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合集下载

浅析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浅析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而且地区分布 很 不平衡 。人均 耕 地较 多的 东北 ,西 北 和西 南地 区, 自然 条件 较差 ,粮食 产量 较低 ;人均 耕地 较少 的
4 2 城 市化建设有利 于集约化 利用土地 ,从 而扩 大耕地 面 .

如何 做到城市化建 设 与保 护耕 地两 不误 ,实 现耕 地 总
东南沿海 和京 津沪 三市 , 自然 条件 较好 ,粮 食 产量 高 ,但
2 1 年 第 5期 00
第 3 6卷 总 第 1 7期 5
Sihu n Bu l n at ra ̄ c a i di g M e i
I芝材 ・ J
・49 ・
2 1年 1 00 O月
浅 析 城 市 化 建 设 与 耕 地 保 护
王 永 召
( 平顶 山市金 信工 程 建设监 理 有 限公 司 ,河南 平 顶 山
占用 。
整产业结构 ,进行 现代 化建 设 和 旧城的更 新改 造 。新 城市
的建立和 老城 市 的扩 大 是 我 国整 个经 济 发展 的内在 要 求 ,
是实现现代 化 的客 观需要 ,是社 会发 展 的必然 趋势 。为此
而 占用 一 部 分 土 地 ,包 括 一 部 分 耕 地 ,是 不 可 避免 的 。
国家经济社 会 的快 速发展 ,城市 化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大批 农村剩余 劳动力 进城 ,并转 变为 城镇 人 口 ,推动 大批新 城
市 的 建 立 。 同 时 , 随 着 经 济 社 会 的 发 展 ,原 有 城 镇 需 要 调
城市和乡村代表 了不 同社会经 济发展 教育程 度的差异 ,
而使 两者 的妇 女生 育水 平有较 大 的差异 ,城镇 始终 低于 乡 村 的生 育率。生育期一 孩率城 镇大 大高于 乡村 ,高达 9 % 0 以上 ,乡村二孩率 超过 城镇 的 1倍 多。影 响生育 率 的因 素 有 :第一 ,社会 经济发 展水 平 。一般 ,经济 水 平越 高 ,生 育率 越 低 ;反之 ,则生 育 率 越 高 ;第 二 ,文 化 教 育水 平 ; 第三 ,职业与 劳动性质。城市化建设 有利 于提高文化 素质 , 减少农业 人 口,降 低生 育率 。此外 ,计 划生 育 的作 用在 于 引导 和加 速生育水平的下降 ,而 由于城市社 会经济较 发展 , 文化教育 程度 高 ,计 划生 育政 策 的推行 较容 易 ,能 够严 格 控制人 口数量 的增长 速度 ,人 口的减少 又 可减少 对耕 地 的

浅谈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和谐共赢构建张德中

浅谈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和谐共赢构建张德中

浅谈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和谐共赢构建张德中发布时间:2023-05-29T08:32:46.714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6期作者:张德中[导读] 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网络资源,大众的吃穿住行和城市建设都和耕地拥有紧密联系。

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及其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耕地保护变得越来越关键。

下边,笔者依据多年来的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经验,剖析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间的难题,从而讨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共赢。

烟台市土地储备和利用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网络资源,大众的吃穿住行和城市建设都和耕地拥有紧密联系。

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及其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耕地保护变得越来越关键。

下边,笔者依据多年来的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经验,剖析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间的难题,从而讨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共赢。

关键词:城市建设;耕地保护;和谐共赢耕地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城市建设都与耕地息息相关。

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农田保护变得更加重要。

接下来,作者根据多年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分析了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共赢。

1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1)城市基本建设及社会社会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土地确保。

在改革创新开放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准还在不断的提升,根据现今城市增长速度进行预测,截止于2050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准可达到70%之上。

大概会出现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家中进入城市中,变成城市人口数量。

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一个新的城市造成,与此同时许多已有的城市还会开展一定规模的拓展。

土地是城市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土地的保护。

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变的发展趋势,一定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对老城区开展现代化更新改造。

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是现代化客观性反映,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

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

浅析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摘要】本文对城镇化发展状况及其对耕地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对策建议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加快城镇化发展则是国家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和重要抓手。

