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新课程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新课程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新课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使学生掌握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2.难点: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理学研究什么吗?(2)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力等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2.物理学的研究对象(1)介绍物质、能量、运动、力等基本概念。

(2)讲解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法:观察、实验、数据分析。

(2)理论法:假设、推理、数学建模。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预习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制和测量方法。

第二课时: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制和测量方法1.物理量的概念(1)介绍物理量的定义:物理量是表示物体或现象的某种特性的量。

(2)讲解物理量的分类:标量和矢量。

2.单位制(1)介绍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

(2)讲解单位换算的方法。

3.测量方法(1)介绍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等。

(2)讲解测量原理: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4.课堂实验(1)分组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和时间。

(2)数据分析:误差分析、减小误差的方法。

5.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

第三课时: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1.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1)讲解实验步骤: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

(2)演示实验操作:如何使用实验器材,如何读取数据。

2.数据分析(1)讲解数据分析方法:误差分析、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

(2)演示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Excel、Origin等。

3.课堂实验(1)分组实验:验证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二定律。

(2)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本章复习与测试1.复习本章内容(1)回顾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与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的概念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定义)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则我们到底动没动啊?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章:运动课时1:运动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描述运动的常用词语和运动规律教学内容1. 运动的定义和分类2.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运动图象的分析及运动规律的总结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运动视频引起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并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

3. 计算练:引导学生运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计算简单的运动问题。

4. 图象分析:展示运动图象,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运动规律。

5. 小结反思:与学生讨论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梳理研究要点。

教学评估1. 运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计算并解答几道运动问题。

2. 分析和解释给定的运动图象,并总结运动规律。

---第二章:力学课时2:质点运动学教学目标- 掌握质点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解决质点的运动问题教学内容1.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分析方法3. 质点的图象分析法和混合运动问题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第一章的运动规律,并提出质点运动的问题。

2. 概念讲解:介绍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讲解一维和二维运动的分析方法。

3. 公式演示:示范用运动学公式解决质点运动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图象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运动图象分析法解决质点混合运动问题。

5. 小结反思:与学生讨论质点运动学的关键概念和解题技巧,梳理研究要点。

教学评估1. 运用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计算并解答几道质点运动问题。

2. 分析和解释给定的质点运动图象,并解决混合运动问题。

---第三章:功和能课时3:功和功率教学目标- 掌握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功率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 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功和功率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介绍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

2.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假设、理论建立和验证。

3. 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

4.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苹果落地、水沸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物理学的定义,强调物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

通过介绍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解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假设、理论建立和验证,并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这些方法的应用。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归纳。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物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报告,主题是“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生活或进行简单实验来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实用性的认识,并锻炼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来判断教学内容是否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并根据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这里由作者给大家分享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能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

(二)会根据相干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操作。

(三)会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四)会设计表格并用表格处理数据。

(五)会用v-t图像处理数据,表示运动规律(六)掌控图象的一样方法,并能用语音描写运动的特点。

二、进程与方法(一)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某种规律的研究方法。

(二)经历实验进程,及时发觉问题并做好调剂。

(三)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发觉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体会实验的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培养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判定并得出结论。

教学进程【教师提出问题】探究目的: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料想】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几种可能:变化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平均变化等。

可结合速度图象描写料想。

【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示如何测量出不同时刻的物体运动速度;最后肯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进程中注意事项:1、开始开释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避免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学生活动】实验进程: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开释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高一物理第1章讲课教案

高一物理第1章讲课教案

高一物理第1章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a.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c.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a.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探究精神;b. 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通过讨论、辩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b.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和勤奋好学的品质;c.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a.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c. 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 教学难点。

a. 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探究精神;b.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a. 利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c. 利用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 讲解。

a. 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b. 通过示范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技能;c.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培养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 实验。

a. 安排相关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实验精神和探究精神;b.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总结。

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b. 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c.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让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有更深入的认识。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为了更好地教授高一物理第一章的内容,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的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量和单位;3、理解物理学的量纲和量纲式;4、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物理量、物理单位及其换算;3、量纲和量纲式的计算;4、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量纲与量纲式的计算;2、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学概论1、物理学的定义;2、物理学的研究对象;3、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物理学基本量和单位1、物理量的概念;2、国际单位制;3、一些物理量的基本单位。

