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保健

艾灸保健

我一般指导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附件炎都是告诉大家取穴中脘、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

腹部和腰骶部穴位,用四眼的艾灸盒艾灸时间不要低于30分钟-1个小时,根据自己的适应程度,可以适当延长艾灸的时间。开始艾灸的人,对热都是很敏感的,这时,四眼艾灸盒里面可以插2根艾条,逐渐过渡3根艾条,到适应的时候用四根艾条。都是艾灸一阶段后,就会适应了,人对热是有个适应过程的。肢体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和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同时艾灸,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所以在购买单眼艾灸盒的时候,一般最低要买两个,可以双腿穴位同时取穴,这样比较节省时间。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却,颜面合谷收。”这是针灸取穴的口诀,也是人们在长期的临床之中总结的取穴精华

艾灸保健袪病13穴

艾灸保健袪病13穴 艾灸强身袪病不争的事实,艾条灸操作方便没有痛苦,长期坚持也有很好的效果,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常灸的一些穴位。 1、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 (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艾条灸5~7分钟。 2、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艾条灸3~7分钟。 3、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主治:(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 (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 (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艾条灸5~7分钟。 4、迎香穴:抛掉鼻炎和鼻塞属手大肠经脉的穴道。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作用:(1)按压迎香穴,能够治疗各种鼻症,如鼻腔闭塞、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有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 (2)按压此穴,对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等也有一定疗效; (3)在中医临床中,还利用此穴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或痉挛、面部痒肿、面部组织炎、喘息、唇肿痛等;配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病。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艾条灸3~5分钟。 5、合谷穴:牙痛是病也不怕位置:属于手大肠经经脉上的穴道,当拇指和食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的中点,稍微偏向食指处。 作用:(1)合谷穴为全身最大剌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而通经清瘀; (2)能治头面的各种症状,不但对牙齿、眼、喉、都有良好的功效,还能止喘、疗疮等; (3)长期按压此位,对反射性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肩胛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艾灸养生保健四大穴

艾灸养生保健四大穴 艾灸养生保健的“四大穴” 艾灸养生保健的四大穴是守护我们身体的四大金刚。有病灸之可调理缓解,无病灸之可延寿百年。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经常有颈间酸痛、失眠多梦,畏寒拍冷、痛经、头痛等亚健康症状。艾灸疗法通过补充身体阳气,来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学会艾灸我们自己也可以操作。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怎样拿捏得准确?一般人能做到么? 其实,再多的穴位,总有关键的几个紧系全身,关乎性命。关元、命门、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可以说是腧穴里的四大金刚。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合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养生保健穴位的四大金刚 持国天王—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及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广目天王—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于脐相对,其气与肾相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病症。 操作: 艾灸条,每穴15分钟,三日一次,10次一疗程。 范氏艾灸罐灸,每穴4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 增长天王—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疳疾、腹胀、腹泻、溃肠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多闻天王—三里穴又名下凌,在外膝眼下三存疑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副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操作: 艾灸条,每穴15分钟,三日一次,10次一疗程。 艾灸罐灸,每穴4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 “艾”护生命,“灸”出健康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六种: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 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六种: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的好处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现代应用上。 艾灸的作用一、通经活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艾灸的作用二、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三、祛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艾灸的作用四、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艾灸的作用五、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艾灸的作用六、防病保健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现代多用于温灸,温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养生和保健,很多美容院养生馆也都增加了温灸项目。

艾灸的五大功效

艾灸的五大功效 步入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愈发重视,古法艾灸也随之进入城市家庭与个人生活。艾灸的功效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以下介绍艾灸最主要的五个功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同时,艾灸可以补气养血、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二、温经散寒。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三、调节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可以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古人对人体的阴阳调和异常重视,人体阴阳若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四、回阳救逆。我们都知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可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五、防病保健。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

艾灸部位出水说明什么(养生小贴士)

艾灸部位出水说明什么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除了中医中药外还有针灸推拿。近些年,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将针灸作为保健治疗的手段。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艾灸以其方便,温补的作用收到人们的喜爱。于是大街小巷艾灸馆层出不穷。在艾灸后我们经常发现艾灸部位出水了,这是因为什么呢? ★艾灸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二、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三、扶阳固脱 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四、升阳举陷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五、拔毒泄热 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六、防病保健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