而耕地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是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化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并将继续占用大量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

大量优质耕地不断流失,耕地总量质量不断下降,我们正面临着加快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严峻形势,因此研究如何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始终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己形成以为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用途管制为手段,以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

国家对耕地保护手段不断丰富,保护措施愈加严格,保护力度越来越大。

然而即使在耕地保护最严格情况下,城镇化快速发展仍将占有大量耕地,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1.1城镇化发展就要占用一部分耕地。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情况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规模的扩张,需要为之提供必要的土地作为空间载体。

但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随着被不断占用,可用耕地将会逐步减少。

另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增加。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

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1.2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浅谈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耕地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增长,城镇化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并将继续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优质耕地。

大量优质耕地不断流失,耕地总体质量不断下降,城镇与农业生产争地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做好耕地保护。

关键词:粮食安全,城镇化,耕地保护一、对于目前我国占用耕地现象发生主要原因的探讨第一个方面是建设用地的行政配置和指标管理导致土地粗放利用。

土地市场化配置水平低,土地以行政划拨和协议方式出让的比例偏高。

第二个方面是征地制度不健全,补偿标准低和征地权滥用导致大量耕地被征占。

我国的土地制度对农村与城市的土地采取不同的法律约束,农村与城市的土地由不同机构进行管理,并分属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入市交易;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农地变为建设用地要通过政府征地。

第三个方面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目标不一致。

中央更多的是考虑耕地保护和农民问题,地方政府则主要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这两者都与土地开发利用有关,但是目标却是不一致。

第四个方面是缺乏准确评估占补平衡标准机制。

占补平衡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不下降,但至今没有配套的科学评估体系,占优补劣导致了耕地质量下降。

还有村庄建设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二、城镇化建设中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1、思想观念上有问题。

很多人认为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摒弃这种观点。

一些地区片面强调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保护耕地就抑制了城镇化进程,而发展的过程就须占用耕地。

所以,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为了发展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大量耕地被占用来搞开发,使得耕地面积锐减。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实施滞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宏观上保护和利用土地的指导方针。

浅析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

浅析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加强耕地保护

因此研究如何协调城镇化 发展 与耕地保护 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 城镇 化发 展与保 护耕 地之 间 的关系
近年来 ,我 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 高 ,但始终高度重视耕地 资源 保
护工作 , 目前 己形成 以 < 土地管理法 > 为主体 , 以土地利用 总体规 划
及用途管制 为手 段 ,以基本 农田保 护制度 ,耕 地占补平衡制度 ,土地 减少 , 尽 管 国家 出台 了一 系列 政策 来缓 解 两者 间矛 盾 , 并 在 实践 开 发整理复垦 有关政策 等在 内的政 策体系 。国家对耕地保 护手段不 断 中取 得积 极效 果 ,但 目 前 仍 有不少 问题 。
1 . 1 城镇化发展就 要占用一部分耕地 。 十 八大报 告提 出要加快城 果 说能够 顺利将 农村 的居住 建 设用地置 换 出来 , 应该说 城镇化 非但 镇 化进程 , 逐步 提高城镇 化水平 。在经济 发展水 平总体 偏低情 况下 , 供必要 的土地 作为空 间载体 。但 土地作 为一种 资源 随着 被不 断 占用 , 接带动 城镇住宅 用地和各类 公共基础 设施用地 需求的增加 。同时 , 随 城 镇化是我 国经 济发展的必 由之路 。城镇 化规模 的扩张 , 需要为之提 了土地利 用 的集 约 化程度 , 节 约 了土 地 。但 问题 关键 是在现 行制度
可用耕地 将会逐 步减少 。另 外大批农村 剩余劳动 力 向城镇转 移 , 将直 不是城镇化 本身 问题 ,而是 由土地制度存 在的缺 陷造 成的 。 着经济 社会 的发展 , 原有城 镇需要调整 产业结 构 , 进行现代 化建设和 否认长期 以来随着 经济快 速发展 , 各地 盲 目设立 开发区 , 工 园 占 旧城 的更新改造 。新城市 的建立和老城 市的扩大是 社会经济 发展 的内 用 了大 量耕 地 , 同时一 些根本 不具 备招商 引 资条件 开发 区征而 用 在要求 , 是实现 现代化 的客 观表现 , 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 势 , 为此而 现象十分普 遍 ,造成 大量土地 荒芜现象 。再加上城市 规模盲 目 扩张 , 占一部分土地 , 包括 一部分耕地 , 是不可避免的 。 1 . 2 切实 保护耕 地 是我们 义 不容辞 的责 任 。 新 《 土 地管 理法 》 近年 来 , 在城 市 建设 中出现 一种贪 大求 洋 的不 良倾 向 。城 市小合 地外延 式扩张 , 造成 了土地 资源 浪费 。为 了提 高城市化 水平 , 显示

