态城等现代农庄扎实推进,新增“农家乐”、“渔家乐”30多家,鹤龙湖大闸蟹在长株潭地区火爆升级。

6.3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0.3亿元,增长41.9%;规模工业企业达152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4.2%。

大地化工被长江化肥收购、科英机电租赁给水电八局、长元人造板厂租赁给长圣木业后焕发勃勃生机,变压器行业整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建华管桩、福湘木业、洞庭生物等企业做大做强。

全年共引进项目57个,中联重科、中铁重工、依鲁光电、华伟家具等项目投资过亿元。

工业园20多个项目全面铺开,依鲁光电、英思特电子、富士电梯、百信钢构、金为彩钢等1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上东钢构、远大再生油、翰林纸业、湘泰装饰等项目加速推进。

特别是远大可建项目一期8万平方米厂房竣工并试生产,实现税收3000万元。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再次评为全省内联引资先进单位,新型工业化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并获省二等奖。

6.3社会民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亿元,增长19.3%。

房地产动工、报建、销售面积均居岳阳六县市第一,芙蓉国际、滨湖豪庭、佳境东湖、湘江明珠等一批精品楼盘即将竣工。

休闲旅游业积极推进,顺天洋沙湖项目洞庭大道、生态公园、会所建设全面铺开,青龙湖项目生态会所建成,龙凤缘丽景湾一期加速推进,左宗棠纪念园建设启动。

港口物流业基础夯实,漕溪港码头二期、湘杨路拓改、进港公路建设即将启动,疏港公路完成路基工程,物流园建设完成征地840亩。

商贸流通业持续活跃,家电、汽摩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绝对量,以及外贸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总值均居全市第一,获评全省商标战略示范县。

民生保障得到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027元、7921元,分别增长23.1%、24.9%。

劳动就业超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9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2831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达100%。

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在全市率先实行失地农民社保试点,城乡低保配套和五保供养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全面发放,获评全省价格综合管理先进县;建成保障性住房4.3万平米,发放公积金贷款4700万元;社会救助、慈善助学、优抚、双联双拥工作扎实开展,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突破200件,科技工作获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

城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滨湖学校2011年秋季正式招生,黄金学校评为全国示范性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二以上上线人数突破1500人,获评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

广电传媒中心、鹅形山无线数字电视大功率发射基站投入使用,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1万户。

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全省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夺得3金1银。

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正式启动,8个乡镇血吸虫疫情传播控制通过验收。

粮食、物资、供销、商业等改制企业职工向社区移交工作扎实推进。

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国家计生委和徐守盛省长充分肯定,获评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二章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1.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容量小,城区内部自然村落众多,城镇建设空间过于分散,集约化发展程度低,使城市发展用地受到限制,环境受到污染。

2)城市功能分区较散乱,中心不明确,公共服务设施不成规模,服务等级低。

老城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

3)城市路网初具规模,但主要道路功能混杂,路网骨架结构不清晰,缺乏社会停车场。

4)环境有待改善,住宅、公共绿地、环卫、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旧城区环境质量较差,与湘阴经济总量不相符。

5)城市特色不鲜明,缺少城市公共空间的组织,建筑形式杂乱,对城市本身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2.本次修编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湘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研究并确定县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县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

3)确定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4)协调市区内旧城与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

5)调整工业结构,合理布置工业用地,保证湘阴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把城市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7)大力加强县域交通、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域城镇建设的步伐。

8)重视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第三章规划编制背景与编制依据
1.规划编制背景
1.1宏观背景
中国已于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变化,重化工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未来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指南。

1.2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

在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不协调之下,通过项目推动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为其他城市群做了榜样。

不与中部六省争龙头,致力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引擎”。

1.4湘阴产业发展的背景
湘阴县已具备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全县经济发展迅速,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内联引资先进单位,县内的金龙新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随着湖南省对滨湖示范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湘阴县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县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及其相关文件
3.《城市规划编制方法》(2006)、《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及其有关国家规范标准4.《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
5.《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6.《湘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
7.《湘阴县城总体规划(1996—2015年)》(1997.4)
8.《湘阴县城总体规划调整(2000—2020年)》(2001.3)
9.湖南省、岳阳市城镇体系规划
10.《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30)
11.《湘阴县主体功能区试划》
12.《湘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2008)
13.湘阴县相关的专项规划
14.《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
第四章规划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
1.规划技术路线
1)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总结湘阴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2)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经验,以湘阴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重点把握湘阴城市定位、城市用地空间的发展与优化、城市建设时序等关键问题,应用对比、专题研究、系统优化等技术手段和方法,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规划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指导思想
2.1高屋建瓴、把握全局
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空间范围来研究湘阴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明确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2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遵循环境与资源、需求与供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高城市环境综合质量,合理布局。

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充分考虑湘阴自然、历史、文化的现状特点,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最终目标。

2.3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
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形态发展的需要,既考虑近期建设的问题,又考虑远期发展的多种可能,使规划具有适当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同时注意规划的延续性,吸取上几版总体规划中合理部分,近远结合,前后衔接。

2.4放眼未来、立足现实
以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湘阴发展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既要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又要与实际密切结合,确定切合实际的湘阴发展策略、发展指标和阶段目标,不片面求大,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使其规划适当超前,兼顾现实。

3.规划期限和范围
3.1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同时与湘阴经济发展规划相吻合,确定规划期限为:
2014—2030年,以2014年为规划基准年。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3.2规划范围
城市规划区是《城市规划法》规定的行使规划管理权的区域。

县域体系规划范围:现辖19个乡镇。

其中有文星、樟树、界头铺、袁家铺、东塘、城西、新泉、岭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