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儒家学说之孔子及《论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的鉴借
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激励 我们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 为国精神,培育我们的爱国情怀; 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培育我们 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 的气节观念,培育我们的自尊、 自强的独立人格。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 陬邑,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 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 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 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 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 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
信义兼顾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季氏》 损者三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论语·季氏》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 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 语·季氏》
周游列国
鲁(鲁定公十四年)→卫→陈(未果返卫)→鲁(鲁定公十 五年)→卫(鲁哀公二年)→经曹、宋、郑至陈→过郑到陈 (鲁哀公三年)→蔡(鲁哀公四年)→叶(鲁哀公五年)→ 卫(鲁哀公七年)→鲁(鲁哀公十一年)
孔子贡献
首创私学 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整理古代文献: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礼记》、《易 经》等古籍,并删改《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史。
(1)不合礼仪的婚配。 中国古代礼仪认为结婚生育的合适年龄,男性应该在16至64岁 之间,女性应该在14岁至49岁之间。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 是不合礼仪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迎娶颜徵在时已66岁,故称 之为“野合”。 有说颜徵在属贱民阶级,叔梁纥却是士大夫,迎娶于礼不合, 故称“野合”。
司马贞《史记索隐》:“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 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毛奇龄《昏礼辨正》:“幼时观邻人娶妇,妇至,不谒庙,不 拜舅姑,牵妇入于房,合卺而就枕席焉。归而疑之曰:此非野 合乎?”
4、孔子论历史上的仁人
殷有三仁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焉。”——《论语·微子》 论管仲之仁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 “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 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 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5、修身达仁
“仁”是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 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
中华经典文化

儒家文化
主讲教师:刘称心
一、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
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 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汉书•艺文志》 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 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3、君子是一种勤勉自律的人
修己以敬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 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矜而不争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 政》
躬行君子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安守节操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推己及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 ——《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 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3、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 语·颜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论语·八佾》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 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 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论语·卫灵 公》
修身力行,当仁不让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论语·子张》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语·述而》 ——《论
论语中的“君子” 1、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
君子坦荡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无所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也君子。” ——《论语·八佾》
少年凄惨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史记•孔子世家》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 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 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孔子要绖(音碟),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 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史记•孔子世家》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君子有五美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费,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子张》 君子有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 语·季氏》
论语中的交友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孔子降世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商汤(31世祖)→微子启(14世祖)→木金父(5世祖) →叔梁纥(父)→孔子
“野合”
(2)野外交合。 “野合”在两千年前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性行为,也是上古人类 的宗教风俗,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春天特定时间可野合生子, 这一礼仪,可最大限度的增加当时的人口,提高国力。
孔子样貌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史记•孔子世家》
孔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 世家》 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钱穆《孔子 传略》 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 低而四傍高也。——司马贞《史记索隐》
朋友的四个层次:
酒肉之交
利益之交 道义之交 生死之交
真诚相待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 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 语·颜渊》
志趣相投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论语·子罕》 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论伯夷、叔齐之仁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 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 “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 为也。” ——《论语·述而》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 冶长》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论 语·微子》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 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论语·季氏》
三、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本 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 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孟子》 、《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君子喻于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君子是一种能力高强的人
子君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 哉!”——《论语·卫灵公》 无适无莫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论语·里仁》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人本思想 最精华、最值得弘扬的部分:
人本思想、关心人、肯定人的价值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 “仁”:是人的道德情操修养的最高境界。
1、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 语·雍也》
孔子生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 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到 事情不迷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 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 岁时能广泛听取多种意见,七十 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 不超出规矩。”——《论语·为 政》
四、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阳 货》 子曰:“性相近,习相远。” ——《论语·阳货》
2、德育第一,先学做人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 语·雍也》
青年发愤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 语·述而》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步入仕途 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史记•孔子世家》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 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史记•孔子世家》
4、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君子道者三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 者不惧.。”——《论语·宪问》 君子有三戒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论语·季氏》
君子有三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 语·季氏》 君子有三变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 厉。”——《论语·子张》 君子有四重 子曰:“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孔子交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 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 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论语·乡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