丰县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探讨

丰县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探讨

丰县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探讨摘要: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被城市化背景下进行耕地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土地集约化利用,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建设共同发展。

关键词:耕地保护城镇化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1前言法律规定要保护耕地,但经济要发展,我们要进行经济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因此要真正保护耕地必须解决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建设所占用的耕地数量尤其大,因此本文仅就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讨论。

2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2.1.城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建设天然具有大量的土地需求,给丰县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压力。

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城区不断现代化建设导致旧城的更新改造。

新城区建设逐年推进,规模不断扩大。

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建制镇的扩大是丰县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城镇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丰县城镇周围耕地的迅速减少。

2.2.城镇化建设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缓和耕地保护的压力。

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随着大量人口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村人口的减少会导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缓解由于城镇化建设导致耕地减少所形成的耕地保护压力。

3丰县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周围的耕地大量被占用,特别是开发区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搞城镇建设,导致耕地总量的减少,耕地质量的下降,产生粮食生产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

这就在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问题。

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以忻州市为例

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以忻州市为例

2017年第13期作者简介:张国瑞(1993-),男,硕士研究生,山西沁县人,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发展,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敏(1977-),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太谷人,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国瑞赵敏苏发强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摘要: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可以用城镇化率的高低来体现,它既是一种转型过程,也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一种蜕变,它的影响和意义都十分深远。

大量的耕地因为城市化建设被占用,使得人地矛盾突出。

两者的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既不利于城镇化发展,也给耕地资源带来了严峻考验。

本文以忻州市为例,将城镇化水平和耕地面积进行比较,来分析忻州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地的城镇化人口现状,从耕地数量质量方面分析了忻州市的城镇化发展情况和耕地资源现状,并得出了忻州市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进程中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忻州市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3-0022-02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F323.211文献标志码:A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以忻州市为例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7.13.018近年来,忻州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规模得到了延伸,与此同时面临的是当地的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环境的不断破坏,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只有协调好耕地与环境这二者的的关系,才能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1忻州市城镇化情况分析1.1忻州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1.1.1自然条件。

忻州市在晋北地区,土地总面积为2.48万km 2,全市大约有315.4万人,包含14个县。

山峰纵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全市土地呈现山地丘陵居多,平川较少。

在全市土地的比重中,丘陵和山地大约有87%,川地有13%。

浅议城市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

浅议城市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

针 对 城 市化 建 设 中如 何 保 护 耕 地 提 出 了 几 点 建议 。 [ 关键 词 ] 市 化 ; 城 土地 利 用 ; 地 保 护 ; 约 利 用 耕 集 进入 2 l世 纪 后 , 国 城 市 发 展 进 入 全 面 加 速期 , 着 城 市 我 随 化 进 程 的不 断 加 快 , 市 及 都 市 圈 的 发 展 导 致 城 市 数 量 增 多 和 都 减 , 其 是 一 些 优 质 耕 地 的 减 少 , 难 靠 开 发来 弥补 。 尤 很
百 业 农 为 本 . 以食 为 天 。我 国是 一 个 人 多地 少 的大 国 有 民