艾灸的方法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的方法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是中医特色诊疗的手段之一,下面来给大家介绍艾灸的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艾灸的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防病保健选艾灸

在古代日本东京(古称江户),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有一年(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永代桥建成之后,依照习俗,三河国的174岁的万兵卫第一个“初渡”。在仪式上,德川将军问万兵卫有何长寿之术,万兵卫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我虚度174岁,妻173岁,子153岁,孙105岁。”德川听后,很是感慨,而三里穴这个长寿穴也因此妇孺皆知。日本人“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的灸法保健习俗也就形成了。其实,日本人善灸法的习俗来自于中国,特别是“灸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诀”,更是为中国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灸法的来源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古人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法的起源。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现在大多亦为艾灸法。艾,自古以来就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生长,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景岳全书?本草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是灸法的最好材料。《庄子》曾曰: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即是指孔子喜用艾灸的方法养生保健。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多年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陈年之艾就可医治,阐明一些久治难愈的慢性病可用艾灸施治。 艾灸的作用机理 艾灸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艾及其他药物的药力加上灸火产生的热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认为,艾灸法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对寒疝腹痛、泄泻、痛经、寒湿痹痛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灸法亦有行气活血、防病保健的功效,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常用的艾灸法 常用的艾灸法有艾条灸和艾炷灸。 艾条灸:艾条即为包装成柱状的艾绒,可在医药器材店里买到。灸时先将艾条一头点燃,手如持笔状握艾条,以燃头对准穴位或病位施灸,距离以有温热感为度,此称为“温和灸”;也可在施术部位上方作环转运动,称“回旋灸”;还可像鸟雀啄食般上下运动施灸,称“雀啄灸”。 艾炷灸:即使用艾柱施灸的一种方法。把艾条外层包装纸去掉,将其中的艾绒捏成莲子般大小的圆锥形艾炷,以备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治。使用时常在艾炷下垫以盐、姜片、蒜泥等作为介质以增加疗效。一般病症每次施灸3~5壮。 常见病的自我艾灸法 腹痛、泄泻:对受寒着凉而致的腹痛、泄泻,宜采用隔盐、隔姜灸神阙之法。准备些许食盐及姜片一枚。姜片的面积要略大于肚脐,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扎数孔,受术者仰卧于床,暴露腹部,家人将食盐填敷于脐孔,与脐周皮肤平齐为度,再将制好的姜片放于其上。将艾绒捏成底面略小于姜片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将艾炷顶部点燃。随着艾炷的燃烧,热量穿过姜片,渗透到盐层,直至到达肌肤,温煦脏腑。至艾炷燃尽后,再换一新艾炷重新施灸,共灸3~5壮,每日1次。若姜片干枯皱缩,可在更换艾炷时将其一并更换。此法有温里祛寒、缓解疼痛、扶阳固脱、升提止泻之效。如伴恶心、呕吐者,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中魁穴(中指屈曲,近掌指间关节中点)施以艾条灸,每次10~15分钟。伴厌食、乏力者,可使用艾条灸于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每次10~15分钟。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者可用艾条独灸大椎穴(低头,颈根部突出骨节之下凹陷中是穴)。

艾灸保健 五行灸养

现代中医在传统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上,中艾堂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把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的组织器官都归属于这五个系统。然而这五个系统并非各自为政,而是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气血的流灌相互联系,按照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阴阳的对立统一,实现各系统之间的生理功能协调平衡。 中医认为,人病就是因为协调平衡失常,导致气血不通、经络不通、脏腑不通、上下不通、内外不通、官窍不通,因而老百姓常说“一脉不通周身不安”。治病就是使其恢复协调平衡,使其气血周流“一路畅通”濡养机体,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循环系统,建立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维持机体健康稳态。根据这五大系统我们中艾堂制定五行格局艾灸养生项目,简称为“五行灸养”。 木局:肝脏和胆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机能受损时的不良症状: A、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敏感,加速身体老化; B、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肥胖,四肢酸软无力; C、面色发青,皮肤敏感易生斑点; D、出现贫血症状,视力下降或眼部疾病。 肝胆经灸养的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机能的免疫力,解除以上各种不良症状,预防各种肝部疾病的生成。 木:属春天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属木的器官是肝、胆、眼睛。属木的情志是怒。属木的味道是酸味。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火局:心脏和小肠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机能受损时的不良症状: A、循环不畅,手脚冰冷,微循环不良; B、心慌气短、心悸、心跳过快、心率不齐等; C、各种心脏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血压、血脂高低不稳; D、皮肤上易出现红血丝、静脉曲张;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穴位的定位及穴位的功效 1、神阙穴: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归来: 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8、子宫保养配穴:取穴:神阙、水分、天枢、关元、中极、子宫。 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孩子,这是女性的宿命也是一种福份。十个月,

