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心理学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恕心理学研究综述

11小教2班第三小组:09 徐芳芳、10 管青青11 张燕茹、12 孙元婷、14 陆玉宇

[摘要]宽恕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宽恕尤为关注,在道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和临床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等相关领域中对宽恕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也日益关注到对宽恕的研究。大量研究都表明宽恕与个体的人际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宽恕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以及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了阐述,最后对宽恕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展望。

[关键字]宽恕;人际关系;国内外研究;不足与展望

1.宽恕的内涵和定义

谈起宽恕的渊源,不得不说,宽恕长期以来是东西方哲学与神学探讨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由于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对宽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东方,佛教最早倡导“慈悲为怀”的理念,强调的就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恕思想。在这之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强调的宽恕是个人修身养性,讲究的是“恕”道;而在西方,我们可以从《圣经》中讲述的一系列故事体会到西方古哲学家们那悲天悯人的宽恕之道,他们所强调的宽恕是一种爱,是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监视、保密、净化和消除。

心理学文献一般把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其中一个人在心理、情感道德或身体方面受到了另一类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North[1]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宽恕是个体克服了对冒犯者消极的情感和判断,并用理解、同情和关爱来对待对方的过程。Pingleton[2]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要。Hargrave[3]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Enright[4]及其同事进一步补充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对冒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这一观点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方共同作用。McCullough[5]等的定义以共青、利他和迁就的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

而在本文中,我们想要着重研究的是宽恕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20年的研究,大量研究成果已证明,人对他人的宽恕品格对自身健康有良好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不宽恕状态对身心产生不良压力,

这种不宽恕交织着苦恼、愤怒、敌意、不满、仇恨和恐惧,还有强烈的自卑和自弃,使人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和激素紊乱等,从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减退,甚至可能会伤害神经功能和记忆力。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宽恕是如何具体调理身心健康的,但好处却显而易见,如宽恕者更快乐和更健康长寿。如果不宽恕成为了你我的生活方式,那你我就选择了最糟糕的生活常态。整个社会也就容易“剑拔弩张”,个人的生活的成本和健康消耗都会大大增加。

综合以上各方面,宽恕是一个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宽恕体现在知,情,行三个方面。认知方面:宽恕时,个人不再有报复性的念头,进而出现尊重对方,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情感方面:内心的消极情绪逐渐淡化,对立情绪逐渐淡化,最终以积极的情绪取代消极的情绪;行为方面:一个人不再做出报复对方的行为,并可能表现出和解,甚至与对方共同参与某些活动。

2、宽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宽恕的国外研究

国外研究宽恕心理学的方法有:叙事法,其主要价值在于确定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及各种因素的出现是否对宽恕有影响,有利于探明人们宽恕的动机;问卷法,主要是解决宽恕的水平的评定,它有助于进行宽恕的实证研究以及不同研究间比较;实验法中的认知函数的研究,主要是确定影响宽恕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McCullough 等学者把宽恕研究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32年到1980年,涵盖了许多涉及宽恕的理论文章和少量相关经验研究;第二个阶段从1980年到现在,出现了大量关于宽恕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学者们开始讨论有关宽恕现象的问题。20世纪后期,宽恕的研究逐渐增多,开始深入而系统,在道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等相关领域都提出了对宽恕现象的研究。

在宽恕与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这一论题方面,以下几位学者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首先,Zechmeister[6]等采用叙事法进行研究,发现共情特质高的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归因和描述较为积极,产生的情境性共情会使受害者宽恕冒犯者;侵犯者对受害者的共情则很可能会导致侵犯者无法宽恕他(她)自己的侵犯行为。其次,Fincham[7]等的研究发现责任归因既可以直接影响宽恕也可以经由情境性共情和负面情绪反应而间接影响宽恕。高共情把责任归于自己,并较容易体验到状态性宽恕,也有研究发现对侵犯的思虑直接影响宽恕。

McCullough[5]等的研究同样发现,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承担义务的人际关系,是宽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亲密人际关系中的一方较愿意宽恕对方可能是由于这种关系把受害者和侵犯者的某些利益融合在了一起,从而驱使受害者通过忽略伤害来最大可能来维持此种关系,以促使受害者较愿意宽恕对方。最后,Hook[8]等人提出的集体主义宽恕模型从决定性宽恕和情绪性宽恕的角度来解释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宽恕。他们认为集体主义的个体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修复受损的人际关系,会更多地选择决定性宽恕,即在行为上选择宽恕,但情绪上并不一定有积极的变化,尽管一些情绪上的积极变化会随着行为上的宽恕而产生,但这并不是宽恕的主要动机。

以上几位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联系密切的个体双方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处于共同的利益集体里面,所以更易在行为上面宽恕对方,但在情绪情感方面却不一定有太积极的变化。

2.2、宽恕的国内研究

国内的宽恕研究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与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自身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并举使得我国在宽恕的研究中颇有建树。

2.2.1、宽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岑国桢[9]最先做了大量关于宽恕的理论研究,介绍国外最新的宽恕研究成果,使宽恕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傅宏[10]探讨了宽恕的理论蕴含和发展前瞻,并认为宽恕必将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倪伟[11]首次对宽恕进行了实证研究,填补了我国宽恕实证研究的空白。彭丽华[12]在对宽恕的哲学渊源、宽恕的发展阶段、宽恕的过程模式、影响宽恕的因素和人际间宽恕的模式等内容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事件情境、同伴关系、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探讨青少年宽恕的发展,考察了伤害情景下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特点。胡三嫚等人[13]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宽恕与报复心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报复倾向、沉思程度和移情程度对宽恕行为皆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受伤害感和报复倾向对于报复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王薇等人[14]编制适用于青少年的宽恕倾向问卷,并探索青少年的宽恕倾向特点。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在更深层次上诠释了宽恕的心理学含义,揭示了宽恕的心理过程及机制,对于促进我国宽恕研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2.2宽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我国宽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比较窄,很大部分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一些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研究的,而对于宽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上。陆丽青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宽恕的因素,以及宽恕同心理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