续 利 用 。在 城 市 化 建 设 的 同 时 , 如何 切 实 保 护 好 我 国现 有 的 耕
地 资 源 , 现 城 市 化 发 展 和 耕 地 保 护 的最 佳 统 一 , 社 会 能 否 实 是
1 人 口 , 消耗 粮 食 1 3亿 年 . t吃 饭 的 问 题 永 远 是 首 要 问题 。 8亿 ,
根 据 我 国 人 口的增 长 及 粮 食 需 求 量 增 加 . 及 我 国粮 食 单 产 的 以
稳定发展的关键 。
增 产 与耕 地 复 种 指 数 的 逐 年 提 高 的情 况 . 2 1 到 00年 。 如果 我 国 粮 食 完 全 自 给 , 需 要 的 耕 地 量 为 1 8亿 h 若 实 现 9 %的 则 . 2 m, 5
生 产 能 力 必 须 以稳 定 一 定 数 量 的 耕 地 为 保 障 。 因此 。 格 地 保 严 护耕地 , 学 、 效 、 约使用 土地 , 科 高 集 已成 为 我 国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体 系 的重 中之 重 。
人均 占有耕地的数量要低。人均耕地较多的东北 、 西北和西南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论文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论文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探讨摘要: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金华市金东区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耕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地区保护耕地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 land as a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dealing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walk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ational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topic.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jindong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jinhua make use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cultivated land chang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of the effective mechanism.keyword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 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仍然旺盛,需加大耕地保护和补充耕地力度金华市金东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用地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

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高 , 而提 高 土 地 的集 约 化 利 用 程 度 从
科 技 进 步 的 发 展 推 动 了经 济 的 发 展 , 济 发 经 的 展 又 提 高 了城 市 和 农 村 的 集 约 化 用 地 程 度 , 高 土 提 地 的 生 产 力 和 劳 动 生 产 率 。人 口素 质 的 提 高 有 利 于 生 育 率 的 降 低 , 而 减 少 对 耕 地 的 占用 。 城 市 化 水 从 平 越 高 , 有 利 于集 约用 地 。 越 3 我 国 城 市 化 建 设 中 土 地 利 用存 在 的 问题
12 . 缓 解 城 市 化 建 设 与 耕 地 保 护 之 间 矛 盾 的 途 径
的关 系 , 在 着 在 加 速 城 市 化 建 设 的 同 时 , 视 保 护 存 忽
如 何 做 到 城 市 化 建 设 与 保 护 耕 地 两 不 误 , 现 实 耕 地 总 量 动 态 平 衡 , 要 是 转 变 用地 方 式 , 集 约 利 主 走 用 土 地 、 地 挖 潜 的路 子 。 这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内容 , 节 一 是整理 宅基地 , 是充分 挖掘城 市存量土地 的潜力 , 二 实现农 业可持续 发展 。 2. 城 市 化 建 设 有 利 于 科 技 水 平 和 人 口 素 质 的 提 3
中 图 分 类 号 :2 3 2 F 9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7 6 2 (0 8 1 — 0 5 — 0 10 - 9 12 0 )9 6 5 1
女 文 化 程 度 的 差 异 。 乡 村 文 盲 、 文 盲 率 多 , 性 文 半 女 盲 、 文盲 多及农 、 、 、 业妇 女文盲 、 文盲 多 , 半 林 牧 渔 半 这 “ 多 ” 成 为 乡 村 生 育 水 平 高 于 城 镇 的 又 一 个 重 三 已 要 因 素 。 因此 严 格 控 制 人 口数 量 和 增 长 速 度 , 对 相 而 言 可 减 少 对 耕 地 的 占用 。 2 2 城 市 化 建 设 有 利 于 集 约 化 利 用 土 地 , 而 扩 大 . 从

耕地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关系

耕地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关系
支持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实 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同时确保耕 地保护。
加强监管
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 防止耕地流转后被非农用 途改变或闲置。
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提升
改善生产条件
通过土地整理,改善耕地 的灌溉、排水、道路等生 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 力。
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 地力等级,增加耕地产出 ,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改善。
耕地保护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耕地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保 护耕地能够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 护耕地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从 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02
发展建设对耕地保护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占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优 质耕地。
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等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
城市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增加了对耕地的需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逐渐向农村地区蔓延。
农业现代化对耕地的需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需要更多的耕地来支持农业生 产的规模效应。
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更多的耕地来实践和示范,例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节地型农业发展
农业技术的创新
积极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 低对耕地的依赖。
节地型农业的发展
推广节地型农业模式,减少对耕地的浪费和破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耕地不受污染。