第三节量纲和量纲式1、量纲的概念;2、量纲式的确定方法;3、量纲式的计算。

第四节物理实验1、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2、物理实验的方法;3、物理实验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2、结合实例讲解理论知识;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物理实验;4、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六、教学评估1、每节课结束时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2、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3、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物理学概论和物理基本量、单位的掌握方面表现得较为优秀,但在量纲和量纲式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量纲和量纲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将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物理学习兴趣。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学习目标: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3. 认识坐标系,合理建立坐标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参考系。

学习难点:质点概念的理解。

课程引入:奔跑的运动员、急速行驶的火车、舞蹈演员的旋转……一些常见的机械运动我们如何来描述哪?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提示:我们可否把一些物体无限的缩小,直至到一个点来描述那?是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点哪?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来研究。

知识点一:质点1、2、思考与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1)观看太阳系运行的模拟动画: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能否把地球视为一个点呢?(2)观看火车运行模拟动画:一列沿京沪铁路运动的火车,若研究它从XX到的运动能否把它简化为一个点?(3)观看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模拟动画:研究地球上各处的季节变化时,能否把它视为质点呢?。

(4)观看火车过桥的图片。

研究火车通过XX长江大桥的运动时,能否把它简化为一个质点?讨论:(1)物体是否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看作质点?(2)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是什么?(3)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随时都看成质点吗?提示: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小结: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

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5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篇1基本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情感目标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教学建议一、基本知识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力的相互性;3、力的矢量性;(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三)、力的分类需要注意的是:1、两种分类;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教法建议: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

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概念.教学过程设计方案一、提问:什么是力教师通过对初中内容复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弹簧拉动钩码,或者拍打桌子等实验现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提问:下列实例,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1)、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2)、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力作用,同时出现两个物体.强调:在研究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二、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教师总结:力的测量:力的测量用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三、提问:仅仅用力的大小,能否确定一个力:演示压缩、拉伸弹簧,演示推门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并得出力的三要素来.教师总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四、提问:如何表示力先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小结.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用一条有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讲解例题: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体向右匀速运动.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推力.教师边画边讲解.注意说明:1、选择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以不同;2、标度的选取要利于作图通过作图练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作图规范.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无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让学生体会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不同.五、力的作用效果:回忆初中的知识,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六、力的分类:教师总结力的分类,强调高中阶段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在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等等;在力学范围内,按力的性质划分的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篇2知识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完美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全章整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本章概述一、教材分析1.本章教学内容范围在物理知识方面,本章主要讲述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间、时刻、位置、路程、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以及理解这些物理量所需要的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概念。

在物理技能方面,本章主要涉及练使用打点计时器、应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作速度-时间图象等基本技能。

在物理的思想方法方面,本章主要包括理想模型法、极限的思想、估测的方法(测量瞬时速度)以及初步理解图象法。

2.本章的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知识技能角度讲,本章讲述的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置、位移、时刻、时间、矢量、速度和加速度等不仅是下一章研究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研究的基础知识。

从物理方法角度讲,本章有意识渗透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矢量的方法、图像的方法以及比值定义法。

这些方法对研究力学,乃至高中物理都是重要的。

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将来从事文科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科学素养;而极限的思想方法和矢量的思想方法,对于将来从事理科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专业素养。

本章内容不仅在物理概念的建立上密度大,基础性强,而且涉及到若干个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方法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操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思考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本章教学内容总体教学目标(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条目要肄业生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了解近代尝试科学产生的背景,了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办法,体会相关尝试的科学思想和办法等,从物理学史的角度认识尝试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

本条目在教学中应突出尝试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与历史、社会等人文科学的联系,以体现学科渗入渗出的课程理念。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2•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教学内容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 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同的,所以研究它上面某一点的运动规律就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了,这时物体也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

