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 电气与电子工程 - 专家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介绍

1. 毕天姝,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IEEE 高级会员,CIGRE B5.48工作组召集人、B5.40, B5.43工作组成员,Institute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CRIS)执行委员会委员,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Power System Optimization、《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编委会委员。

毕天姝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国家“十三五”能源领域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近5年,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863重大项目课题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等;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计划、高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等;主持或参加横向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并且1篇论文获“第六届(2008年)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首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百篇杰出学术论文称号。

2. 王飞,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导师:杨奇逊、米增强教授),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后(合作导师:孙宏斌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副教授,IEEE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太阳能学报》、《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Energies》等国内、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与分会主席,主要从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电压无功协调优化、负荷预测与特性分析、智能电网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云南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各

1项;作为主研人参加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各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各1项;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成果2项、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博士毕业论文获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负责研发的“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技术与实验性应用系统”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国内领先);主持开发的2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主持完成校企合作项目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20余篇。

3. 赵书强,男,1964年10月生,汉族,河北景县人,1999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工程系主任兼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或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基金、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教学方面主讲《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为河北省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负责人,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4. 刘文霞课题组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刘文霞协作单位负责,规模化小水电群与风光气发电联合控制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1-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3BAA02B02),200万,2013.1-2015.12. 负责规模化小水电群、风、光、煤层气发电特性研究,考虑风险和成本的分散式风电的优化接入。

刘文霞子课题负责,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子课题(2011AA05A109),219 万,2012.1-2014.12。

负责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预测、对配电网影响研究内容。

张建华、刘文霞协作单位负责,多类型新能源发电综合消纳的关键技术—课题6(2012AA050201),国家863项目,235万,2012.1-2014.12.

负责间歇性能源接入条件下的风险评估和应急机制研究。

张建华负责, 微电网环境下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增效机理与优化方法”(512770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8万,2012.1-2014.12.

刘文霞协作单位负责,一体化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和示范,国家电网公司,子课题50万,2012.1-2014.12.

负责电力系统元件可靠性模型、时变特性分析、风险评估系统等内容的研究。刘文霞协作单位负责,配电网可靠性优化规划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子课题50万,2012.1-2013.12.

负责配电网基于可靠性规划的评价体系、规划方法和评价方法研究。

5. 陆俊,男,1976年2月生,博士,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硕士导师。2006年获北京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赴德国萨克森州TEQ研究所进行联合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通信和智能电网信息通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监控、输电效率、计量及用户交互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和工信部基金项目“基于McWiLL的智能电网信息采集与综合监测系统平台”;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21篇被SCI或EI检索。

6. 翟明岳:项目组长。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中心,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项目3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0篇,其中包括国际电力领域顶级刊物IEEE Trans.on Power Delivery 2篇;EI检索论文49篇。

7. 孙凤杰:项目组成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北京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支撑网学组成员。 1983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