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

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

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

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

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

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

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

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

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

要; 另一方 面, 们需要切 实地保护耕地 , 两方 面得到协调和统一 , 我 使 在发展城 市中尽可能地减 少耕地 的
占用。
[ 关键词 ]城 市化建设 ; 耕地保护
[ 中图分类号 ]312 F0.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8 54 (080 — 16 0 10 — 1 20 )4 05 — 2 9
的新路子 , 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 护耕 地之间 的矛盾 。而解决 这一 矛盾 的唯一途 径是 走土地集 约化 利用 的道路 。土地 集
约化利用包括 四个方面 :1 城市土地 的集约利用 ;2 农村非农用 地的集约利用 ;3 农村农用地 的集 约利用 ( () () () 主要是 大城
市周 围的高投 入高产 出) ( ) 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 的提 高。其 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 , ;4 全 而最后一条则未 引起高度重 视 , 此条 正是解决用地紧张 的主要途径 。土地 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 如某 个城 市或农村 、 而 某个 地 区或某 块土地 的角 度来考虑 , 要从 系统 整体 ( 而且 整个 国家 ) 的角度来考虑 。加快城市化进程 能更 好地集约用地和节 约用 地 , 能够提 高全 国整 体的集约用地水平 , 经济 的发展 , 促进 实现确保耕地总量 的动态平衡 的 目 , 标 起到保护耕地 的作用。
缓解。
13 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 间矛盾 的途径 .
在客观上 , 城市化建设 与保护 耕地之间存在 一定的矛盾 , 城市 的发展
和扩大必定要 占用一部分土地 , 但是 , 城市又不能不发展 。所以, 问题 的关键在 于如何处理发 展城市与 保护耕地之 间的关
系 。 方面 , 一 我们必须较快地 发展城市 , 以适应 国家 经济社会 发展 的需 要 ; 另一方面 , 我们需要 切实地保护耕 地, 使两 方面

论城镇化进程与耕地的保护

论城镇化进程与耕地的保护

论城镇化进程与耕地的保护中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中国的人地矛盾是非常突出的,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及相关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已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近14亿人口(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万人的速度增加)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关系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大战略问题,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

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作为保障。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更为严重的是耕地的质量在总体上也有所下降。

尽管按照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规定,在占用耕地的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新补充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但是补充耕地的质量水平往往赶不上被占耕地的质量水平,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数是居民点用地的优质高产良田。

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地的开发,大部分为旱地。

耕地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相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后进入城镇寻求生存发展。

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40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

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不同程度地扩大规模。

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作保障。

其中大部分占用的土地又是耕地。

三、土地占用过多、过快还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大,人地矛盾将更加的突出,很可能在很多地方,在今后几年内,就将用完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全部耕地,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难以为续,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按照“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原则,做到在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耕地,做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并重。