经典例题例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B •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当作质点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例2在研究下列哪些问题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A. 求在平直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的速度B. 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运动C. 研究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时D .研究自行车车轮轮缘上某点的运动,把自行车看作质点例3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铁桥所需时间B .研究汽车车轮的点如何运动时的车轮C.被扔出去的铅球D .比较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二、参考糸1. 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r -p:“=a-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种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PN三;WL :f 注-:二:三;:2•选取原则:以观测方便和对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则说明:(1)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2)参考系本身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3)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4)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选择的参考系而言的(5)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考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一章内容。

这一章主要涉及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量、以及基本的物理定律,旨在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物理基础,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具体包括: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力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判断、牛顿三定律、以及简单的运动学计算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可能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直观认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把握尚需加强。

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2)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了解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3)学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4)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公式,能够进行简单的运动学计算。

(5)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事例中抽象出物理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实验验证理论。

(5)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第一章物理世界概论
一、物理概念
1. 物理(Physics):是研究宇宙中一切自然现象的学科,是系统性的实践研究的结果.
2. 自然(Nature):是物质、能量、空间等四大要素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复合体.
3.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是一种以实证法研究自然界、关于自然界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4. 物理量(Physical quantity):是能表示实际现象的数量,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的最基本的概念.
二、古典物理学
1、古典物理学的形成及发展:古典物理学是利用有限的实验数据建立起由蔽顿、洛伦兹以及奥古斯丁等伟大物理学家形成的物理学理论体系,是从古希腊至19世纪英国和法国物理学家所探索、推究、认识和沿袭的研究领域.
2. 古典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力学、坐标系统、振动和波动、热学与热力学、电磁学.
三、物理实验方法
物理实验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及系统地探讨物理实验的设计和实际的进行,为进行物理探究找出适宜的策略,从而更加深入地探讨宇宙现象.一般可分为前期准备工作,实验操作及记录数据,实验室报告等内容.。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标题: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理学科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主要研究方法;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3. 物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3. 理解物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2. 物理学科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3. 实验室设备或实验箱。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例如一个摆钟、一个电磁炉或者一个天文望远镜。

2. 引导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对物理学科的认识。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介绍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主要研究方法。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1.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Step 4:实验探究(20分钟)1. 进行一个与物理学科相关的简单实验,例如利用杠杆原理演示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结果。

Step 5: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体会。

2.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阅读任务,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通过参观科技馆、浏览物理学科的科普书籍等途径,深入了解物理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应用领域。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运动得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得概念,知道它就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瞧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就是一种常用得研究方法。

2、知道参考系得概念与如何选择参考系。

3、认识坐标系,合理建立坐标系。

学习重点:质点得概念、参考系。

学习难点:质点概念得理解。

课程引入:奔跑得运动员、急速行驶得火车、舞蹈演员得旋转……一些常见得机械运动我们如何来描述哪?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提示:我们可否把一些物体无限得缩小,直至到一个点来描述那?就是不就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把物体瞧成一个点哪?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瞧成一个质点来研究。

知识点一:质点1、2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1) 观瞧太阳系运行得模拟动画:研究地球绕太阳得公转能否把地球视为一个点呢?(2) 观瞧火车运行模拟动画:一列沿京沪铁路运动得火车,若研究它从上海到北京得运动能否把它简化为一个点?(3)观瞧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得模拟动画:研究地球上各处得季节变化时,能否把它视为质点呢?。

(4)观瞧火车过桥得图片。

研究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得运动时,能否把它简化为一个质点?讨论:(1)物体就是否在所有得情况下都能瞧作质点?(2)物体瞧作质点得条件就是什么?(3)物理中得“质点”跟几何学中得点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得地方?(4)大得物体一定不能瞧成质点?小得物体随时都瞧成质点吗?提示: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得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理想化得“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就是经常采用得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小结:①质点就是用来代替物体得具有质量得点,因而其突出特点就是“具有质量”与“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得质量就就是它所代替得物体得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就是不可能转动得。

