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高段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武义县明招小学负责:巫晓燕雷丽玲
一、课题的提出
学校现状的分析:学校现有32个班级,学生总数1729人,教师72人,每班平均有55人。
学校位于武义县工业经济最发达的白洋街道开发区,所以外来务工子女就读人数不断增多,约占全校总人数的70%。
学校地处著名学者吕祖谦讲学修身的明招山下,本地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耳濡目染,深受明招文化的熏陶,有明招学子的气质。
但是,面对外来民工占全校总人数的70%的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班级人数的增多,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困难。
许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中,每天早来晚走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结果却不如人意。
学生们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班主任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每天像一个保姆似的寸步不离的跟着学生,生怕出现问题。
学生在老师面前一个样,老师不在时又是另一个样子。
老师们付出很多,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学生没管理好,自己却身心疲惫。
这是不是老师管得太细了,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
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实际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能够自我管理。
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事业有成。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来管理的人”。
其次,有关研究表明: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是发展学生个性、主体性的舞台。
因此,如何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和需要,用明招校园的文化熏陶出明招学子特有的“三实”品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明招学校中高段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这一课题。
二、课题含义
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自主管理的实质是启发、引领、鼓励学生实现自主管理、自我评价、自主调控,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三实”人才。
三、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在国际管理理论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的自主型组织管理理论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具体的实践。
其中“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适用于各种组织建设,在企业管理,城市管理,政府管理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学校教育中贯彻“自主型组织”的做法,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并在一些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得以体现。
如我国同济大学等率先实践并已初见成效,随之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等中小学也开展了“构建自主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等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从我们有限的信息来源中也不难发现,国内外对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见,同时在可操作性及有效评价等方面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认为,本研究课题对于弥补国内(特别是小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欠缺,提出“彰显自主管理,成就明招学子”将会对我国小学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课题理论依据
(一)主体教育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符合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影响,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
自主管理要求学生把班级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集体管理,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
(二)动机激发论
动机激发论旨在创设一种每个人对达成集体目标作出努力的公开承诺的情境,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
自主管理通过共同的班级目标、管理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与轮换、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
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而牢牢树立“荣辱与共”、“人人为人,我为人人”的共同意识。
(三)集体教育论
集体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集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来的“班级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从旁观者、消费者变为参与集体共同的工作,起到了公益的作用和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
每个人在班级承担一项任务,不管能力大小,但都能为班级作出独特的贡献,通过集体教育来发展学生。
由此可见我们的自主管理模式与集体教育原理是一致的,它也是我们的理论论据之一。
(四)促进发展论
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促进发展论的倡导者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
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
”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他强调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合作之中,作为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结合的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学生内部的急诊、磋商、讨论、协调等方式,达成某个问题的共同意见与解决办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关系渊源。
五、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小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模式,即小学生如何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为实现个人自我管理,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设立目标—活动体验—自我反思—刻录足迹—评价激励”的活动模式,并设计了小学生自我管理活动手册—《成长之路》,里面包含了“个人小档案”“奋斗目标”“每周成长足迹”“学期小结”等项目。
其中重点是“每周成长足迹”,里面有学生自己的成长日记、自我评价,还有小组同学、老师、父母对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评价与寄语等。
在个人自我管理活动中,我们还评选出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学期的“自我管理之星”,分别给予不同的表扬或奖励。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我们构建了“每日一星”小组目标竞赛自我管理模式,即“科学分组—设定目标—人人争优—自我反思—评价激励”。
其要点
有:班上实行小组目标竞赛;班上人人担任班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健全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二)研究目标
1.使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构建具有明招特色的小学生个人自我管理活动模式与班级自我管理活动模式,设计自我管理活动手册与班级自我管理工作手册。
3.协调各方教育力量,使学生、教师、家长及时获取更多、更真实的教育信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最优化。
六、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武义明招小学3-6年级的高段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探索和研究,注重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这一动态的过程管理。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班级管理的经验,自觉反馈,不断推进。
3.个案法:认真剖析学生案例,提炼实际的正反面教材,实现研究目标。
七、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10-2010.11)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0.12-2012.6)
首先,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学生目前的自主管理水平,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①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独立性的教育;
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班级的关系;
③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识。
其次,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制订自主管理活动的操作办法。
我们现在是中年级,因此,逐步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实行小组目标管理;完善班干部竞选制度;建立班务工作评价机制。
使班级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第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的能力。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2.6-2012.10)
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八、成果形式
(一)文本成果:研究论文。
(二)实体成果:经测试学生的行为有了改变。