坚持耕地保护,浅谈城市化建设与集约节约用地

坚持耕地保护,浅谈城市化建设与集约节约用地

张 晓睿
管理科 学 j l l
高 磊
坚持耕地保护, 浅谈城市化建设与集约节约用地
( 尔滨 市 地 产 交 易 中心, 哈 黑龙 江 哈 尔 滨 10 0 ) 50 0
摘 要: 城市化道路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 在发展城市化进程 中, 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针对这一 问题进行 了论述。 要 关键词 : 城市化 ; 耕地保 护; 节约用地
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 的基础 , 是十 2 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做 提高土地利用 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 随着人 口的迅 猛增 长, 我 蛊 土地利 用总体 规划是 国家调控土 地的基 国人多地少 , 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 , 耕地后备资 源严重不足 、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 问题 日益显 本手段 ,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 , 科 著。 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 ,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 学 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 ,调整各类用地结构 和 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 达到宏观调 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大批农村剩余劳 动力 数量 , 进城 , 并转变为城镇人 口, 推动大批新城市 的建 控土地的 目的。 城市 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 、 社会 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 , 对城市 立 。同时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原有城镇需要 发展 的需求, 并通过城市 调整产业结构 ,进行现代化建设 和旧城 的更新 空问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 , 改造 。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 大不可避免 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 。必须将城市规划 与土地 贯彻“ 十分珍 惜 、 合理 的占用一部分土地 , 包括一部 分耕地 。当前 , 我 利用总体规划 衔接起来 , 国的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全国耕地 总面积 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 国策 ,坚持 要 吃饭、 二要建设” 的基本方针 , 实现可持续 仅剩 l . 亿 亩,人均 占有耕地面积只有 1 9 87 2 . 3 亩,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同时每年还有 1 亿 发展战略。重点保 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 重大基础设施 、 重要招商引资项 目和改善 亩左右 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 ,有近 三分之一 的 环节、 耕地受到水土流失 的侵害。根据 中国“ 十一五 ” 民生项 目用地需求 ,明确低效利用土地 和闲置 依靠科技进 步推进节地 型经 规划 纲要 , 2 1 年末全国耕地 面积必须确保 土地的利用方向 , 到 00 不低 于 l 亿亩 ,这是一条直接关 系到 1 亿 中 济增长 , 8 3 提高经 济运行效益 , 使得单位面积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 国人 吃饭 问题 的底线。 加强耕地保护 , 已经刻不 创造出更多的产值 和利税 , 3 坚决 制止耕地闲置 、 抛荒, 积极推进土地 容缓 。 我 国的基 本国策 明确规定 “ 十分珍惜 和合 开发整理复垦 全面清 理 占而 未用 、具备 耕种条 件的耕 理 利用每一寸土地 , 切实保护耕地 ” 耕地是土 , 地 的精华 , 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 资料 。 —个 国 地 , 组织乡( 、 、 镇)村 户及时复耕 , 由土地征用 并 家 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及健 康发展都离不 单位支付复耕费用 ; 闲置一年以上 的土地 , 对 要 开耕地 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 尤其是像我 国这样 依 法处以罚款:对 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依法 收 个典型 的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 大国 , 耕地 回。 对常年和季节性抛荒 的承包地 , 可由种粮大 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党中央、 国务院 户耕种。 乡两级政府对制止耕地抛荒 承担直 县、 对耕 地抛 荒严重 的地方 , 坚决 追究 、 严 对耕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 要求实行世界上最 接责任 , 严格 的土地保护制度。 肃查处当地领导 的责任 。 针 对 目前 我国 已面临耕地 不断减 少 的严 严 格执行 “ 占一 补一” ,确保耕地 占补平 重威胁 ,耕地保护工作要从单纯 的数量保 护向 衡 ,全面实行建设项 目补充耕地 与土地 开发整 数量 、 质量和生态综合转变。整合资 源, 统筹土 理复垦项 目 挂钩制度 , 严格按项 目 考核 , 落实责 地开发整理 、 田水利 、 业综合 开发建设等各 任 , 农 农 建立 和完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管理制度 , 以 方 面, 统一规划 , 中投入 , 片整治 , 集 成 建设 高标 重点项 目实施为导 向,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准基本农 田, 提高抵抗 自然灾 害的能力 , 切实提 复垦 , 成补偿耕地的 良性循环机制 。 形 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一方 面从节约利 4 认真落实基本农 田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 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 的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措施 和政策 , 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 , 不断挖掘 切 实加强耕 地保护 , 根据 “ 基本农 田保护 城市土地 的潜力 ;另一方 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 面积数量 不少 、质量不降和绝不允许擅 自 将耕 建设 的土地管理体制。 发展城市化建设 , 集约节 地改为非农用地 , 这是一条不可逾越 的红线 ” 的 总体 目标 和要求 , 采取有效措施 , 切实抓好基本 约用地应采取 以下措施 : l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 改革 ,建立土地集约 农 田保 护工作 。建立县乡村保 护基本农 田领导 化利用指标体系 小组 , 形成保护 网络 ,对基本农 田管理实行定 定量 、 定人 , 确保每片都有一个责任人 , 村村 通过供地机 制的变革与创新 , 从根本上解 位、 决乱 占滥用耕地的问题 , 而推动建设用地 内 都有专职管护员 。 进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问责 制 , 做 涵挖潜和集约利用 。 通过调查研究 , 尽快建立适 到违法即问责, 真正把问责制落到实处 。 强化对 合我 国国情 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 系,在指 耕 地占补平衡 的执法检查 。 加 强规划实施管理, 进各类建设特别是 促 标体 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 、 城市 容积率 、 城 市土地产 出效益等。 使所建指标体 系, 既有利 城镇建设 合理集约用地 。严格 实施土地规划计 从严控制用地规模 。减少用地报批环节 , 缩 于城 市化建设 , 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 既达到 划 , 发展建设 的 目 ,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短报批周期,积极主动为重点 工程建设项 目提 的 的作用 , 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 的矛盾 , 变矛 供 用地服务。 同时, 各级地方政府要坚持依法 用 地 ,决不 能以用地报批程序慢 或缺乏征地 资金 盾 为协 调 和统 一 。