更确定地说是280天,子宫便成了养育宝贝儿最安全的窝,那么怀孕时子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怀孕的子宫大概象女性的拳头,长度是6~8cm,体积是10ml,重量是70g左右,可是怀孕后,到快要生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大,体积大概要增加500倍,达到5L左右,重量1.1kg。 子宫出现问题常出现以下症状:如:下腹疼痛、腰痛、月经失调、骚痒、痛经、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不少病人羞于求医或者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一再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适应于宫颈炎、子宫炎、白带病变症等。 1、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中极: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主治: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消除皮下脂肪的雍积、增强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并可治疗阳痿、遗精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 6、子宫: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艾灸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xibustion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作用和适应范围 (2) 作用 (2) 适应范围 (2) 4 注意事项 (2) 5 操作方法 (2) 基本操作顺序 (2) 常见操作方法 (3) 6 禁忌症 (5) 禁灸部位 (5)

禁忌病证 (5) 禁忌体质 (5) 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6) 不良反应 (6) 处理措施 (6)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本《规范》依据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建华,王和生,糜中平,刘兰英,陆斌,夏晨,鲍超,彭拥军,耿昊,裴丽霞,周俊灵,李彦彩,吴晓亮,李浩,陈璐,甘可,郭慧。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艾灸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使日趋盛行的中医艾灸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艾灸保健篇

艾灸保健篇 1、脑保健 【穴位】 百会: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风池: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 关元:当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操作】 百会:单点温和灸 风池:双点温和灸 命门:单点温和灸 关元:单点温和灸 2、睡眠保健 【穴位】 百会: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心腧: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涌泉:足底部,踡足时足前部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后端连线的前1/3折点。 【操作】 百会:单点温和灸 心腧:双点温和灸

关元:单点温和灸 涌泉:双点温和灸 3、颈椎保健 【穴位】 风府: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颈夹脊 肩井:肩上,当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 风府、大椎、至阳:循经往返灸和接力灸,振奋督脉阳气。 颈夹脊:单点温和灸 肩井:单点温和灸 4、腰椎保健 【穴位】 腰腧: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命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压痛点:腰部压痛点 大肠腧: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腧: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腰腧、命门、至阳:循经往返灸和接力灸,振奋督脉阳气 腰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 大肠腧:双点温和灸 关元腧:双点温和灸 5、膝关节保健 【穴位】 梁丘:大腿前面,屈膝,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 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膝眼:膝部,屈膝时,髌骨与髌韧带之间凹陷中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操作】 局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 梁丘、血海:双点温和灸 内外膝眼:双点温和灸 阳陵泉、阴陵泉:双点温和灸 6、前列腺保健 【穴位】 中极: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关元: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艾灸的保健和治病作用

艾灸的保健和治病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

艾灸的神奇功效

艾灸的神奇功效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中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曰:“无病而先针曰逆,未至而逆之也。”他把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称为“逆灸”。又如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第九卷中记载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方》中的一段原文:“宦游吴蜀,体上常纹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疫疠瘟毒不能着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要使身体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代医疗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又如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灸曲池、中脘、足三里、大椎、脾俞、肾俞、阳陵泉、三阴交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

分,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下面浅析不同年龄人的合理保健灸法。 1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保健灸法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着明显差异,不但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而且机体各器官功能也都未完善。历代中医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另一方面小儿正值成长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故称小儿为纯阳之体。对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可常灸风门、身柱、肺俞、大椎等穴。每次选2穴,每穴灸2~10min,隔日灸1次,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常灸天枢、脾俞、足三里、中脘等穴,可加以预防。 2青壮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保健灸法青壮年时期正是机体发育成熟、筋骨坚强、气血旺盛、精力充沛阶段,但现实生活中,也会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而发生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不育等症。另有一些人因工作操劳、思虑过度、不知摄养,以致肝肾亏损、过早衰老。对于这些病症都可以运用保健灸法进行调治。如常灸肾俞,可促进生殖功能;常灸三阴交、

