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B
(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 的基本原则的是( )
B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人 类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知识点四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资源不足, 环境污染 (1)严峻挑战:庞大的人口 ____压力,人均____ _______严重。
(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 人口、环境与发展 白皮书》。 21世纪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一节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
知识点一
历史 人类活动 阶段 采集 采集 渔猎 和 ,改 渔猎 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时代 耕作 和 灌溉技术 农业 发展,大规模开发 文明 利用土地 、 水 等 时期 资源 “工 提出“征服自然 ” 业革 的口号,试图成为 命” 自然的主宰 以来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 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 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 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 目的 经济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生态系统 (含资源) 社会系统 (含人口、科技)
目的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 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 条件的有利影响。 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 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 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 水分。
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三个基本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 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 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 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 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高考演练
• 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 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 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 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 之“肾”。完成1~2题。 1.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C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滥捕乱杀 ④兴修水库 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D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无害化技术 。 (1)手段:________________ (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3)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清洁生产 ;调整农业经济结 (6) 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 _________ 生态农业 。 构,推行__________
条件
基础
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 代 际 之 间 物 种 之 间 地区之间
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3)三个基本原则
(2)持续性原则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规模 —人口 处理好关系 —经济与环境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乙)。在北京布 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 三项。 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 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高考演练 1.(2011· 广东)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 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 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 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 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 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2.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 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 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 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 是( )
A
A.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樵采
B.围湖造田
D.过度农垦
思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谁的环境 问题更严重?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为什么? (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 重压力 (2)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 (3)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 进行环境保护。
知识点三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环境问题的实质: 发展问题
人 类 环 影 响 环 生产活动 境
知识点二
直面环境问题 境
消费活动
1.
人类社会 废弃物 环 物质和能量 境 反 作境 环 用 于 人 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 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 境的自净能力。
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
B
C
6.(2010·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 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 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 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B
)
知识点二
直面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
城市地区的环 境问题主要表 现 环境污染 。
乡村地区的环 境问题主要表 现 生态破坏。
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
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国家差异
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环境问题 以 环境污,发 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环境问题 以 生态破坏为主
环境问题的发生,
环境污染
与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知识点二
直面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短缺的主要资源有:水资源、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生态破坏: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 污染等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地关系 产生根源 保持原始的 低下且发展缓慢 生产力水平 平衡 关系 对抗性 明 显增强 生产力水平有 了 很大提高 ,但不能正确 认识人地关系的 不协调
全面呈 科学和技术 发展,获取自然 不协调 现 , 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 人地矛盾迅 经济增长 速激化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 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 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 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 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 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 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
(2)下列环境问题与湖泊干涸性质相同的是( 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过度捕猎 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 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
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试从人地关系图式体现的逻辑关系来区分生态破 坏与环境污染: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出现的问题属于 生态破坏 问题;
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出现的问题属于 环境污染 问题。
高考演练
1.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 的是( B ) A.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B.水土流失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珠江 D.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