浅议城市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重构

浅议城市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重构
的紧密关 系本 身不容置 疑 , 但我 国 目 是否 面临粮 食安全 问题 ? 前
改进 世界粮 食安 全 : 第三 、 第一产 业生产 相对于 第二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的用 三
保 证粮 食 安全 究竟 需要多 大的耕 地 面积 ?是 否可 以依 靠 国际贸 地面 积与 产 出之 比本 身存 在差距 。 在市场 自由调节 的基 础上 , 面
L g l y t m d S cey e a S se An o it
{占 l 缸会 ; I
20.0中 1( ) 09
浅议城市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法律体系的重构
白晓明
摘 要 城 市化进 程 中城 市 的扩 张和耕 地保 护之 间 的矛盾 日益激 烈 。 国 为落 实耕地 保护 政策 , 上世 纪 8 年 代 以来 , 我 从 0 陆 续 出台 了一 系列 法律 法规 , 实践 中实施 的效果 并 不理想 。缘 于此 , 家正在 酝 酿重新 修 订土地 管理 相 关法律 法规 。本文 但 国 从 耕地保 护 的基 础理论 重述 、 土地 产权 明晰化 、 府 职能转 变 、 立统一 的土地 流转 市 场以及 耕地保 护与城 市化 的协调 发展 政 建 等 方 面 出发提 出一 些思路 和建 议 , 以期对 我 国耕地 保护 法律体 系的重构 能有 所 启迪 。 关 键词 城 市化 耕 地保 护 中图分 类号 : 923 D 2. 法律体 系
验 教训 , 借鉴 国外适 合我 国 国情 的先 进做 法 , 在城 市化 进程 笔者认 为 , 地保护 的理 论论 述主要 应从 以下几 面出发 : 并 对 耕 第一 、 粮 中 , 何有 效破解 这一矛盾 , 如 构建科 学 、 效的耕 地保 护法律 体系 高 提 出一些 思路 和建 议, 以求对 我 国下一步 的土地 法律法 规修 订的

耕地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关系

耕地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关系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确保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承担生态保护功能的地区给予经济补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良性循环。
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和推广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如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模式
05
CHAPTER
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防止过度占用耕地资源。
03
02
01
0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收益,降低对耕地的依赖。
01
农业现代化发展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值,降低对耕地的压力。
02
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避免盲目扩张,确保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合理规划工业和服务业用地,避免过度占用耕地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平衡。
区域发展战略
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将耕地保护纳入区域发展规划中,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
跨地区合作
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协同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盲目扩张和浪费,确保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
城市规划与耕地保护
城市扩张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对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
工业与服务业发展

浅谈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

浅谈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

浅谈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措施【摘要】当前,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耕地保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包括耕地审批管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耕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这些措施不仅是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也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耕地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保护耕地资源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注重耕地保护,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加强耕地保护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农民共同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审批管理、土地集约利用、承包经营制度、农业生产结构、社会共同努力、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当前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步推进,一些农村地区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导致一些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的保护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耕地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护好现有的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资源的保护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重要基础。

在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耕地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压力和威胁,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耕地的保护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被大规模占用和破坏,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不利于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研究