任何转动得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就是很小得物体,很大得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主题: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第一章 - 运动的描写与运动规律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的概念,并能够用物理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2.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以及曲线运动的特点;3.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并学会用图像表示位置与时间之间的关系;4. 学会用运动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并掌握相关的图象处理方法;5. 掌握运动规律与运动定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运动的概念及运动图象的分析;2.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3. 运动规律与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对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30分钟)1. 运动的概念:a. 定义运动并介绍运动的特点;b. 通过图像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运动的例子;c. 学生讨论,总结不同类型运动的特点。

2.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b.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c. 演示并引导学生使用图像分析法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3. 运动规律与运动定律:a. 解释运动规律与运动定律的概念;b.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c. 学生讨论,找出日常生活中与运动定律相关的例子。

三、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35分钟)1. 给出一个具体 case,要求学生分析并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使用图像法绘制该物体的运动图象;2. 引导学生运用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物体下滑时受到的阻力、撞车的影响力等。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2. 带领学生思考并讨论与运动有关的不同物种及其运动特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 展示;2. 实物或模型演示;3. 运动示例的图像或视频。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运动、能量等;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定义和起源;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1. 对物理学的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2. 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堂小故事或实验引入物理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物理学的定义和起源(10分钟)1. 对物理学的定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结合实例讲解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探究热情。

三、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运动、能量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 利用实例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就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展开讨论,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六、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 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基本概念,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巩固与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看作质点。

2、使学生掌握参考系的选取原则和方法,能正确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

3、引导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区别,学会计算位移和路程。

4、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系的选取和运动的相对性。

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计算。

2、难点质点概念的抽象性和对其条件的判断。

参考系的灵活选取和对运动描述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的视频或图片,如汽车行驶、飞机飞行、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运动的描述。

(二)新课讲授1、质点提出问题: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是否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举例分析: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地球的大小,此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其公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作一个点。

总结质点的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强调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

2、参考系播放视频:一辆行驶的汽车,分别从车外和车内观察汽车的运动情况。

提问: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同?讲解参考系的概念: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强调参考系的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应以描述运动简单、方便为原则。

举例说明:如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描述飞机在空中的运动,通常选地面或其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3、位移和路程展示图片:一个人从 A 点走到 B 点,然后再从 B 点返回 A 点。

提问:这个人的运动轨迹是什么?他的位置变化了吗?讲解位移的概念: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第一章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第一章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你还记得初中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吗?【教师提出问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同时段,运动的快慢一样吗?二.讲授新课:(1)速度【教师提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什么是速度?为什么用速度就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表示速度的单位有哪些?它是矢量还是标量?]【教师引导】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比值定义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通常用字母v表示。

如果在△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是:1008/12.5xv m st∆===∆(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还有:km/h(或km·h-1)、cm/s(或cm·s-1)(3)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4)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v的方向是学生思考讨论根据老师的引导阅读课本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记忆并掌握速度的定义、单位、物理意义、 v的方向了解常见的物体下落的现象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内的平均速度。

(3)数据处理①在图中选取纸带上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数字1,2,3,…标出这些计数点;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 的距离x,记录在表 1 中;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④根据Δx 和Δt 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v。

位置1 2 3 4 …Δx/ m 0.0320.0920.1550.217Δt/s0.1 0.1 0.1 0.1v/(m·s-1)0.32 0.92 1.55 2.17测量瞬时速度(1)某点瞬时速度的测量:利用v=Δx/Δt,其中Δx为包含待测点的较近的一段距离.学生测量并计算平均速度理解计算瞬时速度的思想掌握利用纸带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建立坐标系:以时间 t 为横轴,速度 v 为纵轴 (2)描点(3)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速度—时间图像或 v-t 图像三.课堂练习:1、以下对速度的定义式xt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 B.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答案:B CD 2、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C. 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D. 子弹以800m/s 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答案:C 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学生动手画出速度—时间图像学生练习掌握画速度—时间图像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本节知识的是(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学生练习巩固本节知识答案:D4、短跑运动员在100 m的比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是8.7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3 m/s,此运动员在这100 m中的平均速度是()A. m/sB. 9.5 m/sC. 9 m/sD. 10.3 m/s答案:A5、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s—t图像,在第1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s至第3s内物体的速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