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王安石在《山田久欲坼》诗中描述:“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田家真作苦。”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

A .

B .

C .

D .

2.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日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檗,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日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 . 春秋战国

B . 西汉

C . 东汉

D . 隋唐

3. 少府监创设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最高长官位列朝廷九卿,负责管理手工业制造,东汉以后,兼管供应宫廷生活和政府特殊需要的服御诸物、珍膳、织造、军器、铸币等物品的生产。由此可知古代少府监负责管理()

A . 官营手工业

B . 民营手工业

C . 家庭手工业

D . 工场手工业

4. 下图为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铜尊颈部、铜盘内底都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该文物反映出战国时期()

A .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高超

B . 青铜礼器开始刻有铭文

C . 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D . 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

5. 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 . 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 . “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 .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 . 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6.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组织各种商帮。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7. 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为扭转上述现象,统治者()

A . 实行“重农抑商”

B . 提倡“工商皆本”

C . 下令实行“海禁”

D . 实行“闭关锁国”

8.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

船员只得在内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 . 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 .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 . 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9. 山西王家大院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 使传统建筑技术受阻

B . 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 . 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 .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0.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A .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 . 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 .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1.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 .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 .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12. “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这种变化约开始于()

A . 14世纪

B . 16世纪

C . 18世纪

D . 20世纪

13.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 .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 . 密切了世界

各地的联系D .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14. 17世纪,荷兰政府在很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下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大力资助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欧洲的科技精英和商人,甚至连土耳其人也涌入荷兰“淘金”。荷兰政府以上举措的重要条件是()

A . 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B . 荷兰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 . 发达的航运业使荷兰商人获利匪浅

D . 荷兰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15.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 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 . 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 . 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 . 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16. 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根据他的设计,必须沿河盖上一栋房子,安上多台纺纱机,由水车产生的动力转动。但这种机器较为庞大和昂贵,家庭生产使用已不可能。这种机器()

A . 结束了当时生产对传统动力的依赖

B . 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

C . 限制了棉纺织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

D . 促成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

17. 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A .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 .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 . 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 .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18. 《全球通史》说:“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