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归纳

运动学(第一、二章)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时刻与时间、位移与路程,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at v v t +=0,202

1at t v x +=,ax v v t 2202=- t v v x t 2

0+=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x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x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x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x=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x m -x n =(m-n)aT 2 ②202

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 22202

t s v v v +=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

2s t v v <。

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gt v = , 221at x = , ax v 22= , t v x 2

=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前1s 、前2s 、前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m 、前2m 、前3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m 、第2m 、第3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12-∶(23-)∶……

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g 为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6.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它有如下特点:

1.上升和下降(至落回原处)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有下列结论: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经历的时间相等。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量:(1)上升最大高度:H m =v 02/2g

.(2)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上t t v 0/g ,总时间t=2v 0/g

力与运动(第三章)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4)力的独立性:力具有独立作用性,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时,则有合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几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2.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弹力、

摩擦力、分子力、核力等。(2)按力的效果分类:如拉力、推力、支持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二)、常见的三类力。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等于mg,g是常数,通常等于9.8N/k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总是作用在物体的各个点上,但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我们认为一个物体的重力集中作用在物体的一点上,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线法求出重心位置.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相互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跟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相同.

○1一般情况: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2一般情况:凡是一根线(或绳)对物体的拉力,都是这根线(或绳)因为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线(或绳)的方向.○3弹力方向的特点:由于弹力(支持力、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面面结触、点面结触时弹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3)弹力的大小:①与形变大小有关,弹簧的弹力F=kx②可由力的平衡条件求得.

3.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存在相对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②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μF N

4.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两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

(2)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由受力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