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研究
中图 分类 号 : Tu 一 0 9 8 . 1 文 献标 识号 : A 文章 编号 :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 ) 1 8 — 0 2 6 2 — 1
高低 , 农、 林、 牧、 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 女生育率 的 2 —3 倍。 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 , 减少农业人 口, 降低生育率 。 2 - 2 城市化 建设有利 于集约化 利用土地 , 从而扩大 耕地面积 如何做 到城 市化建 设与 保护耕 地两 不误 ,实现 耕地 总量 动态 平 衡, 主要 是转变用地 方式 , 走集 约利用 土地、 节地挖 潜 的路 子。这包括 两个 方面 内容 , 一是 整理宅基地 , 二是充分 挖掘城 市存量土地 的潜力 。 而 大力发 展城市 化建 设 , 有利 于实现 粗放 用地 变为 集约用 地 , 并推动 建 设用地 内涵挖 潜和集 约利 用 ,是 既积 极而 又有效 地保 护耕地 的思 路。一方面 , 城市容 纳人 口多, 城 市人均用 地 比农村 人均用地 少 , 土地 利 用集约度 高 。我 国历年城市 与农村人 均居住面 积对 比见表 2 。表 2 显示 , 我 国历年 城市 与农村 人均居 住面 积有逐 年增 长 的趋势 , 但农 村 始 终较城 市 高出 2 —3倍 。1 9 9 8年 城市人 口为 3 7 9 4 2万 , 人均 居住 面 积达 9 _ 3 平 方米 , 而农村 人 口为 8 6 8 6 8 万, 占总人 口 6 9 . 6 %, 人 均居住 面积 达 2 3 . 7 平 方米 。以 山西 省为例 , 1 9 9 6 年 5 个地级市 人均 占地 1 l 9 平 方米 , 农村 人均 占地则达 1 9 2 . 9 3平方米 。 此 外, 城市规 模越大 , 城 市 的中心功 能越强 , 人 均用地 也越 少 。 与小城市相 比 , 要素 的投入产 出率 和主要经济 指标 的人均水平 也较高 。 我 国不 同规模 城市各 项指标 见表 3 。表 3表明 , 1 9 9 6 年 全 国城市增 至 6 6 6 个 ,人 均用地 9 9 平 方米 , 其 中, 2 0 0万 人 以上 的超 大城市 人均用地 6 6 . 2平方米 , 1 0 0 . 2 0 0万人 的特 大城市 人均用地 8 6 . 2 平方米 , 5 0 = 1 0 0万人 的大城 市人均 用地 9 9 平方 米, 2 O 一 5 O 万人 的 中等城 市人均用 地 1 0 5 - 3 平 方米 , 2 0 万人 以下 的小城 市人均用 地 1 3 1 . 6 平 方米 。 而且 大城市与 小城市相 比, 产业 密度 ( 人均 g d p ) 高, 第 三产业 比重大 。 农村 劳动 力的减 少可 以使 农 民统一 经营 , 连 片耕作 , 减少不 必要 的路和 田坎 , 增 加耕地 , 使 农业生产 集约经营 和规 模经 营, 提高农 业劳动生产 率和粮 食产量 , 实现 农业可 持续发展 。 2 I 3 城市化建 设有利于 科技水平和 人 口素 质的提 高,从而提 高土 地 的集 约化利用 程度 科 技进步 的发展推 动了经济 的发展 , 经济 的发展 又提高 了城 市和 农村 的集约化用地程度 ,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 口素质 的 提高有利于生育率 的降低, 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 城市化水平越高, 越 有利于集约用地 , 从国外的经验 来看 , 越是经济发达 国家 , 城市化程度越 高, 农业人 口越少 。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 的国家则往往 是发展 中国家, 具 有经济落后, 农业人 口多, 出生率高, 人 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 总之 , 城 市化 的发展 使科 技与经 济水 平不 断提 高 , 推 动 了农业 科 技 水平 的提高和 农业现 代化 的发展 。假 如我 国城市 化发 展到 一定程 度, 就有足 够 的资金和 技术 , 去开垦 后备 的土地 资源 和复 垦荒 芜 的土 地, 从而 增加耕 地数量 ; 农业 科技 的发展 使农业 先进 的技 术在 农业 生 产 中得到应 用 , 改变传 统 的耕 作方式 , 对 农 田精耕 细作 , 从而 可 以提高 耕地 质量 , 达到增 加粮食 产量 的 目的 ; 反 过来农 业 的发展 又保 证和促 进 了城市化 发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