艾灸保健手册

都市熊艾灸手册 前言: 都市熊一直想找一种简单,实用,安全,人人可以操作,人人可以学会的中医治疗方法。尝试过很多,管针、艾火针、热水袋、自贴灸、隔姜灸................等等,很多方法都不适合非专业人士操作,都可能会引起某些危险或者达不到预期疗效。直到找到艾灸盒,又比较了几款艾灸盒后,最后终于选定了此款艾灸盒。都市熊很高兴,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终于可以有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可以赠送给亲戚朋友们,可以推荐给各位朋友。无论是治病或者是保健都可以使用,而且很安全,不会留疤(很多艾灸方法都容易留疤,这对爱美的女士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疗效很持续,对某些疼痛类的疾病还可以起到到立竿见影的救急效果................强力推荐朋友们都要拥有一个。 一、工具 艾灸盒: 木制或者竹制,特点是里面有个金属网做成的小框,可以放点燃的艾绒。盖子是可以打 开并可以关小的,盖子口开大一些,火力就猛一些;关小一些,火力就弱一些。 艾条: 我们推荐使用切段艾条,一次掰一小段,刚好做完一次艾灸,很方便使用。

打火机: 还需要介绍吗?还是需要的。买那种带防风设计,火焰呈喷射状的,比较容易点燃艾条。最便宜2元钱的一次性防风火机就挺好用。 二、使用方法 1、将点燃后的一段艾条放入艾灸盒内网状小框,燃烧面向下。或者将艾条撕开包装纸,拆 成艾绒,将艾绒放入艾灸盒内网状小框,用喷射防风打火机点燃艾绒。 2.、盖上盖子,注意不要全盖上,留通风的缝。通 过调节缝的大小,可以调节火力。 3、将艾灸盒置于艾灸部位,尽量平放。前面腹部、 足三里、阳陵泉等部位可以自己灸;背后脊椎等部 位需要家人的帮助才能艾灸。 三、脊椎艾灸方法 脊椎艾灸不知道是不是都市熊的发明,好像用 的人不多。师傅研究脊椎几十年,创造了好多种脊 椎治疗方法,都市熊的脊椎艾灸是师父脊椎治疗的 补充。 脊椎艾灸很简单,一句话就说完了。就是从尾 椎开始一段一段地艾灸到颈椎,哪里特别不舒服就 艾灸久一些。一个星期艾灸一到两次,重症每隔2-3 天艾灸一次。大道至简,都市熊介绍的东西都是简 化到至简的。至简,效果至大。 可治疗的疾病: 1、明显的脊椎疾病:椎间盘突出,背痛,肩痛,颈 椎痛,强脊炎,增生,骨刺等等。 2、隐性的脊椎疾病:爱感冒,头晕,头痛,眼痛, 耳鸣,鼻炎,心脏病,慢性胃痛,慢性肝炎,慢性 肠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痛,手脚麻等等。 3、和脊椎相关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 风湿,类风湿等等。

艾灸是中医养生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艾灸是中医养生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养生保健作用。那么艾灸养生穴位都有哪些呢?艾灸养生的手法是什么呢?艾灸美容养生应该怎么做呢?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吧! 目录 1、艾灸基本介绍 2、艾灸养生穴位 3、艾灸养生手法 4、艾灸美容养生 5、艾灸减肥养生 6、艾灸肚脐有什么作用 7、艾灸养生功效8、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艾灸基本介绍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叶制作成艾柱或艾条通过燃烧产生近红外和热量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自然疗法。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 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 第三个原理是根据身体情况灸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 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 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另外一项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

艾灸保健 五行灸养

艾灸保健五行灸养 现代中医在传统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上,中艾堂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分为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把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的组织器官都归属于这五个系统。然而这五个系统并非各自为政,而是通过经脉的络属沟通、气血的流灌相互联系,按照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阴阳的对立统一,实现各系统之间的生理功能协调平衡。 中医认为,人病就是因为协调平衡失常,导致气血不通、经络不通、脏腑不通、上下不通、内外不通、官窍不通,因而老百姓常说“一脉不通周身不安”。治病就是使其恢复协调平衡,使其气血周流“一路畅通”濡养机体,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循环系统,建立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维持机体健康稳态。根据这五大系统我们中艾堂制定五行格局艾灸养生项目,简称为“五行灸养”。 木局:肝脏和胆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机能受损时的不良症状: A、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敏感,加速身体老化; B、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肥胖,四肢酸软无力; C、面色发青,皮肤敏感易生斑点; D、出现贫血症状,视力下降或眼部疾病。 肝胆经灸养的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机能的免疫力,解除以上各种不良症状,预防各种肝部疾病的生成。 木:属春天春天和风煦日,万物复苏,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

归属于木。属木的器官是肝、胆、眼睛。属木的情志是怒。属木的味道是酸味。属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火局:心脏和小肠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机能受损时的不良症状: A、循环不畅,手脚冰冷,微循环不良; B、心慌气短、心悸、心跳过快、心率不齐等; C、各种心脏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血压、血脂高低不稳; D、皮肤上易出现红血丝、静脉曲张; for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West, Yibin city as "Yangtze towns" and Southern towns, have become areas of Sichuan, Yunn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central city location advantages, will take Chengdu, Chengdu, Chongqing, Chongqing's E、舌苔薄、鲜红、炽热、味蕾突起或疼痛。 心脏休养的作用:增强心脏功能,使基收缩、舒张更有力度,更有生命力,平 衡血压血脂,改善微循环调节温度,减轻各种不适感。(小肠分清浊,机能紊乱时大便走极端) 人生120岁不是梦想~ 火:属夏天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属火的时令是夏季。夏季万物茂盛,气候炎热,如同播火。属火的器官是心、小肠、舌。属火的情志是喜。属火的味道是苦味。属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

艾灸四穴养生法

艾灸保健:艾灸四穴养生法(附彩色穴位图)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琐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的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腕、足三里,经常施灸四大养生穴位,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对循环、消化、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和调整作用。四穴养生灸法简单易行,舒适安全,适合家庭操作,坚持常年施灸,可以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灸疗,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怎样拿捏准确?一般人能做到么?不要被繁琐的穴位所困惑,只要记住这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即可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1、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2、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3、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4、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美容院艾灸养生话术教学教材

美容院艾灸养生话术 艾灸养生不但可以防病保健,还可以养生美容。通过中医正确的辨证、诊断,辨明疾病的性质、病因、病机,并在相应所属经路腧穴上,采取正确的补或者泻法,使用的正确灸疗方法,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效果,从而产生中医学里面的形神之美! 1、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 答: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冷静的看待灸疗,它是可以治百病、但是,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有效,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90%。 2、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3、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 答:无论纯艾条还是药艾条,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的。 4、我今年得了肩周炎,疼的不得了,请问灸那几个穴位? 答: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治愈率达92%。 5、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选那些穴位? 答:艾灸香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一般4-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大的慢一点,大的先变软,再变小,再就消除了,治愈率100%。 穴位选:膻中、食窦、天池、乳根、鹰窗、足三里。 6、失眠怎么调理? 答: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 7、月经不调怎么艾灸? 答: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

轮流施灸。 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 8、眼袋很大灸哪里? 答:中医认为“上眼皮为脾所主,下眼皮为胃所主”,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灸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四白、关元。 9、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 答: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 10、脸抽动灸那些穴好? 答: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 11、过敏性鼻炎什么穴位? 答:风池、肺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 12、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管用? 答: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 13、手足一年四季发冷,冬天和冰块一样,怎么艾灸? 答: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14、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 答: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 15、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 答: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 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 16、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答:西医把抑郁症归为神经科疾病,但中医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在脾胃不和,因为肝主怒,心主喜,脾胃主思虑、肺主忧愁、肾主惊恐,而抑郁症正是思虑过重的一种表现,脾胃又主生血和运化,所以得抑郁症的人一般都精神萎靡、气血双虚、面色枯黄,欲治抑郁症,先调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